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羌活独活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祛风胜湿

羌活独活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祛风胜湿

羌活独活用于风寒湿痹、项强筋急、肝风头眩目赤、风水浮肿、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等证,将其配川芎,羌活长于祛风胜湿而止痛,川芎善祛风活血而止痛,对于治风寒湿邪侵袭肌表或血中风寒湿凝阻所致的偏头痛,或一身肢节疼痛重着酸困之证,效果是比较好的。

鼻塞咳嗽喉咙痛怎么办

1、外感风寒:

症状: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清稀,甚则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荆芥、防风、柴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前胡、甘草。

加减:风寒郁闭较甚,加麻黄、桂枝;咳痰较甚者,加杏仁、浙贝母。

2、风寒夹湿:

症状:恶寒少汗,头重如裹,肢体关节酸楚疼痛,咳嗽声重,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濡。治则:疏风祛湿,散寒解表。

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

加减:无汗可加豆卷、苍术;痰多加半夏、陈皮。

3、外感风热:

症状:发热恶风,或微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痰黄,口干渴,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辛凉解表,宣肺散清热。

方药:银翘散

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芦根。

加减:鼻塞头痛明显,加苍耳子、辛夷、白芷;

咽痛较重,加元参、马勃、板兰根;口渴甚,加天花粉;热甚,加黄芩。

在遇到病症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上火。不能因为自己的疾病而着急引发另外的麻烦,而是希望患者积极的寻找正确有效的治疗方式才是首要的任务。

三伏天艾灸哪里去寒气除湿 寒湿体质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

对于寒湿体质的人群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理身体:

三伏天期间是很适合进行祛湿寒的,因此寒湿的体质者,三伏天期间可以多吃一些有关于去湿气寒气的食物,常见的有冬瓜、薏米、红豆、绿豆等,也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材起到去湿气寒气的作用,常见的有茯苓、羌活、独活、防风等。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三伏天期间是很适合进行冬病夏至的,对于寒湿体质的人群来说,可以通过进行三伏贴、艾灸、拔罐等方式祛湿寒。

羌活独活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羌活独活的食用方式

准备适量羌活独活,将其洗干净,除去杂质,润透,切厚片,然后放进锅中加适量清水,之后烧开水炖1-2小时左右即可。

治感冒的中药方哪些比较好呢

一、杏苏散

【出典】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

【功能】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之咳嗽,属凉燥痰湿者,对秋燥伤风咳嗽有着效。

2.本方是袪痰止咳的方剂,治疗风寒咳嗽、恶寒微热或无热者。能袪痰镇咳,兼有平喘的功能。临证以咳嗽痰稀、吐之不爽、鼻干嗌塞、无汗恶寒为依据。

二、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归经】太阳经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羌活 独活各一钱(各6克)搞本 防风 甘草炙川芎各五分(各3克)蔓荆子二分二克上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空心食前。功用: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相信大家对治感冒的中药方哪些比较好也都很清楚了,出现感冒现象时,还是不可疏忽大意的,平时一定要做好全面的预防措施,当然了即便是生病了也要意识到及时正确医治的重要性,不要等到病情加重了才开始担心。

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1、风热型

病因病机:风挟热邪,火热上炎,侵扰清空,气血逆乱。

主证:重者头痛剧烈,痛胀如裂,面红目赤,恶风发热,口渴欲饮,尿黄便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

选方:用芎芷石膏汤加减:石膏30克,滑石20克,菊花15克,藁本15克.羌活15克,白僵蚕15克,川芎18克,自芷15克,淡竹叶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热盛者加黄芩、栀子、薄荷。大便燥结,口鼻生疮,加大黄;流浊涕者加苍耳子、辛夷。

2、风寒型

病因病机:风挟寒邪,寒凝血滞,阻遏脉络。

主证:头痛多发于风寒侵袭之后,头痛剧烈,为紧束感,或痛连项背,恶风寒,口不渴,常喜裹头,苔薄白,脉浮或紧。

治法:祛风散寒。

选方:川芎茶调散加减:薄荷10克,甘草5克,羌活15克,细辛8克,防风15克,葛根15克,白芷15克,川芎18克,荆芥12克,生姜lO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咳嗽加半夏;遇寒加重、寒象显著者加藁本。

3、风湿型

病因病机:外感风湿,上犯巅顶,清窍为湿邪蒙蔽,清阳不升。

主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脘闷纳呆,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

选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藁本15克,防风15克,羌活18克,桂枝12克,砂仁12克,独活15克,川芎15克,蔓荆子15克,泽泻15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胸闷,纳呆,加苍术、厚朴、陈皮;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半夏。

关节炎患者吃什么中药好

一、黄芪 ,人参 ,白术 ,当归 ,仙茅 ,菟丝子 ,仙灵脾 ,白芍 ,鸡血藤 ,威灵仙 ,防己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各适量。可随证加减,对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的,可 蜈蚣 、全蝎 (为末冲服);偏风盛的,可加防风、乌蛇、羌活、独活 ;偏寒盛的 ,加熟附片 、细辛 ,偏湿盛加苍术 ,苡仁 ,海桐皮、木瓜 ;偏热盛加石膏 、知母、秦艽、地龙、络石藤 ;肾虚症明显的,可加加破故纸 、鹿角霜各适量,水煎服。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二、乌蛇祛风通络汤: 乌梢蛇 ,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 ,当归、羌活、独活 ,防风、细辛,各适量,水煎服,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苏枝黄芪汤:黄芪 ,甘草 ,当归 ,白芍 ,川芎 ,苏枝节、竹枝节、桂枝节、松枝节、杉枝节 ,桑枝节 ,各适量,水煎服。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生苡仁治:防风 ,川乌 ,生苡仁 ,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云茯苓 ,炙甘草炙, ,麻黄炙,各适量,水煎服,煎时注意前两味先煎。适合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两乌散:制草乌、制川乌、薏苡仁 ,生地黄 ,制乳香、制没药 ,马钱子,各适量,研末后水冲服,对于寒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用什么中药泡脚疏通经络 防风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防风有祛风胜湿,解痉止痒的功效。多用于治外感风寒湿邪之恶寒恶风,头痛身疼。常与独活,藁本,川芎等配伍使用,能有效缓解外感风寒之头痛如裹,身重肢痛。

风寒感冒中药方剂 羌活祛风散寒

羌活性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主治: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头痛项强;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肩背疼痛。用法用量:煎服,3-10g。

注意事项:阴虚血热者忌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羌活苦燥胜湿,通利关节止痛力强,且作用部位偏上,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用之为佳。

产后月子全身疼怎么办

1、血虚证

证候: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常用药:黄芪益气固表;桂枝、芍药温经通络、调和营卫;当归、鸡血藤、秦艽、丹参;生姜、大枣和营卫、调诸药。

2、风寒证

证候:产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伴恶寒怕风,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

常用药:独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秦艽、防风祛风胜湿,细辛、桂心温经透络散寒;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当归、芍药、枸杞、川芎、地黄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3、血瘀证

证候:产后身痛,尤见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黯夹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苔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祛湿。

方药:身痛逐淤汤加毛冬青、忍冬藤、益母草、木瓜。

常用药: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桃仁、红花、五灵脂、毛冬青、没药、益母草活血逐瘀;香附行气;秦艽、羌活、忍冬藤、木瓜、地龙祛风胜湿,通络止痛,牛膝破血行瘀,强健筋骨;甘草调和诸药。

熏蒸药包品种的成分

纯中药热疗药包: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要成分】:矿物盐、苍术、艾叶、石菖蒲、当归、川弓、桂枝、独活、红花、薰衣草、植物精油、活络油等。 作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使用方法:双层外包薄膜纸除掉,脱除外袋,置于微波炉中,中火、中高火档位加热3-5分钟,以身体能耐受温度为宜,将加热后的热敷袋置于不适部位或腰腹、肩颈、膝部,敷贴熨烫或滚推保留20-30分钟即可。

熏蒸药包品种的成分,功效及作用

1、【去寒排痛型-熏蒸药包】以零陵香、连翘、蛇床子、黄柏、年蒡子等为主要药剂,有祛除皮肤关节寒气、湿气,散瘀止痛的功效。

2、【温肾补阳型-熏蒸药包】以石菖蒲、木香、羌活、独活、水母雪莲花、独一味、川芎、苍术等为主要药剂,对调节身体脏腑和内分泌平衡,促进器官组织新陈代谢,提升身体整体状态。

3、【祛风除湿型-熏蒸药包】以石菖蒲、木香、羌活、独活、红景天、独一味、川芎、苍术等为主要药剂,对祛除皮肤关节寒气、湿气,对含痹症效果较好。

4、【舒经活络型-熏蒸药包】以石菖蒲、木香、羌活、独活、红景天、苦参、木香、天花粉等为主要原料,有舒筋活血通络关节,温经通络,疏通关节之效。

5、【消除疲劳型-熏蒸药包】以石菖蒲、木香、羌活、独活、连翘、独一味、川芎、苍术等为主要药剂,有精力旺盛、消除疲劳、体力恢复、面色红润、光泽肌肤、皱纹渐消、改善心脏的输出量,增强心脏的供血功能,显著改善血液循环及全身的微循环,焕发生命固有活力的作用。

6、【减肥降脂型-熏蒸药包】以透古草、合欢、羌活、天竺葵、香石藤,七叶莲、善药、广藿香等为主要药剂,有减肥降脂,面色红润、光泽肌肤、皱纹渐消,改善皮肤供养,焕发容颜光彩的功效。

7、【除烦安眠型-熏蒸药包】以金露梅、茜草、红花、独活、红景天、独一味、川芎、苍术等为主要材料,对睡眠,放松心情,加速代谢有很好的疗效,使你的体力恢复如初,消除亚健康 。

8、【女性修复型-熏蒸药包】以茜草,上树龙,杜仲藤、大发散、养耳菊等为主要药剂,有消炎杀菌、暧宫去寒、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增强自身免疫力、调节内分泌、淡化皱纹、保养卵巢,提高****、收紧****、修复子宫、焕发容颜光彩,延缓衰老等疗效。

9、【排毒养颜型-熏蒸药包】用石菖蒲、木香、香石藤、独活、红景天、独一味、川芎、苍术等为主要药剂,针对消炎杀菌、活化细胞、促进微循环、改善皮肤供养,提高人体免疫力,使肌肤亮丽润泽的效果。

熏蒸疗法属于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选苗族民间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祛毒杀菌、止痒、清洁伤口、消肿止痛,最后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

中医可以彻底治好头疼吗

1、风寒型头痛

病因病机:风挟寒邪,寒凝血滞,阻遏脉络。

主证:头痛多发于风寒侵袭之后,头痛剧烈,为紧束感,或痛连项背,恶风寒,口不渴,常喜裹头,苔薄白,脉浮或紧。

治法:祛风散寒。

选方:川芎茶调散加减,薄荷10克,甘草5克,羌活15克,细辛8克,防风15克,葛根15克,白芷15克,川芎18克,荆芥12克,生姜lO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咳嗽加半夏;遇寒加重、寒象显著者加藁本。

2、风湿型头痛

病因病机:外感风湿,上犯巅顶,清窍为湿邪蒙蔽,清阳不升。

主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脘闷纳呆,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

选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藁本15克,防风15克,羌活18克,桂枝12克,砂仁12克,独活15克,川芎15克,蔓荆子15克,泽泻15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胸闷,纳呆,加苍术、厚朴、陈皮;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半夏。

相关推荐

泡脚对肩周炎有好处吗 艾叶威灵仙方祛风利湿

配方:艾叶30克,威灵仙,防风,桂枝,红花,小茴香各10克,川牛膝,秦艽,羌活独活各15克,细辛3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加2000毫升清水煎药汤,去渣取汁,晾温后泡足,每次3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每日换药1剂,7天一个疗程。 功效:祛风利湿,活血止痛,适用于着凉,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肩周炎。

当归什么样品质最好 当归和独活有什么区别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生于高寒多雨山区,主要产于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当归略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有纵皱纹。药用其根,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出产于湖北和四川。根头及主根粗短,略呈圆柱形。根头部膨大,顶端有茎,下部分出数条弯曲的支根。表面呈灰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主根有环纹,有多列环状叶柄痕,中央为凹陷的茎痕。 当归与独活虽然在外观上比较相似,但是其药理作用却有较大差异。当归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主要用于血虚萎黄、眩

中医可以治好头痛吗

 头痛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疾病,此病往往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很大,对于患者来说,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护理,根据自身的病情对症治疗,如今治疗头痛的方法有很多,以药物疗法、手术治疗多见,但是中医治疗头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那么,中医可以彻底治好头痛吗?下面就随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其位最高;脑为元神之府,其用最灵。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内而脏腑,外而经络,统帅全身。若遇外感诸邪,上犯巅顶,经络之气失于舒展,则为头痛。 1、风寒型头痛 病因病机:风挟寒邪,寒凝血滞,阻遏脉络。 主证

老年人腰痛病如何治疗

1.风湿腰痛 主证:腰背拘急疼痛,难以转侧,或走窜不定,痛引腿足,天气变冷时疼痛加重,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湿。 选方:羌活湿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药物:羌活10g、防风9g、秦艽10g、木瓜12g、川断20g、川牛膝20g、海风藤15g、桑枝30g。 加减:如病久邪阻经络,气血不畅,加鸡血藤30g、当归15g、丹参20g;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20g。 2.寒湿腰痛 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阴雨天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选方:甘姜苓术汤(《金匮要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风热湿浸 【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透表清热,化湿通络 【方药】麻黄5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防风10克,桂枝5克,赤芍10克,忍冬藤30克,生姜3克,生甘草3克,羌活15克 【用法】一日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慎起居 【按语】风热湿邪侵入,湿热交阻,留注关节而发病。麻黄祛风,赤小豆利湿,连翘清热,三药相配伍,解表清热利湿;防风、羌活祛风发表,湿通痹,再配桂枝舒筋通阳和络,忍冬藤清热解毒,清除经络间之风热从而止痛。全方祛风

治疗风湿骨压痛的中医药方

组成:当归、防风、麻黄各30克,秦艽、独活、续断、羌活、鸡血藤、川芎各20克,淮牛膝、木瓜、杜仲、土鳖虫、白芷、制川乌、制草乌、紫草各10克。 功能: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因受风寒引起四肢麻木、关节骨压痛、风湿麻痹、伤筋折骨。 用法:口服一次30~60m1,一日2次 方解: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治宜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方用麻黄、防风、羌活独活、秦艽、白芷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共为主药;木瓜、牛膝、鸡血藤祛风活络止痛,川乌、草乌散寒止痛,共为辅药;当归、川芎、上鳖虫等活血

川穹的应用

1.血瘀气滞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若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檀香等同用;若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常配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如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多与桃仁、红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若治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乳香、没药、三七等药用。川芎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治多种妇产科的疾病。如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验方

1、热邪迫络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 【治法】清热通络。 【方药】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络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忌食辛辣之品。 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润,二药清凉苦寒,以刹其火焰之势;

羌活有什么作用 祛风除湿

羌活归膀胱经、肾经,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对于治疗风寒湿痹,风湿所致的头风痛配伍不同的中药有很好的疗效。

药酒对风湿有效果吗 松叶酒

材料:松叶(鲜)250克,独活,麻黄各25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松叶切细,其他药材粉碎,用纱布袋装,扎口,白酒浸泡,春夏7日,秋冬14日,取出药袋后压榨取液,将榨取的药液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即饮。 用法:温服,每日2-3次,每次20毫升。 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 适应症:风湿痹通,关节屈伸不利,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腰背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