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预防儿童肥胖从母孕开始

预防儿童肥胖从母孕开始

童肥胖症在孩子未出生前就可能显现出来。儿童肥胖与妇女怀孕期体重增重有关。孕妇增重越高,新生儿体重越重。专家建议,为预防儿童肥胖,孕妇应从孕中期就开始定期监测体重、血糖和甘油三脂的水平。

专家透露,据介绍,全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正以每5年—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并呈低龄趋向。它已与吸烟、艾滋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严重问题。据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调查,目前,本市妇女孕期增重平均达15公斤,较以往12公斤标准已有较大提高。

肥胖儿童怎么吃减肥

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吃得多动得少

据统计,我国有12%的儿童体重超标,为什么如此的儿童成了肥胖儿?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一方面是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后天的喂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吃得多动得少,这也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胖胖的很可爱,但实际上,儿童肥胖可能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1岁以下的肥胖婴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腿部骨骼变形、脂肪肝、性发育异常等,肥胖儿还容易患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还容易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容易造成大脑缺氧,对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

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

儿童肥胖危害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预防?预防儿童肥胖应该从孕期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着手,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让孩子多运动。

1.孕期注意控制体重。统计显示,孕期体重增加越多,新生儿体重越重,新生儿肥胖的概率也越高,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

2.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研究显示,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肥胖的比例是24.6%,这是因为人工喂养婴儿更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3.科学添加辅食。提倡6个月内小儿纯母乳喂养,不要过早在奶中添加米粉等辅食。

4.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按照小儿年龄的大小,合理安排一日的饮食,不要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避免过于油腻、油炸食物及过多淀粉类食物。当体重超重时,应取消餐间点心,多吃素菜水果,不让孩子多食油炸及淀粉类食物。

5.多运动。当体重超重时要饮食控制与增加运动同时并进,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活动应多样化,要引起孩子兴趣使活动能坚持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6.预防儿童电视肥胖症。家长们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

“交通灯饮食法”帮孩子减肥

家有肥胖儿童,该如何帮他“减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因此不能采取过激的减肥方法,儿童减肥,应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着手,“交通灯饮食法”可帮助家长控制孩子的饮食。

1.红灯食物:严格限制

红灯区食物主要为高脂或单纯碳水化合物食物,主要包括:

高糖类食物:各种,糖果、巧克力、糖水、麦乳精、炼乳、甜饮料、甜点心、各种冷饮、蜜饯等;

高脂肪类食物:油炸食品(包括炸鸡、炸土豆条、油条等)、动物油(如猪、牛、羊、鸡油)、各种动物肥肉、黄油、级油、曲奇饼干。

2.黄灯食物:控制摄入量

黄灯区食物主要包括:

谷类及其制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粉、馒头、面包、通心粉、咸饼干、面条等;

豆类及其制品:毛豆、黄豆、千张、素鸡、素火腿等;

动物性食物:牛肉、兔肉、瘦猪肉、鸡蛋、猪肝、各种鱼类等;

水果类:香蕉、柿子等。

3.绿灯食物:不予限制

绿灯区食物主要包括: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奶等;

蔬菜类:萝卜、土豆、绿豆芽、竹笋、冬瓜、黄瓜、番茄、青菜、卷心菜、胡萝卜、南瓜、芹菜、茭白、四季豆等;

动物性食物:各类虾、贝、黄鳝、鲤鱼、鲢鱼、黄鱼黑鱼、虾皮、猪血;

各种奶类:如牛奶、酸奶等;

水果类:如西瓜、苹果、梨、桔子、草莓、桃子、枇杷、橙子、菠萝、葡萄等。

4.红、黄、绿灯食物一日三餐这样吃

早餐:可选择黄灯区食物、绿灯区食物,注意干稀搭配,如淡牛奶、鸡蛋、面包或豆浆、蛋羹、馒头、拌豆腐。12岁以下儿童,早餐总量不宜超过150克。

午餐:一定要吃饱,可选择黄灯区食物和绿灯区食物,少量红灯区食物。应以绿灯区的蔬菜为主,减少黄灯区的主食(即米面)量,佐以黄灯区和绿灯区的动物性食物适量,注意荤素搭配,荤素菜比例一般为1:2-3。

晚餐:应控制主食量,米面等主食量约占午餐主食量的一半,以绿灯区食物为主,不吃红灯区食物。

饮食控制之外还应加强运动

运动是减肥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还能增强体质,减少生病。有氧运动中,肌肉收缩活动初期能源为糖,持续运动达120分钟以上时,游离脂肪酸供能达50-70%之多。适合儿童的运动包括长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等。需要注意的是,肥胖儿童由于自身的体重大、心肺功能差,因此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如何预防肥胖

预防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在肥胖好发年龄(婴儿期、5-8岁、青少年期)采取措施,效果更佳。

胎儿期——预防胎儿过重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婴儿期——鼓励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多年后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而且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婴儿以后发生肥胖的概率越低。其原因可能是,母乳喂养儿可以更好地控制每餐的摄入量和间隔时间,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而人工喂养常有过度喂养的情况存在,造成孩子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儿童、青少年期从小养成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儿童高血压的护理最好办法

第一、增加活动。儿童容易懒,因此,家长要监督孩子,每天进行必要的体育活动,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儿童的体质,提高儿童的抗病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儿童高血压的产生。同时,运动有利于多余热量的消耗,使新陈代谢良性循环,这样儿童才能健康的成长,远离儿童高血压。

第二、调整饮食结构。现在社会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儿童喜欢吃什么,作为家长就由着孩子,其实不合理的饮食,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家长就要积极的调整儿童的饮食,让儿童多食用动植物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能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氨基酸,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少吃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如肥肉、奶油蛋糕、汉堡包、炸鸡块等,通过合理膳食,可以降低儿童高血压的发病。

第三、减肥。由于肥胖与高血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近些年来,儿童肥胖的人数增加,这是儿童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因此,预防儿童高血压疾病,应该控制儿童的体重,尤其是过于肥胖的儿童,应该注意减肥,一般说来,控制儿童的体重,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来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儿童高血压的发病。

预防小儿肥胖早下手

●5岁前的饮食习惯将影响终身

瑞迪认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儿童都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这样的双重问题,而在中国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超重和肥胖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瑞迪说,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问题现在比较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传统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以及孩子的体力活动减少所致。近年来,人们从脂肪中摄取的能量比过去增长了25%~35%。而一个人5岁之前所形成的饮食生活习惯将对其终身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肥胖一定要从幼儿就开始。

瑞迪说,家长在预防儿童肥胖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儿童的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习惯都是在家庭中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会发生肥胖。父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父母应尽量将健康食品做得诱人,让孩子喜欢。家中不要常备高热量的快餐食品和饮料。有研究显示,2~6岁的儿童水果与蔬菜的食用量与他们父母果蔬的食用量直接相关。如果孩子不喜欢某些蔬菜或水果,只要让他们多接触这些果蔬,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好恶,使他们接受。所以说,父母完全有能力通过他们掌握的营养知识、教育子女的方式以及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来影响孩子对食品的选择。

●别把奶瓶中的奶都倒进孩子嘴中

瑞迪认为,母亲孕期肥胖会增加子女肥胖的危险,解决母亲的肥胖问题有助于预防儿童肥胖,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健康饮食。同时,从婴幼儿时期父母就要给孩子养成健康的喂养习惯,特别是出生后头半年内一定要母乳喂养。中国经济发展很快,许多母亲都要工作,这导致母乳喂养率在城镇急剧降低。瑞迪说,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应选用婴儿配方代乳品以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不过,吃配方食品的婴儿体重较母乳喂养的孩子增长得快,有可能出现肥胖,但这一影响并不会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有些母亲会为了奶瓶中不留剩奶而让孩子喝完瓶中所有的奶,这种习惯应该改变。

●不要让孩子成为“沙发土豆”

美国人把那些爱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的人叫做“沙发土豆”。瑞迪说,在吃饭时禁止看电视的家庭,孩子看电视的总时间就比较短。而父母与孩子共同看电视的时间长,孩子看电视的总时间就比较长。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做好榜样。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在家里也要制定相关规定,限制孩子用电脑、玩游戏和看电视的时间。

儿童肥胖是当今社会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美国同样面临这个难题。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统计,最近20年来,全美6~11岁儿童超重率增加了一倍多,从上世纪80年代的7%增长到现在的18.8%。而这一数字在12~19岁的青少年中更是增长了三倍,从5%增长到17.1%。为抗击肥胖,美国CDC建议家长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把饭菜做得更有益于健康,并鼓励孩子多运动。政府也在努力控制儿童肥胖,例如,有些州对学校体育课以及在校内出售的食品和饮料营养标准进行立法;还有些州的学校和社区增加了自行车道,并扩大了运动场所,以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

为什么说预防儿童肥胖要从小开始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预防需要从胎儿期开始,贯穿孩子整个成长期的过 程。胎儿后期即妊娠30周后到出生前,以及婴儿期和青春期都是脂肪细胞 数目增加的时期;这三个阶段如果出现肥胖,其脂肪组织的变化是脂肪细胞 数目的增加,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则不会消失,因此成为持续性肥胖的重要危 险因素。而其他时期出现肥胖,其体脂变化主要是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相 对于以上三个时期发生的肥胖来说,容易控制。因此,预防肥胖要从“娘胎 开始”。

怎么样有效预防儿童肥胖症

1.食谱的调整

如今大部分的儿童肥胖患者都是因为饮食所导致,因此预防肥胖最实际有效的方法是从食物中剔除高热量食物,包括洋快餐、油炸和膨化食品、黄油、糖块、可乐雪碧、糕点、土豆等。同时把零食排入食谱中,定时、定量,时间以正餐后1~2小时为宜,禁止在餐前1~2小时内给孩子吃零食,尤其是含糖多的甜食或甜饮料。家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吃零食,不要让孩子看到即食食品。

2.少喝碳酸饮料

肥胖的孩子大多酷爱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这些饮料含糖多、含热量高,喝多了容易导致肥胖。

3.避免暴饮暴食

很多人都会溺爱孩子,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因此不要看到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撑大了,这样会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两顿饭的间隔可以让孩子吃些水果,免得到了吃饭时,孩子由于饥饿吃得过多。

4.多吃水果

家长最好是不要让孩子养成爱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薯片,麦当劳、肯德基这种油炸食物,会加剧孩子的肥胖。平时在家给孩子准备一些水果、坚果等营养健康食品最好。

5.适当的运动

在平时,要多培养孩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不要坐车,上、下楼梯自己爬楼,不要乘坐电梯,每天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如果孩子肥胖,他们更容易因为动作笨拙和活动后易累而不愿运动,可鼓励和选择他们喜欢并易于坚持的运动,如跑步、散步、游泳、踢球、跳绳、骑自行车和娱乐性比赛。适当的运动频率可使肥胖孩子不至于对运动产生厌恶或害怕的心理而中止运动,一般每周锻炼3~4次为宜。

6.定时检查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儿童,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由家长和儿童共同努力减轻体重,恢复正常。

为什么会产生肥胖真正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儿童出生体重

国内为一些研究表明,高出生体重是儿童期肥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儿童期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高出生体重儿以患中度肥胖为主。

2)儿童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与儿童肥胖及超重的发生关系现在暂不明确,但毋庸置疑的是幼儿期提倡母乳喂是非常必要的。而人工喂养和过早添加辅食,容易造成过量喂养,供给高过需求,从而导致婴儿期肥胖。而婴儿期肥胖可直接导致儿童期肥胖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小儿出生后,建议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应按小儿需求,4个月后合理添加辅食。断乳后应注意营养,避免多度喂养和不合理喂养,可有效减少儿童期肥胖的发生。

3)不良的饮食结构和运动行为

研究表明:儿童肥胖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每餐主食过多,经常吃油炸食品,甜食,进食速度过快,暴饮暴食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另外运动量少,使得能量消耗过少,过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是导致肥胖的另一原因。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行为对预防儿童肥胖有重要作用。

4)家庭环境因素

儿童肥胖也与家长的观念有关,如在超重或肥胖儿童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家长认为体重正常。在这种认识下,势必会造成过渡喂养或强迫进食,从而因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且现在家庭多会对孩子溺爱,孩子失去了运动机会,身心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父母的观念要改变,正确喂养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全面健康。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能够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预防肥胖的发生。

(二)遗传因素

肥胖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研究表明:肥胖的家族型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如果父母双亲都肥胖,那么后代发生肥胖的几率约为70%~80%,双亲之一肥胖,后代发生肥胖几率约为40~50%。如果双亲都正常,那么后代发生肥胖的几率仅为10~14%。

预防儿童肥胖的妙招

预防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在肥胖好发年龄(婴儿期、5-8岁、青少年期)采取措施,效果更佳。

近25年来,全球肥胖和超重儿童增加了一倍,这与家长的过度喂养不无关系。不少家长认为,儿童喂得胖,是自己能干的表现,非常有成就感。其实,爱心喂出胖儿童,却苦了儿童,会给儿童带来很多健康危害。

肥胖会对儿童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心理行为等产生不良影响,对当前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学习工作能力、健康状况等造成损害,还会缩短预期寿命。儿童肥胖的治疗非常困难,因为儿童缺乏减肥动机,对少吃、多动的减肥方法很难持之以恒。因此,儿童肥胖的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预防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贯穿一生,在肥胖好发年龄(婴儿期、5~8岁、青少年期)采取措施,效果更佳。

胎儿期——预防胎儿过重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婴儿期——鼓励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多年后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而且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婴儿以后发生肥胖的概率越低。其原因可能是,母乳喂养儿可以更好地控制每餐的摄入量和间隔时间,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而人工喂养常有过度喂养的情况存在,造成儿童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儿童、青少年期——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检测体重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会让儿童受益终身。

首先,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儿童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儿童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儿童抱在手中,而要帮儿童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儿童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儿童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儿童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儿童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预防儿童肥胖症的措施

预防措施之一:避免过食。大部分儿童肥胖症是由喂养过度造成的,发生喂养过度原因常常是小儿啼哭,小儿啼哭并非都因饥饿引起,家长在小婴儿一哭时就喂给他吃会导致过食。喂养过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强迫给孩子多吃,在孩子吃饱后不想吃时,家长仍像填鸭式强迫孩子吃,这样就导致小儿胃容量增大,饮食量增加,营养过剩。

预防措施之二:婴儿4个月前不加固体食物。专家建议4-6个月内小儿宜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小儿比人工喂养的小儿不易发生肥胖。研究表明,给4个月前婴儿加淀粉类固体食物会导致体内脂肪细胞增加,为今后的肥胖奠定了基础。

预防措施之三:建立正常的饮食制度。按照小儿年龄的大小,合理安排一日的饮食,不要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避免过于油腻、油炸食物及过多淀粉类食物。

预防措施之四:少吃油炸类食品。当小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应取消餐间点心,多吃素菜水果,不让孩子多食油炸及淀粉类食物。

预防措施之五:加强体格锻炼,增加体力活动。有肥胖趋势的小儿常常吃得多、活动少。当小儿体重超重时要饮食控制与增加运动同时并进,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活动应多样化,要引起小儿兴趣使活动能坚持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日常如何预防儿童肥胖

控制宝宝的体重,妈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1.养成有计划、按需购买食品的习惯。长期购买过多的食物,常会导致多食,最后导致肥胖发生。

2.尽量少购买速冻的或方便食品,并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3.尽量少买零食,少吃零食。要存放在宝宝不易看到、拿到的位置。

4.要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餐习惯,饭后离开餐桌,避免食物诱惑。

5.剩饭、剩菜应及时处理,避免家人多食。

6.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并适当增加运动,餐后适当活动,饭后30分钟后再坐下看电视。

7.尽量以步代车,少乘电梯,多走楼梯,持之以恒方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儿童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1、增加活动:儿童容易懒,因此,家长要监督孩子,每天进行必要的体育活动,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儿童的体质,提高儿童的抗病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儿童高血压的产生。同时,运动有利于多余热量的消耗,使新陈代谢良性循环,这样儿童才能健康的成长,远离儿童高血压。

2、调整饮食结构:现在社会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儿童喜欢吃什么,作为家长就由着孩子,其实不合理的饮食,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家长就要积极的调整儿童的饮食,让儿童多食用动植物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能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氨基酸,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少吃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如肥肉、奶油蛋糕、汉堡包、炸鸡块等,通过合理膳食,可以降低儿童高血压的发病。

3、减肥:由于肥胖与高血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近些年来,儿童肥胖的人数增加,这是儿童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因此,预防儿童高血压疾病,应该控制儿童的体重,尤其是过于肥胖的儿童,应该注意减肥,一般说来,控制儿童的体重,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来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儿童高血压的发病。

相关推荐

妈妈必知儿童肥胖的6大要点

儿童肥胖并发症一、儿童肥胖血脂高 儿童肥胖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儿童肥胖并发症二、儿童肥胖易诱发脂肪肝 重度儿童肥胖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儿童肥胖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儿童肥胖并发症三、儿童肥胖易患呼吸道疾病 儿童肥胖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儿童肥胖并发症四、儿童肥胖有高胰岛素血症 儿童肥胖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

预防肥胖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预防肥胖必须从小做起,最理想的肥胖预防方案应该从妊娠末期或者从 出生时就开始注意,尤其出生时为巨大儿的(出生体重大于4kg)应当注意。 但是,有些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小样儿,由于出生体重低于正常婴儿,父 母更强调高营养、高热量,希望在短期内使孩子的体重赶上甚至超过正常儿 童,这样也容易矫枉过正而肥胖,特别是小于胎龄儿。

孩子夜尿增多要小心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并存在着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等问题。在北京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糖尿病日纪念活动上,专家呼吁要特别关注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预防控制。 据预测在未来1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还将大大增加。出现这一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郊区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越来越城市化,但健康意识还尚未增强。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这也与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糖尿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而预防儿童青少年发展成为

为肥胖儿家长支招

儿童食物及热量摄入过多又消耗过少时,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起来,逐渐形成儿童肥胖症。很多家长看着自己肥胖的宝贝忧心忡忡,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缺乏科学营养知识,偏离了自然、均衡的膳食原则所致。进餐速度快、常吃零食、晚餐食、运动少、常以食物进行奖赏等,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常见因素。可见,预防肥胖应从纠正父母的认识抓起,从小加以重视。 大部分儿童肥胖为单纯性肥胖,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目前公认的儿童肥胖症的有效预防方法是: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均衡膳食,坚持体育锻

为什么成人的减肥方法不适合儿童

儿童营养专家丁宗一教授:父母绝不能盲目给孩子“减肥”,如果方法不当,非但不能起到效果,更可怕的是会严重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丁教授说:孩子长成小胖墩,父母应该负全责。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的缘故,往往把孩子交给祖辈带,然而老人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和在传统的养育观念的影响下,认为白白胖胖的孩子才是健康、可爱的,只有把孩子养得这样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结果孩子一旦发胖,变“苗条”就困难了。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治疗肥胖是由职业医师完成的医疗行为。有一些父母竟然把“流行”的成人使用的减肥方法用在了孩子身

预防小儿肥胖症从开始

坚持3个健康习惯 1.保持体重适中 整个期中,妈妈的体重平均增加12.5千克。如果期体重过轻,容易使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迟缓或低体重;如果增加太快,容易导致胎儿巨大等不良后果。 2.保持健康膳食 * 不要认为怀了就得多吃,否则会影响胎儿发育。这样,不仅容易把自己吃得太胖,还易使胎宝宝长得太大,影响日后分娩。要常吃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叶酸的蔬菜和水果,既能满足饱腹感,有助于体内钙、铁、纤维素的吸收,还能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 养成三餐定时定量吃的习惯,以水果取代餐后甜点,吃完东西立刻刷牙,刷过牙

母乳喂养宝宝对宝宝的好处多多

母乳喂养宝宝对宝宝的好处多多刚刚降临人世的宝宝,迎接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母亲的奶水。母亲的奶水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预防儿童肥胖症、预防儿童肝病等等。总而言之,母乳喂养是孩子健康的保障,同时母乳喂养也有益母亲的健康,可谓是一举两得。 益处一、预防儿童肝病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工喂养的婴儿,往往容易患一种虽不多见但能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婴儿代谢性肝病”。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婴儿体内缺乏一种叫甲种抗胰蛋白酶的蛋白质。这种蛋白酶只存在于母乳内,牛奶及代乳粉中都不含这种酶类蛋白质。同时,母乳中还含有多种抗病毒的抗体。

儿童肥胖当心长大患癌

国际多家著名癌症研究机构多项研究显示,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中,肥胖女性比肥胖男性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更高。约30%男性肿瘤和60% 女性肿瘤的发生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可明显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可使癌症总体发生率降低约50%,其中预防胃癌,结肠癌,肺癌,口腔癌,喉癌的证据最充分,预防乳腺癌,食管癌,肝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的证据比较充分。合理膳食可使胃癌,结肠癌的死亡率降低约99%,可使口腔癌,食管癌,咽癌,胰腺癌,胆囊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降低20%,可使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约10

准妈妈期肥胖影响胎儿智商

民间有怀后“一个人吃两个人的份”的说法,许多准妈妈怀后就开始毫无顾忌地享受大餐。近日,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则提醒准妈妈们切勿在期大肆犒劳自己,因为妈妈们“吃两个人的份”有可能损伤宝宝的智商,还可能引起儿童行为问题、进食障碍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之前,医学界就有期肥胖会增加患血栓风险的结论。但是,准妈妈过度饱食对胎儿的影响尚无定论。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者们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期肥胖将会给儿童生长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据称,进食过多会导致准妈妈体内荷尔蒙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影响儿童成长的

孩子过胖也是一种病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 (1)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度进食、快速进食、喜吃甜食、油炸及多油脂类食品; (2)运动不足; (3)具有家族肥胖症的遗传史; (4)下丘脑部发生病变如炎症、创伤、肿瘤等; (5)内分泌代谢失调; (6)心理因素,如父母离异、亲属死亡所致的精神创伤等。 对于儿童肥胖症的治疗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矫治; (2)加强运动; (3)饮食调整; (4)加强健康教育; (5)坚持控制增重的指导思想,不使用用“减肥”或“增重”的观念。 在治疗中应做到四禁忌: 禁忌采用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