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桂枝汤为何不用麻黄

桂枝汤为何不用麻黄

麻黄汤证是人体正气亢盛,奋起抵抗,将人身的阳气津液运行到体表全力抵抗外感风寒之邪,正邪力量相当。因此临床上见到恶寒厉害,发热程度也高,一般来说,恶寒有多厉害,发热有多厉害,因为发热是正气对抗邪气的反应,由于人体体液充斥体表厉害,不能外出,故见无汗,头痛厉害,骨节疼痛,人体气机不能外达,只能向上,所以可见喘,麻黄汤证就是这样,方中麻黄辛温,桂枝性温,杏仁也性温,炙甘草同样性温,四味药均为温性,为什么这样选药呢?我觉得御心在这里讲得非常好,御心这样认为,外感风寒之邪其本质为寒性,寒温不同处,要不寒要不就是温,麻黄汤证正好是寒和温相对应的阶段,加入温药助正气,使温大于寒,寒解表就开,从而能从根本上祛除外感风寒之邪,同时麻、桂性辛,具有发散作用,善开肌表,表开汗出,邪乃去,桂枝、杏仁能降逆气,使上逆之气平息从而达到品,桂枝、炙甘草兴奋肠胃,使津液有源。桂枝汤证的出现就跟麻黄汤不一样了,从桂枝汤方中药物的组成来看,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都具有兴奋肠胃,增加体液的作用。我们再来仔细看看桂枝汤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汗出说明肌表不固,卫气失职,营阴外泄,肌表失去卫气的护卫,故感恶风,脉缓比起麻黄汤证的脉紧,可是无力多了,说明津液不足,一切的症候都提示机体的营卫气血不足,而营卫的根源就在于胃,胃为营卫气血之海,因此健胃增液就是桂枝汤证的最好的治疗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桂枝汤证应该比麻黄汤证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麻黄汤证正气不虚,正气可以抗邪,而桂枝汤证正气已经有所衰弱,邪气已经进一步进入肌腠,这时候就只有健胃增液,扶正祛邪了。

风寒感冒宜喝葛根桂枝汤

中医治疗疼痛类疾病有很多方剂,像人们常用的桂枝汤,它可以治疗风寒头痛,如果经过加减后,可以治疗多种疼痛。如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治疗项背疼痛;桂枝新加汤治疗周身疼痛;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治疗腹痛等等。综观《伤寒论》及临床实践,桂枝汤类方剂主要用于头项、背部疼痛及腹痛,现主要谈谈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

两方的药物组成及主治

《伤寒论》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中也有对此病的描述,前者叫“柔痉”,后者称作“刚痉”。

桂枝汤加上葛根就叫桂枝加葛根汤,如果再加上麻黄就是葛根汤,这两个方子都是用于感受风寒引起的项背拘急不舒、疼痛。

项,是后脖子,头与后脖子、背部、甚至腰部连在一起痛,在现今的许多病中都能见到,如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症、腰椎病、落枕、痉挛性斜颈、僵人综合症等,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都是常用方剂。

有汗无汗是两方应用的区别

葛根汤由七味药物组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后五味是桂枝汤,所以葛根汤等于是桂枝汤加上葛根、麻黄。前面我们已说过,桂枝汤是调理太阳经营卫之气的,能够调畅太阳经脉的气血运行。葛根是这个方子里的主要药物,用量也最大,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发散太阳经的风寒之邪,邪气去则经脉自安;二是具有显著的缓急解痉作用,尤其能够缓解太阳经脉的拘急状态,是治疗背痛、头项痛、肩周痛的良药;三是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使太阳经脉更加柔顺、疏通。至于麻黄,在本方中主要是散寒止痛,对于无汗的筋脉拘急比较适用。如果项背痛有明显出汗的症状,则宜去掉麻黄,成为《伤寒论》的另外一个方子——桂枝加葛根汤。所以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的主证相同,只是无汗和有汗的区别,两个方子的区别在于伴有汗出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不出汗的用葛根汤。

荨麻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荨麻疹以皮肤瘙痒性风团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在中医上荨麻疹属于隐疹范畴,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根据荨麻疹的起病缓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类型,采用不同中药复方治疗,疗效较好。

营卫不和型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大多属营卫不和型,表现为素体卫外不同,营卫失和。治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用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当归、生黄芪、白鲜皮、地肤子、防风、荆芥。汤剂酌加白鲜皮、白蒺藜、钩藤等祛风止痒之药即可,疗效较好。很多患者往往有脾胃宿疾,宜用祛风止痒兼健脾除湿方,如:荆防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同时还应配合饮食禁忌,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胃肠诱发此病。

风湿热型荨麻疹

对于风湿热型患者,治宜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处方:炙麻黄、连翘、荆芥、杏仁、生石、防风、蝉蜕、桑皮、僵蚕、丹参、甘草。

气血两虚型荨麻疹

对于气血两虚型患者,宜采用补益气血法,常用方为当归饮子、十全大补汤、八珍汤等。若脾气虚为主者为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脾肺气虚明显者,宜用玉屏风散加味。

中医荨麻疹治疗的方法

中医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荨麻疹分为

1、 风热相搏证:治以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或消风清热饮。

2 、风寒外袭证 :治以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方化裁。

3 、卫外不固证:治以固表御风,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化裁。

4 、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味。

5 、冲任不调证:治以调摄冲任,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味。

6 、心经郁热证:治以;凉血清心安神,方用补心丹化裁。

7 、脾胃不和证:治以健脾祛风,方用健脾祛风汤。

8 、虫积伤脾证:治以健脾祛虫,方用乌梅丸调治。

9、毒热燔营证:治以凉血清热解毒,方用皮炎汤加味。

10 、血瘀经脉证: 治以活血消风,方用活血祛风汤加减。

荨麻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营卫不和型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大多属营卫不和型,表现为素体卫外不同,营卫失和。治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用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当归、生黄芪、白鲜皮、地肤子、防风、荆芥。汤剂酌加白鲜皮、白蒺藜、钩藤等祛风止痒之药即可,疗效较好。很多患者往往有脾胃宿疾,宜用祛风止痒兼健脾除湿方,如:荆防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同时还应配合饮食禁忌,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胃肠诱发此病。

风湿热型荨麻疹

对于风湿热型患者,治宜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处方:炙麻黄、连翘、荆芥、杏仁、生石、防风、蝉蜕、桑皮、僵蚕、丹参、甘草。

气血两虚型荨麻疹

对于气血两虚型患者,宜采用补益气血法,常用方为当归饮子、十全大补汤、八珍汤等。若脾气虚为主者为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脾肺气虚明显者,宜用玉屏风散加味。

葛根桂枝汤是什么

【方名】 桂枝加葛根汤

【出处】 《伤寒论》

秦之瑛自拟方歌:桂枝汤中葛根入,解肌祛风调营卫。

【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 桂枝(6克) 芍药(6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大枣(3枚) 葛根(12克)

【原方】葛根(四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方诀】 桂枝加葛根汤证是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所以项背强几几。但有汗出来风,是表虚。所以用桂枝汤减少桂、芍用量,加葛根,取其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

【功用】 解肌发表,升津舒经。

【主治】 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chuo,吃)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禁忌】 斟酌。

【原文】 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芍药6克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大枣12枚(擘) 桂枝6克(去皮)

葛根桂枝汤与桂枝汤的不同点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炙)9克,大枣(擘)4枚,葛根12克【用法】以水先煮葛根数沸,再内余药煎取一怀,...

桂枝汤附方有很多,治疗范围也很广,桂枝加葛根汤的组成是桂枝汤加葛根,功用是解肌发表,生津舒筋。可以在桂枝汤的辩证基础上,加以运用,宜好好理解。

名称: 桂枝加葛根汤 别名:桂枝加葛根汤 组成: 葛根4两,麻黄3两(去节),芍药2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桂枝3两(去皮)。 ...

葛根桂枝汤:葛根桂枝汤 【处方】 葛根、防风、甘草、桂枝、赤芍、升麻。【功效与作用】 辛热发散。主麻疹初起,值时令大寒...

桂枝汤加葛根治疗颈心综合症30例【摘要】 应用桂枝汤加葛根治疗颈心综合症30 例,疗效满 意,现报告如下。病人均经ct和x 线片检查确诊,排除脊柱先天 畸形、...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吃什么药

1、桂枝汤方

组成

桂枝(去皮)、白芍各9克,甘草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擎)12枚。

用法

水煎服,服后进少量热稀粥或开水,盖被取微汗。

功能主治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2、麻黄汤方

组成

麻黄(去节)9克,桂枝(去皮)6克,甘草(灸)3克,杏仁(去皮尖)70个。

用法

水煎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肌肉粘连的偏方

据《光明中医》报道,冷水江市预防保健所李正贵,观察天甲黄芪桂枝汤为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用具有补卫气、通经络、散寒湿功效的天甲黄芪桂枝汤,并且配合推拿、按摩,或做自我功能锻炼,摇肩、伸臂,旋转肩关节,摸墙,搭肩或引体向上等运动。天甲黄芪桂枝汤组成:黄芪60g,当归20g,桂枝12g,白芍20g,白芥子12g,威灵仙12g,蜈蚣去头足2条,穿山甲10g,炙甘草10g,防风12g,羌活12g。加减:寒痛者加制川乌10g,制草乌10g;痰湿者加法夏12g,胆南星10g;血瘀者加丹参20g,川芎12g,三棱10g;血虚者加何首乌20g;筋挛者加木瓜15g;阴虚有热象者去桂枝,加桑枝30g,地龙10g,粉葛15g;病久三角肌萎缩者加制马钱子0.3g(冲服)。

治疗同时用湿敷方(伸筋草15g,威灵仙15g,续断15g,麻黄15g,桂枝15g,当归12g,红花12g,川乌12g,草乌12g,木鳖子12g,乳香12g,没药12g,川芎12g),水煎,用毛巾浸药液热湿敷,日2次,每次约30分钟。

治疗小儿感冒发烧的三个中医方剂

一、桂枝汤——当孩子刚开始发烧,体温不超过38°,头疼,有的浑身疼,身体上或者额头上微微出汗。记住了,一定要有出汗的症状才可以,就需要桂枝汤,这个方子力度很小,主要功能是解表的,发汗力度小。需要喝完药以后再喝稀粥来帮助发汗,兼养胃液。

桂枝汤:?桂枝9克。 芍药9克。生姜6克 。大枣掰开4枚。 炙甘草6克

如果是5岁以下的小孩,这是一天3次的治疗量。可以一次买两副一起熬。熬好以后先喝一小碗,再喝点稀粥,闷在被子里发汗。汗出体温会降下来。然后再喝一小碗。如果到晚上的时候体温还升到38°以上就要考虑换方子了。

二、麻黄汤:——当孩子发烧39°以上,并且浑身无汗,发冷。这是很关键的一点。一定要注意。孩子烧的厉害,但是不出汗,而且总要盖被子。这时候就必须上麻黄汤。麻黄具有强力发汗的功能,喝下去半小时内必发汗。皮肤毛孔一打开,里面寒气就跟着排出来了。体温就一定会降下来。麻黄汤不要多喝。一般只喝一两副。出了汗以后就不要再喝了。否则伤津液。

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 。炙甘草3克

小孩开两副,一起煮。一般一副就够了,因为没多钱开两副备用。省的需要还得再去买。煮好以后先让孩子喝四分之一。蒙上被发汗。一般喝完半小时开始退烧,汗发的少可以再喝四分之一。基本就没问题了。烧会慢慢的退下来。如果是下午喝药要等到当天夜里1点以后体温才能恢复正常。如果是半夜喝药,一般第二天中午之前就会好。这是感冒的一个规律。因为上午阳气升,下午阳气降的原因。

三、人参白虎汤——白虎汤区别是高热。总爱喝水。最大的特点是不怕冷。盖被子就嫌热。温度一般39°左右,偶尔伴着肚子难受。只要对症必上白虎汤。不用怀疑。我一般用人参白虎汤,就是在白虎汤的方子里加点人参。为了是补津液。如果汗出多了就需要加人参。出汗少就不用加。

人参白虎汤:知母15、石膏25、炙甘草9、粳米18、党参10。

小孩开两副,一副是小孩一天的用量。一天分三次喝。粳米用黏米代替。包粽子那种米。煮的时候先煮石膏和梗米,20分钟以后再放其他药。把药煮成粥黏糊糊的样子就可以了。喝了以后体温会逐渐下降。如果发烧第一天喝第三天就会降到正常。中间会有一些变化需要观察,舌苔由白到红,手脚由冷到热,开始放屁排便,精神头也逐渐好起来,这都是好转的迹象。

治疗荨麻疹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疏风散寒

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加减,药用桂枝、芍药、荆芥、防风、生姜、甘草、大枣,或麻黄蝉蜕汤,药用麻黄、槐花、蝉蜕、浮萍、黄连、甘草;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用荆芥、防风、桑叶、杭菊、蝉衣、金银花、苦参、生地、生甘草,或麻黄、连翘根、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炙甘草。

肠胃湿热

解表疏风化湿,通腑解毒,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药用防风、荆芥、连翘、薄荷叶、川贝、当归、芍药、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生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茵陈、苦参。

血热

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药用犀角、地黄、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元参、黄连、黄芩、鲜茅根、芦根。

血瘀

活血化瘀,活血祛风,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或当归饮子、八珍汤加减,药用桃红、红花、赤芍、当归、熟地、白鲜皮、防风、地肤子、生甘草,或黄芪、党参、炒白术、全当归、大生地、何首乌、白蒺藜、荆芥、珍珠母、茯苓、白芍。

虫积伤脾

消食合胃,化湿散结,用保和丸,药用炒山楂、半夏、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元曲;健脾驱虫,用乌梅丸,药用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柏、黄连、人参。

卫表不固

固表御风,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药用黄芪、白术、防风、荆芥、党参、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气血两虚

调补血气,益气养血,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八珍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炒白术、赤芍、防风、全当归、大生地、何首乌、川贝、白蒺藜、珍珠母、茯苓、白芍。

冲任不调

调理冲任,养血活血,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药用全当归、白芍、大生地、肉苁蓉、仙茅、菟丝子、炙甘草、夜交藤、珍珠母、丹参、黄柏、大枣。

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区别

麻黄汤与桂枝汤最大的区别是有汗和无汗。无汗是因为风寒束肺,腠理紧闭;有汗是因为毛皮司开阖的功能被破坏,所以汗若有若无。如果比喻城门,麻黄汤证就像有敌入侵时,城门紧闭死守,密不透风。桂枝汤证却像城池本就无人管理,内政紊乱,贼爱入不入。

当敌人退去的时候,麻黄汤证,如果城门被尸体堵住,不能打开,会导致想出城的百姓哗变,暴乱,强行把城门打开一条缝,于是就变成了麻杏石甘汤证。如果城被哗变的百姓完全占领,并有足够的时间把城门完全清理打开,那就变成白虎汤证了。

当敌人退去的时候,桂枝汤证,反而没那么大的反应,敌人在时,按照想象,城门肯定大开,风直吹入城池,产生鸣叫声,故叫“鼻鸣”,被风吹,风克脾胃,故 “干呕”。这就说得通了。桂枝汤的作用相当于清理内务,将无人管理的城池有效管理起来,故对绝大多数的毛病,应该都是有效的。

但是总有些情况,桂枝汤是无效的。“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若是城门紧闭,士兵百姓已经哗变,派文官去清理内务会怎么样?文官进入,会被哗变的百姓士兵杀掉……所以麻黄汤系列的证,忌讳用桂枝汤。还有一种情况,里面的百姓本身就体弱,但不至于关城门的本事都没有,还是有闭表的症状。这个时候,麻黄和桂枝就可以一起上了。现在的人吃得好,身体壮,所以只要不是身体极弱之人,大多数人伤寒都不适合用桂枝汤——现在百姓强悍着呢

具体什么指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

头痛翕翕发热,汗出则呕,形相中 风者,当以桂枝汤解肌。若下之,重则变结胸痞 硬,轻则为心中益烦、懊侬如饥。不以桂枝汤解 肌,而以麻黄汤发汗,表虚风人则致痉,故身强 难以屈伸也。或以火熏蒸劫汗,则不得小便,热 从湿化而发黄也。灸则火邪伤肺,故发咳唾不已 也。

相关推荐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一、风热型 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15、防风12、牛蒡子10、苦参30、蝉衣10、石膏10、知母15、木通10、银花25、连翘15等。 二、风寒型 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15、桂枝12、白芍10、羌活10、赤芍10、独活9、防风5、荆芥9、浮萍10、炙草6、生姜15、白藓皮10等。 三、脾胃湿热型 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20、苍术10、白术15、厚朴10、山栀9、茵陈20

热伤风和冷伤风的区别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

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

麻黄汤中所含的主要成分为麻黄,但是如果单用麻黄来发汗的话,起到的作用比较小,所以麻黄汤中配伍了具有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作用的桂枝,作为臣药使用,能够驱散体内的风寒之气,加强发汗解表的作用,对于外感风寒的人群来说适量服用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怀孕期间可以用哪些中药

妊娠中感冒:虚证用桂枝汤、香苏散;实证用葛根汤;重症用麻黄汤。有咳嗽的肺血虚燥热,用麦门冬汤可具有滋润疗效(但此方中有半夏,不可使用时间过长)。 妊娠呕吐: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及五苓散治疗。有精神烦躁及精神症状者,可用半夏厚朴汤。以上四种药均含半夏,不可长期使用。有大量水样呕吐者用五苓散。 妊娠中毒症:基本以饮食疗法、降压利尿治疗为主,以减少子宫的灌流量。按病情可用中药当归芍药散、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等。中药可单用或与西药合用。中药不会影响电解质平衡,效果慢。用中药预防妊娠中毒症有一定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

1、风热型: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15、防风12、牛蒡子10、苦参30、蝉衣10、石膏10、知母15、木通10、银花25、连翘15等。 2、风寒型: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15、桂枝12、白芍10、羌活10、赤芍10、独活9、防风5、荆芥9、浮萍10、炙草6、生姜15、白藓皮10等。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20、苍术10、白术15、厚朴10、山栀9、茵陈20

桂枝汤治疗妊娠呕吐有效果

桂枝汤可降逆气,平冲气,乃桂枝汤之功。降逆平冲即可使胃和胎安。妊娠恶阻之人常用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服用桂枝汤后,不仅妊娠恶阻可愈,腹痛亦随之而安。 桂枝汤所治妊娠恶阻病应既无明显寒象,有无明显热象者为宜,仲景在原文中言:“无寒热”三字即寓有此意。对于有胃虚兼寒的妊娠呕吐,仲景选用“干姜人参半夏丸”,对兼有明显热象的妊娠呕吐,我则用“桂枝汤”加竹茹.黄芩而收效。对怒气伤肝引发冲气,则用“桂枝汤”加柴胡.枳实.半夏而收功。 现在很多的民间偏方虽然可以治疗妊娠不良症状,但是会对于身体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我

柴胡桂枝汤

很多人对柴胡桂枝汤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选择它之前,也是要进行多方面了解,对这样药物使用,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使得药物对疾病治疗,有着很好帮助。 柴胡桂枝汤: 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表证未解者。 其他治疗用途: 十二指肠溃疡 柴胡桂枝汤对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减低胃液对黏膜的损害作用,同时柴胡桂枝汤能影响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强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 癫痫 研究认为癫痫放电

臂丛神经痛中医辩证治疗

1.风湿痹阻 (1)治法:祛风除湿通络。 (2)方剂:蠲痹汤化裁。 (3)组成:羌活log,独活log,桂枝10g,秦艽15g,海风藤15g,桑枝15g,当归15g,川芎10g,广木香10g,乳香log,甘草5g。 (4)备选方:①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log,炮附子5g,生姜10g,大枣log。②麻黄加术汤加减:麻黄10g,桂枝10g,炙甘草6g,杏仁5g,白术15g。③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10g,葛根10g,白芍15g,羌活15g,威灵仙20g,桑枝15g,白蒺藜10g,鸡血藤20g,地龙10g,甘草

冬季女人手脚冰凉怎么办 服用中药

重要的固定处方治疗手脚冰冷,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理中汤、归耆建中汤、附子理中汤、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当归四逆汤、肾气丸、右归丸等。这些中药通常较适合虚寒体质的人,如果没有把握可请中医师开立药方。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散寒

麻黄生物碱不能诱发出汗。麻黄汤对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能引起汗腺分泌而发汗。证实了古人的观察,单用麻黄并不发汗,麻黄与桂枝同用才能发汗。麻杏石甘汤对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实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于皮肤的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