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婴儿猝死 多些注意减少遗憾
如何预防婴儿猝死 多些注意减少遗憾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为让每个小生命都能顺利长大,请父母、祖父母或保母等在照顾婴儿时,要注意婴儿的睡眠空间是否安全,多些注意,就可以减少婴儿猝死带来的遗憾。
如何预防婴儿猝死 安全睡眠环境降低猝死风险
为降低婴儿猝死症候群的发生风险,参考美国儿科医学会实证建议,并征询国内专家及相关专业医学会意见于儿童健康手册中放入「新生儿照顾锦囊-安全睡眠环境」(如附件)及「婴儿猝死症预防有诀窍」内容:
1.婴儿不与他人同床而睡:宝宝与他人同床而睡也是危险因素之一,就算是与父母或多胞胎兄弟姊妹,都建议要「同室不同床」。
2.确认无任何东西盖住婴儿头部:如使用毛巾被或毛毯时,应将婴儿裹至胸部,并将手臂露出,以减少盖住脸部的机会。
3.婴儿床表面必须坚实,不可有松软物件,如枕头、填充玩具等;且勿让婴儿睡在沙发、椅子、垫子或趴睡在父母或照顾者身上。
4.穿着一件式或睡袋型的婴儿睡衣。
5.避免环境过热,包括穿着太多衣物与过度包裹婴儿。无空调设备时,宜注意通风。
6.无烟环境,勿让任何人在婴儿附近吸烟。
小儿患病毒性心肌炎会遗害终身吗
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往往是病在小孩心上,疼在父母心口,他们不但心痛,更是担心此病会不会给孩子带来终身遗憾。
现在不妨让我们先看一看两个统计数据:经国内1000余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访,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半数以上经数周或数月治疗即痊愈,约40%的病例经数年后也痊愈,只有极少数重症暴发病例在发病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于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及因严重心律失常而猝死。另一组经病毒学证明的8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长达10年的随访中,有63例痊愈(占74.1%),遗留早搏、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轻度后遗症的14例(占16.5%),3例转为慢性(占3.5%),5例死亡(占5.9%)。转为慢性的原因为治疗不及时和未能坚持长期治疗,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衰和猝死。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良好,只有少数遗留后遗症,且大多是心肌修复时瘢痕组织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痊愈后与健康儿童完全一样,既不影响生长发育,也不损害智力,更不会带来终身遗憾。因此,患儿父母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而要把精力放在让患儿充分休息、坚持正规治疗、长期随访、防止反复感染与过度劳累、提高免疫能力上。
婴幼儿猝死的情况
1、父母一方或看护人员吸烟
研究表明,家里吸烟的人越多,每天吸烟的数量越大,宝宝处于二手烟环境的时间越长,发生婴儿猝死的危险性就越大。
2、趴着睡觉
研究表明,如果宝宝趴着睡觉,发生猝死的比例比仰卧睡要高出1.7%~12.9%(根据研究条件不同,数据不完全一致)。美国婴儿猝死综合征研究所常务主任贝蒂?麦肯泰尔说,当婴儿趴着睡觉时,更有可能导致过热,呼吸暂停,还可能再次吸入刚呼出的空气,从而使体内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如果婴儿习惯了仰卧睡,再被换成趴着睡的姿势,发生婴儿猝死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一些专家认为,这就是托婴机构发生婴儿猝死比率相对过高的原因。
3、早产儿或低体重出生儿
宝宝出生越早,发生婴儿猝死的风险就越高。同样,出生时体重越低,发生婴儿猝死的风险也越高。
4、睡觉时过热
有很充分的证据表明,过热会大大提高宝宝发生婴儿猝死的危险。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婴儿猝死综合征专家、儿科教授沃伦?刚瑟罗思说,导致过热的原因可能包括:房间温度过高、给宝宝包裹或盖的毯子过多、毯子盖住了宝宝的头部,或者发烧等。
5、睡觉的地方过软
一些研究发现睡在过软的地方导致发生婴儿猝死的几率升高。让宝宝在水床、豆袋椅、沙发、棉被、鸭绒被和其他松软的物品上睡觉都是不安全的。跟趴着睡觉一样,松软的地方也增加了宝宝发生呼吸问题和导致过热的机会。
吃维生素c有什么好处
维生素C在胶原质的形成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胶原质对于人体的组织细胞、牙龈、血管、骨骼、牙齿的发育和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帮助人体内铁的吸收;常被推荐为预防婴儿猝死症(SIDS)物质;抽烟者和老人需要更多的维生素C。(一支香烟可以破坏25~100mg的维生素C)。
效用:
治疗受伤、灼伤、牙龈出血;
增强治疗尿道感染的药物之疗效;
加速手术后的恢复;
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预防滤过性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具有抗癌作用;
有助防止亚硝基胺(致癌物质)的形成;
可当做天然的泻药;
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发生;
可治疗普通的感冒,并有预防效果;
可使蛋白质细胞互相牢聚,从而能延长寿命;
增加对无机铁的吸收;
可减弱许多能引起过敏症的物质的作用;
预防坏血病。
12个诱因致婴儿在摇篮中死亡
抗原过敏 由于婴儿对某种或某几种抗原,如牛奶、尘埃、聚酯气体、虫类等发生接触性特异反应,或者是婴儿本身具有潜在免疫机能缺陷,都可能造成“摇篮死亡”。
过热中暑 由于婴儿穿戴过多,被盖捂得太严,或气温太高,使其在睡眠中出汗相对增多,造成体液代谢紊乱,发生呼吸暂停而死亡。临床上确有过报道,婴儿猝死过程中,因过热出大汗,有类似中暑的表现。
食道反流 新生儿食道下端与胃相连的贲门括约肌,功能尚未健全。一次性进食过多,胃内压力增高,使食物反流食道,促使迷走神经反射而致呼吸和心跳过缓,并诱发喉痉挛窒息死亡。
上呼吸道阻塞 因呼吸道感染,或因鼻腔分泌物过多且黏稠,软腭松弛后倾,舌后垂,下颌骨活动度较大等原因,造成气道失畅,呼吸暂停致死。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各种原因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体内缺氧应激反应低下,在气道失畅或其它原因导致的低血氧时,不能以哭声呼救,终致脑细胞受损及在发生高碳酸血症和肺动脉压增高中加速死亡。
代谢失常 各种因素导致肝糖原代谢异常,肝内乙烯丙基亚麻酸减少,影响呼吸功能调节;体内维生素B1缺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骤增等代谢失常,均可诱发猝死。
烟毒危害 母亲在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发生过围产期并发症;婴儿睡眠环境密闭而被动吸烟过多,也是猝死原因。
遗传因素 因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生心律不齐致死。但此类猝死者都有家族心律不齐史。
宫内感染 胎儿在子宫内即受病毒感染,出生后感染继续发展,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伴发淋巴组织增生,或因内毒中毒等,都可诱发猝死。
催产素催产 曾使用催产素促产的婴儿,在宫内时受到子宫动脉血管强烈收缩的挤压,较长时间处在供氧不足环境中,出生后又难于以自体功能恢复血氧,也会导致猝死。
睡姿不当 澳大利亚塔马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认为,趴着睡觉的婴儿,其猝死率是仰卧或侧卧者的4-5倍。
肾功能不全 英国科学家发现,所有猝死婴儿中,2/3有肾功能缺陷。这种发育缺陷是在母体中就形成了的。
专家们认为,虽然有关“摇篮死亡”的成因,依旧众说纷纭,但是,针对以上那些可能诱发或促使婴儿猝死的种种因素,及早发现猝死前出现的一些蛛丝马迹,对预防“摇篮死亡”有积极意义。比如,对体重增加很慢,反射及肌张力异常,呼吸不平稳,爱哭及神经过敏的婴儿,应在医护人员的全天候监护中喂养。待到确认猝死危险性降到最低限度时,才让其归家。当然,避免使用催产素,加强孕期保健,避免产程过长,定期做肾功能测定,避免致敏物质的接触,预防感染性疾病,每次不宜喂食太多,避免趴着睡觉,注意不要衣被严裹致热,保持室内清新空气等,都是目前预防婴儿猝死的一些要点。虽然这些方法仍不能完全避免婴儿猝死,但就优生优育来说,也是应该做到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当婴儿猝死原因被完全揭示后,“摇篮死亡”的悲剧就不再是防不胜防的了。
哄宝宝入睡易犯的错误 俯睡--会增加婴儿猝死的危险
国外专家巳发现婴儿猝死综合征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脸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原因在于小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不能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
专家指出,宝宝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此种睡姿可使其呼吸道畅通无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婴儿猝死。
如何预防婴儿猝死
1.尽量不要趴睡。若是想要让婴儿趴睡,家长务必全程坐在旁边,随时观察婴儿的状态。仰睡比较安全的原因除了口鼻不易被压到,也是因为手脚较能自由活动、虽然睡眠安稳度较差,却比较容易被惊醒。
2.婴儿不要睡在过于柔软的床铺上。若是床铺太软,婴儿的口鼻可能会陷进床铺里,徒增危险。
3.当婴儿睡觉时,被子的四个角最好分别塞到床垫下固定,才不会因为婴儿踢被子而意外掩住口鼻。
4.婴儿不要与父母同睡,最好能自己睡在婴儿床上。
5.睡觉时,尽量让婴儿的脚顶到床尾的边缘,头上则可留下一些空间。万一婴儿的口鼻被棉被闷住,他仍有空间可以往上移动、露脸呼吸;不过假使婴儿的头靠床边,脚下留有空间,一旦被闷住他就没有空间可以挣扎露脸,所以也要注意睡前大人将婴儿在小床上的摆放位置是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