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疑病症应该如何预防

疑病症应该如何预防

1.疑病症的诊断必须十分慎重,不应乱下结论。原因有三:其一,疑病症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症,必须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客观检查,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才能下本病诊断。轻率下诊断,将器质性疾病误诊为功能性疾病,会延误病情,危害病人健康。其二,不少患者对疑病症诊断有反感,常将疑病症与装病等同起来,导致对医生不信任,这样不利于心理治疗。

2.对确诊为疑病症的患者,以心理治疗为主,结合其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促使其恢复健康,消除疑病观念。其中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掌握对抗疑病症四大原则,是至关重的心理治疗措施:

(1)不要看有关医学卫生的书刊和其他宣教资料。这是疑病症心理治疗的重要原则。

(2)改变四处投医问病的习惯,除非确实有某种疾病,才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

(3)杜绝经常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习惯。无根据的担心疑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的导火线。

(4)只要不是器质性疾病,对自己身体上一切功能性症状和不适要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3.疑病症需要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消除身心不适症状,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加速康复时间。不少病人在心理治疗和药物配合下得以康复。

区别强迫症与疑病症的关键点

强迫症与疑病症临床表现有别

强迫症与疑病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精神障碍疾病。疑病症在国际诊断标准中被归属于一种躯体形式障碍,总是感到身体有不适感,多次检查却总也查不出问题。同属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还有躯体化障碍,如胃肠道不适,以及转换性障碍,如假性抽搐发作等。

而强迫症的主要症状表现则是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强迫与反强迫,而并非是怀疑自己有病。

强迫症与疑病症患者的关注重点不同

疑病症患者主要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关注。并且疑病症患者通常只关注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根据某些躯体不适怀疑和害怕自己已经患上什么病了。疑病症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较为理性,能够积极的寻求治疗。

同样是对待疾病的态度,强迫症与疑病症患者的关注点不同在于,强迫症患者更在意和害怕未来自己会不会感染上某种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会特别关注那些与将来可能会感染的“疾病”相关的一切,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强迫行为。强迫症患者面对“疾病”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无法抑制的害怕和恐惧。

通俗的说,区别恐病性强迫症与疑病症的重点就在于患者是出于怀疑还是恐惧的心理来进行的一系列行为。疑病症重点在“疑”,因“疑”而反复求医,希望疾病早日治愈,而出于疾病恐惧的强迫症却重点在“惧”,因“惧”可反复消毒洗手,希望别有疾病上身那一天。

总怀疑自己感染了性病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性病疑病症

性病疑病症是一种自身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其特征为患者深信自己患有或害怕患有一种或多种性传播疾病,尽管自己机体完全没事。

性病疑病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主要体现在躯体化不适、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方面上。常见有三种类型,即对性病知识一知半解的“对号入座”型、曾有过婚外或不洁性交史的“心理阴影”型、以及本身具有多疑、敏感、偏执等疑病型性格特点的“性格障碍”型等三种。

摆脱性病疑病症如何做

性病疑病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压力,并很有可能给患者的婚姻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对于这种性病疑病症的治疗,当前临床心理学上主张以心理治疗为主。

性病疑病症的心理治疗依靠心理医生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对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进行一个真正的了解和认知,并告诫患者接受正规检查及医学咨询。除耐心解释外,还可给予安慰剂治疗。安慰剂对某些易受暗示影响的人有较好效果。

怎样克服疑病心理

其实,这种无病自忧也是病,不过它不是什么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度关注,对健康估计之坏跟身心情况很不相符,并处于对疾病的持续、强烈的恐惧之中。他们往往在没有任何可靠证据的情况下,经常主诉自己病症如何如何严重。当医生检查得出否定结论时,疑病症患者常常断定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或不可靠的,总是往坏处想,因此,无法消除内心对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其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另一些医院,以寻找“更好”“更可靠”的论断和治疗。

疑病症的产生有患者的个性因素,也有外界环境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疑病症往往是对因心理挫折而产生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转移,是自我因素防御机制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了,普遍感到存在着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缺少有效的支持系统和恰当的宣泄方法,这种心理压力就有可能以躯体的症状表现出来而困扰人们。

有疑病倾向或已患有疑病症的人,应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帮助指导。目前有多种有效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摆脱无病自忧的困境。

疑病症即疑病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身体疾病。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过分关注,其关注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经常诉述不适,四处求医,但各种客观检查结果正常和专家的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

疑病症的五个常见症状

NO、1癌症疑病症:在人们眼中,癌症就是绝症和死亡的代名词。这种根深蒂固的恐惧也造成了各种“癌症”疑病症患者的出现。

NO、2心脏病疑病症: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容易促发死亡的器质性疾病,生活中常见有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的例子。受生活规律、精神打击、呼吸节律等影响,人们经常能够感受到心脏不适,如心悸、心跳暂停一两秒又恢复等情况,这些不适很容易诱发心脏疑病症出现。

NO、3狂犬病疑病症:狂犬病,又名恐水症,被感染者极少能够治愈。2004年,美国一位未被诊断为狂犬病的患者过世后,接受其所捐献器官的三人皆因狂犬病身亡。

NO、4性病疑病症:在一般人眼中,患有“花柳病”的人都是品行不端的浪荡子。如果谁得了性病,不但会被周围人瞧不起,还可能造成家庭破裂。这些恐惧心理是性病疑病症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

NO、5艾滋病疑病症:自人们发现艾滋病的高致命性和恐怖症状那一刻起,人们对AIDS的恐惧就一日没有停歇,这也成为了艾滋病疑病症滋生的源泉。

疑病症的危害后果

1、干扰正常生活

得了疑病症后,患者总是窝在家里,为自己的'病'发愁,饮食、起居、家务等日常生活所需进行的活动,患者一概提不起兴趣。

2、施加不良情绪,容易并发失眠抑郁、焦虑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得了疑病症,基本就意味了远离了快乐,终日伴随患者的只有焦虑、恐惧、紧张、烦躁、抑郁和无奈。

3、带来躯体不适

疑病症患者承受着负面情绪侵扰,出现睡眠障碍很常见。长期的睡眠不足,很容易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疑病症患者都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口干口苦等症状。

4、破坏家庭和睦

疑病症患者因为身体上的一些轻微不适,而怀疑自己得了'重病',本就内心焦虑、烦躁,由于科学仪器检查不到这些'心病'症状,因此家属的不理解,往往会使得患者十分失望、抑郁和愤怒。

不是只有中老年人才得疑病症

中年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时段,也是身体“新老交替”的阶段。有些中年人面对体力、脑力等身体素质的下降而无法适应,此时就易出现疑病症。

进入老年期后,包括大脑某些功能在内的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明显衰退,并且老人对死亡的强烈恐惧和焦虑感。这使得老年人格外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稍有不适,就害怕发生了癌变,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多有疑病症的原因。

疑病症也会缠上青少年

青少年面对学业、家庭、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小,却缺乏解决压力的方法和手段。于是青少年面对挫折和困境时所产生的逃避心理、畏惧心理、脆弱心理、孤独心理就成了青少年疑病症出现的土壤。

比如,有些孩子因为学业压力大,一看书就头疼,还有的孩子总觉得自己脸型哪里不好看,而想要整容,这些都是青少年疑病症的表现。

专家建议:疑病症并不可怕,当前国内临床心理学界以心理疗法治疗疑病症往往效果理想。

疑病症症状

⑴疑病先占观念。患者坚持认为自己患有一种或者几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患者围绕自己所担心或相信自己所患的疾病,过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受。但并未达到荒谬、妄想的程度。

⑵不适的躯体主诉。在疑病观念的支配下,患者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做出疑病性解释,并表现出相应的躯体症状。主诉或症状可只限于某一部位、器官或系统,也可涉及全身。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患者症状非常具体,描述的症状鲜明、逼真,表现为定位清楚的病感。也有的患者具有定位不清的病感,性质模糊,难以言表,只知道自己体虚有病,状态不佳。有的患者存有对身体变形的疑虑或先占观念,认为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鼻子、脸、眼睛或女性胸部等)是畸形或丑陋的。患者因此到处反复求医,做各种医学检查或者手术。尽管各种检查结果阴性,不同医生的解释和保证均不能打消其疑虑。辗转于综合医院各科就诊,患者与医生之间很容易出现矛盾冲突。

⑶心理痛苦或社会功能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患者对担心躯体疾病的烦恼程度与其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患者由于疑病症状导致的社会功能受损变化很大。疼痛也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主诉疼痛,常见部位为头部、腰部和胸部,有时感觉全身疼痛。其次是躯体症状,可涉及许多不同的器官,表现多样,如感到恶心、吞咽困难、反酸、胀气、心悸。

青少年为什么也会患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的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因为中老年人比其它年龄段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过,近年来的临床病例显示,疑病症患者呈现出低龄的趋势,有的疑病症患者甚至是青少年。为什么青少年也会患疑病症,专家指出,这或许与这个群体的某些心理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疑病症和其他心理障碍一样,发作不分年龄、时期,任何年龄都有患上疑病症的可能,并非某个年龄阶段的特例。青少年也不能幸免。所不同的是青少年疑病症,并不像老人疑病症是由于身体衰老,惧怕死亡等原因导致,而是有自己的病症特点。

青少年疑病症心理原因

1)逃避心理

不少青少年疑病症患者觉得“病了就可以不上学或承担某些社会责任”,因此宁愿自己“病”着。孩子遇到压力,无法面对,选择疑病症来逃避。

2)畏惧心理

某些青少年疑病症患者自身出现某些状况后很担心,产生畏惧心理,因此产生不断就医的举动。

3)脆弱心理

由于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无法经受点滴挫折压力。青少年心理比较脆弱,经受不了太大的打击,一出现不良情绪就认为自己患有“重病”。

4)孤独心理

家人疏于对孩子的关心,或许只着重物质生活的给予,而忽略精神层面的关注。某些青少年缺少父母的陪伴或是玩伴,要是“病”了就有人照顾了。

孩子也有压力,当无法承受种种压力,又找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就会想通过单纯依靠“生病”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逃避、畏惧心理,脆弱、孤独心理,正是导致孩子疑病症的诱因。

专家指出,要克服疑病症必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认识事物、对待事物的态度,让其充分发觉自身优点,教育孩子要积极面对失败、困难。另外,还需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创造展现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增加信心指数,孩子的兴奋点和兴趣点转移了,“病”也就好了。

相关推荐

妊高症预防

妊高症是孕妇怀孕5个月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因此预防妊高症非常重要。准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妊高症。 1、注意休息和营养。孕妇的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要规律。从妊娠7个月起,不要做过于沉重的工作和剧烈的运动,感到身体疲劳时要马上休息;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和泡澡、游泳。 2、饮食须均衡,避免体重过重。孕妇要进行适量运动,增强抗病力。 3、孕期应适当补钙。一般从孕20周开始补充,可以降低妊高征时发病率。 4

恐惧症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1.焦虑症 焦虑症和恐怖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是持续存在的,并非针对某一具体的处境或对象。而恐怖症伴有的焦虑多是境遇性的、针对性的、发作性的,随着回避恐惧对象或处境焦虑可减轻或消失。 2.强迫症 强迫症状源于患者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对外界事物的恐惧,常有强迫动作。 3.疑病症 疾病恐惧的患者可能与疑病症相似,恐惧情绪一般不突出,而且疑病症担心的是自身,认为自己的怀疑和担心是合理的;而恐怖症所害怕的是外在的对象或处境,并且认为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只是无法摆脱。

想知道疑病症的症状有哪些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又称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主要指本病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虽然经反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没有相应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的疑虑或先占观念也属于本症。 本病较少见,根据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其总的患病率仅为0.15‰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在某县医院门诊的调查中发现占神经症的9.0%。而在精神科门诊连续500例分析中,

神经官能症、疑病症,恐癌症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病情描述,你应该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比较严重的心里问题。 指导意见: 你身体出现一些内脏器官疼痛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你的心理作用导致的,最重要的时解开心结,你可以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HPV,没有的话,就不会有问题。压力太大会使人的免疫能力下降

暴食症预防

1、对因遗传性疾病引起的羊角风,要进行产前诊断;羊角风病人在选择婚配对象时,应避免与有羊角风家族史的结婚,羊角风病人的未婚夫(妻)在婚前要做脑电地形图检查,如脑电地形图有羊角风波者避免结婚,双方都有羊角风家族史的人也应避免结婚。 2、预防脑外伤引起的羊角风,重点是预防脑外伤的发生,避免因工作、交通事故引起的脑外伤。 3、为了预防羊角风,对于高龄初产者,如预计生产过程不顺利,应及早剖腹取胎,这样可以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婴儿日后患羊角风。

耳石症预防

如果被确诊为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试用以下的康复操预防其反复发作。 步骤: 1、肩下垫枕,头向左45度角,后仰,保持至头晕消失后15秒; 2、向右转头,与右肩45度,保持至头晕消失后15秒; 3、向右转身侧卧,头随肩转,面向地面,保持至头晕消失后15秒; 4、坐起,保持至头晕消失后15秒; 5、头向左45度角,重复2遍。 以上所示的步骤适用于左耳病变(如向左转头时头晕)的患者,若为右耳病变,应由向右转头开始。每天早、中、晚各做5遍,每遍的不少于2分钟。同时,建议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防止摔倒或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 多疑病

60岁以上老年人,有半数的人可出现多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经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对自己躯体的关心所致,而且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从而易出现多疑病症状,表现为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有时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说。还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并对照自己,常为此而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

白发症预防有诀窍

白发症预防有诀窍。大家都认为白发是人老了的象征,可当青少年顶着满头的白发,你会怎么想呢?这就是一种白发症。白发症发生很普遍,要想不患上白发症,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白发症预防有诀窍 白发症预防该怎么做呢?白发症预防要特别注意饮食营养,要注意主食和蔬菜的搭配,如主食吃一些紫珠米、黑豆、赤豆、青豆、红菱、黑芝麻、核桃等;蔬菜呢,就吃紫萝卜头、紫色包心菜、香菇、黑木耳等。当然了肉类的食物也需要注意,尽可能的吃一些乌骨鸡、牛羊猪肝、甲鱼、深色肉质鱼类、海参等。这些都是预防白发症的工作,如果做的好,能很

梅毒注意事项

良好的性习惯可以为我们预防病症。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禁止性行为;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治疗;对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的感染梅毒者,治愈后再结婚;

癌症预防

1.设定时器 工作时,在电脑上设置一个定时器,每小时提醒你一次要站起来走几步。有可能的话,在开会和接电话时站起来并四处走动,伸展身姿。在办公室存放轻质的哑铃,在阅读邮件或者接电话时可以举一举。 2.随时做按摩 在不需用双手打字或用鼠标的时候,不妨经常敲打敲打双腿,被动加速下肢的血液循环。在看文件不需要手的时候,可以用木梳子或“五指梳”按摩头皮,改善大脑的供血供氧。坐在椅子上,把腿向前方平伸,五秒钟后轻放下换另一条腿,如此循环。 3.爬楼梯 上下班及工作时间最好是走楼梯,楼层高的,就少坐两三层电梯,爬楼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