养生健康

黄疸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黄疸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精明细心的妈妈不仅会去正规的医院治疗,还会在家里自己动手做美味可口的菜肴来进行食疗。下面妈妈网百科就为你推荐几款可以辅助治疗黄疸的菜式吧!

1、鸡骨草煲红枣

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

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

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得了黄疸怎么办

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

1、黄疸食疗方: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2、黄疸患者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

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3、黄疸患者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 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的食物;

4)、 忌食动物油、肥肉、狗肉、海鱼、虾子、以及黄芪、紫河车、黄精等补益之品。

5)、 阴黄之人还应忌食螃蟹、螺蛳、蚌肉、柿于、香蕉、莼菜、生地瓜、生菜瓜、苦瓜等生冷性凉食物。

肝硬化可以治愈吗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它是由于诸多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这种损害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的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状态反复出现,最终导致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干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等。还可并发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昏迷等症状。

胆管癌有何早期症状

不论在哪一部位的胆管癌,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伴有上腹部不适的进行性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如合并胆结石及胆道感染,可有发冷、发热等,且有阵发性腹痛及隐痛。如位于一侧的肝管癌肿,开始常无症状,当影响至对侧肝管开口时,才出现阻塞性黄疸。如胆管中部癌不伴有胆石及感染,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阻塞性黄疸,黄疸一般进展较快,不呈波动性。检查可见肝肿大、质硬、胆囊不肿大。如为胆总管下端部癌肿,则可扪及肿大的胆囊,如肿瘤破溃出血,可有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贫血等表现。

黄疸的食疗方法

黄疸是小儿先天性疾病之一,小孩子出现黄疸,患儿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发热,或精神萎靡、肢凉纳呆、大便溏薄,肚腹膨胀,青筋显露等症状。引起黄疸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在治疗时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黄疸患者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黄疸的食疗方法: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活血

【方药】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按语】本方症为黄疸性肝炎,实热型,湿热郁于肌肤,气不得运,血不得行,胆汁外溢,以致皮肤巩膜发黄。对于此类黄疸,医生除常用青黛、紫草、乳香等清解热毒,活血化瘀药退黄外,还常用绿茶来降转氨酶。名老中医认为,绿茶主治肝胆湿热,有清肝、醒脑、祛湿、利水、退黄之功。

湿邪内蕴,肝脾失和

【症状】皮肤、巩膜发黄,色泽晦暗,尿黄染尿布,大便色浅黄,稀粘不成形,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微腻。

【治法】健脾化湿,利胆退黄。

【方药】生麦芽9克,茵陈15克,金钱草9克,穿肠草6克,通草3克,黄柏3克。

【用法】水煎服,茵陈后下,每日一剂,早晚三次分服。

【按语】肝胆湿热蕴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瘀遏,浸于肺,发于皮,则周身发黄;或由于湿邪内阻,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困阻,浸淫肌肉,溢于皮肤。故治疗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同时注意护脾胃之气,升发胃气。方以生麦芽配伍茵陈既是此理;金钱草、穿肠草、通草、黄柏均为通利之品。对于黄疸较重或日久不愈者,考虑湿热夹杂,内蕴与血分。血瘀不行则黄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参、血竭、广角之类,多可获效。

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

【症状】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身热,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胃脘不适,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黄,眼睛及周身发黄。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10克,栀子6克,犬黄6克,黄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按语】本方症为黄疸,属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饮食不洁,湿热熏蒸,症状表现为厌食油腥,脘腹不适,大便色白,皮肤发黄。故治以茵陈蒿汤加味,疗效尚稳妥。本方采用茵陈、栀子、黄柏、滑石、苡仁清利湿热;青皮、川朴、炒三仙、砂仁调气化滞;大黄、郁金逐热散瘀行血退黄。全方组方合理,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效。

茵陈丹参汤

【方药】茵陈15克,丹参15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取汁80~100毫升,分3~5次分服。

【适应病症】新生儿黄疸。出生后4周内的新生儿,出现目黄,身黄,尿黄。

【按语】新生儿黄疸日久不愈,多是因为肝胆湿热兼血瘀所致。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药理研究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并用降低血中胆红素及解热的功能;丹参活血化瘀,古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近代研究其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生理机能好转及缩小肝脾肿大的功能;车前子性寒降泄,能清利湿热下行而利小便,有较强的利尿作用;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四味药配伍,清热去湿利胆、治血化瘀退黄之功尤佳。

黄疸的食疗方法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活血

【方药】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按语】本方症为黄疸性肝炎,实热型,湿热郁于肌肤,气不得运,血不得行,胆汁外溢,以致皮肤巩膜发黄。对于此类黄疸,医生除常用青黛、紫草、乳香等清解热毒,活血化瘀药退黄外,还常用绿茶来降转氨酶。名老中医认为,绿茶主治肝胆湿热,有清肝、醒脑、祛湿、利水、退黄之功。

湿邪内蕴,肝脾失和

【症状】皮肤、巩膜发黄,色泽晦暗,尿黄染尿布,大便色浅黄,稀粘不成形,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微腻。

【治法】健脾化湿,利胆退黄。

【方药】生麦芽9克,茵陈15克,金钱草9克,穿肠草6克,通草3克,黄柏3克。

【用法】水煎服,茵陈后下,每日一剂,早晚三次分服。

【按语】肝胆湿热蕴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瘀遏,浸于肺,发于皮,则周身发黄;或由于湿邪内阻,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困阻,浸淫肌肉,溢于皮肤。故治疗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同时注意护脾胃之气,升发胃气。方以生麦芽配伍茵陈既是此理;金钱草、穿肠草、通草、黄柏均为通利之品。对于黄疸较重或日久不愈者,考虑湿热夹杂,内蕴与血分。血瘀不行则黄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参、血竭、广角之类,多可获效。

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

【症状】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身热,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胃脘不适,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黄,眼睛及周身发黄。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10克,栀子6克,犬黄6克,黄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按语】本方症为黄疸,属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饮食不洁,湿热熏蒸,症状表现为厌食油腥,脘腹不适,大便色白,皮肤发黄。故治以茵陈蒿汤加味,疗效尚稳妥。本方采用茵陈、栀子、黄柏、滑石、苡仁清利湿热;青皮、川朴、炒三仙、砂仁调气化滞;大黄、郁金逐热散瘀行血退黄。全方组方合理,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效。

茵陈丹参汤

【方药】茵陈15克,丹参15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取汁80~100毫升,分3~5次分服。

【适应病症】新生儿黄疸。出生后4周内的新生儿,出现目黄,身黄,尿黄。

【按语】新生儿黄疸日久不愈,多是因为肝胆湿热兼血瘀所致。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药理研究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并用降低血中胆红素及解热的功能;丹参活血化瘀,古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近代研究其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生理机能好转及缩小肝脾肿大的功能;车前子性寒降泄,能清利湿热下行而利小便,有较强的利尿作用;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四味药配伍,清热去湿利胆、治血化瘀退黄之功尤佳。

胆结石反复发作可诱发胆管癌

胆结石是常见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达10%左右。女性患者多见,尤其是较肥胖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2。胆结石是胆管(胆囊)癌的致病因素之一。临床证实,约有1/3的胆管癌患者合并有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中,肝内胆管肿瘤发病率约为2%~15%。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我国胆管癌的发病率较消化道其他恶性肿瘤,如胃肠、肝等肿瘤少见,但预后较差。姑息治疗或未治疗平均生存几个月,很少超过1年,即使手术切除也很少超过5年。因此,胆管癌的防治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

胆结石是致病因素之一

为何胆结石容易诱发胆管癌?这是由于胆内反复出现的炎症、结石、寄生虫等长期在胆内摩擦,致使胆内细胞发生癌变。特别是胆结石反复发作时,可致胆管反复感染,出现炎症、黄疸等症状,更容易诱发胆管癌的发生。

胆结石不仅能诱发癌症的发生,还可能误导医生对胆管癌的诊断,干扰患者对胆管癌的认识。现在,有不少患者通过常规体检及早检查出胆管癌,或通过结石手术前体检发现。但是,仍有很多患者是在癌症中后期,因出现疼痛症状才发现患上胆管癌的,甚至有的患者误把胆管癌合并的结石当成是单纯的结石病,把食欲差、上腹部隐痛等明显早期症状误认为是胃病,以致延迟发现胆管癌。

表现:黄疸、食欲不振、瘙痒

胆管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不适,以及不断发展的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如合并胆结石及胆管感染,可有发冷、发热等。如癌肿位于一侧肝管,开始常无症状,当影响至对侧肝管开口时,才出现阻塞性黄疸。胆管中部癌不伴有胆石及感染,多为无痛、阻塞和发展较快的黄疸。如是胆总管下端部肿瘤,则可触摸到肿大的胆囊。如肿瘤破溃出血,可有黑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等表现。因为早期症状和结石病很像,许多患者会将胆管癌的早期症状误认为是胆结石病。

高危人群:积极防范胆管癌

临床上哪些人更易患胆管癌呢?目前,专家认为,下列人群需特别警惕:①中年以上的人,特别是肥胖妇女,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须进一步检查和治疗。②癌前病变患者,如胆囊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需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同时,杜绝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如长期进食高脂肪食物、酗酒等。③40岁以上患有胆结石,并长期反复发作,同时伴有炎症、黄疸等症状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胆管是否有癌变倾向。

黄疸食疗能帮忙

黄瓜薏米粥

[原料]黄瓜1条,薏米3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黄瓜洗净,切片。薏米、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放入黄瓜片,小火煮3分钟即可。

[吃法]分次食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鸡骨草红枣汤

[原料]鸡骨草30克,红枣8枚。

[制法]将鸡骨草、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去渣取汁即可。

[吃法]每天2次,温热饮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泥鳅炖豆腐

[原料]泥鳅250克,豆腐100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泥鳅去鳃和内脏,洗净后放入锅中,加精盐、水适量,清炖至5成熟,加入豆腐,再炖至泥鳅熟烂即可。

[吃法]吃泥鳅和豆腐喝汤,分2次服食。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茵陈干姜饮

[原料]茵陈10克,干姜3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茵陈、干姜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去渣取汁,放入红糖即可。

[吃法]代茶饮用。

[功效]补脾暖胃,利胆消黄。

桂苓粥

[原料]桂心15克,茯苓15克,粳米30克。

[制法]将桂心、茯苓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去渣取汁;将粳米淘洗后,与药汁同煮成粥即可。

[吃法]温热服食,作早餐用。

[功效]温补脾胃,利胆消黄。

茯苓粉粥

[原料]茯苓、白术各30克,红枣20枚。

[制法]将茯苓、白术、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红枣熟即可。

[吃法]当点心食用。

[功效]温补脾胃,利胆消黄。

相关推荐

肝不好的症状

1、全身倦怠感日趋严重。 2、食欲不振,恶心感觉。 3、持续性微热,或发恶寒。 4、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5、酒量突然减少。 6、脸色晦暗失去光泽。 7、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 8、尿液变为啤酒色。 9、肝掌、蜘蛛痣。 10、头昏耳鸣。 11、全身发黄,特别是巩膜发黄。 肝脏很容易患上如A型或B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是肝硬化等疾病。其中,最为严重者是肝癌。一旦患上肝癌,病人是九死一生的,而且病情发作快,死亡也快。肝病可怕之处,正是在于病人并没特别显著的症状。 患病者可能会腹胀、胸口闷、食欲降低、伤

黄疸怎么治疗

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黄疸是在婴儿出生后一天内出现,新生儿黄疸的时间一般都超过两周,而早产的婴儿就是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黄疸颜色多呈近金黄色,出现的位置可遍布全身,手掌和足底较为明显。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会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 (1)光疗:光疗可以说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效的方法,一般光疗都需要一到两天,必要时重复照射。注意光疗时患病的宝宝应裸体,但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及生殖器。 (2)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疗

芦笋玉米须粥 取芦笋 50克 ,玉米须200克 ,薏芯仁 50克 ,粳米 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 ,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 ,快火煮沸后 ,改用小火煨煮 30分钟 ,粥黏稠即成。早晚两次分服 ,食粥 ,嚼服薏苡仁、芦笋。此粥具清热利湿 ,健脾退黄的作用。 茵陈蛋汤 取茵陈 100克 ,加适量水 ,浓煎取汁 300毫升 ,打入鸡蛋两个 ,加醋 20毫升搅匀 ,煮沸食用。每日一次 ,可清热利湿退黄。 牡蛎 肉玉米须汤 取鲜牡蛎肉 100克 ,玉米须 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 ,切成小段 ,放入纱布

黄疸型肝病的食疗

一、香菇猪肉排 原料:鲜香菇200 g,鲜里脊肉250 g,尖椒、洋葱适量。 做法:1鲜香菇洗净切片,用开水汆烫备用。2里脊切薄片,加蛋清淀粉糊搅拌均匀后,下开水中煮熟捞出。3锅内加少许油,放入葱、姜、蒜片煸炒一下,将尖椒、洋葱块放进锅中。4将尖椒、洋葱块翻炒几下,随即加入香菇、肉片、少许鸡汤续炒。5加酱油、盐、鸡精调味,放淀粉汁勾芡即可。这种饮食对黄胆性肝炎非常中要。 功效:滋阴润燥,益气和血,平肝解毒。 二、鸡蛋黄花炒猪肉 原料:鸡蛋3个,黄花菜100 g,里脊肉150 g。 做法:1黄花菜洗净去根;

急性黄疸型肝炎你知道该如何治疗吗

一、西医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可按急性肝炎治疗。但对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且进行性加重趋势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治疗。 二、中医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矛盾是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所以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须区别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肝热气滞者应清热解毒、疏肝化瘀;肝脾不和者应健脾和胃舒肝;阴虚者养阴健脾,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 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方1.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法,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用(龙胆草、茵

黄疸的饮食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黄疸的用量 茵陈对那种小孩黄疸效果

茵陈对生理性黄疸作用。 小孩黄疸通常分成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是因为宝宝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此时食用茵陈具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病理性黄疸,仅食用茵陈是没很好的疗效的,要查出病因,对症下药。

黄疸的饮食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黄疸吃什么对身体好? 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黄疸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 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豆瓣等易致胀气

黄疸的饮食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黄疸吃什么对身体好? 应吃营养价值高的牛奶、蛋、果汁、冰淇淋等食品,每次的次数要多。 黄疸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2、 忌食糯米、大枣、荔枝等黏糯滋腻之物; 3、忌食马铃薯

黄疸治疗方法

黄疸治疗方法 黄疸是一种成年人和新生儿都可能患上的常见症状,它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的,因此,治疗黄疸的方法就是要把体内的血清胆红素降低下来。 新生儿与成年人相比,更容易患上黄疸,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照疗法、换血疗法和药物疗法三种,其中光照疗法是最经济效的一种。而成年人黄疸主要可以通过服用药物,同时最好去检查一下肝功能,因为成人黄疸往往是肝脏出现了问题,不可以轻视。 ... 小儿黄疸 黄疸偏高 肝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新生儿由于身体的代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