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有什么

骨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有什么

骨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很重要。手术是治疗首选方式,但是由于该瘤恶性程度甚高,予后极差,截肢后3~5年存活率仅为5~20%。加上,扩散转移的患者,身体虚弱,患者可能不能承受手术,并且手术已经不能进行根治性的切除。

自7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开展了多药联合的辅助化疗与外科手术的综合治疗下,骨肉瘤的治疗效果不断改善,五年无瘤生存率已由过去的15%~20%上升到60%~80%,保肢率也明显提高。尽管如此,晚期患者,身体虚弱,难以承受的化疗副反应,导致忠者不能完成整个化疗疗程。鉴于此种情况,可以手术、放化疗联合生物免疫细胞治疗,治疗效果更好。

生物治疗骨肉瘤主要从人体的免疫系统入手,采用患者自己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完全没有副作用。它能清除手术、放化疗不能清除的癌细胞,最大限度防止癌症复发转移,同时它还能降低放化疗的副作用,修复提高病人的免疫系统,增强患者免疫能力,极大地缓解患者的治疗痛苦,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如今随着临床效果的日益明显,生物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方法中越来越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软骨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软骨肉瘤——威胁人类疾病的又一重磅杀手,基本基于当代都市生活的不健康习惯,从而易于在人们心里上留下疏忽的空隙。正确对待它是我们解决肿瘤杀手的关键一步,下面我们便谈谈什么是软骨肉瘤

放射治疗

过去认为软骨肉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因而很少采用放疗作为单独的治疗软骨肉瘤的手段。近年来有少量报道,认为一部分软骨肉瘤仍对放射治疗有一定的敏感性。在采用放射治疗的同时如能注射增敏剂,可提高对软骨肉瘤的治愈率。但所报道的数字小,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化疗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疗迅速发展,但采用治疗骨肉瘤的化疗方案治疗软骨肉瘤无效。这是因为即便在高度恶性的软骨肉瘤中,DNA的合成速度也很低,软骨肉瘤的增大主要是基质合成的结果,而不是DNA的复制。因此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软骨肉瘤的化疗方案。

手术切除

待明确诊断后,分别按具体情况考虑作局部大块切除节段截除或截肢术。对多数软骨肉瘤的外科手术应以力求局部彻底切除为主,对复发性者或原发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的病例始作截肢或关节离断术,对于低度、中度和重度恶性软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3%和22%。

根据以上详细的剖析,相信大家对软骨肉瘤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它不再是传统肿瘤疾病的根治手段可以解决的,解决好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才是当务之急,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显著的效果。也希望咱们患者及其家属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

骨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有什么呢

最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进行效果最好,但是单纯的西医手术、放化疗都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在接受西医治疗同时最好应用无毒抗癌绿色疗法中医中药,这样既可以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巩固病情;同时还可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对于中医治疗骨肉瘤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中医治疗骨肉瘤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下。不一定!虽然这类肿瘤恶劣,易向上扩散,西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截肢!但是截肢不仅对以后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截肢的手术虽然不像开胸手术那样危险,但是在手术后期也已引起感染或突克的危险!但如果碰到一位中医大师,用现代中医疗法完全是可以治愈此病的!比如说四川名中医张玉龙。

骨肉瘤最好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回答者:于心对于骨肉瘤最好治疗方法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骨肉瘤最好治疗方法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下。分化是这样的:低分化,就是高恶度的意思,治疗上效果要比中分化、高分化都要差。恶性肿瘤无论手术与否、放化疗与否,都应该吃药(中药),中西医结合。

其实对于骨肉瘤的危害在生活当中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朋友们要放松心情,对于患上骨肉瘤的患者大家要注意,骨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即使做过手术以后也要注意吃中药来进行调理。

骨肉瘤最佳治疗方式是手术加化疗

现在标准的治疗模式是综合治疗——手术加化疗。

化疗又分为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术前化疗有几个作用,第一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所用的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对这个病人有没有效果。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经过化疗和手术,最后还是控制不了肿瘤。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种特殊的肿瘤细胞能够耐药,任何的化疗药物用上后都不敏感,这样你就杀不死它;同时耐药细胞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喜欢转移,它们会很快发生肺等远处转移,这样一来病人的治疗效果就非常差。

术前做化疗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判断出病人手术后的效果好不好?如果术前化疗效果不好,我们对这种病人就基本上没办法了吗?

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病人化疗以后效果很好,原来很痛,甚至脚都伸不直,化疗两次以后不痛了,脚也能够伸直了,原来不能走路,现在可以走路了,肿块明显缩小,那就是化疗有效的表现了。有些病人的肿瘤原来不是很大,但是一边化疗一边肿瘤还在长,那么这种病人的预后就不会太好。

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就是手术后将切下的肿瘤做病理切片分析,看肿瘤细胞的坏死率,如果一百个肿瘤细胞九十个以上都死掉了,这说明术前化疗效果非常好,手术以后的化疗仍然用这个药。这样的病人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换句话说,骨肉瘤活下来的病人大多数都是这种对化疗敏感的。

如果肿瘤细胞坏死率不到90%,一般五年生存率不到60%,差距很明显,最近还有文献说这部分的病人五年生存率可能不到40%。

骨肉瘤的发病率高吗

骨肿瘤范畴很广,它包括所有来源于骨组织及其附属器官的肿瘤,譬如骨膜以及骨周围的肌肉组织。骨肿瘤分两大类,原发性与转移性。原发性骨肿瘤就是一开始就从骨头里长出来的肿瘤,如骨肉瘤。另一类我们称之为转移性骨肿瘤,是其他恶性肿瘤通过一些人体的解剖途径,如淋巴或是血液跑到骨头里面,发生骨质破坏和功能障碍。在骨肿瘤中,以转移性骨肿瘤最多,如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的骨转移,因为这些肿瘤本身的发病率要比原发的骨肿瘤高很多,所以临床上转移性骨肿瘤发病率占整个骨肿瘤的90%以上。原发性骨肿瘤以骨肉瘤最多见,为骨来源的成骨性恶性肿瘤。除原发性骨肉瘤外,还有一大类继发性骨肉瘤,就是骨头原来有一些其它非肿瘤或良性肿瘤性疾病,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发生恶性变化,变成了骨肉瘤。譬如有一种病叫畸形性骨炎,它是一种骨的特殊炎症,患病后有20%患者可能会发生骨肉瘤变。中国人比较少得这个病,白种人比较多。与肺癌、肝癌或者其他常见的恶性肿瘤比,原发性的骨肿瘤发病率非常低,仅为百万分之三左右,一百万个人里有两到三个人会发病,换句话说,整个上海两千多万人口,一年也只有几十个新发病人。这也是为什么骨头的肿瘤比较难治的原因,因为医生也见得不多,对疾病的特点不容易研究清楚,治疗起来也相对困难些。

骨肉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三

骨肿瘤范畴很广,它包括所有来源于骨组织及其附属器官的肿瘤,譬如骨膜以及骨周围的肌肉组织。骨肿瘤分两大类,原发性与转移性。原发性骨肿瘤就是一开始就从骨头里长出来的肿瘤,如骨肉瘤。另一类我们称之为转移性骨肿瘤,是其他恶性肿瘤通过一些人体的解剖途径,如淋巴或是血液跑到骨头里面,发生骨质破坏和功能障碍。在骨肿瘤中,以转移性骨肿瘤最多,如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的骨转移,因为这些肿瘤本身的发病率要比原发的骨肿瘤高很多,所以临床上转移性骨肿瘤发病率占整个骨肿瘤的90%以上。

原发性骨肿瘤以骨肉瘤最多见,为骨来源的成骨性恶性肿瘤。除原发性骨肉瘤外,还有一大类继发性骨肉瘤,就是骨头原来有一些其它非肿瘤或良性肿瘤性疾病,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发生恶性变化,变成了骨肉瘤。譬如有一种病叫畸形性骨炎,它是一种骨的特殊炎症,患病后有20%患者可能会发生骨肉瘤变。中国人比较少得这个病,白种人比较多。

与肺癌、肝癌或者其他常见的恶性肿瘤比,原发性的骨肿瘤发病率非常低,仅为百万分之三左右,一百万个人里有两到三个人会发病,换句话说,整个上海两千多万人口,一年也只有几十个新发病人。这也是为什么骨头的肿瘤比较难治的原因,因为医生也见得不多,对疾病的特点不容易研究清楚,治疗起来也相对困难些。

膝盖疼快排除肿瘤风险

除了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活动受限外,可出现关节内摩擦音、乏力等。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关节积液,严重时可伴有膝内外翻畸形,病变早期常常是上下楼梯时疼痛、严重时静息及夜间疼痛、平路行走也疼痛。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跛行、下肢畸形,髋关节、大腿及膝关节内侧疼痛。

而骨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尤其好发于20岁左右的青壮年和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我们见到过年龄最小的患者仅3岁。骨肉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病程短,进展极快,既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确诊后采取截肢术以保全患者生命,但是这样的治疗无疑会给患者造成终身残疾和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

骨肉瘤常发生在四肢长骨,其中组成膝关节的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最常见,就如小王发生病变的部位。骨肉瘤也可发生于脊柱、肩胛骨、锁骨、肋骨、胸骨、颅骨等部位。

研究资料显示,早中期骨肉瘤患者单纯截肢术后五年生存率小于25%。部分患者截肢后局部可能复发,更让人担心的是骨肉瘤的远处转移。肿瘤细胞就像种子一样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根发芽,尤其常见于肺转移。还有部分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就已发生了远处脏器转移。一般从转移到死亡平均时间为6~8个月。

但随着医学的进步,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骨肉瘤的诊治逐步规范化,通过积极的术前化疗使肿瘤缩小,然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再进行充分的化疗,术后五年生存率提高到65%。部分患者即使发生转移,通过二次手术切除,也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肢体疼痛及肿胀,如果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疼痛,要接受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X线片、核磁等检查。

肉瘤有哪些早期症状

肉瘤特别是骨肉瘤发病率增幅速度较快,患者大多为年轻人,约占全部患病人数的75%。哈医大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庞达教授日前提醒说,因肉瘤发病较隐秘不易被察觉,往往确诊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肉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四肢长骨两端,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骨肉瘤,以青年人比例最大。骨肉瘤作为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10~30岁的青少年,常见发病部位为膝关节周围,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同样,儿童期也有发病高峰,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多发于肢体、躯干和腹膜后间隙,常见的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和脂肪肉瘤,恶性程度较高,如不及时、系统地治疗,5年存活率仅有30%左右。

由于骨与软组织肉瘤发病较隐秘且不易被察觉,许多患者及孩子家长缺少肉瘤防治知识,或误认为是生长疼,常常贻误病情。一旦错过最佳时机,病人往往要面对较大的手术甚至截肢。骨肉瘤早期症状表现为疼痛,起初为间断性疼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其以夜间为甚,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使70%的病人获得正确的诊断。当年轻人有膝关节的骨端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应高度重视。

软骨肉瘤是怎么导致的

软骨肉瘤是从软骨细胞或间胚叶组织发生,并起源于躯体任何软骨内化骨的骨骼,Giovanni Tallini等学者研究发现软骨骨瘤患者常常会多一条7号染色体,GⅢ软骨骨瘤患者常有17p1的异常,提示CerbB-2癌基因异常表达,7号染色体的增多,17p1的改变可能与软骨肉瘤的发生有关。

二、软骨肉瘤的发病机制:

1.软骨肉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实验性病理认为软骨肉瘤与病毒感染有关,而边缘型软骨肉瘤与遗传因素有关。

2.大体病理:软骨肉瘤多数瘤体较大,一般肿瘤最大直径均超过4cm,大的可达到20cm以上,有报道称有50%的软骨肉瘤最大直径超过10cm,发生在髂骨,肩胛骨,肋骨等扁平或不规则骨上的软骨肉瘤,常常是肿瘤长到很大才出现临床症状,中央型软骨肉瘤常发生在长管状骨且常造成骨皮质破坏和侵入到软组织当中,这是它区别于内生软骨瘤的重要特点,周缘型软骨肉瘤外观上是一个大的骨外的结节状肿瘤,即便是侵入了软组织,常常也有较好的分界线,软骨帽盖的厚度及形状对诊断有帮助,在成人良性骨软骨瘤的软骨帽盖厚度常小于1cm,若软骨帽盖厚度大于1cm,可疑恶性;大于2cm则可肯定有恶性变,在儿童和青少年例外,他们的良性骨软骨瘤帽盖厚度可达2.5~3.0cm,除此之外,典型的良性骨软骨瘤的帽盖是均匀而光滑的,但在软骨肉瘤,则为不规则,粗糙或呈颗粒状。

大体标本切面中,肿瘤呈分叶状,灰白色或灰蓝色具有光泽的透明软骨,肿瘤的内容是坚实的,但在没有钙化的区域用力易于切开,在一些病例中可有出血,黏液样变及囊性变,中央型软骨肉瘤的髓内界限,单凭肉眼难以分清,因其边缘常常模糊不清,这一点与成骨肉瘤不同,后者的肿瘤大体范围常易确定,在分化较好的软骨肉瘤中,常有斑点状的黄至黄白色钙化灶。

3.显微镜检查在软骨肉瘤当中,对高度恶性及分化差的软骨肉瘤诊断容易,而区分低度恶性及分化较好的软骨肉瘤与内生软骨瘤则很困难,有人提出,基于软骨肉瘤的肿瘤细胞数目,细胞分化程度,核分裂程度等组织学特点,可将软骨肉瘤分为4级(Ⅰ~Ⅳ),数字越小,表明肿瘤分化程度高,侵袭性小,据统计多数病例属于Ⅰ,Ⅱ级。

骨肉瘤诊断准确率可达100%

Q:骨肉瘤的确诊方法是什么?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肿瘤的诊断还是三种方法,第一个是临床检查,也就是医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第二个是拍片子,现在有X光片、CT、磁共振、骨扫描等,都能帮医生明确地诊断骨肉瘤;最重要的方法是病理诊断,现在有很多肿瘤病灶活检的方法,包括穿刺,或者做一个小的切口,取出一些组织来作病理检查。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是确诊骨肉瘤的重要方法。

Q:诊断的准确率有多高?

通过三结合方法基本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诊断。

Q:早期呢?

早期完全是看医生的经验,还有拍X片子的技术,因为有很多融骨性骨肉瘤不仔细看片子容易漏掉。看起来感觉好好的,但仔细看会发现有微小的骨内部结构消失,这时必须提高警惕,再做核磁共振一定会显示出来。

Q:其实骨肉瘤在各种检查的辅助下还是比较容易明确诊断的?

是的。

Q:我们日常的常规体检之中,有没有哪些项目可能排查出骨肉瘤,比如说肿瘤标志物之类的?

目前为止一般的体检很少去查骨肉瘤。其实骨肉瘤有一个可参考的标志物,就是碱性磷酸酶升高,但是比较麻烦的是儿童青少年本身处在骨骼生长期,他们血中的碱性磷酸酶本身就比正常人高,所以有时很难用此标志来确诊骨肉瘤。

而且还有一部分骨肉瘤病人碱性磷酸酶并不增高,所以单纯靠指标来诊断不如影像、病理的方法准确。当然如果临床、影像检查已经怀疑是骨肉瘤了,再做一个碱性磷酸酶检测可以加强诊断的准确性。

骨肉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诊断明确后,应尽早作截肢术或关节离断术,手术前后配合化疗和放疗可能提高疗效,单纯应用化疗或放疗效果不大。

骨肉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术前化疗 手术 术后化疗。有相当部分(约66%)的病例化疗效果满意。化疗通过抑制肺转移的发生而大大提高了生存率,而且化疗大大增加了保肢手术的机会,而不必行截肢术。对于典型骨肉瘤,如其术前化疗有效,则可行广泛大块切除术。但如化疗无效,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或截肢。肺转移瘤常可行切除治疗。

1.活检 有了明确的组织学诊断,才能确定治疗方案。术前活检非常重要,是手术治疗的一部分,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因为不恰当的活检可以丧失保留肢体的机会。针吸活检有很少污染和危险性小的优点,其诊断阳性率在有经验的医院可高达80%以上。针吸活检失败应尽早做切开活检,切开活检的切口通常是纵形的,可在外科切除肿瘤时一并被切除。

2.化疗 化疗是成骨肉瘤的重要辅助治疗,大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化疗可对肿瘤局部进行杀伤,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使瘤细胞坏死,瘤体缩小,反应区的水肿和新生的肿瘤性血管消失,使肿瘤钙化界限变清楚。临床上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变小,关节活动度增大,AKP可降至正常。

大剂量化疗也是骨肉瘤全身性治疗有效方法,化疗可杀灭肺内和全身的微小转移灶。这种治疗应早期进行。微小病灶比大的肿瘤对化疗敏感。辅助化疗可以使肺内肿瘤数量较少和推迟出现。肺转移的病人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是完全切除转移,化疗可促进整个疾病的根治,增加治愈率。国外20%~40%的病人可以经过多种途径治疗而治愈。

如果新辅助化疗不能达到肿瘤坏死,推迟手术治疗将影响生存率。因为化疗无效时,肿瘤将继续在繁殖期,肺的微小病灶将发展。化疗有效时推迟肿瘤的根治性手术不会危及生存率。术前化疗可以增加肢体抢救的成功率,因此说术前化疗对准备肢体抢救的病人来说是安全有益的。术前化疗的效果可以预示治愈率。由于化疗的成功进行才使得骨肉瘤的病人不但提高了生存率,而且保留了肢体并具有一定的关节功能。

利用顺铂(DDP)、多柔比星(ADR)、甲氨蝶呤-四氢叶酸(MTX-CF)、BCD、异磷酰胺(IFO)、环磷酰胺(CTX)等在1982~1988年国外有许多作者采用术前术后的化疗治疗成骨肉瘤,其无转移生存率为42%~89%。随诊5年以上者,Jaffe(1988)无转移生存率为56%,Takada(1986)为56%,Rossen(1982,1985,1986)为77%。

利用上述药物也有许多作者在1982~1988年采用术后化疗对骨肉瘤进行治疗,并报道了结果,无转移生存率在24%~65%,随诊5年以上者,法国骨肿瘤研究小组(1988)无转移生存率为41%(随诊70个月),Gasparin(1987)为45%,随诊84~132个月。

3.骨肉瘤的保肢治疗

(1)手术方案的确立决定于对病人的各种资料的评估:①可通过X线片、CT、MRI、X线胸片和骨扫描及DSA进行外科分期和血运情况的估价;②通过新辅助化疗前后各种检查资料的比较,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化疗能否控制的情况;③若病人要求保肢,还应评估肿瘤能否安全地进行广泛性局部切除,各种重建与软组织修复如皮瓣移植等。

(2)重建材料的选择:重建材料的选择依医生的经验、习惯和客观条件决定,如年轻病人瘤骨壳较完整且有一定强度者,可采用灭活再植瘤骨壳和骨水泥填充加固;也可选用低温骨库保存的异体骨进行移植,但应向病人交代容易出现异体骨反应而使保肢失败;年长者可选用人工关节置换。

(3)软组织修复:软组织修复最为重要,应尽量减少伤口感染,皮缘与皮瓣坏死,这些都能导致保肢失败。

(4)肺转移:有肺转移者,新辅助化疗能控制转移灶的生长,胸外科能做转移灶的外科切除的也可对原发肿瘤行保肢治疗。

(5)股骨中下段巨大肿瘤:可保留神经血管对肿瘤行阶段性截除,将小腿旋转180°上移再植,用小腿代替大腿,踝关节代替膝关节。用前足穿戴小腿假肢负重走路,而且有一定活动度的膝关节功能。

(6)膝部肿瘤的软组织修复:腓肠肌肌皮瓣、背阔肌游离皮瓣的移植能使我们有可能将先前可能施行截肢的病人进行肢体抢救手术,特别是胫骨近端的大的病变。

(7)肱骨近端病变:可采用单纯近端肱骨的广泛切除,当病变靠近关节面时,可采用连同肩胛盂的肱骨大块切除。重建方法因人而异,年轻人需要无痛、稳定可考虑肩关节融合,老年可考虑做连枷肩。肱骨近端巨大肿瘤只要神经血管束未被侵犯,便可采用Tikhoff-Linberg手术,这种手术可保留手及肘的功能,明显优于截肢。

(8)近端股骨广泛切除:较为困难,保肢的重建可采用人工假体或异体骨人工假体复合物进行重建。

(9)脊柱骨肉瘤:少见,国外文献报道反复外科切除和大剂量辅助化疗与放疗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个别病人可以治愈。

(10)对化疗敏感的骨盆成骨肉瘤:可行骨盆广泛性切除,灭活再植、人工全髋关节移植术。

4.截肢术 对于就医较晚,无力进行化疗的病人,为了解除痛苦,延长生存期,截肢术仍然是较好的治疗方法。通常术前也应做较短疗程的化疗,术后2周继续化疗。

5.其他治疗 各种生物治疗的应用时冷时热,呈波浪式前进,其疗效悲观与乐观的说法都是不实际的。中医中药治疗可有增强免疫力,减少放、化疗毒性的作用。

(二)预后

1.小细胞骨肉瘤 在16例Mayo Clinic的患者中,其累积5年生存率只有28.9%。

2.高度恶性骨表面骨肉瘤 组织学表现和预后类似于传统型骨肉瘤。

3.骨膜骨肉瘤 通过恰当的手术治疗其预后优于传统型骨肉瘤。

4.低度恶性中央型骨肉瘤 比传统型骨肉瘤的预后好得多。

5.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治疗和预后与传统型骨肉瘤相似。

6.皮质旁骨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骨肉瘤亚型,预后非常好。如果得到充分恰当的治疗,80%以上的患者能够存活。偶尔,肿瘤发生局部复发后,组织学和细胞学上的不典型性会较初发时更明显。

传统的治疗方法(截肢、放疗)骨肉瘤的预后差,5年存活率不超过20%。

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程度,即化疗后肿瘤细胞的坏死率,坏死率小于90%者,即使改变化疗方案预后亦不良。有学者报道,肿瘤的大小(体积大于150mm3者预后不良),以及术前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高低对预后判断亦有重要意义。

对于没有发生肺转移的骨肉瘤,通过术前、术后的化疗和适当的外科治疗,其治愈率国外的治疗结果可高达60%~80%。

在国内治疗的骨肉瘤,5年治愈率为52%,60%的病人做了保肢手术,保肢术的复发率为12.5%。

青少年腿疼警惕骨肿瘤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好发于10—25岁的青少年,严重威胁青少年生命。骨肉瘤好发于四肢,发展迅速,病程短,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据了解,肉瘤目前的发病率已经占据儿童肿瘤的15%—20%,成人肿瘤的1%。骨肉瘤的发病率大约是2/10万,恶性程度很高,85%~90%的患者就诊时已存在临床上不能发现的微转移灶,肺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90%。”日前,上海市长海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志伟指出,“由于许多非专业医生和家长对骨肉瘤缺乏认识,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又不太明显,导致60%的病人就诊时已为中晚期,50%的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而延误病情,30%~40%左右的肉瘤患者曾遭遇过误诊,误诊误治将使病情进展。”

青少年腿疼应警惕

膝关节是最常出现疼痛的部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活动量大,关节部位出现疼痛往往归结为运动损伤,关节疼痛不易让人联想到骨肉瘤,但是疼痛却是骨肉瘤的一个主要症状,尤其是夜间疼痛加重就应警惕骨肉瘤。“由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骨骼快速生长,所以肿瘤引起的疼痛很容易被人误诊为生长痛,或以为是一般的运动损伤、关节炎等,家长很少会因为孩子关节疼痛而联想到肿瘤,这种轻微的疼痛常常被忽视而未引起家长的重视,病情被耽误,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王教授建议,“如果青少年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增高,并伴有关节活动受限,应尽快就医,最基本的是拍张关节部位的X线片,如果定不下来就需要作CT检查,最好是找骨关节肿瘤专科医生以排除肿瘤。”

早期发现须知重点

骨肉瘤主要发病部位在下肢膝关节上下,是最常好发于青少年的原发性骨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如未经规范治疗,半年至一年内肿瘤就会发生肺转移,导致死亡。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呢?王教授表示,“在疾病的早期总是有一些症状可寻——1.发病早期患肢常有不规则的隐痛不适,开始表现为关节周围间歇性疼痛、酸痛、钝痛,服止疼药有效,随着病情加重,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且持续时间延长,普通止疼药无效,而且疼痛会向其他部位放射,夜间尤为严重,或是关节周围疼痛持续加重;2.与运动无关的疼痛,夜痛明显,因为晚上疼痛是肿瘤的生长表现;运动时关节疼痛加重。3.逐渐出现关节周围肿胀、肿块,并伴有皮温升高,静脉怒张等表现。肿块不断增大,症状日益加重;4.病程发展十分迅速,甚至隔天都有加重。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为什么会长骨肉瘤

骨肉瘤的突出症状是肿瘤部位的疼痛,由肿瘤组织浸蚀和溶解骨皮质所致。

在成骨性骨肉瘤的病例,可以在早期发现血液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增高,这与该肿瘤的成骨作用有关。病理诊断是治疗的依据。当考虑到骨肉瘤的诊断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尽快得到病理学检查的确认,对明确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骨肉瘤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肿瘤迅速生长是由于肿瘤经软骨阶段直接或间接形成肿瘤骨样组织和骨组织。下肢负重骨在外界因素(如病毒)的作用下,使细胞突变,可能与骨肉瘤形成有关。

典型的骨肉瘤源于骨内,另一与此完全不同类型的是与骨皮质并列的骨肉瘤,源于骨外膜和附近的结缔组织。后者较少见,预后稍好。

骨肉瘤当成骨折危害很大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这种疾病也很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骨折或者其它轻微性疾病,因为它的症状跟骨折很相似,所以需要引起注意。通过以下专家的讲解进行详细了解。

专家提醒,超过一半的骨肉瘤会被误诊,除了扭伤撞伤,还会被误诊为骨髓炎、关节炎等。此外,由于误诊而使用按摩和外敷活血化瘀药来治疗,十分危险,活血化瘀药就像肥料施在病患处,增加血供应,刺激肿瘤生长。到底何为骨肉瘤?跟一般的骨折有什么不同?家长该如何防范?

骨肉瘤,是指瘤细胞能直接产生肿瘤骨及骨样组织的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发病率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而且该肿瘤的恶性程度甚高,预后极差,可于数月内出现肺部转移,截肢后3~5年存活率仅为5~20%。

有3/4的骨肉瘤发生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其它处如肱骨、股骨上端、腓骨、脊椎、髂骨等亦可发生。骨肉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在 10~25岁,男性较多。骨肉瘤发病初期无典型症状,患者经常是在运动之后发现膝关节周围出现疼痛,容易误诊为普通扭伤。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则易被误认为是生长痛。

目前,普通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肉瘤最重要的影像手段。X线的表现包括以下三方面:原来的骨皮质和髓腔的破坏,即骨的溶解;钙化和骨形成;骨膜下新骨形成。在骨肉瘤的早期,X线上只有一些微小的异常,但在患者初诊时,其X线表现往往已经很明显了。骨肉瘤的X线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大程度中取决于肿瘤所产生骨的多少。

骨肉瘤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疼痛,随着时间的增加会变成剧烈的疼痛,对于这样的现象很多人是不会联想到骨肉瘤的,以为只是一般的骨折或是关节部分疼痛。通过以上专家的提醒,患者就需要自行进行判断,早日到医院做全面检查,才能确诊自己的病情。

软骨肉瘤能活多久

1.软骨瘤内常有散在沙砾钙化点,但较软骨肉瘤少而小,骨皮质多保持完整,无肿瘤性软组织肿块。

2.骨软骨瘤为附着于干骺端的骨性突起,形态多样,软骨帽盖厚者亦可见肿瘤端部有菜花样钙化阴影。而继发于骨软骨瘤的软骨肉瘤,软骨帽增厚更明显,并形成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多量不规则絮状钙化点。

3.骨肉瘤易与中央型软骨肉瘤混淆,特别当软骨肉瘤内并无钙化时颇与溶骨性骨肉瘤相似,但若见骨肉瘤具有的特征性肿瘤骨化,以及骨膜反应显著者可于区别。

治疗

软骨肉瘤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明确诊断后,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作局部大块切除、节段截除或截肢术。多数软骨肉瘤的外科手术应力求局部彻底切除,对复发者或原发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的病例作截肢或关节离断术。

预后

软骨肉瘤生长缓慢,局部复发和转移可以在术后10年发生,所以对软骨肉瘤的随访的时间应比其他脊柱原发肿瘤长。随访时间至少不能短于3年。低度、中度和重度恶性软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3%和22%。

相关推荐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好发于什么部位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与成软骨细胞瘤相似,是一种少见的亚型,恶性程度介于Ⅰ-Ⅱ级中心性软骨肉瘤之间。本病好发于股骨近端、肱骨近端、扁平骨和短骨的骨骺或骨凸,其发病年龄和性别与软骨肉瘤相似。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积液和活动受限。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易复发,极少转移。 此病的临床表现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好发于股骨近端、肱骨近端、扁平骨和短骨的骨骺或骨凸,其发病年龄和性别与软骨肉瘤相似。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积液和关节活动受限。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检查和诊断可以通过X线所见与发生于骨骺的成软骨细胞瘤相似,表现为

子宫肌瘤最佳治疗时间

1、子宫肌瘤长到拳头大小,造成骨盆中的其他器官受到压迫,手术切除可解除症状,而且大的肌瘤发生恶化的几率比小肌瘤要大。 2、子宫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长期的经量过多、经期过长以致贫血,而药物无法治疗。此时,开刀切除是效的解决办法。 3、肌瘤生长速度太快,或者在更年期之后,肌瘤不但不萎缩,反而变大。 4、妇女不孕而其他一切检查正常,此时不孕的原因可能就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可能会造成习惯性。

骨肉瘤患者术后如何饮食

(1)按一般骨科常规护理,骨肉瘤常规护理。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保持切口干燥,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肢肿胀、血运感觉情况,避免切口长时间受压,预防坏死。 (3)术后6-12小时可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次日可给予普食。 (4)四肢骨肉瘤保肢手术后,用支架、垫枕等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对石膏托外固定的肢体摆放,应以舒适,利于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的指(趾)感觉、活动、否麻木,以了解肢体神经是否受到压迫或损伤。 (5)骨肉瘤截肢术后

什么是继发性骨癌

骨科医院同时提醒患者朋友们:骨科类的疾病只要积极的面对,并且要协助骨科专家的药物方面的治疗,会让这种疾病很快的的治愈。骨肿瘤发生以后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小看了该病的危害,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相关知识。 30%-40%肉瘤患者遭遇误诊推荐阅读》》》怎样开发脑瘫痪儿大脑 30%-40%左右的肉瘤患者曾遭遇过误诊,原来以为是脂肪瘤或纤维瘤,谁知切开导致肿瘤扩散。表示,诊治误区非但不能抑制肿瘤发展,甚至可能促进扩散。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做小手术或

骨肉瘤该怎么治疗

1.活检 了明确的组织学诊断,才能确定治疗方案。术前活检非常重要,是手术治疗的一部分,应由经验的医生进行,因为不恰当的活检可以丧失保留肢体的机会。针吸活检很少污染和危险性小的优点,其诊断阳性率在经验的医院可高达80%以上。针吸活检失败应尽早做切开活检,切开活检的切口通常是纵形的,可在外科切除肿瘤时一并被切除。2.化疗 化疗是成骨肉瘤的重要辅助治疗,大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化疗可对肿瘤局部进行杀伤,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使瘤细胞坏死,瘤体缩小,反应区的水肿和新生的肿瘤性血管消失,使肿瘤钙化界限变清

骨肿瘤诊治的一些基本问题

骨科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骨病和骨肿瘤很像,对这一类疾病,确定它是不是骨肿瘤,如果是骨肿瘤,它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掌握好骨肿瘤的基本知识,才能在临床中游刃余地进行鉴别诊断。 1、非骨肿瘤(瘤样病变、假瘤) 疲劳性骨折、致密性骨炎、骨化性肌炎、骨髓炎、代谢性骨病、硬化性骨病、血友病假瘤、骨梗死等。 2、骨肿瘤的分类 骨肿瘤按来源分类可分为:成骨来源、软骨来源、纤维来源、脉管性病变、小圆细胞性病变、转移性瘤、其他来源(GCT、SBC、ABC、成釉细胞瘤、脊索瘤)等。 (1)良性骨肿瘤骨瘤、骨

骨肉瘤不等于绝症

误区一:骨肉瘤是恶性肿瘤根本不能治 随着现代影像学及外科手术的进步,尤其是新辅助化疗的广泛应用,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已获得大幅提高,只要早发现,接受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控制或治愈骨肉瘤。之所以以往治疗效果不佳造成人财两空的原因:一是没早期发现;二是治疗的理念欠佳。化疗、手术、再化疗是恶性骨肿瘤的规范治疗模式,手术之前的化疗可以,效杀灭肿瘤周围的卫星灶和远道转移的亚临床灶,化疗对肿瘤的原发灶可以达到使其缩小,出现清晰的外科边界为手术创造条件。 误区二:发现骨肉瘤必须截肢 以往的观点,得了骨肉瘤,必须截肢,

骨肉瘤早期如何治疗

骨肉瘤是成骨肉瘤的简称,它是最多见的一种在骨肉瘤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者儿童是这种病的多发患者,其中小儿患病几率较大的恶性骨肿瘤。它是由细胞系发展出来的,发源是在骨内,迅速生长病情变化较快。骨肉瘤当今仍是儿童死亡的一大病因,但是及早治疗治愈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早期骨肉瘤治疗方式详细如下。骨肉瘤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中医治疗等。 已经确诊骨肉瘤后,前期采取的化疗放疗是必不可少,如果病情处于早期一般先化疗一段时间防止发生恶化扩散情况,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安排手术切除骨肉瘤病变

新生儿血管瘤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血管瘤这种疾病是新生儿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在初期的时候症状并不明显,对于新生儿人体的危害也不是很大。因此很多家长就认为,孩子年龄比较小,应该不适合做手术和做治疗的,所以想等孩子大一点再治疗,应该效果比较显著。其实这些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到底新生儿血管瘤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呢? 新生儿血管瘤的危害性初期不明显,但是到后期是危害性很大,治疗的难度也会增加,除此之外还会面积增大,危害到其他正常的组织等,因此及时在早期治疗是很关键的。那么到底新生儿血管瘤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呢? 新生儿血管瘤最佳治疗时间 血

肩部疼痛以为是肩周炎

前天下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骨肿瘤外科病房,小涂刚刚结束自己的第五个化疗疗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医生说恢复得很好,再做一个疗程就可以了。”小涂难掩兴奋之情。他从去年11月开始,每隔21天就要来医院化疗。 小涂说,去年高考前,他就出现肩部酸疼的情况,以为不小心撞到了,他根本不在意。 “当时就是在肩部偶尔会疼,疼痛部位还会发热,睡觉时偶尔也会很疼。”随着时间的发展,小涂觉得肩部越来越疼。高考后他到当地的医院拍片,以为是肩周炎,就找了老中医做针灸,结果肩部还肿起了大包。直到去年11月才到附一医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