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飞鸟夹胸动作要领 要点六:稳定肘关节
哑铃飞鸟夹胸动作要领 要点六:稳定肘关节
在做哑铃飞鸟时,一定要保持肘关节的稳定,大小臂之间角度保持固定不变。如果无法控制,那么可以先尝试轻重量练习。
上斜哑铃飞鸟肩关节痛 怎么避免上斜哑铃飞鸟肩关节痛
1.上斜哑铃飞鸟的斜板角度要控制在30-45度,不能过大或过小。角度过大肩部压力过多,胸部刺激减小,角度过小则趋近于平板,失去了侧重锻炼上胸的效果。
2.哑铃要紧握并控制好,不要摇晃。
3.做上斜哑铃飞鸟时手肘微弯,小臂与大臂之间的夹角大约为135度,保持固定不变。
4.初次进行哑铃飞鸟锻炼,需要应该以较轻重量进行练习,以避免受伤。
5.训练前进行足够的热身,将关节和韧带充分活动开,让身体微微发热。
胸肌下部分怎么练
下胸可以通过30-45°的下斜凳来获得最好的刺激,下斜杠铃、哑铃卧推以及下斜哑铃飞鸟都是非常好的下胸动作。
下斜杠铃卧推·3组4-6次;下斜哑铃卧推·3组8次;下斜哑铃飞鸟·3组8-12次;俯卧撑·3组12次。
哑铃飞鸟和卧推的区别
动作不同
哑铃飞鸟可以躺在长凳上,也可以上斜、下斜锻炼,使用两手拿哑铃往身体两侧推送,直到两手肘呈90度,两臂与肩膀呈一条直线时,才算动作完成。
而卧推可以趴在长凳上或者躺在平处,双手持哑铃从两侧往上缓慢抬起,当手臂与肩膀在一条线上时完成动作。
锻炼部位不同
哑铃飞鸟是一个单关节的动作,只有肩关节做水平内敛运动,所锻炼到的部位比较单一,主要侧重于锻炼胸大肌。
而卧推是一个多关节的复合性动作,整个过程肩关节、肘关节同时参与,锻炼到的部位比飞鸟要多一些,可以将胸肌、背阔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同时锻炼到。
哑铃锻炼胸肌有用吗
一、哑铃卧推
1、哑铃平板卧推(胸肌中部)
仰卧在长凳上,保持身体自然水平,双脚保持稳定着地。
两肘弯曲双手持哑铃,拳眼相对,手心向腿部的方向,使哑铃的轴线位于乳头的正上方1厘米处。
向上推起,两肘内收速度要平稳,夹肘的同时夹胸,最后两臂接近伸直,动作完成后呼气。
然后,两臂缓慢弯曲使哑铃垂直下滑,下降到起始状态,动作完成后吸气。重复练习即可。
2、哑铃上斜卧推(胸肌上部)
哑铃凳调节成上斜角度(30-45度之间)。双腿撑住地面,双手抓牢哑铃。
慢慢放下哑铃,时间超过1秒到2秒。哑铃大概平行于乳头位置·,双手使哑铃平行举起。
胸部保持紧张状态,如要获得更好效果,可以收缩一下胸肌。
3、哑铃下斜卧推(胸肌下部)
下斜哑铃卧推是在哑铃平卧推的基础上,改变凳子的位置,躯干与地面成15-25度角,头部低于躯干。
推举哑铃至几乎要互相接触的位置,作短暂停留,进行顶峰收缩,然后缓慢平稳下落到初始位置。
动作全程保持对哑铃的控制,动作缓慢平稳,切忌贪图重量影响训练效果。
二、哑铃飞鸟
1、哑铃平板飞鸟(胸肌中间沟)
身体放松平躺在窄凳上,双脚平稳的踩在地面上,保证肩部自由活动,手持哑铃双臂向上伸直,肘关节微屈。
吸气,两臂张开平稳下滑,使肘与肩同高。呼气的同时推举哑铃至初始位置,要找到一种环抱水桶的感觉。
保证动作的协调统一,不要让一边标准,一边很变形,这样会造成两侧胸肌的不对称发展。
2、哑铃上斜飞鸟(胸肌上部)
动作同哑铃平卧飞鸟。
上斜哑铃飞鸟动作对胸大肌上部的厚度和线条,有着非常显著的锻炼效果。
3、哑铃下斜飞鸟(胸肌下部)
动作同哑铃平卧飞鸟。
下斜哑铃飞鸟动作对胸大肌下部的厚度和线条有着非常显著的锻炼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下斜时头部向下,会造成颅内压的升高。所以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三、仰卧屈臂提拉(阔胸很有效)
练习者上背部仰卧在长凳上,臀部下沉,挺胸收腹,双脚弯曲全脚掌支撑与地面,保持身体平衡。双手掌心向上持握一只哑铃与头顶处。
双手持哑铃慢慢屈肘向头顶处下落时,直至上臂与地面平行,大臂和小臂的夹角在100-120度。
这时使整个胸大肌充分扩展,胸廓扩张,收复松腰,臀部下沉。
当哑铃降至最低位置时,集中胸大肌和背阔肌的力量将哑铃沿着原路线还原举起,直到双臂伸直与胸肌正上方。
选哑铃的时候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力量需求,不要为了追求效果而选择过重的哑铃,否则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的情况。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任何健身需要注意的一点。
最新锻炼胸肌的方法
锻炼胸肌用杠铃和哑铃,就能够全面快速的练出效果。
杠铃动作-杠铃平板卧推
动作要领:
1.采用宽握距,使胸大肌获得充分伸展和彻底收缩;要求躯干和胸部向上挺起成桥形,两肩下沉,横杠放在胸上置乳头上1厘米处;当杠铃推起至两臂伸直时,必须使胸大肌处于“顶峰收缩”状态,稍停。
2. 上推时用鼻子呼气,还原时用口吸气。
哑铃动作-哑铃平板卧推
动作要领:
1.仰卧在平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肘弯曲,握住哑铃,拳眼相对,手心朝腿部的方向,哑铃的轴线位于乳头上方(胸肌中部),抵住胸部。
2.向上推起,两肘内收,夹肘的同时夹胸。哑铃向上的同时略向前偏,呈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两臂伸直时,哑铃重心接近处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但不要正好位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这样会使骨骼支撑住哑铃的重量(这种由骨骼而不是肌肉支撑重量的情况称为“锁定”),使得胸肌放松,影响锻炼效果。然后,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重复。
3.呼吸方法:上推时用鼻子呼气,还原时用口吸气。
哑铃动作-哑铃平板飞鸟
1.准备动作:仰卧窄凳(宽20~25厘米)上,双手持铃,掌心相对。上背部紧贴凳子,脊椎保持生理弯曲,核心收紧!
2.下放:下放哑铃时注意力集中在胸缝处,靠胸肌的张力控制住哑铃缓慢下放,同时充分吸气、挺胸,幅度要完全到位。
3.收缩:上举时要靠胸肌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直至哑铃相触,这样可避免肩背 过分参与用力。
4.意念集中:注意集中在胸部肌肉,感觉胸肌被拉扯和收缩,为了使动作更加准确,可想像去抱一课大柱子。
哑铃飞鸟与绳索夹胸的区别
1.绳索夹胸动作轨迹较为固定,不需要太多肌肉去控制稳定,操控起来更加容易。而哑铃飞鸟则更加不稳定,需要更好的控制力,对力量要求更高,难度也因此更大。
2.哑铃飞鸟所需器械较为简单,在家也可以练习,而绳索夹胸器械较大,个人购买所需花费也更多,一般是去健身房进行训练。
哑铃卧推和飞鸟的区别
哑铃飞鸟主要作用的肌肉就是胸肌。
哑铃卧推锻炼的部位较多,包括了胸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
以此看来,哑铃卧推可以锻炼更多的肌肉,而哑铃飞鸟锻炼的肌肉单一。
哑铃飞鸟是单关节动作,肘关节基本是固定的,不会发生变化,主要是肩关节在做运动,不需要太多肌肉参与。
卧推需要肘关节,肩关节共同参与,是多关节动作,并且参与肌肉也更多。
哑铃飞鸟与绳索夹胸的区别 哑铃飞鸟与绳索夹胸怎么选
哑铃飞鸟需要更多的发力技巧,很多新手往往不能掌握好发力,起不到较好的锻炼效果。而绳索夹胸较为简单,更加易于掌控。新手选择绳索夹胸,更加容易找到胸肌的发力感。
哑铃飞鸟只需要哑铃以及哑铃凳,花费不大,占地不多,即使在家练习也是非常适合的。而绳索夹胸器械较大,费用也更贵,一般更适合于去健身房训练。
有一点锻炼基础或者能够掌握发力的训练者,可以选择哑铃飞鸟,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的对力量的掌控。或者结合绳索夹胸一起练习。
飞鸟和卧推怎么选 关节参与
哑铃飞鸟是单关节动作,肘关节基本是固定的,不会发生变化,主要是肩关节在做运动,不需要太多肌肉参与。
哑铃卧推需要肘关节,肩关节共同参与,是多关节动作,并且参与肌肉也更多。
哑铃飞鸟夹胸动作要领 要点二:动作用力
上举哑铃时,要充分依靠胸肌力量,动作到位,直至哑铃相触。
下放哑铃时,一定要用胸肌的力量控制其慢慢下降,而不是靠重力自然放下,甚至突然放下。同时要保持挺胸。下降一定要下降到位,直至哑铃和身体平行。
避免八字胸肌在家就能炼出完美胸型
训练1:双杠臂屈伸
目标:胸肌下沿和外沿
尽量找到宽握距的双杠,以便当你曲臂下降身体时,身体可以下降的更深,更大的拉伸你的胸肌。v型双杠也是练胸肌很好的工具。
提示:宽握位将帮助你募集更多的胸肌纤维。
训练2:外旋腕平地卧推
目标:胸肌外沿和厚度
仰卧,双手持哑铃位于身体两侧,在最底部时持铃手掌心相对,肘部夹紧于身体两侧。随着你推起哑铃,外旋手腕,直到最高位时掌心向前。
提示:腕部外旋动作可增加胸肌纤维的募集量。
训练3:平地毛巾哑铃飞鸟
目标:胸肌外沿和胸沟
如果你家中没有哑铃平凳,你又如何利用哑铃训练胸肌呢?补救措施是:一块毛巾。在哑铃飞鸟前,先用毛巾叠成两个巴掌大,垫到两肩胛骨之间仰卧。抬高身体后,双手持铃两臂始终伸直,下降哑铃到其几乎触地,然后肩关节做水平内收动作,胸部用力向内夹。
提示:飞鸟对于增大胸肌面积卓有效果。
哑铃飞鸟夹胸动作要领 要点四:意念集中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胸部,注意感受胸肌每一次伸展和收缩,记住胸肌的发力,使动作更加准确。
哑铃飞鸟夹胸动作要领 哑铃飞鸟基本动作
1.双手各握一只哑铃,坐在哑铃凳一端,双脚自然落在地面上,身体慢慢躺在哑铃凳上,手肘打直,挺胸缩小腹。
2.双手从平行开始上举,双手手肘微弯,由两边向中间夹哑铃,直到哑铃相触。
3.慢慢从原轨迹放下哑铃,直到与身体保持平行。
4.重复2、3步骤。
新手练胸肌的动作
第一式:平板哑铃飞鸟
锻炼部位:胸大肌外侧;健身功效:很好地锻炼胸部的肌肉,可以让胸大肌变得更加结实、有力,能刺激胸部肌肉的生长;练习组数:3~5组,每组8~12个;健身吧提示:开始时可以使用较轻的哑铃重量,以便掌握动作要领,保持双肘微弯的固定角度,下放到背平面即可,上举时像抱一棵大树一样,不是直上直下,沿一定弧度推举,感受胸肌的拉伸和收缩。发力张开双臂时,呼气;动作恢复放松时,吸气。
第二式:拉力器十字夹胸
锻炼部位:下部胸大肌,中部胸肌;健身功效:这个动作充血效果很明显,用轻重量多次数,保持双肘微弯,低头含胸,动作顶点努力挤压胸肌。练习组数:4~6组,每组20个。
第三式:蝴蝶机飞鸟
锻炼部位:胸肌中缝;健身吧提示:直臂比常规的屈臂动作效果好。坐于凳上,伸直双臂。拳眼向前,小臂抵住挡臂板。这样双臂能在胸前交叉,幅度自然大于屈臂动作。交叉双臂时坚持1-2秒钟,顶峰收缩。以尽量对胸肌近中缝处进行挤压,逼其:“立“起来。 练习组数:3~5组,每组8~12个。
第四式:上斜哑铃推举
如何练出大胸肌呢?锻炼部位:上部胸大肌;健身吧提示:哑铃比杠铃好处就是没有横杠限制,可以充分拉伸胸大肌,注意不要下放的太低,以免拉伤胸肌。这个练习放在前面做,因为自由重量需要花很大精力。斜板的角度控制在30-45度之间,角度太大对三角肌前束的压力也越大,会影响到胸肌的发力。练习组数:3~5组,每组8~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