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
一、饮食: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极为重要,需长期控制。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制定家庭食谱,介绍食物成分、热量及三大营养素的配合比例。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食糖果、水果等。使患者及家属了解饮食对疾病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自觉按食谱进食。护理人员在进行家庭护理指导时,要经常调整饮食计划。这是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二、预防感染:因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机体容易感染,公共场所少去,天气变化时; 糖尿病的护理要注意防范,注意口腔卫生,按时清洁口腔。一旦发生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并向医生说明自己有糖尿病病史。
三、皮肤清洁:糖尿病患者容易生疖痈等软组织感染,故保持皮肤清洁非常重要。糖尿病的护理要勤洗头、洗澡,勤换内衣,保持床铺清洁平展。一旦发生疖痈等。要及时处理。
糖尿病能吃玉米面吗
玉米面不是高糖食品,糖尿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
糖尿病人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有很多:
糖尿病患者切忌高糖饮食,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等甜类食品都不适合食用,避免血糖迅速升高,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
糖尿病患者切忌饮酒。长期饮酒对肝脏不利,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而且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忌饮酒。
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控制血脂,避免诱发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禁忌易使血脂升高的饮食,如牛油、羊油、猪油、黄油等。
糖尿病人的饮食建议:
1.糖尿病患者要低糖饮食,因此可多吃蔬菜水果、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降血糖同时又养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些、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西红柿,还有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
2.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些鱼、奶、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
3.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多吃含钙、硒的饮食,缺钙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而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补钙、硒。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虾皮、海带、排骨香菇、芝麻、大蒜,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如如何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很多,可以促进体重减轻,保持理想体重,促进胰岛素发挥功能,帮助控制血糖,降低血脂,还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增加肌肉、血管弹性,帮助降低血压,增加血液循环等。那么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才好呢?老年人保健锻炼,下午练比晨练安全,效果也更好。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力状况,可采取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爬搂、骑自行车 等运动。
每周3 ~5次,每次运动时间20~30分钟,不超过一小时。自己感觉不劳累,运动后心率为170~年龄/分为限度。老年人运动要特别注意,运动不要太剧烈,如有不舒服或低血糖反应, 心慌、出汗、头晕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水分,一次不要喝过多的水、避免喝啤酒及含糖饮料。有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以散步和气功为主,不要活动过度。在运动前随身带上健康卡片(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患有什么病等),最好有人陪伴。还要注意运动时着装合适,夏天防止曝晒、中暑,冬季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鞋、袜合适防止外伤。总之运动方式因人而异,根据个人的习惯、爱好、体力、病情而定。
不幸患上糖尿病怎样有效治疗
1.药物治疗糖尿病:不幸患上糖尿病怎样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要配合药物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肝脏,肾功能疾病和糖尿病孕妇禁止使用;患者要定时注射胰岛素治疗因此达到治糖尿病的效果。
2.饮食治疗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吃少热量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增加纤维摄入量,增加身体蛋白质的含量,多运动保持体重均衡,身体肥胖者要积极锻炼减轻体重,身体瘦弱者要增加营养维持正常体重;糖尿病患者要少食多餐,保持肠胃良好消化,吃少油少盐食品对治糖尿病有很大的帮助。每日饮食中脂肪含量不能超过食物总量的30%,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5%,患有糖尿病的人尽量不要喝酒或者少喝,喝酒会引起其他疾病;严重糖尿病患者避免吃大量的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类。通过以上食疗方法达到治糖尿病的目的。
3.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运动疗法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大的效果,治疗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不要操之过急,要按部就班的循序渐进的治疗。医生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程度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大多数病人医生会推荐快走,打太极拳,跳广场舞,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的运动进行治疗,每天至少坚持半小时。有严重慢性病的患者禁止强烈运动能够更好的帮助治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日常护理
1、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测血糖,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可以检查你整体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帮助医生给你设定一个合理的血糖水平目标。
2、糖尿病患者要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来,设定个人血压控制目标。
3、糖尿病患者要每年测一次胆固醇,同时也设定一个适合自己、并可以达到的目标值。
4、糖尿病患者要每年查次眼睛。眼科医生可以用一种专用仪器,给双眼各拍一张照片,然后寻找视网膜上是否有病变痕迹。
5、糖尿病患者要每年检查腿脚的皮肤状况、循环情况和神经状况,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足部疾病,或者对疾病发展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6、服药
一定要监督患者及时服药,事先向患者交代清楚,使患者配合治疗。
7、皮肤清洁
尿病患者容易生疖痈等软组织感染,故保持皮肤清洁非常重要。勤洗头、洗澡,勤换内衣,保持床铺清洁平展。一旦发生疖痈等。要及时处理。
8、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极为重要,需长期控制。作为家属一定要多加注意,及时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少食糖果、水果等。遵照医生的嘱咐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问题。
9、测尿糖
教会患者测尿糖,并告诉患者正确采集标本。20滴班氏试剂加2滴尿煮沸后:蓝色不变为(-),绿色为(+),黄绿色为(++),橘红色为(+++),砖红色为(++++)也可使用尿糖试纸。通过测尿糖,掌握自己的病情、加强自我控制。
糖尿病患者要防骨松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对钙离子的过滤率也随之增加,导致大量钙从尿中丢失。在大量排出钙的同时,骨骼中的磷、镁也随之丢失,低镁刺激颈部的甲状旁腺分泌,促使骨骼中的钙质释放,导致骨量减少。糖尿病患者还有维生素、降钙素等代谢失调,影响骨骼新陈代谢。另外,糖尿病患者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也加重了骨质疏松。
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积极控制血糖,还必须警惕骨质疏松症,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平时要注意有无腰背酸痛等症状,定期测定血钙、尿钙,或用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当户外活动等等。
糖尿病患者补钙,一般主张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食补以脱脂或低脂牛奶为佳。食补不够,可以服用钙片,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双磷酸盐、降钙素等。对于糖衣或含有乳糖的钙片,糖尿病患者也不必有顾虑,其含糖量很小,不会影响血糖。需要注意的是,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治疗骨质疏松慎用雌激素。因为雌激素会引起血糖升高,不利于控制糖尿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降钙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的食物
1、少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机体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
2、不能饮酒
酒类每克中含14.64千焦(3.5千卡)热量,为高热量食物,有消耗体内热量的作用。过量的酒类可以发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谢紊乱,使肝脏负担加重。糖尿病病人在饮酒时,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饮酒而不吃食物,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葡萄食品)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血糖食品)症状。因此,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要严禁饮酒。
3、少吃高糖多盐食物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医生们通常是把限制饮食,特别是限制进食含糖高的食品,作为重要的防治方法来指导患者。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消化食品),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什么
1、饮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
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烟习惯的要在一年内慢慢把烟戒掉,不要一下子就马上戒掉。原来吃降糖西药的达半年以上者,不要骤然停服,因为这样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量,直至停服。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着吃。建议吃些南瓜、燕麦片等含糖量少或不含糖的食品。但要明确注意一点,不管这个东西有多好,有多么适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过量。
2、充分的睡眠
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睡眠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要注意养成有益的睡眠习惯。 睡眠时间,30多岁 的人应为8小时,40--50岁的人为7小时30分钟左右,60--77岁则要8小时30分钟才够。就寝前避免喝咖啡和茶, 水 也少喝,心情放松,不能有饥饿感。
3、禁用食物
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4、饮食食品多样化
因为限制糖、盐,使菜肴味道较单一。针对这一点,市场上生产了多种甜味剂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产热、不含任何营养素,近两年有一种甜味剂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组成,也不产热,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甜味剂,如纽特糖、元真糖。
5、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饭后血糖上升,轻微的运动可分解肌肉中的糖份,能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控制饮食可以限制一天的所需能量,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对糖尿病十分有效。糖尿病人皮肤易受感染,要经常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爽。过度运动对糖尿病人十分危险,会是血液中的酮体突然增加。
6.糖尿病人严禁吸烟饮酒
以免动脉硬化,肝病和心血管疾病。宜多食用新鲜蔬菜,鱼,植物油,少吃牛肉牛油,猪肉猪油,动物性其他脂肪和油炸食品,不宜饮用可乐类汽水饮料,咖啡,茶,果汁等,宜饮用不含糖份的麦茶和白开水,忌食过甜或过咸的食物,淀粉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适量。
7.重症糖尿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但为了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如果吃了水果后尿糖增多,则应减少主食,以免出现血糖升高。为防止并发症动脉硬化、便秘,应饮食多样化,满足人体所需营养,以利健康长寿。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眼部保健
双目不久视
糖尿病患者的眼睛非常容易疲劳和受损,这是因为机体营养代谢障碍,眼部营养紊乱所致。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看书报、电视、电影时不可久视,稍感疲劳应适当休息和活动片刻,使气血畅通,有利于双目的保健。视物疲劳时,应闭目静养10~20分钟。
按摩通气血
先闭目养神3~5分钟,继之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用擦热的手掌轻轻按住眼部,然后手掌以顺、逆时针方向各旋转5次,如此重复3~4次(有眼底出血者忌用)。目前中小学推广的眼部保健操,实际上也是一种眼部按摩法,也很适合糖尿病患者。
保持情绪稳定
传统医学认为,肝开窍于目,目由肝血所濡养,肝脏喜疏泄、恶抑郁,一旦肝气郁结,就会累及眼睛。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避免情绪波动,戒烦躁易怒。否则,不但会引起血糖波动,也会影响眼睛的视物功能。
可通过多种文体活动,如太极拳、老年迪斯科、绘画、书法、电影、旅游等,借助移情转移法使患者的情绪得以调节。
干咳吃枇杷有用吗 吃枇杷的禁忌
1.脾虚泄泻者忌食
枇杷性凉,食用后会增加体内寒凉之气,脾虚泄泻者不宜食用枇杷,以免加重症状。
2.糖尿病患者要忌食
枇杷味道甘甜,其中含有的糖分不少,而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分、淀粉等食物的摄入,通常并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枇杷这类含糖量高的水果。
糖尿病患者要少喝酒
首先,糖尿病病人可能因饮酒而影响正规进食,进食富含脂肪的“酒菜”过多,不利于饮食控制。其次,酒精可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增多,这是由于①每克酒精产热7千卡,病人可能因喝酒而减少饮食;②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③酒精本身也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部分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病人可能因饮酒而发生面部潮热,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
与此同时,糖尿病病人饮酒也不利于血脂控制,还会引起脂肪肝甚至肝硬化。对于肥胖的糖尿病病人,饮酒还有增加体重之虞,l瓶啤酒含热量约为500千卡,喝多了会引起啤酒肚,也就是腹部型肥胖,这对病人是十分不利的。所以糖尿病病人不宜饮酒,更不能酗酒。
糖尿病患者要少喝稀饭
专家介绍,大米烹调为稀饭后,淀粉结构发生改变,许多大分子淀粉水解成糊精或麦芽糖,后二者在消化道中很容易被酶水解成葡萄糖而迅速吸收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因此,有糖尿病史的病人经常吃稀饭、米汤、面糊、米粉、肠粉等,可使血糖发生较大波动,不利于稳定病情。
稀饭与干饭的原料同为大米,但由于烹调方法不同,进入人体后其血糖指数相差悬殊。研究发现,大米烹调成稀饭进入人体后其血糖指数较干饭显著增加,其升血糖作用甚至接近等量葡萄糖。因此,有糖尿病史的病人要少吃吃稀饭或类似稀饭的液态或半固态食物如米汤、面糊、米粉、肠粉等。
有糖尿病史的病人经常吃稀饭或类似稀饭的液态或半固态食物如米汤、面糊、米粉、肠粉等,可使血糖发生较大波动,不利稳定病情,应尽量不吃或少吃这类食物。
稀饭与干饭的原料同为大米,但由于烹调方法不同,进入人体后其血糖指数相差悬殊。研究发现,大米烹调成稀饭进入人体后其血糖指数较干饭显著增加,其升血糖作用甚至接近等量葡萄糖。
据专家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大米烹调为稀饭后,淀粉结构发生改变,许多大分子淀粉水解成糊精或麦芽糖,后二者在消化道中很容易被酶水解成葡萄糖而迅速吸收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
因此,有糖尿病史的病人经常吃稀饭或类似稀饭的液态或半固态食物如米汤、面糊、米粉、肠粉等,可使血糖发生较大波动,不利稳定病情,应尽量不吃或少吃这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