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容易缺乏哪种维生素
小儿容易缺乏哪种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A被称为“明眸皓齿”的美丽维生素。
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症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个月到1周岁的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身上。儿童一旦缺乏维生素D,很容易得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晒太阳。
维生素B1:维生素B1在带有胚芽和糠皮的粮食制品中含量最高。
维生素B2:我国的维生素B2缺乏症比较普遍。
维生素C:维生素C最常见的缺乏症是牙龈出血、皮下点状出血。
宝宝为什么要补充鱼肝油
1、中国妈妈母乳中缺乏维生素D:东方膳食结构以谷物和蔬菜为主,维生素D含量不高,决定了中国妈妈们的母乳中缺乏维生素D,所以中国宝宝容易缺乏维生素D;
2、宝宝吸收能力差:宝宝的胃肠道功能不完善,营养物质流失大,加上原本能补充到的维生素D就不多,导致中国宝宝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可见,刚满月的宝宝是能吃鱼肝油的,实际上从宝宝出生后的两周就可以吃了,而且这个时候也应该开始吃鱼肝油了,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补充,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另外,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也应该多掌握一些有关的护理常识,为宝宝保驾护航。
为什么婴幼儿容易缺维生素D
什么是维生素D3?
我们日常所补充的维生素D一般选择维生素D3,我们一起来看看维生素D3到底有什么作用。
维生素D3[1,25-(OH)2-D3]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由储存在身体的皮下的胆固醇衍生物经过紫外光照射转化而成,也可从膳食中获得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是,从膳食摄入或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是没有生理活动的,必需到其他部位激活才能具有生理作用。因此,维生素D3实质上是一种激素。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居住在日照不足、空气污染阻碍紫外线照射的地区,维生素D必需从膳食或补充剂中供给才能成为已汇总真正的维生素,故又认为维生素D3是条件性维生素。
维生素D3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与宝宝“缺钙”扯上关系?这是因为,钙在小肠内吸收需要有钙结合蛋白,而维生素D3好比一把“钥匙”,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钙结合蛋白,从而打开钙吸收的“大门”。维生素又能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减少钙的流失,“双保险”维持体内的钙的。
如果婴幼儿体内的维生素D3缺乏,就会导致维生素D3缺乏性佝偻病。因此,通常所说的婴儿“缺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钙,而是缺乏维生素D。
为什么婴幼儿容易缺乏维生素D?
婴幼儿到底需要多少维生素D?根据最新修订的2012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0-12月龄的宝宝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每天为400IU(10μg)。1岁以后则为600IU(15μg)。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从母乳中获取的维生素D很有限,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容易缺乏维生素D,尤其是冬季在户外时间较少时。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就不会缺维生素D了吗?那可不一定。一般配方奶中都强化了维生素D(纯奶中如果不强化维生素D含量也很低)。但配方奶粉中强化的维生素D的量在不同品牌中差别较大,但多数情况下,100ml毫升液态配方奶中含有维生素D为40IU,也就是说,宝宝要想获得400IU的维生素D,则需要摄入1000毫升的配方奶,但不是所有的宝宝都能达到这个量,或者某个阶段是达不到的。因此,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每天最好补充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400IU(10μg),持续到2岁以后,甚至更长时间。
当然,夏季如果户外活动多,隔天补充也未尝不可,但婴儿不宜过多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以免晒伤,甚至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
容易患贫血的小孩子
新生儿储铁多少与出生体重成正比,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储铁相对不足,因此容易发生贫血。
人工喂养的小儿容易发生贫血。虽然牛乳和母乳的含铁量基本一样,但母乳中的铁较容易吸收,一般较牛乳中的铁吸收率高出几倍。因此,人工喂养的小儿容易贫血。
造成小儿贫血的其他原因还很多。最常见的是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贫血。如果未适时添加辅食或添加不当也常常导致小儿发生贫血。由于奶中含铁很少,如不及时添加含铁量丰富的辅食就会造成婴儿缺铁性贫血。
如果不适时和合理地添加辅食还可造成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会引起大细胞贫血。经常腹泻、感染、偏食的小儿也容易出现贫血。此外营养不良,也常伴有贫血。
宝宝缺乏维生素的表现 缺乏维生素B1
症状:脚气病,消化不良,气色不佳,对声音过敏,小腿偶有痛楚,大便秘结,厌食,严重时呕吐、四肢浮肿等。
饮食:要多吃猪肉、动物肝肾、全脂奶粉、小米、玉米、豆类、花生、南瓜、丝瓜、杨梅、紫菜等,其中花生米最好。
容易缺乏维生素的人
1、饮食不规律的人
如果你是那个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者每餐饭都吃得极少的人,那你要小心了,因为你很可能已经缺乏维生素了,只是毫没有发觉。
2、长期吃素的人
一味吃肉会击垮身体,吃素同样也不是最好的。长期吃素的人人的身体容易缺少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长此下去容易造成恶性贫血,甚至损害你的神经系统。
3、不常吃鱼的人
吃鱼过少的人可能会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如果你没有每周吃两次鱼的习惯,可以在吃维生素的时候吃点鱼油。
4、经期血量多的女性
经期出血过多的女性身体也缺乏维生素。因此,女性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维生素,才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维生素b2缺乏症有哪些
维生素b2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1、身体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B2是导致癌症、肿瘤的根本原因。
2、各种消化道溃疡、出血、肿块、息肉、肝硬化也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
3、痔疮也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
4、女性的宫颈糜烂也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
5、通常所说的“上火”就是维生素B2短期、急剧缺乏症。
维生素B2的作用
维生素B2缺乏的情况比较普遍,以小儿和孕期尤为严重,维生素B2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大。
1、维生素B2对小孩的作用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若不注意,小儿更易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以促进皮肤和毛发的正常生产,对发育也有促进作用。缺乏维生素B2会影响铁在身体里的吸收、贮存和运转,造成缺铁性贫血,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2、维生素B2对孕妇的作用
由于维生素B2能够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对于胎儿发育有促进作用。妊娠中、哺乳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需要更加多的维生素B2。妊娠期间需要1.6mg,哺乳期间,头6个月要摄取1.8mg,之后的6个月为1.7mg。
3、维生素B2对一般人的作用
(1)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
(2)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
(3)帮助预防和消除口腔内、唇、舌及皮肤的炎反应,统称为口腔生殖综合症。
(4)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
(5)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
(6)与其他物质结合一起,从而影响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
宝宝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缺乏维生素A
症状: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多泪、视物模糊、夜盲症、干眼症等。
饮食:应多吃鳗鱼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柑橘、大枣、白薯、胡萝卜、香菜、韭菜、菠菜、黄花菜、莴笋叶、西红柿、豆角等。
新生儿最易缺乏维生素K
维生素K的功劳不小,它能预防新生婴儿出血疾病;减轻因病造成的内出血、促进血液的正常凝固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K,只有靠食物中天然产物或肠道菌群合成。成人一般可以通过食物或肠道菌群得到足量补充,而维生素K比较难以通过胎盘吸收,所以,婴儿体内没有多少“老本”可用。
刚从子宫娩出的小宝宝,肠道内还是一片洁净的世界,还没有帮助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来“安家落户”,再加上婴儿通常只吃母乳,奶汁虽然营养充分、全面,唯独维生素K含量偏低,仅为牛奶的1/4。因此,出生后24小时至3个月最容易维生素K摄入不足。
当宝宝缺乏维生素K时,会表现胃肠黏膜出血,表现为黑便伴呕吐、脐带、皮下及口鼻黏膜也可出血,以缓慢持续渗血为特点。病情较轻者4~5日后常自行停止。出血量多可有贫血,甚至休克。
如何获得维生素K
1在怀孕时,尽可能不服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在婴儿出生前孕妇使用某些药物,如鲁米那、苯妥因钠、利福平、异烟肼等,可加快维生素K氧化降解,造成体内维生素K含量下降。
2只要是正规医院生宝宝,每个新生儿出生后肌肉注射一次维生素K,以预防新生儿出血。
3哺乳的母亲应多吃些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苜蓿、西红柿及鱼类。
4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经常腹泻并应用厂谱抗菌素时,应该适量注射维生素K。因为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生长,造成维生素K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婴儿凝血功能障碍。
5婴儿有黑便、呕吐物为咖啡色、脐带渗血不止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或注射维生素K,千万不要自行购药给婴儿喂服。
最佳食物来源
酸奶酪、紫花苜蓿、蛋黄、大豆油、海藻类、绿叶蔬菜、猪肝、西兰花、椰菜花、椰菜、稞麦、红花油等。
宝宝容易缺乏哪些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A被称为“明眸皓齿的美丽维生素。”这是因为,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皮肤、毛发、骨骼、粘膜的健康生长,增强视力和生殖机能。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没有维生素A、而只有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能够在人体内变成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
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症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个月到1周岁的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身上。儿童一旦缺乏维生素D,很容易得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晒太阳。因为人的皮肤中有一种物质叫做“7-去氢胆固醇”,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转变为维生素D,并且被人体所利用。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在带有胚芽和糠皮的粮食制品中含量最高。现在的面食都经过了精制加工,这样一来,大部分维生素B1就在加工中损失掉了,非常可惜。难怪有的营养学家说:“从前穷人家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现在的人条件好了,营养水平却反而没有以前的穷人家高。”
维生素B2
维生素B2的主要来源是动物肝脏,以及鸡蛋、牛奶、肉类、鱼类、绿色蔬菜、豆类等。在我国,膳食结构中的维生素B2含量较少,只能达到标准的一半,尤其是在蔬菜淡季,这种情况很严重。所以,我国的维生素B2缺乏症比较普遍。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形成细胞间质的主要原料,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细胞连在一起,保持牙齿、血管、骨骼、肌肉的正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对疾病的不敏感力。维生素C最常见的缺乏症是牙龈出血、皮下点状出血。
上述就是对宝宝容易缺乏哪些维生素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对于宝宝的健康喂养是不能忽视的,要知道避免宝宝出现缺少维生素的情况,但也不能盲目补充维生素.
小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健康的基础来自于营养,而对小儿来说,既要警惕营养过剩,又要注意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常见表现为:
1、蛋白质缺乏:临床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小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
2、脂肪缺乏:小儿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等。
3、糖类缺乏:小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常表现为疲劳、生长发育迟缓。
4、钙不足:小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骼牙齿发育异常,有些患儿可发生低钙抽搐等。
5、磷不足:小儿常有食欲不振,临床易发生软骨病,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不正常,严重的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6、钾不足:小儿常出现肌肉无力,严重的可发生心律失常。
7、食物纤维不足:临床常表现为便秘等。
哪些营养素宝宝容易缺乏
中国宝宝最易缺乏维生素A、D
据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婴幼儿整体维生素A摄取量偏低,6岁以下的宝宝有50%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A摄入不足,其中6个月内的小宝宝缺乏的问题更为严重,接近80%。至于维生素D,很多妈妈认为晒太阳即可补充维生素D,但实际上婴幼儿不宜长时间晒太阳,这会增加成年后患皮肤癌的风险,而我国雾霾天气也日益严重,因此,宝宝体内就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很多麻麻可能会问:“母乳、奶粉中都含有维生素A、D,很多天然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D,为什么会说宝宝最容易缺乏维生素A、D呢?”其实,这与中国的饮食结构息息相关,中国妈妈的母乳中维生素AD的含量非常低。另外,维生素AD化学性质非常不稳定,容易见光分解,因此,在奶粉生产、运输、开罐等过程中极易造成维生素AD的流失,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也存在着缺乏维生素AD的风险。另外,对于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和正常饮食的宝宝来说,维生素AD缺乏的风险依然较高,因为虽然肝脏等食物富含维生素AD,但由于肝脏是动物的解毒器官,富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食用次数必须加以控制,每周不能超过1次。
吃母乳的孩子应给维生素K吗
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它参与人体凝血过程,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K,就等于缺乏凝血因子,容易出血,或出血难止。如果维生素K严重缺乏,婴儿会出现脐带残端渗血不止、皮肤出现淤斑等症状,最严重的会导致颅内出血,严重威胁生命。 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K,需摄入含维生素K的食物然后在肠道合成。新生儿肠道内没有帮助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再加上婴儿通常只吃母乳,母乳虽然营养丰富,但维生素K含量偏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容易缺乏维生素K。
维生素K缺乏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方法包括:
①乳母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豆油、菠菜等绿叶蔬菜;
②正常新生儿出生6小时后肌肉注射维生素K1(5mg)一次,或口服维生素K1(25~50pg)120天;
③患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慢性腹泻的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K;
④对于在孕期曾服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药物的孕母,在产前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