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补钙的十大真相
孕期补钙的十大真相
真相一:每位准妈妈都需要补钙。
不要觉得这种说法很夸张,事实就是如此。怀孕期间,妈妈们的钙质需求是相当大的,虽然通过调理饮食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补钙作用,但若不辅以钙剂,是远远满足不了母婴需求的。
孕期缺钙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影响,孕妇会出现牙齿松动、抽筋、盆骨疼痛等现象,严重者产后会患上骨质疏松或软骨病。而宝宝缺钙会得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鸡胸等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真相二:补钙过多也不好。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多多益善的,至少孕期补钙就不是。孕妈如果不按医嘱擅自提高钙质服用量,会导致肾脏负担过重,引起肾结石或者高钙血症,还是比较危险的。不过,只要大家合适安排膳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钙,就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小编提示:人体内维生素D含量偏低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因此在补钙的同时可以少量的补充维D。
真相三:补钙不能凭感觉。
选择哪种补钙产品,每日需要补多少钙,都应该事先考虑好。如果准妈妈无法准确把握,可以先询问专业医生的意见。但不管怎样,孕妈们都要在正规的药店选择质量合格的补钙产品,以免出现意外。
真相四:备孕期间就应开始补钙。
虽然准妈妈的钙质需求是从孕期开始增加的,但最佳的补钙时机是备孕期。除了每天的饮食之外,孕妈还需坚持服食200~300mg左右的钙剂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小编提示:孕期补钙的警戒线是在怀孕的第20周,该时期内胎儿的骨骼发育非常旺盛,万不可缺钙。
真相五:服用多种维生素和孕期补钙关系不大。
除了维生素D之外,其他维生素和补钙之间的关联不大,关键是要保证每日钙质的摄入量。在怀孕的中晚期,除了每日进食之外,还需要补充600~800mg的钙剂。
真相六:每次补钙不可过多。
孕期补钙也应该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少量多次的服用钙剂,吸收率比一次大量补钙要高的多。一般来说,一次服用的钙剂量最好不要超过500mg。
真相七:补钙的最佳时间是睡前。
每日凌晨,人体的骨骼细胞会不断地更新,算上消化吸收的时间,孕妈们最好在睡前三小时进行补钙。此外,尽量避开用餐前后服食钙剂,以免被食物中的成分影响吸收。
真相八:大骨汤无法补钙。
老人家常说吃什么补什么,如果缺钙,自然会想到喝大骨汤。其实这是种错误的认识。以一公斤的大骨汤为标准,煮上两个小时,汤水中的钙含量仅为20mg左右,倒是脂肪含量相当的高,孕期不宜多喝。
真相九:光晒太阳是不能补钙的。
妈妈们需要明确,紫外线能够促进身体产生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但前提是体内有足够的钙质。所以,光晒太阳是不能补钙的,必须先摄入充足的钙质。
真相十:补钙需要少吃盐。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肾脏在代谢钠元素时需要消耗很多钙质,所以食用盐吃的越多,钙质流失的就越多。怀孕期间,宝妈们的饮食还是清淡点好。
宝宝补钙三大误区
给宝宝甜味的钙
一般人都普遍认为甜味的液体更容易被宝宝接受,因此更适合宝宝,其实并非如此。给0-3岁宝宝的钙不能太甜,太甜会引起口味偏好,影响宝宝正常喝奶和喝水…奶味是最适合她们的味道,宝宝的味蕾的正处在快速发育期,过重的味觉刺激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因此不要过早给宝宝太甜的口味,否则会导致宝宝不爱喝水。更适合宝宝的应该是接近母乳的味道,淡奶口味就像母乳,不影响味蕾发育。
看到症状再补钙,有点晚了
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瘦巴巴的,我问她妈妈是不是孩子缺钙了,她这才意识到要补钙,真是不负责任。等到孩子已经出现缺钙症状的时候再去补,那就有点亡羊 补牢了。其实如果孩子的营养有问题,在生病之前就会有一些信号,妈妈们只要稍微注意下便能知道。如果孩子容易惊醒,易烦躁、手脚抽动、出牙迟、有枕秃圈, 那就说明可能已经缺钙了,需要补充。这时候就开始补,时机也才比较好。
补钙越多越好
有的家长十分重视给孩子补钙,又是钙片,又是钙奶的,一顿补!这简直比缺钙还严重,热心过度了。人是各种元素综合的平衡体,宝宝的平衡就更加脆弱。任何过量的做法对他们都可能是很大的伤害。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安全剂量是2000mg,补钙剂量(以元素钙计)最大不要超过此范围。
高钙奶的真相
其实,高钙奶的原料也是普通牛奶,只是在生产的时候,人为地额外添加一些钙,也就使得高钙奶中的钙含量高一些了。虽然我们平时都叫它高钙奶,不过,它其实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钙强化奶”。
所谓强化,在营养学中就是对某种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素进行补充,而这样的食品就称为“营养强化食品”。生活中这样的“营养强化食品”其实还有很多,如加碘盐、加铁酱油等。高钙奶就是对牛奶中的钙进行了“强化”,其实也是给牛奶“补钙”。
很多含钙的物质都是可以作为钙剂加入到高钙奶中的,如碳酸钙、乳酸钙、磷酸钙、乳钙、柠檬酸钙等。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碳酸钙和乳钙。
高钙奶添加钙也是有限制的,向牛奶里添加大量的钙,实际上是一件很有技术难度的事,很容易破坏蛋白质体系的稳定,影响口感和杀菌稳定性[5]。
一般来说 , 每 1 0 0 毫升普通牛奶中的钙含量大约在 9 0一 1 2 0 毫克之间 。 那 么什么样的牛奶才能称之为 “ 高钙奶 ”根据我 国最新的营养标签标准中规定 , 比普通牛奶的钙含量高 出 2 5 % 以上 , 才能称之为 “ 高钙奶 ” 8 [] 。 也就是说 ,高钙奶 的钙含量理论上应该 比普通牛奶高 2 5 % 以上 。 也就是说 , 理论上每 10 毫升高钙奶 的钙含量应该为 1 1 2 毫克至15 0 毫克。
牛奶本身已经是高钙食品,其中的蛋白质和钙之间有着微妙的平衡,就像坐一辆车,每个位置对应一个钙离子,他们安稳有序的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如果这个时候来了一群其他的钙,势必会打破这种平衡,有的人就没位子坐了。而牛奶中富含的酪蛋白对钙离子非常敏感,加入钙剂会引起在牛奶乳状界面的酪蛋白之间产生桥连接絮凝,进而导致沉淀和乳析等问题。有研究发现,使用碳酸钙时,当碳酸钙的添加量在0.5‰-2.0‰或者乳钙的添加量在0.5‰-1.5‰时,高钙奶中的沉淀逐渐增加,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这种沉淀还会进一步增多。
高钙奶的钙含量只 比纯牛奶高一点而 已 , 如 , 每 10 毫升牛奶中 , 品牌 1 纯牛奶 的钙含量为 7 9 2 毫克 , 而其高钙奶 的钙含量 为 8 1 . 2 毫克 ; 品牌 2 纯牛奶中钙 含量为 9 7 . 3 毫克 , 其高钙奶含钙量为 10 7 4 毫克 9 [] 。 可见 , 很多号称高钙奶的产品 , 其钙含量和 普通全脂牛奶 的差距 , 都不一定能达到 2 5 % 以上 , 与普通脱脂奶相 比 , 更没有那 么大的差距 。 因此 , 从钙含量来讲 ,“高钙奶” 并没有想象中那样 “ 与众不同” , 多花的钱并不一
定能带来更多的钙 。
另外,我国国家标准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也对钙的加入量有严格要求,这是根据我国的居民需要量和风险评估结果而得出的。一方面,避免加的太少起不到增加钙含量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加的太多影响口感,且人体也不易吸收。
所以,企业在生产高钙奶时,“钙”不是想加多少就能加多少的。[1]
牛奶含钙量高 ,每 10 毫升牛奶的含钙量通常在 10 毫克 / 10 毫升左右 , 喝一杯 25 0 克的牛奶大约可 以获得 25 0 毫克左右的钙 , 相当于一 天所需的 1/3。 另 外 , 牛奶中的钙非 常容易被人体吸收 , 牛奶中的钙 13/ 以游离态存在 , 直接就可 以被吸收 , 另外 2 / 3 的钙结合在酪蛋白上 , 这部分钙会随着酪蛋 白的消化而被释放出来 , 也很容易被吸收。 而人为添加的钙吸收率很低。 受成本的影响 , 现在大部分高钙奶 中添加的都是碳酸钙 ,这种钙在人体内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
揭秘6个补水真相
1.清晨慎补水
许多女人把起床后饮水视为每日的功课,图它润肠通便,让整个人看上去水灵灵的。可是早晨补水也要因人而异。
消瘦,肤白,体质寒凉的人,早晨不适合饮用低于体温的牛奶,果汁或冷水,可以换作温热的汤、粥。
鲜榨果汁不适合早晨空空的肠胃,即使是在夏季也要配合早餐一起饮用。
早晨补水忌盐,煲的浓浓的肉汤、咸咸的馄饨汤都不适合早晨,这只会加重早晨身体的饥渴。
2.记住利水食物
所谓利水食物是指能增加身体水分排泄的食物,如西瓜、咖啡、茶等含有利尿成分,能促进肾脏尿液的形成;还有粗粮、蔬菜水果等含有膳食纤维,能在肠道结合大量水分,增加粪便的重量;辛辣刺激的成分能促进体表毛细血管的舒张,让人大汗淋漓、体表水分流失。补也好、利也好,都是达到身体水分平衡的手段。
3.水里的“杀机”
经过煮沸的自来水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高氯化合物,如经较长时间放置(隔夜)水质会发生老化。
现在各种家用水处理机也纷纷登场,类似曾风靡一时的矿泉壶,但这样的设备存在后续维护的问题,就如同饮水机,可能成为饮用水二次污染的源头。
4.餐前补水最养胃
吃饭前还要补水吗?进固体食物前,先小饮半杯(约100毫升),可以是室温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温热的冰糖菊花水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一小碗浓浓的开胃汤,都是很好的养胃护肤之法。
5.多喝看不见的水
食物也含水,比如米饭,其中含水量达到60%。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不如充分利用三餐进食的机会来补水吧。
6.畅饮与美容无关
单单补充水分对肤质和肤色的影响究竟有限,不过现在很多添加维生素的饮料打出了美容牌,但正统的营养学专著中并没有提到它的美容作用。
高钙奶真的更补钙吗
国家规定,钙含量比普通牛奶的钙含量超出25%以上,才能称之为高钙奶,理论上每100ml高钙奶的钙含量应该在112毫克到150毫克。向牛奶里添加大量的钙,是一件很有技术难度的事,很容易破坏蛋白质体系的稳定,影响口感和杀菌稳定性。一般来说,每100毫升普通牛奶中的钙含量大约在90豪克-120毫克之间。但是考虑到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许多号称高钙奶的牛奶并没有那么高的钙含量,相比普通牛奶只不过是多了一些罢了。
2
高钙牛奶中多余的钙是人为添加进去的,所用的原来也是普通牛奶,钙含量确实要比普通牛奶要高,但是,牛奶本身含钙量就很丰富,增加的这部分钙量并不会造成巨大的差异,并且多数吸收的效果也没有牛奶本身好。人为的给牛奶补钙受成本影响,大部分的高钙奶中添加的都是碳酸钙,这种钙在人体内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高钙二字很大程度上就是商家的卖点,意在引导客户购买高钙奶。
3
牛奶不可空腹喝,也不是不能,只是不好。因为牛奶中除了大量的蛋白质还有乳糖,而体内产生的乳糖酶极少,不能及时分解,造成优先分解蛋白质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另外未能被消化分解的乳糖转而进入肠道,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产生出大量气体、酸液,刺激肠道收缩,而使我们感到身体不适,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因此,不要单独的空腹和牛奶。
中老年人要多补钙真的吗
中老年人要多补钙
1、食补
日常生活中含钙较多的食物有奶酪、牛奶、鸡蛋、海带、豆制品、紫菜、芝麻、虾皮、山楂、海鱼等,你可以根据自己饮食习惯,将这些食材做各种美味菜肴来吃。
当然,大家可以从中摄取充分的钙,然而生活中某些习惯也很轻易造成钙的流失,研讨显示,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2、药补
药补,在医药界又有药品和保健品之分,保健品市场原来比较混乱,各大商家都竭力宣传产品功能,甚至有的商家在宣传时称自家产品有95%的钙吸收率,在这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受骗哦。相比较而言,药品市场的保险性要高一些。
中老年人补钙必知的常识
目前有许多老人因为害怕骨质疏松,因而盲目补钙。但是摄入的钙,在达到最大满足骨基质形成的速率及其矿化过程时,则为最大钙潴留量,再增加钙的摄入也不会再增加钙的潴留,并且对骨骼无益,只会导致对钙的吸收率降低和钙的排泄增加。
因此,钙作为一种微量元素,身体需要但不宜多补。摄入的钙太多,首先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出现胃痛、便秘等病症。身体中过多的钙代谢不掉,沉积到血管,会出现动脉硬化;血液中钙含量过高,会出现高钙血症。肾脏是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多余的钙在肾脏内沉积,就会出现肾结石。
补钙误区 误区三:相信海带可以补钙
海带里面的钙很多,但只限于干海带。可是干海带又不能大量食用,一旦吸了水,钙含量就不算多了。而且,海带里面的海藻胶等可溶性膳食纤维会妨碍钙的吸收,因为它们可以和钙形成牢固的复合物,裹挟着钙一起“穿肠而过”。
但海带也不是毫无营养价值,它是典型的碱性食品,经常食用,对减少体内钙的流失有一定帮助。
老人补钙的相关知识
1.补钙应以食补为主
重视营养合理的配餐,应注意选择含钙量较高而又购买方便的食品。我们主张老年人要坚持喝鲜牛奶,因为牛奶里含钙量较高,晚上应加喝一杯牛奶,这样既能安神又能有效地补钙。
要知道,夜间骨钙的丢失量是最大的。但要达到每日1200毫克以上的钙量单纯食补是很难实现的。多次营养调查的资料表明,现在我国人均员钙摄入量仅有400多毫克,如果每天再喝1杯牛奶,人均日钙摄入量也仅达500多毫克。所以选择适当的钙营养剂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2.钙的摄入量要合理
老年人由于自身代谢能力减弱,胃肠吸收能力也相对减弱,因此现在大多建议老年人钙摄入量要多一些,以增进吸收量,一般每天服食1200-1500毫克钙为好。
3.补钙要与身体锻炼相结合
如果您认为自己已补足了钙营养,就大功告成了,那可就错了。钙在人体内需要吸收、运行到全身各个部位,适当活动身体能促进钙尽量发挥作用,尤其是户外活动还能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量,岂不一举两得?如果消化道里的钙不尽快吸收,很可能随大便排出体外。
骨头汤补钙是传说 关于补钙的4个误区
一、骨头汤补钙真的只是一个传说
尽管“骨头汤不能补钙”的说法已经被专家们强调了多次,但依然有不少人坚持中国老话“吃哪补哪”的说法,认为喝骨头汤能够达到补钙的作用。黄宏兴指出,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即使高温炖煮,骨头中的钙也几乎不会存在于骨头汤中,即使在烹饪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的醋,达到让钙质溶出的目的,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也几乎微乎其微,且骨头汤会酸得难以入口。综合来说,不管采取怎样的手段来烹饪骨头汤,骨头汤中的钙含量都远远达不到补钙的目的,仅仅聊胜于无。
值得一提的是,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少得可怜,但在长时间炖煮的过程中,骨头中的脂肪却完全被炖煮出来,溶入汤中,导致骨头汤中的脂肪含量直线上升,大量饮用骨头汤,不但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反而可能导致能量的过多摄入,尤其对于本身就有三高的老年人来说,更是有害无益。
关于牛奶的五大误区
牛奶不能和果汁混喝
真相:首先,蔬果中的酸性物质大都属于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不会与钙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所以不会抑制钙的吸收。其次,果汁中含有草酸,两者结合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但是还要看果汁中草酸的含量,以及往牛奶中混合的果汁的量。
木瓜牛奶同吃损营养
真相:木瓜中含有蛋白分解酶,就因为如此,有些人就由此分析,木瓜会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使牛奶的营养失效。而事实上,木瓜中的酶会将蛋白质分解成小的分子肽或者氨基酸片段,反而使营养素更易让身体吸收。
早餐奶比普通奶营养
真相:早餐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和一点麦粉等,与普通奶的营养差不多,但却含有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不如普通牛奶。早餐奶的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只有早餐需求的三分之一,远不能代替早餐。早餐可以喝杯纯牛奶,再加适量主食、坚果以及果蔬,营养齐全。
高钙牛奶补钙效果好
真相:牛奶本身就是含钙丰富的食物,而且其中的钙与蛋白质保持微妙的平衡关系,如果向其中添加很少的钙,可能对这种平衡影响比较小,而添加太多的钙,则容易造成蛋白质体系的不稳定,使得蛋白质沉淀,影响口感和品质。所以向牛奶中加钙是一项非常有技术难度的工艺,多加反而不宜。
青菜补钙效果比奶好
真相:微信上广泛流传一篇文章,说青菜补钙效果比奶好。奶、豆制品、硬果类、虾皮、绿叶菜中都含钙,补钙效果好与坏不仅与钙含量有关,还与吸收率有关。奶及奶制品的钙容易吸收,而绿叶蔬菜中虽含钙,但也含草酸、植酸,会阻碍钙吸收。绿叶菜可作为除奶以外的其他食物钙的来源。
补水神器,有图有真相
很多人都会为自己的油性肌肤烦恼不已,因为无论是什么季节,皮肤总是出油,给人一种“油光满面”的感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油性肌肤只需要控油,不需要补水。其实,在干燥的冬季,油性肌肤的朋友也需要做好补水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面部水油平衡的状态。
那么,啤酒如何做成保湿面膜呢?我们可以将适量的冰镇啤酒倒在化妆棉上,待到化妆棉完全湿透以后,将化妆棉分别敷在额头、鼻子、面部和下巴等容易出油的位置,一刻钟以后用清水洗净就可以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冰镇啤酒”并不是指完全冰冻过的啤酒,而是指冒着冷气的啤酒液体,和啤酒冰块是有区别的。啤酒经过冰镇以后敷在脸上,可以帮助我们收缩毛孔,预防面部暗疮的产生。
喝牛奶=补钙真实的谎言
牛奶营养丰富,钙质含量高”,“喝牛奶能强健骨骼”,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牛奶与补钙形影不离。可是,近日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发布的一份向美国农业部建议从“学校午餐计划”中剔除牛奶的请愿书,给“牛奶=补钙”这条公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美国医生要求取消儿童午餐奶
这份由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发布的请愿书称,“关于牛奶有助于强健儿童骨骼的宣传语,事实上是无效的安慰剂。”他们建议,“是时候从孩子的‘学校午餐计划’中剔除牛奶这个食物”。
据了解,“全美学校午餐计划”是由联邦政府资助的计划,它从1946年开始向全美上亿公立学校的孩子们提供午餐,而牛奶是其中一款必选食物。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在网站上公布的请愿书中,首先提出的观点是,喝牛奶对儿童和老年人骨骼的健康并没有什么帮助。
他们的依据主要是两项研究成果,一个是刊登在美国《儿童与青少年医学档案》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这个研究历时7年跟踪了6712名女孩,记录她们的饮食,评估她们的应力性骨折的可能性。另一个是哈佛医学院历时18年的“护士健康研究”,主要针对7.2万绝经妇女。结果发现,长期喝牛奶的人罹患骨折的几率,与不喝牛奶的人群不相上下,喝牛奶并不能防止骨质疏松。
据悉,目前,美国农业部称,已经收到医师医疗责任协会的请愿书,正就请愿内容展开评估与讨论。
牛奶有害论并不新鲜
其实,关于牛奶作用的争论并不新鲜。“牛奶有害论”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联合国专门在全球范围组织了100位专家进行论证研究,最后证明该论点不成立。
可是,关于牛奶的争论还是几乎每隔几年就会重燃一次战火。比如,2005年,日本外科医生新谷弘实出版了抵制牛奶的《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一书,指出含有大量过氧化脂质的牛奶会引起肠部病变。这本书的销量达到了100万部。但日本酪农乳业协会则针锋相对展开批判。
2008年一本名为《奶、谎言与宣传》的畅销书在法国出版。书中揭露,法国奶制品企业为法国营养研究院提供了很大部分资金,还指出过量喝牛奶会诱发卵巢癌和前列腺癌。但法国农科院院士莱昂·盖冈又多次撰文或接受访谈予以批驳。
业界素有“王大炮”之称的王丁棉曾经在林光常“牛奶有害论”甚嚣尘上之时邀请营养专家或亲自撰文与之辩论,直到林因欺诈罪于2008年8月被“台北地方法院”判刑两年零六个月为止。
高钙奶真的能补钙吗
在各大超市,都能买到各种品牌的“高钙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高钙奶比普通奶贵一些,但仍然是许多市民的首选。
“高钙奶”到底值不值得受此青睐呢?有关专家对超市中的牛奶做了一个检测。他们从市场上买了三个品牌的多种盒装牛奶,利用标准方法测定了其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都符合标识,甚至还略高一些。按照国家标准,蛋白质含量应大于等于2.9%,而实测数据为3.0%~3.1%。脂肪也是一样,比标注数值略高一点。
关键问题出在钙含量上。每100克普通牛奶的钙含量在102~107毫克之间,而高钙奶呢?在109~112毫克之间。而包装上面,可是明明白白地写着,其中的钙含量达到130~140毫克,有的甚至宣称不低于150毫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本来,向牛奶里添加大量的钙,是一件很有技术难度的事情,其中的蛋白质和钙之间还有着微妙的平衡。如果人为地增加钙含量,很容易造成蛋白质体系不稳定。就是说,真正的“高钙奶”居民买回家中,如果喝之前进行加热,其中的蛋白质应该容易发生反应,形成一定的白色沉淀,口感上也变得没有普通牛奶的鲜和甜。而市场上买到的这几种“高钙奶”,加热后味道基本上和普通奶没区别。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购买高钙奶的人,往往是那些对牛奶营养价值了解甚少的人群。其实,牛奶和酸奶本身就含钙丰富,已经称得上是高钙食品,而且成人每天喝一两袋普通牛奶,就能满足每天的钙需求量和补钙要求量。
许多消费者都有错误认识,以为只有额外加钙的食品才能补钙,商家也是利用了消费者不了解某些食品自然、高效补钙的弱点,故意要给一些食品贴出“高钙”的牌子,至于补钙效果怎样,至今也没有科学数据的证实。
如此推理,如果食品制作当中添加钙就能够称为高钙食品,那么是否石膏豆腐和卤水豆腐全部要改名为“高钙豆腐”或“高钙高镁豆腐”呢?
消费者的当务之急就是了解天然的补钙食品都有哪些,科学理性地为身体补钙,不要糊里糊涂地追求“高钙”的标识。奶制品、豆制品是最高效的补钙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