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睾丸酮为什么会导致阳痿
缺乏睾丸酮为什么会导致阳痿
我们都知道性激素在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男性激素中的睾丸酮,约占雄性激素的95%,睾丸酮的作用对男性性欲的产生和性功能的维持非常重要。缺乏者可能导致阳痿。
但是睾丸酮的作用对促进精子发生,维持、促进第二性征及性器官的发育更为重要。有人做过试验,切除大白鼠的双侧睾丸,它的交配能力明显下降,并短时间内消失。如将睾丸酮注入无睾丸的鼠体内,其交配能力又重新恢复正常。这也说明睾丸酮对低级动物的影响更明显。而对高级的动物,包括人在内,如果在早期即有睾丸酮的缺乏,就会影响第二性征的发育,性欲低下,甚至性欲丧失。但如果男性成熟之后出现雄性激素的缺乏,其结果可能是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碍。
睾丸酮由间质细胞分泌到小管间组织中,沿三条路线由睾丸释放:精索静脉血流、淋巴、睾丸网液。其中睾丸酮的浓度以精索静脉血流中最高,淋巴次之,睾丸网中的浓度最低。大量资料证明,曲细精管局部睾丸酮的浓度对维持正常精子的发生极为重要。大剂量的外源性睾丸酮可抑制睾丸的生精机能,这是抑制了垂体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从而减少了内源性的睾丸酮的分泌。这也说明,男性(雄性)激素的分泌受脑垂体和丘脑下部的调节,在性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一调节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通常人们又把丘脑?垂体?性腺的这一制约系统称负反馈作用,维持人体内的各种调节来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及正常的生理机能。而睾丸酮在血中的浓度有昼夜变化,早晨水平高,晚间水平低。
阳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激素水平降低,尤其是内分泌阳痿患者,对这类患者,适当补充男性雄性激素,可能对阳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前临床较常用的药物是丙酸睾丸酮。近年来,中药临床和动物实验均证实了,某些补肾中药具有提高血浆睾丸酮水平,增加雄性大白鼠睾丸重量的作用,提示某些中药有类似促性腺激素作用。因此,阳痿患者长期服用补肾的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针对男性性功能障碍,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原发器质性病变从而改善男性功能障碍;对于精神因素引起男性功能障碍,采取精神疏导结合对症药物解除病人的痛苦,最新研究成果“六位一体综合疗法”,安全、有效,在“专项检测、精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药物渗透、超导通络、磁振巩固”等疗法全面调理,对症治疗,给阳痿、早泄、性交痛、逆行射精、性欲障碍等男性功能障碍的病人带来希望。
雄激素并非只与男人性能力有关
男性开始出现焦虑、失眠等情绪,一般在40岁以后,除了此年龄段的男性复杂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带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外,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的改变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指出,低睾酮水平者的抑郁症发生率高于睾酮水平正常者。
男性过了40岁,很多时候情绪低落都与雄性激素分泌失调相关。一方面雄激素分泌过剩会导致脱发,另一方面,雄激素分泌不足带来的问题则更加隐蔽,而且会影响除性功能之外的各个方面: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脂肪增加和骨质疏松等,这些症状都是雄性激素缺乏的表现。
男性体内最主要的雄激素——睾酮
说起雄性激素,很多人可能会有所耳闻。其实雄性激素中的“生力军”就是睾丸酮,也称睾酮。男性睾酮的变化对男性身体的活力、体质和性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睾酮有95%分泌自男性睾丸,男性的肌肉、骨骼、性功能、血糖、血脂和神经系统都会受睾酮水平的影响。
从40岁开始,男性体内睾酮开始递减性下降,这对于男性整体的健康状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何学酉表示,中年男性缺乏睾酮会导致体质下降、性能力衰减,进而影响家庭生活和工作;老年男性睾酮下降不仅会出现以上症状外还会因缺乏睾酮而导致骨质下降,此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患病人群也可能存在睾酮水平低下的情况。
对睾酮缺乏的知晓率不到20%
睾丸酮和男性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调查显示我国男性睾酮分泌的情况却并不乐观。评估结果显示:我国40-49岁男性LOH(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也被称为男性更年期)发生率为19%;50-59岁男性上升至38%,60-69岁男性则高达56%。
男人到中年,会面临LOH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与疾病,很多男性只是觉得这是因为年龄增大导致,其实这些都与睾酮激素下降有关。与如此高的患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疾病的知晓率:在上述调查中,被调查的40-69岁中老年男性群体中,对睾酮缺乏的知晓率不到20%。
男性生殖内分泌是什么呢
睾丸内分泌异常的病变
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比较常见的有克莱恩弗尔特(Kline felter)综合征、放射性损伤、细胞毒素损害、营养不良等;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如Kallmam氏综合征、雄激素受体缺乏所表现的男性假两性畸形等。
肾上腺疾病
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女性化肾上腺皮质肿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均可造成男性不育。
甲状腺疾病
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均可影响生殖功能。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睾酮合成减少,精子生成受到抑制,并发生性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伴有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阳痿等。
垂体功能亢进,早期可出现性欲增加、体型改变等,继而便发生性欲减退、精液异常、阳痿等并导致不育。垂体功能低下,如垂体肿瘤、炎症、手术损伤或放疗破坏垂体,致使垂体功能低下,出现性欲、性交能力降低,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障碍。垂体肿瘤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干扰LH的分泌而抑制睾丸生精功能及发生阳痿,从而导致男性不育。
常用药物竟导致男性不育症
1.男性常用睾丸酮可致睾丸萎缩、精液缺乏、阴茎肥大等。
2.盐酸氟苯丙胺类的减肥药在抑制食欲的同时也会抑制性欲。
3.盐酸阿米替林、丙咪嗪等抗抑郁药,对男女性欲均有影响。
4.环磷酰胺、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秋水仙碱等可致精液减少、精子活力降低、睾丸萎缩、无精子等。
5.许多安眠药都可抑制性欲,甚至使性欲丧失,并可使男子睾丸酮生成减少,阴茎勃起困难,不射精,以及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
6.复方降压片、利血平、甲基多巴、胍乙啶、心得安、可乐定、降压灵等降压药,可影响勃起功能,引起性欲下降、阳痿、不射精及女子月经不调。
7.酒精会使血中睾丸酮的水平下降,并能使卵子或精子损伤、畸形、减少、发育不良、活动能力减弱。长期饮酒还可致阳痿、不射精等。所以,经常服用药酒也可致不育症。
小心这些药物会导致不孕不育
1。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会减少睾丸细胞的有机分裂频率,杀伤精子,使存活精子的活力明显减弱。大量使用庆大霉素,也会使男子精子细胞分裂受阻,生精细胞内的DNA浓度降低,致使生精停止。四环素类药物,对性腺具有毒害作用。
2。甲氰咪胍、泰胃美等抗溃疡药,会抑制男女性欲,导致男女性冷淡和男性阳痿。
3。许多安眠药都可抑制性欲,甚至使性欲丧失,并可使男子睾丸酮生成减少,阴茎勃起困难,不射精,以及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
4。复方降压片、利血平、甲基多巴、胍乙啶、心得安、可乐定、降压灵等降压药,可影响勃起功能,引起性欲下降、阳痿、不射精及女子月经不调。
5。盐酸阿米替林、丙咪嗪等抗抑郁药物,可以影响男女性欲。
6。环磷酰胺、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秋水仙碱等可致精液减少、精子活力降低、睾丸萎缩、无精子等。
7。安体舒通、白消安、甲状腺制剂、甲硫达嗪等可致性欲减退、月经不调、排卵障碍及内分泌异常等。泰尔登、利眠宁、阿托品、洋地黄等常用可致阳痿。常用雷公藤可致睾丸的成精管退化。强的松龙可致精子精液减少及月经失调。含有女性孕酮的药物可致性欲丧失。
8。盐酸氟苯丙胺类的减肥药在抑制食欲的同时也会抑制性欲。
9。男性常用睾丸酮可致睾丸萎缩、精液缺乏、阴茎肥大等。
10。酒精会使血中睾丸酮的水平下降,并能使卵子或精子损伤、畸形、减少、发育不良、活动能力减弱。长期饮酒还可致阳痿、不射精等。
专家指出,在最常用的两百种药物中,有15%的药物可损害性功能。因此,药源性不育症不可忽视,大家在日常治疗疾病时,一定要注意科学服用药物,当然,保持健康的身体是最重要的。
引发阳痿的多种因素
1、非器质病变
即大脑皮质对性兴奋的抑制作用加强和脊髓勃起中枢兴奋性减退。也就是所谓功能性原因,没有器质性病变存在,可以是纵欲过度,使神经系统经常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最终因兴奋过度而衰竭。也可以是慢性病、体质衰弱或过度疲劳,是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引起的身体衰弱或神经衰弱所致。
另一种原因是出自精神因素,例如害怕妊娠、性交环境不良、夫妇感情冷淡、或以为从前遗精、自慰过多而担心性功能有问题,甚至出于对性知识缺乏而产生的恐惧或害怕女方责怪的心理所造成。
2、器质性原因
因老年、个器官系统病变、药物影响或手术等所致的阳痿,这类病人即使在强力性刺激情况下阴茎都不能勃起,约占60%。归纳起来器质性阳痿的原因有:
(1)血运不足: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血管病变均可导致血运不足。动脉粥样硬化,如发生于供应阴茎的动脉或支配营养的血管,亦可使病人发生阳痿。
(2)神经障碍:如脊髓损伤、脊髓横断、脊髓肿瘤、颞叶病变,都可因传导性兴奋的神经障碍而引起阳痿。
(3)内分泌障碍:主要是糖尿病,下丘脑-垂体异常及原发性性腺功能不全:
①下丘脑垂体异常,约占阳痿病人的7~19%,主要是垂体肿瘤,其他有周围病灶浸润或垂体血运障碍等。促使阳痿的因素为粗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减少所致黄体生成激素或促卵泡生存激素(LH及FSH)减少和催乳素增多;
②糖尿病约占50%。病人发生阳痿,较同龄正常的人群多2~5倍,如有外周及植物性神经的病变及血管异常更可加重阳痿,阳痿的程度一般与糖尿病血管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并不一致。发生阳痿的因素主要由糖尿病造成的支配会阴部副交感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狭窄所致的阴茎血流降低,以及糖尿病造成的代谢紊乱精神因素等;
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约有56%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能发生阳痿,但机理尚不清楚;
④甲状腺功能减退,此种疾病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睾酮及睾酮结合球蛋白降低,催乳素增多。阳痿的发生原因在于全身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睾丸曲细胞管退行性病变,及间质细胞减少有关;
⑤原发性性功能不全,常见的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如Klinefelter综合症,先天性双侧无睾症.后者如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血管疾病、化疗或放疗等;
⑥皮质醇增多症、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腺瘤、腺癌或医源性皮质醇增多,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及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丸酮而引起阳痿;
⑦肾上腺功能不足,是与消瘦、营养不良,以致垂体分泌LH及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减少有关;
⑧女性化肿瘤,此类肿瘤可发生在肾上腺或睾丸间质细胞,实验室检查有雌激素增多改变,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引起的阳痿。
3、其他器质性疾病,包括∶
①各种手术并发症,如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交感神经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可影响勃起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而造成阳痿;
②药物影响,例如胍乙啶、利血平、甲基多巴、安宫黄体酮、抗胆碱能药物、雌激素等;
③炎性病变,如慢性前列腺炎;
④毒性物质,例如铅和除莠剂(二种阻碍植物生长化学剂);
⑤外伤,如睾丸外伤阉割、骨盆骨折、阴茎外伤等;
⑥泌尿系统疾病,阴茎硬结症、阴囊积水、精索静脉曲张、包茎、阴囊橡皮肿等都可能引起阳痿。
男性内分泌失调的症状
1、睾丸内分泌异常的病变
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比较常见的有克莱恩弗尔特(Kline felter)综合征、放射性损伤、细胞毒素损害、营养不良等;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如Kallmam氏综合征、雄激素受体缺乏所表现的男性假两性畸形等。
2、肾上腺疾病
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女性化肾上腺皮质肿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均可造成男性不育。
3、甲状腺疾病
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均可影响生殖功能。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睾酮合成减少,精子生成受到抑制,并发生性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伴有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阳痿等。
4、垂体病变
垂体功能亢进,早期可出现性欲增加、体型改变等,继而便发生性欲减退、精液异常、阳痿等并导致不育。垂体功能低下,如垂体肿瘤、炎症、手术损伤或放疗破坏垂体,致使垂体功能低下,出现性欲、性交能力降低,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障碍。垂体肿瘤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干扰LH的分泌而抑制睾丸生精功能及发生阳痿,从而导致男性不育。
阳痿的六大分类
1.功能性阳痿与器质性阳痿
阳痿分功能性与器质性,这主要是阳痿的分类方法,对识别、诊断及治疗阳痿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顾名思义,功能性阳痿是由于精神、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一般起病比较突然,常有恐惧、抑郁、焦虑、惊吓、内疚、紧张等精神刺激因素。而器质性阳痿一般起病比较缓慢,常表现为逐渐起病,进行性加重,多与性器官和其他脏腑器官生理解剖上的器质性异常,或某些药物中毒、外伤等有关。
2.神经性阳痿
神经性阳痿是指各种原因使阴茎勃起中枢和周围神经受损,阴茎不能正常地反射性勃起。阴茎的勃起功能受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脊髓神经的支配。脊髓神经位于腰骶髓段。大脑病变、肿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及脑部手术。脑部病变可影响到丘脑-垂体功能,丘脑-垂体功能受损就会产生激素分泌的紊乱,催乳素和性激素的分泌障碍而影响勃起功能。如果位于腰骶段的神经受损,伤及支配阴茎反射勃起的神经纤维就会发生阳痿。
3.内分泌性阳瘘
内分泌性阳痿是指由于激素分泌障碍和调节失衡导致的性功能障碍。人体性激素的调节是由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支配和反馈的,主要激素有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催乳素等。有人统计,在所有的阳痿患者中,内分泌原因造成的阳痿占10%一35%左右。临床上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内分泌性阳痿种类较多,如糖尿病造成的支配会阴部的副交感神经受损而致的阳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异常,雄激素释放减少,雌激素和催乳素分泌增多而致阳痿,原发性性腺功能不全,使血中游离睾丸酮水平降低而引起阳痿,皮质醇增多症,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与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丸酮,进而发生阳痿;女性化肿瘤,可发生在肾上腺或睾丸间质细胞,使雌激素增多,睾丸萎缩而导致阳痿;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使睾丸酮及睾丸酮结合球蛋白生成障碍而致阳痿等。
4.血管性阳瘘
阴茎的营养和勃起功能依靠阴茎动脉和静脉,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弛使阴茎静脉窦的开放为阴茎的勃起创造了条件。任何影响阴茎动、静脉血流的疾患,均可发生阳痿。
5.医源性阳瘘
医源性阳痿,是指医生为病人诊病及治疗过程中,由于医生使用的语言艺术不佳造成病人的性功能障碍,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影响及多种方式引起的问题。在每个病例中,共同的原因是医生对患病者的勃起困难起了病因性的作用。这可能由于出言不慎或预先没有和病人加以说明,也可能是病人对医生的指导、解释发生误解,或由于权威人物的某些语言,或解释过分详细。有时阳痿可以是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出现,如不育症、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疾病等。勃起困难也可由不恰当的性治疗而引起的,无论是否因以往有性功能障碍,还是接受对不射精或逆行射精的治疗等,患者均有可能会发生阳痿。另外,在进行有关的性知识教育时,患病者由于文化水平的原因或理解的偏差,对性知识中的一些问题产生错误的理解,也可以引起医源性阳痿。
6.垂体性阳瘘
垂体性阳痿是由于脑垂体前叶功能完全或部分缺失造成内分泌不足,从而导致所有激素分泌都减少,所有靶腺的功能下降,男子缺乏促性腺激素而导致的阳痿。垂体性阳痿同时伴有睾丸萎缩、第二性征退化以及精子生成减少、不育症等。垂体激素分泌不足症如发生在儿童和少年时,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停止或者青春期缺陷的表现。人的大脑垂体(垂体腺)受下丘脑的调控,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来调节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的活动。在下丘脑中合成的神经激素调控着垂体前叶的6种主要的肽类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垂体激素则又调控外周的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当垂体前叶功能完全或部分降低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其基本病,以及所缺少的某些专一性的垂体激素。绝大多数病人常常不能感到自己有什么异常,但是偶尔可能突然发作或颇为激烈。最早缺失的往往是促性腺激素,而后出现促生长激素缺乏。当丘脑受损时则所有的激素分泌减少,会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的表现,出现低血压以及对应激和刺激缺乏耐受力,所以垂体性阳痿患者为垂体功能低下综合征的表现之一,而不是独立的病症。因此在治疗上也是综合性的,而且原发病因治疗如脑垂体肿瘤切除等为主要的治疗措施。只有去除病因,阳痿才能得到治疗。
睾丸片与睾丸酮的区别
睾丸素又称睾酮、睾丸酮或睾甾酮,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肾上腺亦分泌少量睾酮,具有维持肌肉强度及质量、维持骨质密度及强度、提神及提升体能等作用。睾酮对男子生殖器官及其它重要器官的作用相当复杂,其生物化学过程尚未完全阐明。
睾丸片适应症:用于神经衰弱,发育迟缓,男子更年期功能障碍或缺乏睾丸素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综上所述,睾丸酮是一种物质,睾丸片是一种药片,含有许多成分。
男性不育之内分泌异常性不育
睾丸内分泌异常的病变: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比较常见的有克莱恩弗尔特(Kline felter)综合征、放射性损伤、细胞毒素损害、营养不良等;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如Kallmam氏综合征、雄激素受体缺乏所表现的男性假两性畸形等。
肾上腺疾病:阿狄森氏病(Addison""s病)、柯兴氏综合征、女性化肾上腺皮质肿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均可造成男性不育。
甲状腺疾病: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均可影响生殖功能。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睾酮合成减少,精子生成受到抑制,并发生性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伴有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阳痿等。
垂体病变:垂体功能亢进,早期可出现性欲增加、体型改变等,继而便发生性欲减退、精液异常、阳痿等并导致不育。垂体功能低下,如垂体肿瘤、炎症、手术损伤或放疗破坏垂体,致使垂体功能低下,出现性欲、性交能力降低,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障碍。垂体肿瘤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干扰LH的分泌而抑制睾丸生精功能及发生阳痿,从而导致男性不育。
阳痿是什么病因造成的
1、非器质病变即大脑皮质对性兴奋的抑制作用加强,脊髓勃起中枢兴奋性减退。也就是所谓功能性原因,没有器质变存在,可以是长期或纵欲过度,使神经系统经常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最终因兴奋过度而衰竭。也可以是慢性病、体质衰弱或过度疲劳,是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引起的身体衰弱或神经衰弱所致。另一种原因是出自精神因素,例如害怕、性交环境不良、夫妇感情冷淡,或以为从前遗精、手淫过多而担心性功能有问题,甚至出于性知识缺乏而产生的恐惧或害怕女方责怪的心理所造成。
2、器质性原因因老年、各器官系统病变、药物影响或手术等所致的阳痿,这类病人即使在强力性刺激情况下阴茎都不能勃起,约占60%,归纳起来器质性阳痿的原因有:
1)神经障碍:如脊髓损伤、脊髓横断、脊髓肿瘤、颞叶病变,都可因传导性兴奋的神经障碍而引起阳痿。
2)血运不足: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血管病变均可导致血运不足。动脉粥样硬化,如发生于供应阴茎的动脉或支配营养的血管,亦可使病人发生阳痿。
3)内分泌障碍:主要是糖尿病,下丘脑-垂体异常及原发性性腺功能不全:
①糖尿病约占50%病人发生阳痿,较同龄正常的人群多2-5倍,如有外周及植物性神经的病变及血管异常更可加重阳痿,阳痿的程度一般与糖尿病血管及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并不一致。发生阳痿的因素主要由糖尿病造成的代谢紊乱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闭孔动脉狭窄所致的阴茎血流降低,以及糖尿病造成的代谢紊乱因素等;
②下丘脑垂体异常,约占阳痿病人的7-19%,主要是垂体肿瘤,其他有周围病灶浸润或垂体血运障碍等。促进阳痿的因素为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减少导致黄体生成激素或促卵泡生产激素(LH及FSH)减少和催乳素增多;
③原发性性功能不全,常见的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如Klinefelter综合征,先天性双侧无睾症。后者如性腮腺炎并发炎、血管疾病、化疗或放疗等;
④皮质醇增多症、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腺瘤、腺癌或医源性导致的皮质醇增多,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及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丸酮而引起阳痿;
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约有56%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能发生阳痿,但机理尚不清楚;
⑥甲状腺功能减退,此种疾病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睾酮及睾酮结合球蛋白降低,催乳素增多。阳痿的发生原因在于全身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睾丸曲细精管退行性病变,及间质细胞减少有关;
⑦肾上腺功能不足,是与消瘦、营养不良,以致垂体分泌LH及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减少有关;⑧化肿瘤,此肿瘤可发生在肾上腺或睾丸间质细胞,实验室检查有雌激素增多改变,导致发育,睾丸萎缩引起阳痿。
3、其他器质性疾病
包括:
①药物影响,例如胍乙啶、利血平、甲基多巴、安宫黄体酮、抗胆碱能药物、雌激素等;
②各种手术并发症,如经会阴切除术、交感神经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可影响勃起的解剖学和学而造成阳痿;
③毒性物质,例如铅和除莠剂(二种阻碍植物生长化学剂);
④外伤,如睾丸外伤阉割、骨盆骨折、阴茎外伤等;
⑤泌尿系统疾病,阴茎硬结症、阴囊积水、精索静脉曲张、包茎、阴囊橡皮肿等都可能引起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