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扩瞳可早期筛查老年痴呆

扩瞳可早期筛查老年痴呆

据了解,扩瞳试验首先由美国科学家辛托教授在1994年底提出, 此后经世界各国科学家验证,80%~90%的老年性痴呆病人在滴入极稀的扩瞳药托吡卡胺后,都会出现异常明显的扩瞳,但也有一小部分目前无病的老年人出现阳性反应。辛托教授对一些目前无病而扩瞳试验阳性的老年人随访2—4年,发现他们的智能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退,他认为这些人很可能已经患有极早期的还没有症状表现的老年性痴呆。

由于人的瞳孔是经常变化的,要判定它是否扩大15%以上(阳性结果),并非易事,检测仪器须十分精密,因此国内一直未见此项检测的开展报告。颜文伟教授等率先开展了这项研究,并与人合作研制了能够同步测定记录双侧瞳孔并按电脑程序自动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判别的仪器。目前已累计测定未经治疗的老年性痴呆54例,结果47例阳性,占87%;无病的老年对照66例,其中50例阴性,符合率75.8%,但是也有16例阳性,颜文伟教授等人正在进行追访。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因尚未阐明的脑组织退行性疾病。对该病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扩瞳实验在全国老年医学学术大会作介绍时,引起专家们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认为,扩瞳试验不是 特异性高的诊断检测方法,但它对人体无创,可作为一种早期筛查方法。此外,目前无病而扩瞳试验结果阳性的老年人,有可能是极早期的老年性痴呆,此时用抗衰老药物将有助于抑制病情发展。

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躯体检验。痴呆本身并无固定体征,但原发病常可出现一定的体征。麻痹性痴呆患者可有瞳孔不整齐、两则不等大,阿一罗瞳孔。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多有角膜老年环、白发及皮肤皱纹。铅中毒患者齿龈可见铅线等。某些原发病常伴有一定的神经系统体征。

西医诊断。主要为: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可有一段时间不恶化,但不可逆。这些症状也属于老年痴呆症的诊断范围。老年痴呆症的诊断要求病程在四个月以上。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CT检查排除脑动脉硬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都是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方法。根据病史及精神检查其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也是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方法。

全面了解病史。首先了解其发病年龄,痴呆者的年龄均相对偏大,再者了解其起病形式及病程,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等常为急性起病,其他原因引起者多为慢性起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症状起伏,并可自动缓解,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缺乏症状引起的痴呆可随躯体症状的缓解可减轻,老年性及其他变性引起的萎缩,其痴呆症状多持续进行,不断恶化。

综上所述,就是专家为大家介绍的一些早期诊断老年痴呆常用的方法,相信通过上述介绍大家都已经详细了解了诊断老年痴呆的方法了,只有在平时进行早期的诊断,才能够早日发现,从而进行早日的治疗早日康复。

社会对老年痴呆症误区

TAGS: 有关老年痴呆症的三大误区?

1、“老糊涂”是正常现象,是衰老的自然过程。

2、对痴呆束手无策。

3、年老必然记忆差。

工具/原料

常用的测量表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是老年痴呆临床鉴别诊断最主要的工具。

步骤/方法

1:“老糊涂”是正常现象,是衰老的自然过程。

痴呆并不是衰老过程的必然阶段。年龄增长是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80岁以上老年人约有20%患有老年痴呆,也就是说还有80%并不会出现痴呆症。

2:对痴呆束手无策。

尽管大部分痴呆症都不能根治,但老年痴呆协会会提供一些关于痴呆症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帮助和建议。对于轻度、中度痴呆,药物有一定帮助。

3:年老必然记忆差。

不论年轻还是年老,任何年龄出现的明显记忆力障碍都是不正常的,都应当进行检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可以有轻微下降,但绝不会到了影响其日常生活与活动的程度。

老人如何及早识别老年痴呆

很多有老人的家庭反应,原先和蔼的老人在家转性了,不仅性格变“坏”了,还爱怀疑人。如果是这种情况,需要担心可能是得了老年痴呆。

不会拨家里电话,叫不出熟人名字,怀疑保姆偷钱,猜忌老伴外遇……这些症状都可能提示患上“老年痴呆”。

由于老年痴呆的发病十分隐匿,而子女常常以为记忆力变差、脾气不好都是老人家“正常现象”,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年痴呆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从而耽误了治疗。

导致老年痴呆原因是多方面的,年龄、遗产、脑部疾病等都是危险因素,而临床上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所占比例最多。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超过500万,而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比例越高,在60-70岁的人群里,10%会患上老年性痴呆,而85岁以上则有50%的比例会患上痴呆。因此,早期识别出老年痴呆,对于早期治疗,减缓疾病的进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负担有重要意义。

神经内科专家建议,老年人每年进行体检的时候,最好也查一下“智力和心理”,做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只要15-20分钟就能完成老年痴呆的筛查。

老年痴呆到底如何检查能确定呢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痴呆检查是患者选取治疗方法的关键,检查工作做到位可准确的发现患者的病情,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那么,老年痴呆究竟怎样检查能确定呢?以下是专家对老年痴呆检查方法做的讲解。

老年痴呆检查方法

1、有卒中发作史。

2、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可见多发性梗塞灶。

3、中老年以上发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4、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近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计算困难、定向力障碍、强哭强笑、假性球麻痹、运动及感觉障碍、病理征等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老年痴呆究竟怎样检查能确定呢?以上是检查老年痴呆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及早的发现病情,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为患者争取更多的康复机会,对于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的选取,专家提醒,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让患者获得好的恢复。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老年痴呆的诊断1、全面了解病史:首先了解其发病年龄,痴呆者的年龄均相对偏大,再者了解其起病形式及病程,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等常为急性起病,其他原因引起者多为慢性起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症状起伏,并可自动缓解,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缺乏症状引起的痴呆可随躯体症状的缓解可减轻,老年性及其他变性引起的萎缩,其痴呆症状多持续进行,不断恶化。

老年痴呆的诊断2、认知功能测验及智力测验:痴呆筛选测验有Folstein(1975)创用的简易智力状态检验(MMSE)、 长谷川和夫(1974)创用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Pattie等(1979)创作的认知量表(CAS)等。这些测验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较简单,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般都设成痴呆的划界分,因此颇为实用。以MMSE为例,若得分〈15分这痴呆,15~24分为可能痴呆。

老年痴呆的诊断3、躯体检验:痴呆本身并无固定体征,但原发病常可出现一定的体征。麻痹性痴呆患者可有瞳孔不整齐、两则不等大,阿一罗瞳孔。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多有角膜老年环、白发及皮肤皱纹。铅中毒患者齿龈可见铅线等。某些原发病常伴有一定的神经系统体征。

老年痴呆的诊断4、实验室检查:疑有器质性痴呆的患者应在选择性作腰椎穿刺,血液生化检验,脑电图,脑超声波,同位素脑扫描,头颅X线平片,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或CT等检查。

如何检查老年痴呆

1、目前通用的老年性痴呆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测验记忆时间或者进行昂贵的脑部扫描,患者患病的确凿证据却只能在患者去世后对大脑进行检查才能得到。而新型老年痴呆检查方式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人的反应时间进行简单的测试。

2、如果能及早发现老年性痴呆,就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改变饮食结构,多做锻炼等。快速检测也有助于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一些患者在及时使用新药后,或许能避免发病。

3、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快速的老年性痴呆的检查方法,只要在40多岁时进行这个耗时仅30秒的检测,就能判断一个人以后是否会患上老年痴呆。

以上已经简单的对此作了介绍。其中大多数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多数是等到记忆出现问题后才会去医院进行就诊,这严重影响了老年痴呆患者身体健康,影响了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为了老年人能健健康康的安度晚年生活,建议子女多加注意,发现异常情况,应该早些让父母到医院接受老年痴呆的诊断。

怎样检查老年痴呆

1、实验室检查多无明显改变.

2、脑电图可见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α波节律变慢、波幅变低;严重者双侧可同步发放0.5c/s的尖波.脑血流图示,大脑皮质的局部脑血流量减少脑氧代谢率下降.

3、颅脑ct扫描或mri常显示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脑沟变宽.

如何检查老年痴呆

1、目前通用的老年性痴呆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测验记忆时间或者进行昂贵的脑部扫描,患者患病的确凿证据却只能在患者去世后对大脑进行检查才能得到。而新型老年痴呆检查方式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人的反应时间进行简单的测试。

2、如果能及早发现老年性痴呆,就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改变饮食结构,多做锻炼等。快速检测也有助于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一些患者在及时使用新药后,或许能避免发病。

3、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快速的老年性痴呆的检查方法,只要在40多岁时进行这个耗时仅30秒的检测,就能判断一个人以后是否会患上老年痴呆。

怎么诊断老年痴呆方法

“日落现象”,可初步确诊为老年痴呆

63岁的张爷爷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已经几十年了,但是近一年多来,他每次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时,都会不自觉地睡着。老伴很不解,就常常叫醒他:“困了就回屋睡去!”可是,张爷爷躺在床上,又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了。并且,他的脾气到了傍晚以后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二区主任医师王宝亮说,近些年,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有调查发现,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 5%以上,75岁时急增至11.5%,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老年痴呆症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由于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明不明显,因此绝大多数的老年痴呆病人在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但是,老年痴呆症在发病早期也并非无证可循。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有“日落现象”的老年人多为老年痴呆病人。日落现象是指,在傍晚后的几个小时甚至整个夜晚,老年痴呆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改变,如烦躁、躁动、妄想、幻觉、亢奋、焦虑等等。

王宝亮主任提醒,虽然目前引起“日落综合征”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多与一天活动后体力和智力的消耗过度、某些药物的影响或者是受体内生物钟的反常调控有关。因此,老年痴呆病人要避免过于劳累、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如果有的老年人在下午发困,家人最好不要叫醒,而是为他们盖上棉被,让他们一直睡到次日凌晨。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画个钟表”,也可初步筛查老年痴呆

在讲座的过程中,王宝亮主任发现,许多听众都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老年痴呆。于是,王宝亮主任就让大家在纸上画一个钟,标出12个数字,并且指向8点10分。很多人都能正确地画出来,但是,也有的人却把时针和分针颠倒了,有的人把12个数字顺序给标错了,有的人甚至画不出一个整圆。

王宝亮主任说,医学研究发现,老年痴呆早期会出现脑皮质的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元部分丧失,记忆里轻度减退。然而,这种记忆力减退与老年人一般记忆力减退是有区别的。老年痴呆早期多伴有空间结构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减退,通过简单地画一个钟,就可检测老人的视觉记忆图形的重建能力、动作的计划性和执行功能、抗干扰能力等。判断空间结构功能和执行功能是否减退,对于及时发现老年痴呆倾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它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画出闭锁的圆(表盘),1分;

2、将数字安置在表盘上的正确位置(所有数字都在圆内),1分;

3、按顺序将表盘上12个数字填写正确,1分;

4、将指针安置在正确的位置(指针上是否有箭头?分针是否比时针长?等等),1分。

王宝亮主任说,临床资料显示,画钟试试老年痴呆的准确率达80%~90%,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筛查。画钟试验得4分为正常、3分为基本正常或轻度痴呆、 2分多为中度痴呆,2分以下则已经到了重度了。因此,老年朋友不妨做一下这个有趣的试验,如果不能按质完成,就提示有患痴呆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老年痴呆早期,擅自用药可加重病情

在讲座后的义诊中,来自周口的黄先生说自己经常失眠,还有一点焦虑,最近一直服用安定。脑病二区金杰博士说,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非正常的退化性脑部疾病。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开始时有的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情绪不稳,焦虑、多疑,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下降。但要强调的是,老年痴呆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记忆力减退、失眠、焦虑,甚至是“老糊涂”。

评定老年痴呆的标准

1、全面了解病史:首先了解其发病年龄,痴呆者的年龄均相对偏大,再者了解其起病形式及病程,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等常为急性起病,其他原因引起者多为慢性起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症状起伏,并可自动缓解,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缺乏症状引起的痴呆可随躯体症状的缓解可减轻,老年性及其他变性引起的萎缩,其痴呆症状多持续进行,不断恶化。

2、认知功能测验及智力测验:痴呆筛选测验有Folstein(1975)创用的简易智力状态检验(MMSE)、 长谷川和夫(1974)创用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Pattie等(1979)创作的认知量表(CAS)等。这些测验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较简单,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般都设成痴呆的划界分,因此颇为实用。以MMSE为例,若得分〈15分这痴呆,15~24分为可能痴呆。

3、躯体检验:痴呆本身并无固定体征,但原发病常可出现一定的体征。麻痹性痴呆患者可有瞳孔不整齐、两则不等大,阿一罗瞳孔。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多有角膜老年环、白发及皮肤皱纹。铅中毒患者齿龈可见铅线等。某些原发病常伴有一定的神经系统体征。

4、实验室检查:疑有器质性痴呆的患者应在选择性作腰椎穿刺,血液生化检验,脑电图,脑超声波,同位素脑扫描,头颅X线平片,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或CT等检查。

相关推荐

老年痴呆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是确定痴呆症其他特殊原因的必查项目,还应进行下列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尿素氮,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水平测定;肝功能检查15,当病史特征或临床情况提示痴呆症的原因能为感染,炎性疾病或暴露于毒性物质时,则还应进行下列特殊实验室检查:如梅毒血清学检查,血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查或重金属筛查。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检测老年痴呆患者脑脊液tau蛋白,AB蛋

如何诊断老年痴呆

1.实验室检查是确诊老年痴呆症的检查,多无明显改变。2.颅脑CT扫描或MRI常显示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脑沟变宽,这也是确诊老年痴呆症的检查。3.脑电图也是确诊老年痴呆症的检查,见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α波节律变慢、波幅变低;严重者,双侧同步发放0.5c/s的尖波。脑血流图示,大脑皮质的局部脑血流量减少,脑氧代谢率下降。

警惕老年痴呆症六大误区

误区一老年人记忆力不好就是痴呆症记忆分为瞬间、近事、远事三种类型。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对久远的事情记忆犹新,而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但是,老年人记忆力不好,不一定都是痴呆症的表现。这些老年人虽然自感记忆力减退,但如果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智力检查也正常的话,就不属于老年痴呆症,这类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当然,如果记忆力减退程度严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属痴呆症了。误区二老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警报

1、记忆障碍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2、语言障碍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3、视觉空间技能障碍在老年痴呆症早期

老年痴呆要做什么检查

1、实验室检查多无明显改变。2、脑电图见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波节律变慢、波幅变低;严重者双侧同步发放的尖波。脑血流图示,大脑皮质的局部脑血流量减少脑氧代谢率下降。3、颅脑扫描或常显示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脑沟变宽。因此,临床诊断老年痴呆必须进行认知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意识水平、注意力、记忆力、语言功能、计算能力、抽象和结构能力。目的是:①确定有无认知障碍;②确定 认知障碍的特点;③帮助

几种常见的老年痴呆疾病

老年痴呆其实是由于大脑的功能衰退了导致人的智力也跟着衰退,同时智力会衰退到一定的程度,综合起来就是老年痴呆了。但是老年痴呆还是有分许多种类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年痴呆的具体分法吧。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都是老年人发生痴呆最常见的原因,两者以单独发生,也并存或先后发生。脑血管疾病亦常使老年性痴呆加重。因此两者存活期的鉴别诊断较困难,最后确诊需病理检查。采用Hachinski缺血量表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上四大误区

误区一是老年痴呆是老糊涂,并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记忆力和反应速度能会有轻微下降,但绝不会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实际上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早期治疗;误区二是老年痴呆不会致命,只是记性差点。老年痴呆早期表现为忘性大、丢三落四、做不好家务等等,能会引起各种灾难事故。患者逐渐出现迷路,不认识家人打人骂人常用物品等精神症状是晚期出现缄默不语,二便失禁,各脏器功能

关于老年痴呆症的认识误区

错误1:老年痴呆症不能早发现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患者痴呆症状比较明显时才被家属送来就诊的情况。当医生仔细询问家属或者看护者时,常发现在首次就诊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时是数年前就听到患者抱怨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但没有引起重视。家人多认为老人年纪大了容易遗忘是正常的而没有及时就诊,当病人出现迷路、不认识熟人、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才来就诊,此时进行检查常发现患者脑的形态学改变已经相当严重。不仅患者和家

纠正老年痴呆的错误观念

错误1、老年痴呆不能早发现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患者痴呆症状比较明显时才被家属送来就诊的情况,当医生仔细询问家属或者看护者时,常发现在首次就诊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时是数年就听到患者抱怨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但没有引起重视。家人多认为老人年纪大了容易遗忘是正常的而没有及时就诊,当病人出现迷路,不认识熟人,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才来就诊,此时进行检查常发现患者脑的形态学改变已经相当严重。不仅患者和家属易

辅助诊断老年痴呆的8大项目

1、核磁共振检查显示结果:以清楚地分辨脑灰白质。所显示的脑萎缩或脑室扩大较CT更清晰,更敏感,且能测量整个颞叶或海马、杏仁核等结构的体积,对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头颅CT检查显示结果:主要显示脑萎缩。大脑灰质普遍萎缩,表现为两大脑半球脑沟增多、加深、脑裂增宽,颞叶(主要是颞中回)萎缩,表现为颞叶脑沟增多,加深,颞中回变窄,鞍上池和环池增宽,侧脑室颞角扩大,脑白质萎缩以三脑室和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