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如何预防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如何预防
遗传因素加不良环境因素,如精神刺激、情绪波动、思想负担过重以及青春发育、感染等均可诱发本病发生。如与家人、同事及上级发生矛盾,或工作劳累紧张,其中以长时期或强烈的精神刺激较为多见。在缺碘地区,甲状腺肿大发病率很高,服用过多碘盐可以引起甲亢。在非缺碘区,服碘过多也可诱发甲亢。当遭受精神刺激、感染等应激时,体内免疫稳定性被破坏,“禁株”细胞失去控制,其结果引起产生TSI(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增生,在TH细胞的辅助下分泌大量自体抗体TSI而致病。有精神创伤与家庭史者发病率较高。因此,要尽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这样有可能减少甲亢发病的机会。
做好预防接种,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等,并注意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治疗等预防措施,尤其应积极预防医源性甲亢的发生。
甲状腺功能亢进预防方法
1.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这些也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预防方法。
2.甲状腺癌患者应吃富于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3.针对水土因素,注意饮食调摄,经常食用海带、海蛤、紫菜及采用碘化食盐。但过多地摄入碘也是有害的,实际上它也可能是某些类型甲状腺癌的另一种诱发因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预防方法。
4.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方面。
5.避免应用雌激素,因它对甲状腺癌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
6.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应到医院进行积极、正规的治疗。
7.尽量避免儿童期头颈部X线照射。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怀孕的影响
临床甲亢和临床甲减都会有明显的症状,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会有突眼、心率快、易出汗、甲状腺肿大等症状,因此很容易诊断。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尤其是亚临床甲减,症状不明显、不特异,比较容易漏诊。
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怀孕有很大的关系,易发生不孕、流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严重者影响后代的智力发育。
在过去,一直没把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列为产前检查的重点,而现在也是有条件的医院 才重视甲状腺功能的筛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筛查:主要查TSH(促甲状腺激素)游离T4和TPOAb。TSH>10mIU/L提示临床甲减,大于2.5mIU/L提示亚临床甲减。TPOAb阳性,多提示存在免疫性的甲状腺损害。
甲状腺功能筛查,要在孕前。最晚也要在孕8周前。因为孕6周前,胎儿大脑开始发育,需要甲状腺素,而此时胎儿甲状腺尚不能分泌甲状腺素,需要母体提供。孕8周后,胎儿甲状腺开始工作,可以弥补母体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影响。
抗甲状腺药物对胎儿有何影响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分泌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需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剂量适当,则对母体和胎儿损害较小,若用量过大,在孕早期可引起流产。
在孕4个月后,胎儿甲状腺已开始具有功能,抗甲状腺药物又能通过胎盘而损害胎儿甲状腺功能和TSH水平,此时用药不当则可引起一系列后果。硫脲类药物在孕期服用,可引起胎儿代偿性甲状腺肿大、智力发育及骨生长迟缓。无机碘化合物长期应用时可引起胎儿甲状腺肿和呆小症。放射性碘在孕期应用,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
在孕10周后应用可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因此,孕期应禁止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怎么治
小儿甲亢的治疗不同于成人,在口服药、手术切除及核素碘治疗三者中,首选为口服药,一般需口服治疗2~3年;桥本病导致者可缩短些。疗法的选择应根据患儿年龄、病程、甲亢类型、甲状腺大小、药物反应、有无桥本病、家长能否坚持治疗等。仅在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或用核素碘疗法。对有药物过敏、粒细胞减少、甲状腺肿瘤、甲状腺明显肿大和服药后复发不愈者等,则有甲状腺手术切除治疗适应证。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2~3个月使甲状腺功能正常。术前服碘/碘化钾(复方碘溶液)1~2周防止术中出血。自术前4天至术后7天,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每6小时1次。手术后甲低发生率为50%,少数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小儿极少见甲亢危象。诱因有:感染、劳累、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精神创伤等。重症伴有休克治疗应大量给予碘剂口服加静注,卢戈液口服,用碘前1h加服丙硫氧嘧啶,每6小时服用。普萘洛尔静脉慢推吸氧、退热镇静、控制感染。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要注意什么
1有了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这种病以后饮食当中碘的摄入一定要注意控制,如果是沿海地区的人则饮食当中碘的含量应当适当减少,如果是内陆地区的人则饮食当中碘的含量可以适当增。当然具体身体缺不缺碘还是应当到医院去做检查有医生来判断。
2患有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人应当积极预防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为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都会影响到这种病的预后,凡是甲状腺功能不好的人,则得了这种病以后以后都不怎么好。
3如果患有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人是孕妇,则这样的女性应当避免含有碘元素的药物使用,妊娠期间如果服用含有碘的药物,则这种药物有可能通胎盘传递给孩子,从而会使得孩子身体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得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注意事项:
另外就是要注意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病是可以通过遗传而发病的,所以患有这种疾病的女性选择妊娠需要谨慎考虑,并且最好是在疾病治好了之后才选择怀孕。
警惕孩子患甲亢会影响智力
临床表现不典型
小儿甲亢由于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视和漏诊。生活中像茜茜这样的个案并不在少数。小儿甲亢最早的临床表现多是情绪失调,性情容易急躁,容易激动甚至哭泣,学习成绩下降,也有表现为多动、不安静或爱与人争吵,部分有食欲亢进和食量增加,因在生长发育期体重可能下降或保持不变,不像成人患者体重下降那样明显。小儿甲亢患者,甲状腺的大小表现不同,大多数仅为轻度增生,少数可不肿大。总之,临床表现不如成年患者严重和典型。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有关资料报道,小儿甲亢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作为年轻的父母更应提高警惕,切不可一时疏忽而铸成终身大错。一般而言,小儿甲亢发病高峰在9到14岁。
值得一提的是新生儿甲亢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占出生婴儿的1.9%;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占出生婴儿的 0.15%。新生儿甲亢是由于母亲体内有引起甲亢的抗体,在怀孕期间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出生婴儿生下来就有甲亢表现,有的可延缓到出生后几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患甲亢的母亲生的婴儿中大约有1%可发生新生儿甲亢。这些孩子出生后很快出现甲亢症状,但也有一部分症状延迟到出生后数周。
及时诊治最重要
小儿甲亢的治疗并不困难,但容易漏诊和误诊。当你的孩子出现不可解释的情绪变化时,应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在某些经济发达国家,为及时发现并治疗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已对新生儿常规测定血甲状腺激素水平,这是一项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明智之举。
新生儿甲亢的自然病程大约为6~12周,过了这段时间病情可自然好转。因此,建议患甲亢的孕妇在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应每月带婴儿到医院检查一次。新生儿和婴儿得了甲亢后,如果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持续时间长,会引起颅缝过早闭合,婴儿头颅小于正常。由于生后一年中大脑发育最快,颅缝过早闭合,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可导致智力低下。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都有什么
1.甲状腺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自身功能亢进,激素的合成分泌增多。
(1)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突眼性甲状腺肿,Grayes病,Basedow病等,此型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最常见,约占90%,主要因自身免疫机制所致,患者体内常可检出甲状腺刺激激素(TSH)受体抗体(TRAb),临床上常有高代谢征群,突眼症,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等典型症状。
(2)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Plummer病,此型病因不明,常见于患甲状腺结节已多年的病人,中老年多见,起病缓慢,症状轻微,突眼少见,甲状腺核素显像可见甲状腺吸收131I呈轻度弥漫性增高,但有散在的结节性浓集,TSH或外源性甲状腺激素不能改变其吸碘功能。
(3)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此型病因不明,绝大多数患者呈单发性腺瘤,偶尔也可呈多发性结节,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无突眼,以T3型甲状腺功能亢进较多,甲状腺核素显像可见甲状腺呈单发性“热结节”(结节处131I浓集),偶尔也可呈多发性“热结节”,而其余腺组织吸碘功能降低或消失;这种结节不接受TSH调节,故称自主性高功能性者。
(4)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孕妇所分娩的婴儿可罹患甲状腺功能亢进,其发生率与母亲体内的TRAb浓度密切相关,因为TRAb可经胎盘使胎儿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但患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在出生后1~3个月常可自行缓解,极少数患儿的母亲并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史,这可能与患儿自身的免疫失常有关。
(5)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碘甲亢):由于长期过量摄碘所致,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偶见于非地方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地区,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如胺碘酮(乙胺碘呋酮)也是此病常见的原因,此病患者的甲状腺可能原来已有缺陷,过量摄碘只是诱因,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轻微,突眼少见,甲状腺常见结节(见其他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6)原发性甲状腺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某些原发性甲状腺癌能分泌大量甲状腺素,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导致血中TSH浓度增加,进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1)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垂体瘤分泌大量TSH所致,极其罕见,不少患者同时有高泌乳素血症或肢端肥大症。
(2)异位TSH分泌综合征:极罕见,偶见于患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或葡萄胎的女性,或患睾丸绒毛癌的男性;有时支气管癌,消化道癌症也可引起,因为上述癌组织均能分泌TSH样物质,因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