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多尿要警惕糖尿病

多尿要警惕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排尿是在自主神经的支配下,通过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而长期高血糖,可以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两者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碍。

患者此时应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可以在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及肌肉收缩药物,以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训练逼尿肌功能,养成按时饮水及排尿的习惯。如果有严重尿潴留,可考虑手术治疗,以防长期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

女性肾虚的症状有哪些 总想去卫生间

通常女性尿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量少次多”。中医认为,当身体素质下降时,肾气出现虚亏,膀胱会表现出气化无力,膀胱平滑肌的肌纤维张力就会出现下降,使得膀胱的伸缩性降低,肾关不固,就像大门关不严,所以会出现尿频和尿失禁现象。

注意保暖,多吃些专门补肾的食物,比如枸杞、山药、韭菜、羊肉、狗肉、核桃仁等。如果出现尿频且尿量多,如24小时尿总量超过2500毫升,就要警惕糖尿病等病症的可能。另外,精神因素也可能引起多尿症,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女性,并伴有经常失眠,消化不良,或严重的神经衰弱,表现为时多时少,一般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危害。

女性老是想小便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

如果出现了尿频、同时尿量增多,并伴有口渴多音、消瘦的症状,就要警惕糖尿病的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手指麻木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

如果经常感觉到手指发麻,并且伴有酸痛的症状,需要警惕糖尿病,一般情况下,手指麻木通常是糖尿病周围神经出现病变的重要表现。

糖尿病症状主要有哪些

人一旦患上糖尿病,将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时会影响人们基本劳动能力。糖尿病患者在不通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关注糖尿病症状,及时发现,从而及时治疗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症状有哪些呢?

第一、多饮

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症状,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

第二、多尿

多尿是糖尿病症状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

第三、乏力

乏力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

第四、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的症状。

第五、视力下降

糖尿病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这主要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糖尿病患者,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糖尿病症状表现就是这样,专家提醒,糖尿病一旦发生,将会很麻烦,患者一定要警惕糖尿病症状,这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经常腹痛要警惕糖尿病

一、经常腹痛要警惕糖尿病:

大多数人得了糖尿病都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在糖尿病的早期,少数人可能没有以上症状或者很轻,而首先以并发症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当糖尿病伴发酮症酸中毒时可出现腹痛,可为全腹部疼痛、上腹痛、脐周痛,呈纯痛、绞痛或隐痛,少数人伴有呕吐、腹泻或便秘。

糖尿病往往可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胃肠受植物神经支配,植物神经紊乱会继发胃肠道激素调节失衡,引起胃排空延迟,于是食物滞留于胃内而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医学上将由糖尿病引起的腹痛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叫糖尿病性胃轻瘫,在糖尿病病人中患病率高达60.02%。

该病如果做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可见胃排空延迟,常在30分钟内胃内钡剂无排出,6小时胃内尚有钡剂潴留。一般根据糖尿病病史、临床症状、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并排除酮症酸中毒、溃疡病或肿瘤引起的幽门梗阻外,即可确诊。

更年期女性要警惕糖尿病

一、更年期女性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更年期妇女容易患糖尿病,这是由更年期糖代谢特点所决定的。胰岛素的分泌与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之间相互联系,妇女体内激素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糖耐量降低,使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使糖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状态,发生糖尿病。

目前,国际公认的女性更年期年龄是41岁~60岁,这一时期的女性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并由此带来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潮热多汗、水肿、腰酸腿软,甚至情绪失控等状况。处在这一时期的女性,由于体内务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率升高,原有的糖尿病控制也更为困难,甚至会有可能加重糖尿病的某些并发症。

二、更年期女性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内外原因:

正常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酮,除刺激女性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外,在代谢方面,雌激素还有降低血脂与刺激骨质生成的作用,孕酮则可增加胰岛素分泌,从而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而在更年期,当卵巢内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减低后,容易发生糖、脂代谢改变。此外,处在这一阶段的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由此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因此,这些是导致更年期女性容易患糖尿病的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女性到了更年期往往事业有成、经济改善、生活富裕,加上子女长大成人,家务负担减轻。因而人也开始发胖,这些都是更年期女性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外部原因。据统计,女性在45岁以后,血糖平均水平高于男性,更年期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也高于男性。既往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进入更年期阶段后,由于上述原因,会使血糖控制更为困难。

此外,更年期孕激素及雌激素的进行性减少,有可能引起身体发生某些生理性变化,这些生理性变化又有可能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比如,雌激素有预防心血管病变发生的作用,当雌激素产生减少时,发生心血管病变及中风的危险性上升。

三、糖尿病会让更年期提前:

糖尿病会让女性的绝经期提前。据美国健康医学网报道,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年期提前的可能性会增加3倍,她们更年期来临的平均年龄为48.5岁,而非糖友更年期来临的平均年龄为50.1岁。这就意味着,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雌激素的天然供应比正常情况下耗尽得更早,从而增加了她们心脏病发作和罹患中风与骨骼疾病的风险。

研究团队询问了11个拉丁美洲国家的6000多名年龄在40~59岁之间的女性的更年期、抑郁症和糖尿病的状况,并控制了体重、血压和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等因素。结果显示,45岁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年期提早的可能性会增加3倍;年龄在40~44岁之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近1/3的人已经出现了更年期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患有肥胖症的女性,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会增加57%,另外,高血压也会增加她们患糖尿病的风险。

肥胖的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则胖瘦皆有。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胖的“历史”,发病后体重会有所减轻,但由于体重基数大,因此不那么明显。一般来说,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医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在欧美等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没有那么高。所以,即使是轻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岛素抵抗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但这类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体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变瘦,就是转成1型了,这是不对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和遗传,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遗传背景下由不良方式引发的,所以,二者并不会互相转化。

相关推荐

总感觉尿不尽警惕糖尿病

有些人排尿时老是感觉尿不尽,刚上完厕所过一会儿又想去,但是经过多方诊治,效果并不好,这时就警惕了,有可能是糖尿病在“捣乱”。 有些人患了糖尿病后,并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而首先表现为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症状,殊不知排尿不尽也是其中症状之一。 糖尿病患者,可因神经病变造成膀胱的收缩功能出现问题,使膀胱中的尿液潴留不能完全排出,因此病人有尿不尽的感觉。由于残余尿的存在,病人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当出现排尿障碍时,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而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排尿障碍往往

糖尿病的十个典型症状

中老年人若出现以下小症状,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视力下降:当出现眼睛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等现象时,立即进行检查,以防糖尿病的发生。 皮肤瘙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常常让人难以入睡。 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现象。 口腔疾病:糖尿病引起口腔疾病的表现主有:①口干口渴,口腔烧灼感;②皮肤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水肿;③不易治愈或经常复发的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出血及牙痛等。 尿路感染: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两个特点:①

2型糖尿病的特殊症状

二型糖尿病的特殊症状主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型糖尿病的特殊症状有皮肤瘙痒,这是人们比较容易忽略的,因为在患糖尿病后,会有长期脱水的现象,所以患者的皮肤干燥,就会导致皮肤瘙痒的症状出现。所以若是朋友们出现毫无原因的皮肤瘙痒,需怀疑二型糖尿病的存在,需到医院进行血糖等的检查。 脱发也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的特殊症状,二型糖尿病会造成患者长期营养不良,所以会导致脱发,需警惕糖尿病的存在,可以使用糖尿病试纸检查。 女性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会有外阴瘙痒的特殊症状,中年妇女的外阴瘙痒最常见的是霉菌性阴道炎,但是二型糖

结核病易与哪些病伴发

糖尿病 糖尿病人由于代谢紊乱,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结核病,是无糖尿病者的4倍左右。糖尿病患者检查有无结核病存在。糖尿病并发结核病时,结核病灶进展快,范围较广泛,易形成空洞。结核病也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控制两病关键,警惕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对肺结核治疗效果欠佳时警惕有无糖尿病存在,一旦确诊两病均应同时治疗。 艾滋病 艾滋病人免疫力下降,发生结核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30倍。结核病人有30%死于结核病,就会互相影响,促进疾病进展、恶化,最后导致死亡。 吸烟 吸烟能促进结核病

经常低血糖也警惕糖尿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标准,正常人的血糖应该是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由此可见,在正常血糖水平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尚有一段距离。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属于“糖尿病前期”。 因此,“只空腹血糖正常就高枕无忧了”的看法是错误的。大量研究显示,如果忽略了餐后血糖,仅检查空腹血糖可能会有一半左右血糖异常的患者漏诊。所以,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仅筛

经常低血糖也警惕糖尿病

经常低血糖更留神糖尿病 “嘿,怎么又饿了?”老高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明明早饭吃得挺饱,可是上午还不到10点,就觉得又饿了。有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老高去医院检查,被医生的话吓了一跳。“糖尿病前期?都说糖尿病人吃多、喝多、尿多和变瘦,我没有啊!而且身体还发胖了呢,怎么就……” “‘三多一少’只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和较晚期的表现。”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潘长玉教授告诉记者,“而在糖尿病的早期,患者的症状可能是反应性低血糖,就像老高这样。” 其实,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正常状况下

糖尿病警惕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双腿酸软无力,脚部、腿部以及面部出现浮肿,糖尿病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了。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太明显,当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很可能有10年以上,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很很麻烦。 不过,糖尿病肾病早期因为肾小球已发生病变,所以,可以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来进行监测,这让其及早发现变为可能。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便说明其肾脏功能正在呈进行性下降趋势。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水肿,其原因是肾病的持续发展,尿中丢失了大量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如果病情已

经常口干口臭查血糖

如果经常感到口干,饮水后口干不能缓解,同时伴有小便增多、饭量增大、体重减少和口臭的症状,就警惕糖尿病了。 此外,口臭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信号。在持续高血糖的情况下,人体牙龈组织抵抗力降低,牙龈供氧不足,促进了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在牙周的感染。同时,糖友代谢发生改变,也会使牙菌斑进一步附着引起或加重牙周炎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因此,糖友常因并发糖尿病性牙龈炎、牙周炎而出现口臭的症状。另外,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紊乱,胰岛素分泌量减少,碳水化合物难以分解,引

糖尿病人体重是胖还是瘦

据有关专家解释,糖尿病的根本是代谢异常,而代谢直接影响着人的胖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变化是病情变化的晴雨表。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糖尿病这样,对体重有如此明显的影响。有的人忽然变得能吃能喝,体重却不增反降,自以为是减肥成功了,可一体检就傻眼了,原来是得了糖尿病。有的瘦人查出血脂高、血压高,担心自己得糖尿病时,旁边却有人宽慰他:“没事,得糖尿病的都是胖子,你得不了的,放心吧。”可见,在与体重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第一类型:糖尿病“胖瘦皆有” 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则胖瘦皆有

经常低血糖也警惕糖尿病

其实,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正常状况下会通过一套自动化“系统”来调节血糖,胰岛素就是这套“系统”中的关键。人吃完饭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这时,人体就会产生反应,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人体细胞的“大门”,让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储存或者利用。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到一定程度后,人体又会发出指令,减少胰岛素分泌,关上细胞的“大门”,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然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细胞出现了异常,对人体血糖的变化反应迟缓。当餐后胰岛素应该分泌增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