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气海俞的简易找法

气海俞的简易找法

气海俞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的位置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找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椎体(第9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旁正中线旁开1.5寸。

简易找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4个椎体(第11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脾俞的简易找法怎么找

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旁正中线旁开1.5寸。

简易找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4个椎体(第11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脾俞的作用与好处

脾俞为脾的背俞穴,是脾俞输注背部之处,善利脾脏水湿,具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利水,消食化滞之功,是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要穴及脾脏保养要穴。刺激该穴位可以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主治脾的病症。

主治疾病:呕吐,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白浊,吐血,便血等症。

脾俞养生保健用法

1.脾俞穴使用时可采用艾炷灸5-9壮,累计至百余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

2.亦可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3-5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3.针灸时则采用俯伏或俯卧为,向内斜刺1.0-1.5寸,其局部以有酸,麻,胀感,并向腰部放射为宜。应注意进针的方向及深度,该穴内侧肌肉丰厚,向内斜刺较为安全。穴区深面及外侧肌肉较薄,直刺或向外斜刺易刺穿胸壁进入肋膈窦内,甚至伤及肝脏或肾脏等重要器官。

肝俞的简易找法 肝俞的主要功效

肝俞穴为肝的背俞穴,为肝经之气输注之处,故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平肝潜阳,熄风化痰之功;又因肝开窍于目,具有清肝明目,消肿止痛之功。

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向上数2个椎体(第2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胆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3个椎体(第10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关元俞的简易找法

定位: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2腰椎,向下数1椎体(第5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肝俞的简易找法

取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椎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突起,即为第9胸椎棘突,其下左右旁开1.5寸处即为该穴。

气海俞的简易找法 气海俞的治疗用法

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气海俞穴,直刺0.5—1寸。

艾灸方法: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手法:双手轻握拳,叩击气海俞穴。按摩、轻捶此穴可益气补血。

肾俞的简易找法 肾俞的作用

肾俞为肾的背俞穴,是肾气输注之处,能调补肾气,起到滋补阴精,温肾壮阳,培元固本,回阳固脱的作用,是治疗肾虚及肾脏保养的要穴。主要用于治疗小便淋沥,尿频,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水肿,腰脊痛等病症。

肾俞的简易找法怎么找

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向上数2个椎体(第2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肾俞的作用

肾俞为肾的背俞穴,是肾气输注之处,能调补肾气,起到滋补阴精,温肾壮阳,培元固本,回阳固脱的作用,是治疗肾虚及肾脏保养的要穴。主要用于治疗小便淋沥,尿频,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水肿,腰脊痛等病症。

肾俞按摩操作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腰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以指间关节背侧用力按揉,力度以出现酸胀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气海俞是什么意思 气海俞的配伍功效

1.气海俞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

2.气海俞穴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3.气海俞穴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4.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5.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6.气海俞穴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天枢穴:治腹胀、肠鸣;

7.气海俞穴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

大肠俞的简易找法 大肠俞拔罐疗法

配伍天枢,关元穴,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罐法拔罐10-15下,以皮肤发红为度,可用于治疗腹胀肠鸣。

相关推荐

肺俞的最简单的方

简便取穴:低头屈颈,位于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向下数至第3椎体,在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肺俞穴。 经穴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俞的简易 关元俞保健按摩手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腰部,握拳,以食指指节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胀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注意女性经期忌按揉腰腹部。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气海俞的功效

气海俞类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强壮腰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痔漏等症;以及经脉痹阻之腰痛,腿膝不利诸症。

寒积腹痛按摩是怎样的

寒积腹痛按摩: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次髎、 大横、气海,太冲。可重用按压背俞镇痛,搓擦胃 俞温中,推抹上腹和中,按压腧穴 止痛。在施术搓擦胃俞温中时,若 为上腹痛,改胃俞为三焦俞;若为中腹痛、 改搓胃俞为气海俞;若为下腹痛改搓胃 俞为大肠俞或次髎。施数推抹上腹和中 时,根据腹痛部位改变推抹位置,改 开三门、运三脘为掌抹跻周。功效:温中散寒。

痔疮拔罐的位置图图解 痔疮拔罐的位置图

定穴:大肠俞,气海俞,委中,承山。 取穴:气海俞,大肠俞在背部,当第3,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在腘窝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承山在小腿后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取穴方:委中在腘窝横纹中央,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气海俞取俯卧位,摸到第3腰椎,其棘突下旁开2横指即是本穴;大肠俞,两侧髂嵴高点连线与脊柱的交点为第4腰椎棘突下,由此旁开2横指处。

怕冷按摩哪些穴位

足三里穴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合谷穴 取穴: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大椎穴 取穴:大椎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下面,腰椎疼

膀胱俞的简单

膀胱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气海俞疼痛是什么病

气海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腰腹内补的温热水汽由此外输膀胱经,该穴有理气活血,舒筋通络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经脉痹阻之腰痛,腿膝不利,气血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痔漏等症。气海俞处出现疼痛时,也要警惕是否与上述疾病有关,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对症治疗。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是在哪里

气海俞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3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向上数1椎体(第3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气海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腰腹内补的温热水汽由此外输膀胱经,该穴有理气活血,舒筋通络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经脉痹阻之腰痛,腿膝不利,气血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痔漏等症。

气海俞的作用与功效 气海俞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3,4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为第3,4腰神经的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