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节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推拿揉五指节手法
五指节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推拿揉五指节手法
按摩者一手持患者手,用拇指,食指揉五指节30-50次,称揉五指节。
五指节小儿推拿 五指节的功效与作用
掐揉五指节,可以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惊惕不安,惊风等症;揉五指节主要用于胸闷,痰喘,咳嗽等症。经常揉捻五指节有利于小儿智力发育,可用于小儿保健。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宝宝夜啼怎么推拿
夜啼多见于初生儿,是指经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啼哭补眠,而白天又如常者。小儿夜啼通过推拿治疗可安神定惊,温中清热。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脾寒型夜啼推拿
病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虚有寒,或腹部受凉,脾为寒侵,夜间阴寒,寒邪凝滞,气机受阻,发为腹痛,因痛而啼。
主证:啼哭声低,睡喜俯卧,腹喜按摩,四肢欠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面色清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淡。
治则:温中健脾,养心安神。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揉小天心,揉百会,揉外劳宫。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中脘,以温中健脾;揉脐,揉外劳宫以温中散寒,止腹痛,揉小天心,揉百会以养心安神。
心热型夜啼推拿
病因:孕妇有伏火郁热,胎儿受之,出生之后蕴有胎热,以致心经积热,心火过亢,故心神不宁,烦躁啼哭。
主证:哭声洪亮,睡喜仰卧,烦躁不安,见灯则啼哭更剧,便秘尿赤,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脉数有力,指纹紫滞。
治则:清心降火,宁心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经,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掐五指节。
推拿方解: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以清心降火,宁心益志;清肝经,掐揉五指节以清热安神祛烦。
小儿惊恐型夜啼推拿
病因:小儿心气未充,神志祛弱,突受惊恐,则神志受扰,心神不宁,故常夜间惊啼不眠。
主证:睡中时作惊惕,突然啼哭,呈惊恐状,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舌苔多无异常变化,夜间脉多急数。
治则:镇静安神。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清补脾经,清天河水。
推拿方解:清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以清心除烦;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以镇静安神。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补脾经:脾经亦称脾土,位于拇指桡侧指尖至指根处,微屈拇指,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脾经,推100-500次。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或用拇指桡侧推之,称推三关,推100-300次。
摩腹: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抚摩,摩200次,约5分钟。
揉中脘:中脘位于脐上4寸,用指端或掌根按揉,揉100-300次。
揉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用中指指端揉100-300次。
揉百会:百会在头顶,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用拇指按或揉之,揉100-300次。
揉外劳宫:外劳宫位于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用中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揉1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心经,推100-500次。
清肝经: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肝经,推100-500次。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推100-300次。
掐五指节:五指节为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用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3-5次;用拇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30-50次。
婴儿拉肚子推拿哪里 受惊吓拉肚子
主要症状:多发于暴受惊恐后,大便稀绿而粘,带有大量未消化食物,惊惕苦恼,心神烦乱,夜寐不安, 印堂,山根色青或口鼻周呈青色,舌质正常,指纹青。
治疗原则:平肝健脾,镇惊止泻。
推拿处方:清肝,清补脾,揉小天心,揉百会,掐揉五指节。
推拿方法:
清肝: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直推。
清补脾经: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
揉小天心: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100-300次。
揉百会:用拇指揉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100-200次。
掐揉五指节:用拇指指端揉搓五指指背第1指间关节各30-50次,用拇指指甲掐第1指间关节各3-5次。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 惊骇恐惧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中时作惊惕,唇与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指纹色青,脉,舌无异常变化。
治则:养血益肝,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五指节,摩肝俞,膏肓俞,魂门,神堂。
推拿方解:对于惊骇恐惧而夜啼者,有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五指节,镇惊除烦之施;肝气虚,肝血不足,血虚魂不守舍,有摩肝俞,膏肓俞,魂门,神堂之治,借膀胱经激发脉气,输布津液,则肝气充,肝血足,魂守舍,心神宁,而无惊恐夜啼之候。
五指节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掐五指节手法
按摩者一手握患儿手,使掌面向下,另一手拇指指甲由小指或拇指依次掐之,继以揉之,各掐3-5次,揉30-50次,称掐揉五指节。
宝宝拉肚子小儿推拿 小儿寒湿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宝宝夜啼怎么推拿 小儿心热型夜啼推拿
病因:孕妇有伏火郁热,胎儿受之,出生之后蕴有胎热,以致心经积热,心火过亢,故心神不宁,烦躁啼哭。
主证:哭声洪亮,睡喜仰卧,烦躁不安,见灯则啼哭更剧,便秘尿赤,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脉数有力,指纹紫滞。
治则:清心降火,宁心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经,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掐五指节。
推拿方解: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以清心降火,宁心益志;清肝经,掐揉五指节以清热安神祛烦。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夜啼症状表现:哭声无力,面色清白、口中冷气,四肢冰凉,不思乳,便淌,唇色淡白。
揉外劳宫
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按揉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的穴位(外劳宫)。以拇指罗文明左右揉之,5-10分钟。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推三关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从腕关节直向肘关节
揉中脘
用拇指或者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100-3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心热夜啼症状表现:仰面而啼,见灯光哭啼更甚,哭声宏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便秘小便红赤,舌尖红,苔黄。
清心经
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
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关节推向肘部。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惊恐夜啼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乳食积滞症状表现:夜间阵发性啼哭,脘腹胀满拒按,呕吐乳快,大便酸臭,舌苔厚。
清补脾经
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梢节螺纹面100-500吃。
清大肠
用拇指指推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推向指尖。
运内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中脘
用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摩腹部
用手掌或者四指端按摩腹部100-2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推拿治疗感冒 一般感冒
主要症状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闭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可能伴有呕吐的小儿感冒症状。
在这里发热轻是指体味不超过39度的小儿一般感冒。具体推拿治疗方法为:平肝10分钟,清肺10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掐五指节2-3遍。
小儿感冒发热重,体温超过39度者,可平肝清肺各10分钟,然后推六腑15分钟,再提捏大椎穴5-10,最后掐五指节2-3遍。
小儿感冒闭塞较重可在上述基础之上加揉阳池穴10分钟;如够小儿呕吐症状严重,可在上述基础上加清胃10分钟;如过咳嗽表现明显可加运内八卦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