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房间隔缺损的自然病程如何

房间隔缺损的自然病程如何

房间隔缺损的自然病程如何?

(1)房间隔继发孔缺损的自然闭合率整体上为87%。在3各月以前诊断的缺损《3mm的房间隔缺损在1岁半内可100%的自然闭合;缺损在3~8mm的房间隔缺损在1岁半内有80%以上的可自然闭合;缺损在8mm以上者很少有自然闭合者。

(2)大多数房间隔缺损的儿童一般无症状,亦不影响活动,在婴儿可出现心力衰竭,但非常少见。

(3)如果未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将在成人的20或30岁左右发生。

(4)无论是否手术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房扑或房颤)可在成人时出现。

(5)单纯的房间隔缺损不会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因此如果无其他合并畸形,不用预防性治疗。

(6)脑血管意外,由于房间隔缺损引起成的矛盾性血栓造成的脑血管栓塞是比较少见的并发症。

房间隔缺损预防

一、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孕妇本人及其配偶,如嗜烟、酗酒等。

二、孕前积极治疗影响胎儿发育的疾病如糖尿病红斑狼疮、贫血等。

三、积极做好产前检查工作,预防感冒,应尽量避免使用已经证实有致畸胎作用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四、对高龄产妇有先心病家族史夫妇一方有严重疾病或缺陷者,应重点监测。

五、通过介入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后,如果患者肺循环阻力在正常或者轻度增高范围内、不合并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预后良好。介入治疗以后4周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活动。

六、值得注意的是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应当连续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6个月,并且在术后1、3、6月接受专业随访。

房间隔缺损护理

1、酸中毒:根据血气检查,了解血液ph,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校正。

2、尿少:术后尿量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可用利尿剂。

3、低钾:术后易发生低钾,应定时检查血清钾,根据测定结果及时补充。

4、肺水肿:极少数患者因左室发育不良,术后输液过快,易发生肺水肿。对术前发现左室较小的病人,术后输液应注意单位时间输液量不能太多。

5、呼吸道的护理:由于术前肺充血,肺小动脉壁增厚,肺弥散功能下降,术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应定时药物超声雾化吸入,鼓励病人咳嗽。

6、心电监护:心房纤颤、窦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洋地黄制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时应用利多卡因;心动过缓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

房间隔缺损严重吗

房间隔缺损患儿,如果缺损较大时分流量也大,导致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而影响身体智力发育,表现为体形瘦长、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因此,较大缺损的房间隔缺损患儿应及早进行房间隔缺损手术。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

房间隔缺损根据胚胎发育可分为继发孔型及原发孔型缺损两大类,前者居多数。有的房间隔缺损患者虽无明显症状,但房间隔缺损患者多有体力缺乏,容易怠倦和呼吸困难,因此对身体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很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一般难以早期发现.房间隔缺损症状随缺损的大小而有区别。小型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少者可长期无症状,儿童时期活动量正常.大型房间隔缺损患儿左向右分流量大,症状发生较早,并随年龄增长会更明显,可表现为活动后气急,乏力等,因而对患儿身体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

一般房间隔缺损小于5毫米,临床上房间隔缺损自愈的情况还是很有可能的。建议定期复查,到2岁左右再决定是否手术。房间隔缺损患儿家长平时应注意喂养。预防感冒。如果房间隔缺损大于5毫米,即使患儿无明显症状也应及早手术治疗。主要是大型房间隔缺损孩子容易反复感冒肺炎。如果有这类情况建议还是需要手术治疗的。不然房间隔缺损对小孩身体发育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

1岁以上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罕有自发性闭合者,对于无症状的患儿,如缺损小于5mm可以观察,如有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一般主张在学龄前进行手术修补。约有5%婴儿于出生后1年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也可施行手术。

成年人如缺损小于5mm、无右心房室增大者可临床观察,不做手术。成年病例如存在右心房室增大可手术治疗,合并有心房纤颤者也可同时手术,但肺血管阻力大于12单位、出现右向左分流和发绀者则禁忌手术。有一部分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如位置合适,可行微创的经心导管介入治疗。经股静脉插管,将镍钛合金的封堵器夹在房间隔缺损处,闭合房间隔缺损达到治疗目的。不用开胸手术。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常经胸骨正中入路于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右前外侧切口也可提供良好的手术显露,但需排除合并有其他类型心脏畸形。小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可直接缝合,如缺损大则需用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完成修补前左心房注水以防止心脏复跳后出现空气栓塞十分重要。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修补较为复杂,一般经上腔静脉直接插入引流管以增加缺损显露,修补中必须辨别右上肺静脉开口并避开窦房结,将补片缝于右肺静脉入口前沿的右房壁上,以保证肺静脉引流入左心房,如有必要则需补片加宽上腔静脉入口,防止静脉回流受阻。

年龄大的房间隔缺损病例术后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可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增快心率,术中安置临时起搏电极为有效措施。

房间隔缺损的分类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根据Abbott1000例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尸体解剖,房间隔缺损居首位,占37.4%。但因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常被忽视,因而临床发病数较上述数字为低。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房间隔缺损多发于女性,与男性发病率之比约为2:1。

继发孔缺损的数目、大小、形状和位置各有不同。绝大多数的缺损为单发性。有时可以有两个或许多小孔同时存在。大的缺损几占全部房间隔,小的只能容纳探针。一般来说;即使能够活到成年期的病例,缺损亦不小,直径约在2~4cm。缺损的形状和位置常与类型有关。

房间隔缺损的分类:继发孔缺损可分为四个类型

房间隔缺损的分类(一)卵圆孔型或称中央卵圆孔缺损

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占总数的75%以上。绝大多数病例。缺损为单发性的,呈椭圆形,长约2~4cm,位于冠状窦的后上方,。周围有良好的边缘,尤以上部更为明显(图33—03)。缺损距离传导系统较远,容易缝合,效果良好分。但个别病例的缺损,可呈筛孔形。

房间隔缺损的分类(二)下腔型或称低位缺损

远较卵圆孔型少见,约占总数的12%以上。缺损为单发性,位置较低,呈椭圆形,下缘缺如,和下腔静脉的入口没有明显分界。有时伴有下腔静脉瓣,手术时应特别注意。

房间隔缺损的分类(三)上腔型或称高位缺损

又名静脉窦(sinusvenosus)缺损,国外有不少病例报告,但国内少见,约占总数的3.5%以上。缺损位于卵圆孔上方,紧靠上腔静脉的人口。缺损一般不大,约为1.5~1.75cm,其下缘为明显的新月形房间隔,上界缺如,常和上腔静脉连通,使上腔静脉血流至左、右心房(图33—05)。这类病例几乎都伴有右上或右中叶肺静脉异常,血液回流入上腔静脉内。

房间隔缺损的分类(四)混合型或称兼有上述两种以上的缺损

临床上较少见。

患继发孔缺损的病例,有时可伴有其他畸形,如肺动脉瓣狭窄、右肺静脉异位回流、二尖瓣狭窄(Lutembacher综合征)、双上腔静脉、右位主动脉弓等,约占15%。

心室间隔缺损治疗什么时候合适

当有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可能时,中小型缺损可先在门诊随访至3岁,有临床症状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进行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内科处理。

大中型缺损有难以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超过体循环压的1倍或肺循环体循环量之比大于2:1时,应及时处理。

室间隔缺损治疗可依靠外科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修补,也可应用可自动张开和自动置入的装置(amplatzer装置)经心导管堵塞,是非开胸治疗的技术。

反复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应尽早手术。选择适当的婴儿室间隔缺损手术时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婴儿室间隔缺损手术一般时间在3岁以内,有肺动脉高压的6个月以上就可手术。身体质量5kg以下室间隔缺损较大且伴发肺动脉高压病儿,多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诱发心力衰竭,因此手术应尽早施行,既可避免心脏畸形对病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又可减轻病儿家长的心理压力。

成人室间隔缺损病征概况介绍

症状

缺损小、分流量小的成人室间隔缺损病人可无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缺损大的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可有发育不良、劳累后心悸、气喘、咳嗽、乏力、肺部感染等症状。后期可有心力衰竭。当肺动肺压显著增高而有右至左分流时可有发绀。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易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个别病人伴有心脏传导阻滞。

病理

成人室间隔缺损解剖上一般可分为4型:I嵴上型,缺损在肺动脉瓣下,常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此型少见约占5%;II型为嵴下型或膜部缺损,为最常见的类型占80%左右;III型为房室通道型;IV型为肌型缺损,后两型均较少见。

并发症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肺动脉高压严重时手术风险大,病死率较高,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亦是防止成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危害的关键。

治疗

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如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对治疗单纯成人室间隔缺损有4种手术方案:心外常规开胸术、右腋下小切口手术、胸腔镜手术及心内科介入封堵术。可根据缺损大小、部位、年龄及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定最佳的成人室间隔缺损治疗方案。 成人室间隔缺损应先评估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可行性,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使用合适外科手术治疗。成人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后应加强术后随访,以保障成人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效果。

房室缺损三种手术方法简介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三种手术方法:一片法、二片法和简化一片法

一片法:

先沿前后共同瓣中线偏右侧,自瓣膜游离缘向瓣根方向剪开,取预先裁剪好的心包片插入剪开的瓣隙内做室间隔缺损修补,然后用缝线将剪开的前后共同瓣在房室瓣水平分别连续缝合于心包上,然后进行左侧房室瓣整形,最后利用此心包补片同时修补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二片法:

不剪开前后共同瓣,先利用涤纶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在左侧房室瓣整形后将修补室间隔缺损的涤纶补片、房室瓣以及修补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心包补片三层叠夹缝合在一起,完成房室隔重建。

简化一片法:

将前、后桥瓣往中间部自然对合并稍向下压至室间隔嵴,用带垫的双头针、5-0prolene线,第1针缝在前、后桥瓣和室间隔嵴3点会合处(即在室间隔嵴中点或其附近)室间隔嵴的右心室面肌肉上,然后双头针分别穿出前、后桥瓣,再沿着第1针前、后方向的室间隔嵴间断缝合,在和室间隔嵴相对应的前、后桥瓣组织瓣界部位穿出,在心房面打结直接关闭心室间隔缺损部分;再采用心包补片连续缝合关闭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在3种方法中,左侧房室瓣整形技术无区别,主要包括左侧房室瓣裂缺关闭,瓣膜或瓣环整形,其中有2例行一片法手术患儿因瓣膜反流再次进行瓣膜修复。

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北京和上海的临床资料,在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中心房间隔缺损分别占24.6%和21.7%。先天性心脏病较多见于女性,女与男之比为2∶1到4∶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构成心房间隔的有关组织发育不全所形成。

一部分较小的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病例,可能在出生后1年内自行闭合,出生后2年则自行闭合的可能性极小。单纯型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伴有部分右肺静脉异位回流,肺循环血流量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超过1.5∶1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最适当的手术年龄为4~5岁,早期手术治疗可防止肺循环阻力升高和出现右心衰竭。婴幼儿期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手术未能控制心衰者,则需尽早施行手术。 就这个孩子而言,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7.6mm,孩子的病不严重,目前不需要任何治疗。

建议每年做一次心脏超声看看。如果房间隔有明显增大趋势,超过6mm,建议四岁时外科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因为四岁后孩子对事情有所记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功率基本是100%。

相关推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1.室间隔缺损(VSD): 易产生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等,特别是5mm以上的缺损,一般在6-24个月左右手术治疗,曾经有肺炎心衰的,应争取早日外科手术。 2.动脉导管未闭(PDA): 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经肺动脉至主动脉的主要通道,出生呼吸后肺阻力下降、血氧增加、导管的平滑肌收缩,以致导管生理性闭合。足月儿这种闭合在生后10小时出现,48小时96%闭合。2年3个月内解剖性闭合。绝大多数在6个月内闭合。如果在1周岁时导管仍然开放,则应手术闭合。则需进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是介入封堵术、动脉导

房间隔缺损食疗方

【冬虫蒸老鸭】 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将老雄鸭宰杀去毛与内脏,冲洗干净,入沸水中略烫后捞出,顺鸭头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人大钵中,加入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用文火隔水蒸2小时即可。 【人参当归猪心汤】 人参6克,当归10克,猪心1个。将猪心洗净,切块,放人沙锅内,加人人参、当归与适量水一起煨炖至熟,调味即可。每日分2次服完,连服5日。可补血益气、温中补虚、补益心脾。 【玉竹猪心汤】 玉竹50克,猪心100克。玉竹洗净,切成节,水煎2次,去渣取汁1500

新生儿心脏有小孔到底能长好吗

这是先天性心脏病,按照‘孔’所在的部位有不同类型的先心病,一般以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居多,它发生的原因尚不确切,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外在因素中较重要的是宫内感染,特别是母孕早期患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等,药物如抗癌药、抗癫痫药等也是原因之一,某些感冒药及抗病毒药也有致畸危险,故孕期尤其是孕早期应慎用药物。小孩‘孔’是否会自己愈合主要取决于孔的位置和大小、分流量、肺动脉压力水平等,一般来说,小于3mm的房间隔缺损多在3个月内自然闭合,大于8mm的房缺自然闭合可能小,分流量较大者需手术或介入性心导管

先天性心脏病危害

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肺炎、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感染性心内膜炎、缺氧发作、脑血栓和脑脓肿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常易患肺炎,易发生心力衰竭,法洛氏四联症常可并发脑血栓、脑脓肿。

房间隔缺损怎么预防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为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应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适龄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孕妇及其家属的作用。 房间隔缺损的预防 1.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孕妇本人及其配偶,如嗜烟、酗酒等。 2.孕前积极治疗影响胎儿发育的疾病如糖尿病红斑狼疮、贫血等。 3.积极做好产前检查工作,预防感冒,应尽量避免使用已经证实有致畸胎作用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对高龄产妇有先心病家族史夫妇一方有严重疾病或缺陷者,应重点监测。

房间隔缺损有哪些表现

一、.症状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多不一致,与缺损大小和分流量多少有密切关系。缺损大者,症状出现较早;缺损小者,可长期没有症状,一直潜伏到老年。多数病例在小儿时期并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时始被发现;一般到了青年期后,大多在21~40岁开始出现症状。 主要症状为劳动后气急、心悸或呼吸道感染和心力衰竭等。 婴儿病例由于出生后肺循环阻力仍较高,故缺损巨大者,可有少量血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轻度发绀,生后数月,肺循环阻力逐渐降低,右心房压力亦低于左心房,发绀即行消失是因为血液系自左向右分流的缘故。但到了病程的晚期,血液

关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新生儿先心病有很多种,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四类占绝大比例,除法洛氏四联症这种比较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他三类较为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比例的患儿可能不需要任何药物及手术的干预治疗就可自愈。 新生儿先心病有很多种,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四类占绝大比例,除法洛氏四联症这种比较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他三类较为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比例的患儿可能不需要任何药物及手术的干预治疗就可自愈。 刚刚出生的宝宝,如果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存在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最佳手术时间是啥时候

一般来讲,从患儿适应手术能力,配合术后治疗,不影响学习等方面来考虑,以3—6岁为最佳,但一定结合具体疾病、病人具体的情况决定。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早期手术,否则失掉良好的手术机会,如大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大量左向右分流,婴儿期反复肺部感染伴心力衰竭,单纯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往往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因此应及早完成手术,一般l岁以内,甚至小于半岁。但是2岁以内的中小室间隔缺损,如果临床无症状,心电图影响不大,生长发育正常,可等到2岁复查以后再决定手术,因大约30%—40%的膜部、肌都室间隔缺损可以随年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妊娠合并先心病以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最 为常见。肺动脉口狭窄、法洛四联症、艾森曼格综合症等较少见。(1) 房间隔缺损:这是最多见的先心病类型。缺损小者可没有 任何症状,常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而得到确诊。 缺损大者,一般在30岁以前能较好地耐受,30 ~40岁时出现劳累后 心悸、气急、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的从婴幼儿时期就频发 呼吸道感染,甚至发育差。房间隔缺损可发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在孕前症状较轻的患者,妊娠后一 般不会出现严重问题,比较严

为什么会得房间隔缺损

病理生理: 正常时,左心房压力(8~10mmHg)无论收缩期或舒张期都比右心房高(3~5mmHg)。因此,当房间隔缺损存在时,血液系自左向右分流,临床上并无发绀症状。分流量的多少与缺损大小和左、右心房间的压力阶差成正比例,与肺血管阻力的高低成反比例。一般每分钟可达7~20L不等(正常右心流量约为5L),超过周身循环量2~3倍,甚至4倍。 一般对周身循环量影响不大,血压改变很少。 由于心内分流的结果,经过右心房、右心室和肺部的血流量远较左心为多,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主干因而扩大,属于典型的舒张期负荷过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