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褥热的病因

产褥热的病因

子宫炎症引起

造成产褥热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子宫内膜发炎所引起,通常像生产时破水太久或经由内诊而造成感染。

妇产科专家表示,若有子宫发炎的状况,恶露可能会变成深红色且有恶臭,此时需要进行治疗,若严重的话则需要住院。此外,产后抵抗力下降以及没有充分休息及补充足够的营养,都会导致伤口及子宫发炎而造成产褥热。因此专家建议生产完后,妈妈一定要充分地休息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生产伤口引起

自然分娩后,会阴伤口发炎或子宫内膜发炎都会引起发热。会阴裂伤或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时,会阴红、肿、痛,有脓性分泌物流出;阴道感染时阴道黏膜充血、溃疡,严重者可形成尿瘘;子宫颈感染时,局部红肿,可直接扩散达子宫旁。伤口发炎可以在会阴部涂抹药膏;若恢复较慢,或伤口较大发生四度裂伤,裂到直肠部分,可采用坐浴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及伤口恢复。

泌尿系统感染引起

泌尿系统感染也是产褥热的原因之一,主要是阴道细菌(80%~90%为大肠杆菌)经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而致。喝水少、憋尿也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排尿障碍

怀孕时因为子宫受压迫,容易造成尿频、憋尿等排尿障碍,从而引起尿路感染。产后1~2天也会出现暂时性的排尿困难,如解不出小便或排小便不彻底。曾英智医师表示,生产时胎儿经过产道压迫到膀胱,使膀胱神经传导减弱,常会造成排尿困难,通常发生在急产或产程过长时。

血栓性静脉炎

如果感染治疗不及时,大量的细菌向外扩散,可引起其他器官感染,如血栓性静脉炎等。血栓性静脉炎多发病于下肢,于产后1~2周持续发热,出现下肢痛、肿胀、皮肤发白,血栓化脓时栓子脱落可导致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进一步扩散可形成败血症。

产妇休息时应抬高下肢,若经大量抗生素治疗体温仍不降者,可加用肝素,24~48小时后体温可下降,连用10天。若有化脓性血栓播散,医师会考虑结扎患侧卵巢静脉或下肢静脉。若已出现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应积极抢救,否则可致死亡。

刚生产完,身体和心灵都像刚打了一场仗,需要充分地调养休息,只要好好和医师配合,做好各种产检,妊娠晚期禁止盆浴、性生活,积极治疗阴道炎,产后多下床活动,保持会阴部卫生,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不适,相信都能很快过去的。

远离产褥热

认识产褥热

新妈妈在分娩后,子宫会逐渐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这种生理变化一般约需42天才能完成,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些新妈妈在产褥期出现了发烧的症状,被医生诊断为产褥热。

什么是产褥热呢?

产褥热是指产妇在产后24小时至42天内,在任何24-48小时内体温两次达到或超过38℃。通常多发生在产后48小时至产后10天内。

产褥热实际是由于产后致病菌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医学上称之为“产褥感染”,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产褥感染可使创伤部位出现红肿和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如果感染发生在子宫,则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新妈妈的身体抵抗力弱或治疗不及时,炎症可进一步发展到子宫周围组织,甚至到达腹膜,引起腹膜炎。若病菌侵入血液,可发生败血症,如不及时对症治疗,则可危及生命。而且产褥感染需要彻底治疗,否则急性感染很可能转变成慢性,盆腔内可遗留慢性炎症,导致器官粘连或输卵管阻塞等。

TIPS:新妈妈体温升高不一定是产褥热

新妈妈在分娩后的1-2天内,通常体温也会稍高一点儿,一般是由于分娩或产后哺乳给身体带来的应激反应所致。和产褥感染不同的是,这类体温的升高一般都不会超过38℃,可以自然消退,不必采取处理措施。

得了产褥热怎么办呢

得了产褥热怎么办一旦新妈妈患了产褥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针对性强、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灭滴灵等。患产褥感染的新妈妈要充分休息,有条件的最好暂停哺乳。

产褥热是新妈妈常见的产后病症之一,常见症状是产后发热。妈妈在刚生过孩子的24小时内,可能发烧到38℃。那么,得了产褥热怎么办?

产褥热大多在产后2-5天,出现发烧、头痛、全身不适及下腹痛等不适,恶露有臭味、且排出量增多。产妇得了产褥热后如果治疗及时,会逐渐退烧好转,如果炎症蔓延,引起子宫组织炎和腹膜炎,会出现寒战,腹痛加剧,并伴有腹胀。如果病菌侵入血液,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将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不及时治疗会危及产妇生命。

产褥热的预防

1、加强孕期保健及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临产前2个月避免盆浴和性生活,积极治疗贫血等内科合并症。

2、待产室、产房及各种器械均应定期消毒。取缔非法接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及手术操作,认真观察并处理好产程,避免产程过长及产后出血。

3、掌握会阴侧切开指征和手术技术的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会阴侧切术的切口属3类切口,此类创伤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0%-17%,术后注意切口的消毒和清洁,结合切口裂伤情况,适当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有水肿者可同时给予会阴切口照灯,促进循环和水肿的消除,促进切口愈合。

4、产后仔细检查软产道,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产褥期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擦洗2次,仔细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者,产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产程长、阴道操作次数多及胎膜早破、有贫血者,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6、降低剖宫产率。尽量减少手术指征不明确的剖宫产及社会因素(挑选好日子等)而行的剖宫术手术。

产褥期感染是什么意思

产褥期感染又称产褥热,是指由产褥期生殖器官感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生殖器官感染可能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治疗若不彻底可变成慢性泌尿系统炎症,急性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产褥热的护理

1、多休息:新妈妈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身体吃不消,就把照顾宝宝的任务交给家人,这样才能早日恢复体力。同时加强婴儿护理、乳房护理,不能哺乳时应协助教会人工挤奶。

2、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之。取半卧位,如果采用平卧位的话,炎性渗出液会顺势而下,局限于盆腔最低处,不利于尽快康复,而且有可能扩散感染。另外,半卧位还有利于帮助子宫复原。

3、多喝水:补充水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ml左右的水。

4、清洁卫生:产后恶露会持续一段时间,新妈妈要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尤其会阴有伤口的新妈妈,如厕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

5、伤口干燥:要保证伤口干燥清洁,洗漱时应注意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护理等,以防感染加重。同时密切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气味,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6、适度营养:产后新妈妈哺乳、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因此要加强营养补充,不过也不要补过头,饮食应该清淡一些,避免油腻。

7、别急着亲热:产后性生活容易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损害,一般在产后复诊以后,如果医生确认身体已经复原,才可以恢复性生活。

产褥期常见疾病

1、并发病症

产褥期并发症有贫血、乳汁不足、乳腺炎、子宫炎、筋骨疼痛、腰酸、腹泻、头痛、便秘等。

2、产褥热

一些产妇生完孩子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临床上把这种发生在产后1-10天的发烧就称为产褥热。产褥热感染严重的话将影响产妇健康,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3、子宫脱垂

产后出现小腹下坠或腰疼也是常见的情况,这是因为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变松弛,导致子宫位置发生改变,子宫沿阴道方向往下移动,造成了子宫脱垂。

4、产褥期恶露不尽

恶露是指产后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从阴道排出的现象,产褥期是恶露的主要发生期。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250ml~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还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

(1)血性恶露:阴道排出大量血液,伴随小血块,也有少数胎膜和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含大量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少量血液并且带有细菌。

(3)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和细菌等。

恶露不尽最要注意,也是最易发生的是晚期产后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在产褥期出现恶露不尽的话最好到医院做B超、血常规等检查。

产褥热的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注意均衡营养,增强体质。加强孕期卫生宣传,临产前两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及宫颈炎等慢性疾病及并发症。正确处理分娩,产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胎膜早破、滞产、产道损伤与产后出血。产后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排出。防患于未然,凡有产道污染、产道手术、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有感染可能者,可给予抗生素或中药清热解毒治疗预防感染。

相关推荐

坐月子可以洗头吗 坐月子不能洗头吗?

由于旧时,女性生完孩子后无法消毒,所以发生产褥热的很多,主要原因是生产前或生产时不卫生、不消毒,产后不清洁,细菌进入子宫引起感染,传统观念认为这是产妇受“风”所致,所以出现产褥期不能洗头、洗澡的观念,担心因此受风凉留下病根。但这种认识是不合理的。

产褥热几天可以治愈

产褥热多做体操恢复快 快速恢复的产褥体操 帮助子宫收缩,促进子宫的复原和恶露的排出,促进生殖器官的复原; 促进腹壁肌肉及盆地肌肉张力的加强,尤其对腹壁过度膨胀的产妇,如羊水过多、双胞胎、巨大儿等更为重要; 补充产妇产褥早期活动的不足,使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改善肠道功能,防止便秘; 促进盆腔脏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血液循环通畅,减少静脉血栓剂下肢静脉炎的发生,有利于保持健美的体形。 产褥体操的注意事项 产褥体操应循序渐进,要得到医生的许可后,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 要配合体力的恢复,从轻微的动作开

产褥热古代叫啥病

产褥感染系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是产褥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病属中医“产后发热”、“产后腹痛”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与产后机体“多虚多瘀”的特殊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感染邪毒,正邪交争。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若产时接生不慎,或产后护理不洁,邪毒乘虚入侵直犯胞宫,正邪交争可致发热。产后正虚,若邪毒炽盛,与血相搏,则传变迅速,热入营血,甚至逆传心包,出现重症、险症。 辨证应根据发热的特点结合恶露的量、色、质、气味及有无腹痛、头痛、乳房胀痛、神志改变等症

产褥期感染的症状 恶露发臭

发生产褥热时,产妇高烧并伴有下腹隐痛、恶露浑浊并有恶臭味,恶露量多;子宫炎症严重的,恶露无臭味,量少,子宫大而软,有压痛。

产褥热是什么症状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分娩时由于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而招致感染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下坠脓性分泌物刺激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伤口处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组织内,针孔流脓。阴道与宫颈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宫颈裂伤引起的症状多不明显,若深度达穹窿部及阔韧带帝都,又未及时缝合,则病原体可直接上行或淋巴组织播散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2、子宫感染 产后子宫感染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细菌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蜕膜后称子宫内膜炎。感染侵及子宫肌层,称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伴有子宫肌炎。重者出现寒

产褥热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为什么会引起产褥热? 分娩后宫腔胎盘附着的部位留下一个很大的创面,子宫颈、阴道和外阴部也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创伤都会给致病菌提供侵入的机会,但是否发生感染除了与致病菌的种类和毒性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产妇本身的抵抗力有关。如果产妇很健康,即使生殖器官有损伤,细菌侵入也不一定发生感染。反之,产妇身体衰弱,如存在妊娠期贫血、营养不良、产程过长、产后出血过多等因素,抵抗力就会下降。如何发生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胎盘胎膜残留等,也都有利于病菌侵入繁殖。除此之外,遇有产道损伤,即使侵入的病菌毒性很小也

感冒常见的细菌感染中哪个是最常见的 溶血性链球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约占上呼吸道感染病菌的20%-30%,通常会导致患者引起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等感染,同样也是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体。

产褥热的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 寄生于产妇阴道内的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菌繁殖能力增加或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原本不治病的细菌转化为致病菌引起感染。 2、外源性感染 外界的病原菌进入产道所引起的感染,其细菌可以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或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及产妇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侵入机体。

科学坐月子方法

什么是月子病 月子病是指妇女在生产(包括小产)之后一个月内所受到的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里没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症。妇女在生产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如果此时不慎使风寒侵入,或大怒大悲,或过多房事,都能引起月子病。 常见月子病 产褥热 产后的伤口发炎、乳腺炎或是泌尿系统的感染会引起发烧,这种情形经常会发生在产后1到10天内。一般来说,产妇在生产后1到2天的时间里体温会比正常的高一些,但如果产后的这段时间有发烧超过38度的情况,可能就是产褥热。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产后子宫的韧带和肌肉

产后为什么会引起产褥热

造成产褥热主要因素在产后四十二天,大概是五周左右的时候,子宫几乎已经可以恢复至原来的大小,而重量更只剩下60~100gm,期间陆陆续续会有所谓的恶露自子宫排出,颜色由红转为淡,进而变成淡黄色,前后大约三至四周左右。子宫腔内的子宫内膜亦在胎盘剥离之后,由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增生然后复原,而子宫颈、阴道、泌尿道在这段时间里,也慢慢回移到原本的状态。母体若在此一时中,尤其是分娩后二十四小时至产后十天中,因产道感染以致体温高达38℃甚或更高,我们即可说母亲得到了产褥热。 其原因除了母体因产前贫血、营养不良或先天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