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需要注意的五件事
产前检查需要注意的五件事
一、化验尿液应留取中段尿
化验尿检查的主要内容就是尿液中有无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二尿中蛋白的出现提示有异常情况的发生。正如大家所知,女性的尿道口和阴道口比较近,很容易使尿液被白带污染,不能真实地反映尿液的情况,所以必须留中段尿。留尿时,先解掉前半段的尿液,留取中间一段的清洁尿去化验,这样可以得出比较真实的化验结果。
二、了解家人的健康情况
在第一次检查前,详细的了解自己的直系亲属及爱人家族人员的健康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让自己的爱人和自己一起去做检查,尤其是在第一次的时候。在检查的时候,详细的向医生讲明他自己之前的健康情况,以及有无遗传病家族史等相关问题。咨询有关怀孕的相关文图,帮助孕妇更好地度过怀孕期。
三、尽可能在同等重量的衣着下测量体重
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会增加,而体重增加主要来自3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胎儿,胎儿的发育会影响体重;其次是来自维系支持胎儿生长的结构,如血容量、羊水、胎盘、子宫、乳房组织等的增加。另外,还体内储备的脂肪组织也会影响体重。妊娠体重增加太多或太少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前者可能对孕妇不利,有可能出现妊娠并发症或难产的情况,后者则会造成孕妇营养不良,使胎儿发育迟缓甚至会发生早产。所以正确地测量体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穿着同等重量的衣着去称体重,才能客观地反映体重的增长情况,以便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四、测宫高前要排空小便
是每次检查时医生必须要做的项目有测量子宫高度和腹围大小。所谓的测宫高,就是在孕妇排空小便后,平卧位,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子宫底部最高点的距离,这个能够有效的反映子宫纵径长度,以厘米为单位;而且在腹围那里是经肚脐绕腹一周的长度,仍以厘米为计量单位,它所放映的是子宫的横径和前后径的大小。所以,宫高和腹围可间接反映子宫大小。而且膀胱在子宫的前面,充盈的膀胱会抬高子宫高度,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所以测量宫高前排空小便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静坐半小时后再测量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之一即血压升高。但是正确地测量血压,就是在活动后静坐半小时后测量血压,会有助于客观地反映血压的真实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并治疗轻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产检的好处
怀孕初期做产前检查可以及早确定妊娠,并通过测量血压、化验血尿、全面体格检查以及遗传咨询等等来全面了解孕妇的身体健康情况,并评估是否可以承受住妊娠的全过程,查看有无不利于妊娠的危险因素。
孕中期产前检查可以及时观察了解孕妇的身心变化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胎儿的胎位是否正常、孕妇的骨盆有无异常,并开始为晚期的分娩做好早期相应的准备。
后期的产前检查可以在分娩前及时发现异常特殊情况,并积极防治,方便医生给予正确的产前健康指导,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确保分娩的安全以及顺利。
第一次检查:(13周之前)建立《深圳市母子保健手册》;尿HCG、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查、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地贫筛查);
第二次检查:(16—18周)产前检查(均含胎心多普勒)、血型(ABO、Rh)、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3项(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梅毒血清抗体、血糖、唐氏筛查项目(包括甲胎蛋白、雌三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第三次检查:(20—24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包括胎儿产前诊断项目)、胎儿脐血监测和胎盘成熟度检测;
第四次检查:(24—28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血糖筛查;
第五次检查:(28—30周)产前检查、尿常规、ABO抗体检测;
第六次检查:(30—32周)产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
第七次检查:(32—34周)产前检查、尿常规;
第八次检查:(34—36周)产前检查、胎心监测、尿常规;
第九次检查:(37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血常规、肾功能3项(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胎心监测;
第十次检查:(38周)产前检查、胎心监测、尿常规;
第十一次检查:(39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胎心监测;
第十二次检查:(40周)产前检查、胎心监测、尿常规。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 产前检查容易产生的五点误区
因为早孕试纸的普及,一些女性在家自行测试,发现怀孕后就安心在家等着3个月后建档,认为前三个月没必要去医院检查。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孕早期检查是相当必要的,在停经后7—10周要做腹部彩超排除宫外孕,并确定胎心及胎儿是否在宫内存活。一些孕早期的产检项目还将及时了解孕妈妈的身体情况,是筛选高危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期死亡率的关键,大家一定要重视。
现在很多孕妈咪都是职场女性,时间受限,所以经常不能按时产检,另外一些年轻的孕妈咪对待产检的态度应该转变一下,不要因为不想动、天气不好、没啥不良反应等理由随心所欲地打乱原定的产检计划。产检时间和次数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只有按时产检,才能更好地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亲的生理状况,出现异常也能及时处理。
来产检的孕妈妈很多一听要做B超都会下意识的问一句:“对胎儿有没有影响?”可见大家都B超存在很多误解。B超作为现代医学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基本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孕妈妈不可擅自减少B超检查的次数。
产检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也存在被神化的现象,很多人认为产检无所不能,只要按时产检,就能排除胎儿的所有畸形,保证胎儿的健康。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唐氏筛查只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并不能完全确定是否是唐氏儿,所以大家要理性对待产检中的每一个项目。
我们发现很多孕妈的产检经历就像打游击一样,今天在这个医院产检,明天在那个医院产检,真是想去哪儿检去哪儿检。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各位孕妇能够固定在一家医院、一名医生进行产检,这样能够使产检医生清楚掌握你整个孕期的情况,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便于处理,同时有助于日后制定个性化的分娩方案。
孕期为什么要按期全程产检
产前检查还包括孕期卫生宣教,使孕妇了解孕期正常的生理过程,学会孕期自我监护,指导孕妇自己通过数胎动,可以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自己观察有无孕期出血、早破水、水肿等情况。只有按时进行产前检查才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为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打下基础,所以说,产前检查是保证母子平安所不可缺少的一环。
所有孕妇都应该接受详细而系统的产前检查。
1.通过详细而系统的产前检查,可以及时纠正孕妇身体的某些缺陷;
2.如果发现孕妇患有不宜继续妊娠的疾病,或者发现胎儿有明显的遗传性疾病,可以及早终止妊娠;
3.经过定期产前检查,可了解胎儿发育及母体适应性变化情况,如果异常,及早治疗;
4.通过孕期生理卫生、生活及营养指导,可加强对孕妇及胎儿健康的保护,有利于整个孕产期顺利度过;
5.通过全面系统的产前检查,可决定分娩时的处理方针,保证分娩安全;
6.通过产前检查,孕产妇通过向医生咨询,了解分娩经过及产前产后的注意事项,打消不必要的顾虑,使分娩顺利进行。
每次产检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有些检查项目要在特定的孕周检查,所以不能随意减少检查的次数或不按时检查。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可转入高危门诊,由专门医生监护,这样可保护母儿平安,大大减少围产死亡率。
有些孕妇对产前检查不太重视, 在确诊妊娠后就不再按时产前检查,有的孕妇到孕第5~6个月时才进行第二次产前检查,有的孕产妇甚至到临产时才来医院,这常失去诊断和处理时机,对孕产妇及胎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怀胎十月的过程充满了喜悦、期盼,也十分的辛苦,北京玛丽妇婴医院专家再次提醒准妈妈们除了慎选一位合适的妇产科医师作为健康的守护者外,更要定期作产前检查,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在此祝福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平安的度过怀孕生产过程,生个健康可爱的宝宝。
产前检查费用报销规定
产前检查费用报销规定:
1、医保中心负责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生育费用统筹,生育医疗统筹基金支出范围是:产前检查费、接生费、手续费、住院费和药费。文件规定: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待医疗终结后到医保中心按医保规定范围项目结算。
2、企业职工(含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人员)生育费用属于生育保险支付范畴,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生育或产前检查不能用医保卡结算。
若参加的是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相关生育费用报销由市社保中心受理。
产前检查费是指分娩住院后的产前检查,在分娩期间的医疗费用发票可以作为申请生育保险待遇的材料,您指的“产前检查费”可能是指住院前每次产检所产生的费用,这是“围产期检查费”。而对于分娩前的围产期检查费用是不符合支付规定的。
孕妇需要多久进行一次产前检查
一般来说,你在怀孕28周前需要每月做一次产前检查,28~36周每两周做一次产前检查,36周后每周做一次产前检查,但各个不同地区和医院的规定可能会有一些差别。整个孕期,你可能需要进行10~15次产前检查。
产检的次数取决于你的健康史、怀孕过程中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是否有像高血压这类需要更多产前检查的情况。如果你过去曾经有过任何健康问题,或随着孕期的发展出现新的问题,你的产前检查次数可能会更多一些。除了按照医生的预约,如果你出现任何不适时,也要及时就医。
产前检查很重要
产前检查也是定期检查的过程,通过专业的检查仪器,我们可以了解到胎儿的身体健康发育,了解到妈妈的健康状态变化。特别是在于怀孕的后期,要更大程度的预防准妈妈出现妊娠高血压或者是妊娠糖尿病等问题,我们要及早对其进行治疗。
在产前检查的过程中,医生也会为准妈妈提出一些健康方面的建议。准妈妈们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孕期的相关生理知识,了解关于生活和营养安排方面的常识,这些都是准妈妈们需要逐渐掌握的孕产知识。
在产前检查中,医生会根据胎儿的发育状态,预测是否能够更快顺产。医生也会及时做出一些准备,让准妈妈们更安心的进行分娩。
综上所述,产前检查全程为准妈妈和胎儿们保驾护航,让准妈妈们能够更为安心,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那么产前检查项目有哪些?
产前检查项目 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项目及时间
怀孕早期
怀孕早期,可以通过查血HCG的方式来确定自己是否怀孕了,并且在怀孕6-8周的时候做B超检查,排除是否宫外孕,以及判断怀孕状态是否正常。
孕12周的时候进行初次产检。初次产检中要对于自己之前的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家族史进行检查,了解是否存在一些慢性疾病,了解这些疾病是否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准妈妈还需要进行全身的检查,比如血压、体重、甲状腺以及乳房等等,通过这些检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孕妇们的身体发育状况,了解准妈妈的营养状态。
孕妇大排畸检查要多久一次
一般来说,确诊怀孕的早孕检查并不是正式的产前检查,一般在怀孕12周左右才开始正式的产检,这涉及到的范围较广,检查项目也很多。因此在确诊怀孕后的12周,就一定要开始产前检查了,并且建立孕妇健康手册,记录每一次的产检结果,以便日后分析。
怀 孕12周进行的产前检查被称为初的产前检查,这对日后进行的产前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怀孕到13周以后就进入孕中期,产检的次数会增多,因此孕妇要提前安 排好产前检查时间表,正常情况下怀孕13—28周内每四周产检一次,检查项目包括四维彩超、唐氏筛查等胎儿排畸检查,因此一定要安排好每一次检查。
女性到孕中期之后,身体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对于孕晚期的产前检查就更加重要。29—36周,每两周就要安排一次检查,36周以后直到胎儿出生要注意每周做产检,此时胎儿发育已经定型,因此要做好后的监护,看是否有异常妊娠的情况,正确早日处理。
对于高龄产妇、患有某些疾病的孕妇等高危妊娠孕妇来说,产前检查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它一般年龄的怀孕妇女,就需要更多的检查,并且检查项目也会增加一些,要时常反应自己的身体状况,好在怀孕的前、中、后期各做一次,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通过全面系统的产前检查,可以有效了解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姿势和发育情况,到分娩时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分娩过程安全、顺利。而定期做产前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胎儿和孕妇在每个怀孕周期的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为之后的妊娠降低难度,扫除阻碍。
产前检查时间
1、第1次产检(怀孕12周左右):这个时期的产检主要是核实怀孕情况,并对胚胎作初步了解。必需产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白带、梅毒筛查、B超检查。之前没有做过婚检、孕检的人,还要增加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家里养宠物的人,则要增加寄生虫检查。专家提醒:第一次产检做的检查项目相对最多,这也是为了全面检查准妈妈的健康情况。
2、第2次产检(怀孕16周):第二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和唐氏筛查;辅助检查,多普勒听胎心。专家提醒:第二次产检项目中最重要的是唐氏筛查,需要绝对空腹12小时以上抽血检查。
3、第3次产检(怀孕20周):第三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辅助检查,多普勒听胎心、产科彩超、筛查大畸形。专家提醒:第三次产检项目中最重要的是B超筛查大畸形,做排畸检查前应多动动,这样有利于宝宝的胎位达到最佳位置,可以适当吃几块巧克力,宝宝会变得兴奋、多动,也有利于做排畸检查。
4、第4次产检(怀孕24周):第四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辅助检查,多普勒听胎心。专家提醒:此次是常规检查,也可做筛查大畸形检查。
5、第五次产检(怀孕28周)、第六次产检(怀孕30周):第五、六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辅助检查,产科彩超、多普勒听胎心。专家提醒:从怀孕28周开始,产检变为每两周一次,第五和第六次产检都是常规项目的检查,不需要太过紧张。
6、7次产检(怀孕32周):第七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辅助检查,骨盆测量、骨盆内诊、多普勒听胎心。专家提醒:此次是常规检查加上骨盆测量及骨盆内诊。骨盆测量主要是为了检测骨盆的形态是否异常,各径线是否够大,从而判定胎儿是否可以经阴道顺利分娩。
7、第8次产检(怀孕34周):第八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尿常规、B型溶血性链球菌培养;辅助检查,产科彩超、骨盆测量、骨盆内诊、多普勒听胎心。专家提醒:此次除了常规检查之外也可进行骨盆监测及骨盆内诊。特殊的检查是B型溶血性链球菌培养,b链菌对成人没有影响但对胎儿尤其是顺产胎儿则可能会经过产道的时候感染b链肺炎和败血症。
8、第9次产检(怀孕36周):第九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IV;辅助检查,胎心监护、多普勒听胎心。专家提醒:此次除了常规检查之外,还会有肝功能、肾功能、HIV的化验。
9、第10次产检(怀孕37周):第十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辅助检查,产科彩超、胎心监护、多普勒听胎心、产前鉴定(骨盆测量)。专家提醒:此次除了常规检查之外,最重要的一项是产前鉴定(骨盆测量),骨盆的大小与形状,对于分娩的顺利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如果骨盆的大小、形态异常,并且与胎儿不相适应,则胎儿下降受阻,可能导致难产。为此,产前检查时一定要测量骨盆。
10、第11-13次产检(怀孕38周-40周):最后三次产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宫高、查体(水肿等);化验,血常规、;辅助检查,胎心监护、多普勒听胎心。专家提醒:最后三次产检除了一些常规检查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胎心监护,保证宝宝与妈妈的安全。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
产前检查可以是称为孩子和母亲增加一道保护线,因为产前检查能让孩子和妈妈们的健康更加得到保障。其实很多时候若是产妇和胎儿有什么异样,都是能够通过产前检查看出的,产前检查能够很好的减少产期中的不良影响。但是在产前检查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下这些需要的事项。
1、准妈妈必须清楚自己的血型,其实很多时候产妇对自己的血型并不是很清楚,这其实对孕妇有潜在危险的。所以在生产之前,最好是了解自己是什么血型,若是属于“熊猫血型”,则还需要让医院备血,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不能及时输血。
2、产检的频率:孕妇在孕期做产检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应该根据孕妇的健康史、怀孕过程中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是否有妊娠疾病等等因素而决定。在怀孕28周前需要每月做一次产前检查,28~36周每两周做一次产前检查,36周后每周做一次产前检查,具体多少次产检需要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而定,而这个时期也可以为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做准备。
3、进行产检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孕妇的孕期进程是否顺利,在检查时孕妇也可向医生询问自己的疑虑,虽然产前检查只是检查一些有关孕期的常规性检查,但是对于宝宝真正的健康,孕妇的心情情绪状况也是影响很大的,所以在孕期妈妈保持乐观的心情对宝宝也是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