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不能即刻按摩
扭伤不能即刻按摩
生活中踝关节扭伤护理不能即刻按摩,急性扭伤会引起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破裂,如果立即按摩,会加重血管的出血,形成血肿。扭伤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已发生挫伤,如果马上按摩,会进一步加重挫伤。急性扭伤后有时会伴有骨折,如果再按摩,会加重骨折移位,骨折断端的骨片较锐利,会刺伤患处深部血管和神经,加重病情。
同时,对于扭伤的宝宝,许多家长会采用热敷的方式,医生提醒:虽然热敷能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促使炎症消散和局限化,减轻局部肿痛。但急性扭伤时,却不能一开始就热敷。如果伤后立即热敷,局部的血液循环一加快,组织间那些断裂或不完全断裂的毛细血管遇热后便会扩张,出血会更多,受伤肢体的局部更加肿胀。此时应用冷敷控制出血。
膝关节扭伤按摩手法 膝关节不同部位扭伤按摩
按摩者用一手拇指和中指用力抓住小腿近膝关节端的胫,腓骨,另一手抓住踝关节,然后轻轻向内侧慢慢边扭动边屈曲,当屈曲到听到轻微的“咔擦”声即可停止。
按摩者用一只手抓住患者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再用另一只手抓住踝关节,轻轻向外侧边扭动边拉直屈曲的膝关节,然后再边扭动边屈曲。反复数次。
患者俯卧,将患侧膝关节屈曲呈90°,脚心朝上,一只手用力抓住膝部,另一只手抓住踝关节,左右轻轻扭动查明无痛感的方向,然后向无痛方位边扭动边推压足跟,同时拉直屈曲的膝关节。
踝关节扭伤按摩手法 踝关节扭伤可以按摩么
踝关节扭伤可以适度按摩。
适度按摩相关穴位或部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而踝关节扭伤属于外伤,受伤后会出现肿胀疼痛现象,甚至出现皮下淤青,局部瘀血,所以按摩是有好处的。
外脚踝扭伤的按摩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踝关节扭伤多在行走、跑步、跳跃或下楼梯。下坡时,踝跖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内翻,外侧或内侧副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致使踝关节的稳定性失去平衡与协调,而发生踝关节扭伤。
以外踝损伤最为常见。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外伤等因素,使踝部的经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气滞血瘀而致。
常见症状为,踝部明显肿胀疼痛,不能着地,伤处有明显压痛、局部皮下瘀血。如外踝韧带扭伤,则足内翻时疼痛明显;内踝韧带扭伤,则足外翻时疼痛明显。如果是韧带撕裂,则可有内、外翻畸形、血肿。
按摩方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点揉丘墟、太溪、昆仑、申脉,阳陵泉,力量由轻到重,每穴操作半分钟。
(2)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大鱼际着力,在踝关节周围进行轻柔缓和的揉摩,时间为2~5分钟。
(3)一手握住足跖部,另一手握住足跟部、拇指按在伤处,两手稍用力向下牵引,同时进行轻度内翻和外翻。时间为1~3分钟。
(4)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跖部,同时用力,在拔伸的同时将踝关节尽量背伸,然后做环转运动。时间为1~3分钟。
(5)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自上向下,反复中揉1~3分钟,然后两手掌相对用力。横搓下肢1分钟。
盲目按摩会加重腰扭伤
赵老太太晨练时不小心滑倒了,腰扭了一下。老太太觉得疼痛难忍,就到街头按摩摊做了按摩,没想到按摩后疼痛反而加重。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原来自己腰椎摔成了两节段的压缩性骨折。
专家提醒,如果摔伤部位剧烈疼痛,受伤肢体运动受限,摔伤部位压痛极为明显,并出现肿胀、皮肤变色甚至肢体变形,必须尽快到就近的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时确诊。
经医生确认不是骨折,为减轻受伤部位肿胀,可用冷水或冰块对患处冷敷约15分钟,可帮助受伤部位减轻肿胀。但在受伤后48小时内不能对受伤部位热敷或按摩。两天后才可以在患处进行按摩,促使血液循环加速,消退肿胀。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主任王安庆指出,按摩推拿有舒筋活络作用,可以治疗一般的腰扭伤等运动系统疾病,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明确诊断后进行,切不可草率行事。
王安庆强调,摔跤很容易造成骨骼损伤,未经正规医生诊断就当作扭伤、挫伤进而对摔伤的部位随意揉搓按摩,可能导致摔伤部位伤势加重,使治疗的难度加大,而且还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膝盖疼按摩到底管用吗
1.对于轻微的侧副韧带扭伤,应先将患膝置于微屈曲位,停止活动2—3天,外敷活血止痛中药。然后,开始步行锻炼,用舒筋活络酒作按摩治疗。每日练习直膝抬腿及负重直抬腿、抗阻直膝抬腿2—3次,总时间约40—50分钟。如参加比赛,应用粘膏支持带及弹力绷带保护。
2.对于较重的侧副韧带扭伤,早期治疗着重于止血、止痛和保护受伤韧带不致进一步加重损伤。一般先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休息。2—3天后开始按摩治疗,可配合外用和内服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中药或理疗。同时,应开始每日作2—3次股四头肌静力收缩,伤后10天左右加大按摩力量,增加按摩手法,增加直膝抬腿练习并逐渐过渡到负重直膝抬腿练习。2—3周后解除固定,开始练习走路,继续按摩治疗并加弹筋手法,开始练习膝关节屈膝运动并逐渐过渡到屈曲位抗阻力伸膝练习。进行练习时,可在伤处粘贴活络膏或橡皮膏,以防反复扭伤。按摩、理疗、中药熏洗对恢复膝关节功能都有良好效果。
3.十字韧带不完全断裂或完全断裂。应先固定患膝于30°(伸直为0°)位6周。固定期间与解除固定后的按摩治疗和功能练习原则上与较重的扭伤相同。十字韧带断裂,时间不超过1周者,以立即手术缝合为好。
4.半月板损伤。急性期可参照重度扭伤处理,如有“交锁”征,必须“解锁”后才能固定。如系半月板边缘破裂尚有自愈可能。
5..陈旧性应当有计划地、积极地坚持三个月以上股四头肌与膝的屈肌锻炼和按摩治疗。一般不予手术治疗,但应对训练量及强度予以监督指导。
急性腰扭伤按摩方法 急性腰扭伤常用按摩法
治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操作方法:
1.轻轻按揉腰部,尽量避开扭伤处,按揉约5分钟。
2.点委中穴,点揉时用力大一些,最好点到病人痛得不由自主扭动腰部,可以帮助病人舒展紧张的肌肉。
3.一手握住病人手腕部,另一手拇指掐按手三里穴,使局部酸胀,持续约1分钟。
腰痛按摩什么位置图 腰扭伤疼痛按摩
临床表现:伤后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
按摩方法:1.患者俯卧,按摩者立其侧,用两手大拇指或手掌根部沿着脊柱两侧,自上而下螺旋形按揉至腿部,反复3-5次。
2.用拇指拔抒腰部损伤处20-30次。
3.用拇指或肘关节在伤处一带轻轻按压2-3分钟。
膝盖扭伤的按摩疗法
按摩是治疗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不仅疗效显着,而且经济、简便。按摩能缓解伤部血管、肌肉的痉挛,使周围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减轻伤部的疼痛;活血化癖,消除肿胀。
按摩能加强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增强伤部的物质代谢,促进癖血的吸收,消除水肿;消散硬结,剥离粘连。同时按摩能使脱位关节整复,滑脱的肌腱复位,使神经、肌纤维、韧带微细错位理正。
(1)先施外科按摩基础手法:运用远隔取穴方法,点揉双侧扭伤穴,疼痛会明显减轻。
(2)按法:一般用在开始与结束,同时也在改换手法间应用,一手或双手掌面紧贴于患者皮肤,可适当增减压力,要均匀缓和,徐徐渐进,此手法有镇静止痛作用。
(3)擦摩法:用拇指或掌面以垂直向下做来回摩动,压力的强度适宜患者的体质达见热为宜,此手法的作用是使皮下组织,可达松解和剥离的效果,此外有疏筋活络作用,由于神经反射的作用使全身得到调整,此手法可与其它手法配合用。
踝关节扭伤可以按摩么 踝关节扭伤按摩方解
按揉小腿前外侧即踝关节周围以舒筋活血,缓解痉挛;拿揉诸穴有消肿止痛之功;拔伸踝关节并作踝关节被动活动,配合推抹于摇法能起到理筋整复,通利关节之功效,以期增强想消瘀止痛之功,恢复正常之踝间隙;按揉并擦踝关节则可调和气血,温经通络。
踝关节扭伤可以按摩么
踝关节扭伤可以适度按摩。
适度按摩相关穴位或部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而踝关节扭伤属于外伤,受伤后会出现肿胀疼痛现象,甚至出现皮下淤青,局部瘀血,所以按摩是有好处的。
具体按摩手法如下:治则:舒筋活血,消瘀止痛。
取穴:解溪,昆仑,商丘,京骨,丘墟,足三里,阳陵泉等穴。
按摩手法:
患者仰卧或坐卧,按摩者立于患肢前侧,先自膝盖至踝按揉小腿前外侧,再按揉足三里,解溪,拿揉昆仑,商丘,丘墟,京骨诸穴;然后按摩者一手四指托住脚跟部,拇指按住外踝前侧,另一手握住足背部,拔伸踝关节约2分钟后做踝关节蹠屈,同时轻度内翻,再做踝关节背伸与外翻,此时按住踝关节前外侧的拇指随之沿外踝推末至跟部,两手对按内,外踝部;拔伸踝关节,配合摇法,最后按揉踝关节周围,擦踝关节外侧与前外侧。
韧带扭伤怎么按摩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构成,两侧有韧带加强,其内侧韧带亦称三角韧带,较坚韧,外侧韧带比较簿弱。
1、踝关节扭伤,多因踝关节过度内翻、外翻造成,轻者韧带捩伤或部分撕裂,重者韧带完全断裂,或伴内外踝的撕脱骨折及脱位。
2、本病多发生在青壮年人,因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或下台阶、下楼梯踏空,或跳跃不慎等原因,使踝关节突然向内或向外翻转,内外侧副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或向外翻转,内外侧副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而受损伤,损伤后踝关节明显肿胀疼痛,前下方压痛,皮肤可见大片瘀斑,如伴有撕脱骨折或脱位者,患者不能行走。
3、按摩治疗踝关节损伤的原则是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松肌解痉。但在伤后24小时内一般不主张按摩,以免加重出血。
4、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部及其四周,再自外踝经小腿外侧按揉至阳陵泉穴5遍,以丘墟、悬钟、阳陵泉穴为重点,以有酸胀感不度。
5、患者坐于床上,患肢屈曲,一手捏住胫骨前下部,固定足跟,另一手握住足前部,摇动旋转踝关节3分钟。
6、取仰卧位,一手握其足跟,一手握其足掌,用力牵引,然后再做背伸跖屈动作,并摇晃踝关节。
7、取仰卧位,左手按压其踝部,右手拇指、示(食)指指腹逐个捻足趾,然后用拇指指腹沿足背直推,以皮肤微红为度。
8、取仰卧位,用禅推法自局部向四周外推2分钟。
9、取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小腿下垫一棉枕,足跟呈中立位,家人立于患肢一侧,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小腿后下方跟腱两侧,自上而下均匀直推至跟骨粗隆,重复进行5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