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脑膜瘤有什么常见并发症呢
巨大脑膜瘤有什么常见并发症呢
1.贫血:脑膜瘤大都供血丰富,术中出血过多是患者贫血的主要因素,减少失血是防止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手段,术前采取脑血管造影了解肿瘤血供以便采取措施应对可减轻患者术后贫血;治疗上可根据贫血程度采用成分输血或给予补血性药物,如尤尼雪等。
2.恶性脑水肿:巨大脑膜瘤在颅内存在时间较长,脑组织严重受损,手术过程中过度牵拉脑组织或脑组织引流静脉受损导致脑静脉回流受阻,均是造成术后脑水肿的重要因素,患者可出现恶性颅内高压,如意识改变、头痛剧烈、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3.癫痫发作:脑损伤、血管闭塞、局部感染等常为术后癫痫的原因,手术时由于牵拉、挤压、直接损伤等都有可能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故术中操作应轻柔,采取自动牵拉器牵拉脑组织是预防癫痫发作的关键,靠近功能区的病变术后采用抗癫痫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
4.颅内感染:由于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伤口暴露时间相应延长,增加了术后内感染的机会。为减少颅内感染机会,术中应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术前2小时滴用抗生素,超过6小时重新滴用抗生素;术后护理好引流管,病房每日消毒处理。
绝经常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1.老年性阴道炎正常育龄妇女卵巢分泌雌激素,使阴道黏膜上皮增生肥厚,抗菌能力很强。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上升,由酸性变为碱性,不利于阴道内乳酸杆菌生存,致使阴道自净作用减弱,同时,由于阴道壁萎缩变薄,血运不足,使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受阴道内其他寄生菌群感染而引起老年性阴道炎。常为一般条件致病菌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或厌氧菌等。
2.骨质疏松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可引起骨吸收增加,肠钙吸收障碍,降钙素分泌减少,骨形成减少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造成骨量丢失增加。从绝经过渡期开始,每年平均骨量丢失率1%~3%,甚至5%,持续5~10年,接着骨量相对稳定,丢失较少约10~20年,70岁后随着老龄又有骨量的加速丢失。
3.骨关节炎绝经女性失去性激素保护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HRT)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绝经期尿失禁女性从围绝经期至绝经期,逐渐步入老年期,其全身各器官都在发生变化,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也逐渐显著。雌激素缺乏,使耻骨肌、筋膜、韧带等松弛,支持组织功能下降,不能维持正常的尿道位置和膀胱张力。当咳嗽、屏气、便秘等增加腹压时,尿液会不自主流出。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
5.绝经期妇女泌尿系统感染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角化细胞减少,使阴道自净作用降低,细菌易于在前庭和阴道内繁殖。女性虽然易发生尿路感染,但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在因素,与机体抵抗力减弱、尿道解剖及生理特点改变以及内环境异常有密切关系。
脑膜瘤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原发性皮肤脑膜瘤罕见,临床表现多不一致。均发生于头皮或脊柱旁区域。可呈小而硬的纤维性钙化结节,发生于头部、额部,偶见于外听道。常见于生后1年内。或见脊柱旁及背部肾区有肿块伴脊柱侧凸。也可见额部发际后出现隆起肿块,无压痛或自觉痛。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确诊。
以上是对于皮肤脑膜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皮肤脑膜瘤并发症,皮肤脑膜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皮肤脑膜瘤常见并发症:
多重肺部感染、脊柱侧凸
一、并发病症
可有脊柱侧凸,也可无严重并发症。肺部感染枕骨后褥疮皮肤脓疖口腔感染和败血症等。部分脑膜瘤患者有前驱症状,如起病前数天感头痛,疲劳,纳差,呕吐,睡眠障碍或精神活动减退等,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见的首发症状有精神障碍,瘫痪,头痛,发热,意识障碍,恶心呕吐。
脑膜瘤的症状
脑膜瘤有良性、恶性之别,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
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突眼、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脚癣常见并发症
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足癣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局部分泌物增多,并且可出现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红、肿、热、痛。如果没有及时适当抗炎治疗,则可能会出现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窝织炎等。
(1)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中医为“红线疹”,红是因为化脓菌从破损的皮肤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
(2)丹毒。丹毒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炎症。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称为“流火”。它是由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中型或细小淋巴管、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3)蜂窝组织炎。中医称瘭疽,一般为继发链球菌感染而引起。也可指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这种病变可发生在皮肤较浅的部位,也可发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间的较深部位。
脑膜瘤有几种
脑膜瘤的几个类型:
1、恶性脑膜瘤:有脑膜瘤的生长特性,细胞形态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而且可以发生转移。这类肿瘤开始可能属良性,以后出现恶性特点,特别是对一些多次复发的脑膜瘤应想到恶性变的可能。恶性脑膜瘤生长较快,向周围组织内生长,瘤细胞常有核分裂象,易恶变为肉瘤。在上述的良性脑膜瘤中,以血管型脑膜瘤最常发生恶变。另外,恶性脑膜瘤可发生颅外转移,多向肺转移,也可以经脑脊液在颅内种植。
2、内皮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蝶骨嵴和嗅沟。肿瘤由蛛网膜上皮细胞组成。细胞的大小形状变异很大,有的细胞很小呈梭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则很大,胞核圆形,染色质细而少,可有l~2个核仁,胞质丰富均匀。瘤细胞呈向心性排列成团状或呈条索状,瘤细胞之间血管很少,无胶原纤维。
3、成纤维型:由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瘤细胞成纵行排列,偶呈栅栏状。细胞间脑膜瘤有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常见砂粒小体。
4、混合型或移行型:此型脑膜瘤中含上述四型成分,但不能肯定以哪种成分为主时,可称为混合型脑膜瘤。
脑膜瘤会威胁生命吗
脑膜瘤对于身体是会进一步引起其它的并发症,并且这些并发症在多重影响下,自身的体质多个方面受到损害后是会进一步威胁到生命的健康。毕竟身体在受到多个并发症有效影响下,是会造成多个组织性受到损害或影响,而这些细节性的问题都是会进一步存在病变问题。
虽然脑膜瘤是会威胁到生命,但是它的威胁现象是需要脑膜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或造成身体各种并发症严重出现后,才会使生命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而且脑膜瘤在生长这个过程中,只要能够及时性进行治疗,是可以将其彻底性治好后,不会造成生命有任何的危害性。
尽管脑膜瘤是会威胁到生命,但是在通过及时对其进行手术切除之后,是可以让脑膜瘤的生长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从而是可以将各种存在的危害性有效进行解决之后,就可以不会使脑膜瘤进一步生长或损害而使生命受到威胁。
妊娠常见并发症
1.妊娠高血压
【定义】怀孕前或怀孕前12周出现高血压,这种孕妇通常有特发性高血压,即非怀孕所引起的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或舒张压高于90,或妊娠后期之血压比早期收缩压升高30或舒张压升高15,称为妊娠高血压。
【影响】
(1)在母体方面:
*妊娠高血压若控制得不好,可能会发生子痫前症。
*胎盘早期剥离,而必须提前娩出胎儿,胎儿早产后续问题多,所以最好能尽量避免。
*妊娠高血压症状严重的话,胎儿死亡率约6%。
(2)在胎儿方面:
*在高血压的影响下,胎儿血流量异常,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获得的营养不足,体重也相对较轻,而有胎儿生长迟滞的问题(IUGR)。
*氧气供应不足,胎儿可能会出现窘迫的征兆(fetal distress)。
【治疗】
*若妊娠高血压发生时间越早,对胎儿的影响就越大。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首先应先控制好血压,预防胜过治疗。
*一般会先控制饮食,勿吃太咸之食物。
*若血压依旧高,再口服降血压药物。
*对于症状严重的孕妇建议住院,给予硫酸镁,以预防痉挛发生。
2.子痫前症
【定义】若有妊娠高血压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二者则称子痫前症。而子痫前症又合并抽搐则称之子痫症,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
【威胁性】子痫症症状严重,胎儿死亡率为10~28%,胎儿早产机率为15%。
【症状】子痫前症的3大症状: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它们出现的顺序并不一定,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临床症状还有头痛、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力模糊、尿少、胎儿体重过轻或急性窘迫、凝血因子的耗损及胎盘早期剥离等。
【原因】
*子痫前症的真正原因迄今仍没有最好的解释方法。
*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血管痉挛,及水分和盐分的滞留。
*这些改变的影响是,减少肾脏的滤过功能,胎盘血量的供应也减少,于是便产生了血压增高、尿中有蛋白及水肿现象,胎儿也有发育过小的情形。
子痫前症孕妈咪的生活准则
如果真的出现子痫前症的征兆,准妈妈不宜过度慌张,应注意下列几点:
(1)饮食控制:避免吃太咸的食物,如:腌制品、罐头食品。
(2)维持高蛋白饮食:每天摄取80~90克的蛋白质,补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质。
(3)多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为宜)。
(4)保持情绪稳定:建议多卧床休息,保持心情愉快,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5)自行监测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压,以了解血压的变化,有异常就应立即就医。
(6)严重者需药物治疗:若症状严重者可能需住院,并以药物降血压,并监控用药后的状况。
3.妊娠糖尿病
【定义】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约1%~3%。
【原因】可能原来即有糖尿病或怀孕时所分泌的大量女性荷尔蒙,黄体素与肾上腺皮质素会加强体内对胰岛素的抵抗力,导致血糖上升。
若具下列因子者应提早检查: (1)前胎糖尿病病史。 (2)家族有糖尿病病史。 (3)曾产下婴儿体重超过4,000公克。 (4)曾产下死胎或先天畸形婴儿。 (5)反复性流产病史。 (6)肥胖。 (7)持续性阴道念珠球菌感染。 (8)尿糖。 (9)羊水过多。 (10)预估胎儿体重过重。
【筛检方法】
*在怀孕24~28周之间,喝50克糖水。
*一小时后验血糖,若血糖数值超过标准140mg%,则须进一步做100公克耐糖测试。
*100公克耐糖测试须事前空腹。
*喝100公克糖水前先抽一次血,喝下后一、二、三小时再各抽一次血。
*四次血糖数值中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超过标准,则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影响】
(1)母亲的影响: *可能会造成糖尿病酮酸血症。 *高血糖高渗性非酮酸性糖尿病昏迷。 *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在十年内约有50%的机会变成糖尿病。
(2)婴儿与新生儿的影响: *低血糖 *巨婴症。 *呼吸窘迫症候群。 *电解质不平衡:如低血钙与低血镁、黄疸、生产伤害、胎死腹中以及脑性麻痹的比率增加。
诊断出为妊娠糖尿病患者怎么办?
1.营养咨询:若经过医师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患者,首先须向营养师做营养咨询,提供正确的饮食方式,并做适量的运动。
2.控制血糖:少数患者经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将血糖控制好,此时须予以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以确保母体与胎儿健康,避免并发症。
儿童脑膜瘤与成人脑膜瘤的区别
一般,脑膜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甚至可达10余年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特别是颅内压增高症状)还不严重;脑膜瘤在儿童期极少见,仅占儿童期颅内肿瘤的0.4%~4.6%。儿童脑膜瘤和成人脑膜瘤,说起来这两种同样都是脑部肿瘤疾病,有些人也许就会以为从字面看起来就完完全全可以知道这两种疾病的区别了,那就是两种疾病的发病的人群不一样,儿童脑膜瘤是发病在儿童而成人脑膜瘤是发病在成人。其实,这两种脑部肿瘤疾病的区别远不止这些。
儿童脑膜瘤与成人脑膜瘤的区别大致有以下一些方面:成人脑膜瘤多为良性,肉瘤样变少见,而儿童颅内脑膜瘤恶性较成人多见。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和后颅凹:成人脑膜瘤好发于大脑突面或矢状窦旁,而在儿童期肿瘤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和后颅凹。合并有神经纤维瘤:儿童脑膜瘤患者多合并有神经纤维瘤病。内皮型和血管内皮细胞型多见:成人脑膜瘤以纤维型和沙砾型多见,而儿童则以内皮型和血管内皮细胞型多见。肿瘤常生长较快:成人脑膜瘤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而儿童患者肿瘤常生长较快,就诊时肿瘤可生长巨大。较多与硬脑膜无粘连者:成人脑膜瘤多与硬脑膜有粘连;在儿童则肿瘤与硬脑膜无粘连者不在少数,可能与肿瘤来自于蛛网膜或软脑膜有关。囊变和出血多见:儿童脑膜瘤钙化少见,囊变和出血多见。复发率较高:儿童脑膜瘤术后的复发率较成人高。
发病位置及病理一般,颅内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位置是脑膜瘤的易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等位置也较为多见;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较少;生长在脑室内脑膜瘤很少见。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膜瘤呈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清楚,一般患者可考虑不开颅、无损失,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的伽玛刀为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