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孩子如何预防龋齿
不同年龄孩子如何预防龋齿
1岁半左右
孩子的上下门牙均已长出。此时,家长要关注孩子上排门牙及牙缝、牙根的卫生状况。因为最早长出来的下排门牙常被唾液濡湿,而唾液有杀菌作用,因此下排门牙不易得龋齿。
2-3岁
此时,孩子的槽牙刚刚长出,父母要特别注意其咬合处沟槽部分的清洁,因为新生牙齿较弱,个头比周边的牙齿矮,咀嚼时不易被刺激到,不利沾染唾液,容易长龋齿。
4-5岁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要注意槽牙的牙缝卫生状况,这个部位咀嚼时常用到,易残留食物残渣,清洁时除了刷牙外,最好再配合牙线。
6岁-小学低年级
此时,孩子开始长恒牙,在乳牙与恒牙交替期间,如果家长不注意自家孩子牙齿卫生状况,会使恒牙一长出来就得龋齿。
小学3-4年级
孩子的上下门牙开始由乳牙转变成恒牙,此时,尤其要注意其卫生状况。此外,这个年龄段儿童在刷牙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家长从旁指导。
小学高年级
12岁左右,孩子开始长第二大臼齿,由于新生不久,位置比旁边牙齿要低,刷牙时不容易刷到,因而要特别注意其卫生状况,防止龋齿。
预防儿童蛀牙四大妙招
预防儿童蛀牙妙招一
“牙菌斑染色片”让牙垢显形。孩子刷牙结束后,让他将此物放在嘴里咀嚼1分钟,再用清水漱干净。此时,牙面上有污垢的地方就被染成红色,刷干净的地方则安然无恙。让孩子亲眼看到自己刷牙有否达到效果,能提高其认真刷牙的积极性。
预防儿童蛀牙妙招二
“窝沟封闭”清除牙面死角。在孩子后牙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裂隙和窝沟,每当吃完粘性大的食物,这里总是成为“藏污纳垢”之地,刷牙时难以清洁,往往也是儿童最容易患龋的部位。牙科医生可以用一种名为“窝沟封闭”的办法来预防窝沟龋病的发生,这种技术最适合儿童的乳磨牙和称为“六龄牙”的第一恒磨牙。
预防儿童蛀牙妙招三
“氟保护漆”给牙齿穿上保护衣。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安全、经济,可以有效抵抗“糖衣炮弹”的威胁,减少蛀牙的发生。一般一年两次,尤其适合低龄儿童龋齿的预防。
预防儿童蛀牙妙招四
SCAT法测试孩子患龋的几率。每个孩子对于龋齿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不妨采用由石四箴教授研制开发的SCAT法对孩子进行小测试。如果测试结果为强阳性,那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多种方法预防孩子蛀牙的发生。
乳牙会影响恒牙吗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关键
乳牙龋的危害很大,但只要家长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乳牙龋是可以预防的。
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给宝宝刷牙要选用适合年龄段的牙刷,刷毛不能太硬,宝宝牙龈上皮很薄,如果擦破了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发炎。
另外,在宝宝没能掌握刷牙技巧前,为了保证能够将牙齿清洁干净,最好由爸爸妈妈帮助刷牙。刷牙时,让宝宝靠坐在父母怀里,仰头张嘴,这样便于观察和清洁所有的牙齿。
糖容易被细菌分解而产生酸,儿童的饮食多数都是甜的,这样就为腐蚀性酸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因此要尽量减少糖的摄入量及摄入频率。
家长最好每半年至1年请口腔医生给孩子检查一次。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情况,及时就医。
如:涂氟、窝沟封闭等。窝沟封闭是在这些易长龋齿的地方提前填满高分子树脂,隔绝外来的致龋因素。在孩子的磨牙新萌出的一年之内进行窝沟封闭效果最好。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口腔医院的预防科进行窝沟封闭来预防龋病的发生。
小孩换牙乳牙不掉怎么办 如何预防孩子乳牙滞留
1、应该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如果孩子乳牙龋坏应及时治疗,千万不可抱着“乳牙反正会换,不用治疗”的念头。
2、加强孩子的咀嚼锻炼,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给他吃一些耐嚼的食品,在换牙期多吃粗粮、坚果等食品,帮助牙顺利完成;
3、如果发现孩子在换牙期有乳牙滞留现象,应就是就医,该干预时要及时干预,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为什么要预防龋齿
小孩子能有什么牙病?然而,专家讲了几个吓人的数字: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其中5岁儿童97%的龋齿未经治疗,12岁儿童未治疗率为89%。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2007年6月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探讨婴幼儿致龋的原因,无疑有利于预防龋齿。一类龋齿叫奶瓶龋,由于婴儿半夜哭闹,家人会让孩子含着奶嘴睡觉,奶液产酸,就会龋坏前牙,因此最好在临睡前喂饱孩子,半夜喂奶后喝些白开水。对于龋齿预防,专家提出合理进糖的原则,这个糖不仅指糖果,而且指一切甜食。“致龋食物”即具有软、黏、甜、细特点的食物,更要少吃。孩子的最后一颗牙齿很难刷到,而牙齿咬合面有很多细小的裂沟,可以用树脂材料预防地封闭,目前北京已免费为所有适龄儿童做窝沟封闭。
除此之外,重视对婴幼儿口腔的家庭护理,刚出生的小孩用纱布蘸水擦拭牙齿,两岁后用儿童牙刷清洁牙齿,3岁后用儿童牙膏刷牙。
乳牙期换牙期 这些事不可不知
乳牙期:清洁为主、及时治疗牙病
乳牙期的孩子也要注意乳牙清洁和保护。“牙齿长出来后就该开始维护。”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东风西院区主任罗刚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很多家长以为孩子的食物很简单,不需要特别清洁。其实,乳牙牙质更加疏松,更易龋坏,从牙齿萌出起,处处都是蛀牙的风险。婴幼儿时,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睡前清洁牙齿,可用纱布蘸盐水轻轻擦拭牙齿。
除了清洁外,从孩子6个月大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家长就要注意给孩子清洁牙齿,并半年一次带孩子到医院口腔科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这样能够及早发现孩子有没有“烂牙”,乳牙出现症状就要及时治疗。“不要以为乳牙反正要换,烂不烂无所谓。”罗刚称,乳牙过早龋烂,影响营养摄入、身体发育,由于没有咀嚼的刺激,颌骨发育也不足,导致日后牙齿拥挤和牙位不正;乳牙龋坏出现根尖周炎时,牙根周围的炎症也可能会影响牙根部下面恒牙胚的发育和生成,影响恒牙萌出。如果能在早期发现以上问题,治疗会更简单易行,有时用补牙材料一次性补上就可以了。
另外,小儿最好从3-4岁开始,每半年进行一次涂氟,直到6岁为止。所谓涂氟,就是用使牙齿表面和缝隙附着氟化泡沫,释放氟化物,氟化物可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同时阻止它们对牙齿、齿缝中的残余食物进行发酵,以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
换牙期:进行窝沟封闭、半年看一次牙医
6岁后,进入换牙期,要注意保护新长出来的恒牙,不要造成烂牙,应做小儿窝沟封闭,可将龋齿率下降70%左右。
六龄齿应做窝沟封闭。所谓窝沟封闭,就是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能阻止致龋菌侵蚀牙体,预防窝沟龋,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护牙齿的方法。“现在广州市为小学生进行六龄齿的免费窝沟封闭,而有条件的家庭,不妨把全口16颗大牙都做窝沟封闭。”
龋齿妙招改善
妙招一:
咀嚼“牙菌斑染色片”。孩子刷牙结束后,让他将此物放在嘴里咀嚼1分钟,再用清水漱干净。此时,牙面上有污垢的地方就被染成红色,刷干净的地方则安然无恙。这个时候告诉孩子这些红色的意义,让孩子亲眼看到自己刷牙的效果,能提高其积极性。
妙招二:
“窝沟封闭”清除牙面死角。在孩子后牙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裂隙和窝沟,每当吃完粘性大的食物,这里总是成为 “藏污纳垢”之地,刷牙时难以清洁,往往也是儿童最容易患龋的部位。牙科医生可以用一种名为“窝沟封闭”的办法来预防窝沟的发生,这种技术最适合儿童的乳磨牙和称为“六龄牙”的第一恒磨牙。
妙招三:
“氟保护漆”给牙齿穿上保护衣。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安全、经济,可以有效抵抗“糖衣炮弹”的威胁,减少蛀牙的发生。一般一年两次,尤其适合低龄儿童龋齿的预防。
妙招四:
SCAT法测试孩子患龋的几率。每个孩子对于龋齿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不妨采用由石四箴教授研制开发的SCAT法对孩子进行小测试。如果测试结果为强阳性,那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在平时大力加强孩子漱口的监管力度。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做窝沟封闭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做窝沟封闭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做,这要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筛查。
适合做窝沟封闭的孩子首先年龄要符合,一般情况下,6~8岁是孩子最适合做窝沟封闭的年龄。孩子6岁萌出的第一恒磨牙是患龋率最高的牙齿,又是孩子牙列形成的关键性牙齿,所以应抓紧时机,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其次,做窝沟封闭的孩子六龄牙一般窝沟深,容易患龋,或者上下四颗有一颗患龋,其他牙齿尚好。“窝沟封闭只能预防龋坏,并不能治疗龋齿。”刘学军说,如果牙齿表面只是轻微龋坏,通过牙齿清洁、酸蚀等处理后,可以使用树脂材料进行窝沟封闭。但是,如果龋坏严重,就必须通过填补等方法治疗龋齿。不治疗龋齿,即使进行窝沟封闭,龋坏部位细菌仍在继续生存繁殖,龋坏会越来越严重。
宝宝龋齿怎么办
龋齿不治坏处多 关键做好防御
牙齿是我们咀嚼食物的重要工具,也是摄取营养的基础,所以妈妈一定要帮助孩子保护好牙齿,若是发现孩子有龋齿的现象,最好及时的带孩子到医院治疗,以上就让儿科专家来为家长详细的解说龋齿前因后果吧!
后果:龋齿不治危害多
资料显示,龋齿是幼儿常见疾病,患病率高达79.55%。因此,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需要从小保护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乳牙和恒牙的替换一般从7岁左右开始,从门牙至磨牙,一个个脱换,直到12岁左右才换齐。由此可见,乳牙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担负了整整10年的咀嚼工作,特别是8颗咀嚼功能大、且脱换最迟的乳磨牙。乳牙龋齿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发展为牙髓炎、根尖炎,患儿在承受疼痛折磨的同时,可能会发展至乳牙下方的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无法发育。
乳牙龋齿对全身也会造成危害,使咀嚼功能下降,对食物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和全身生长发育。龋齿一旦成为感染病灶后,病灶区有害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带到其他器官,产生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视网膜炎等全身疾病。
原因:含糖类食品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
日常生活中,儿童随意吃糖果、糕点之类的食品,是乳牙患龋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糖类,其中蔗糖在食物中最丰富,它引起龋齿的作用也最强,当进入口腔后,细菌直接利用这些糖类加速繁殖,产生大量的酸,腐蚀牙齿表面,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多吃糖容易使牙齿变坏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口腔中都存在着多种细菌,其中数量较多的是乳酸杆菌和变形链球菌,它们属于产酸细菌。当产酸细菌与食物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作用时就产生酸,这些酸会与牙釉质发生反应,使牙釉质表面脱钙、软化,于是就出现了牙洞。
但是龋齿产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从开始到能看出有洞大概需要1年半左右的时间。有些人比较注意口腔卫生,牙齿的钙化程度比较好,就不容易发生龋齿;而有些人牙齿排列不齐,容易积存食物,又不注意好好刷牙,就容易发生龋齿。
治疗:充填是治疗龋齿的主要方法
解邦杰主任说,治疗龋齿的主要方法是充填。即将龋坏组织去除净,做成一定的洞形,清洗、消毒以后,用充填材料填充,并恢复牙齿缺损的外形,龋齿即可不继续发展。
中龋和深龋的治疗,在去净龋坏组织以后,当洞底已接近牙髓,就需要在洞底加一层护髓剂再填充。而当深龋在去净龋坏组织以后牙髓暴露时,则需要先采取牙髓治疗,然后才能填充。因此,浅龋充填效果最好,这就要求龋齿早治疗。
充填材料主要用银汞合金或复合充填树脂。一般在孩子7岁左右时,乳牙和恒牙开始替换,因此,乳牙充填也可以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做暂时性充填材料填补。
预防:良好保健和定期检查同样不可少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恒牙的生长发育阶段,应减少食物中糖含量及减少餐间吃零食的次数,这是预防龋病的重要措施。
儿童出生后6-8个月就开始出乳牙,2岁半出齐。当第一个乳牙萌出后,家长就应为孩子刷牙。但此时牙齿萌出数量少,孩子年幼,不宜用普通牙刷。家长可用消毒的纱布或棉花沾温水摩擦和拭洗萌出来的牙面,早晚各一次。吃奶或吃其他食物后也要清洁,尤其是在睡前拭洗更重要。也可用一种专为幼儿用的牙刷,即用硅橡胶制成一个指套,在指套顶端的一旁装有柔软的刺状刷毛。使用时,家长将指套式牙刷套在指上给萌出的牙齿拭刷,每次刷1-2分钟,每日2-3次,效果很好。
孩子到三岁左右,就可用儿童牙刷让他们自己做刷牙的模拟动作,但主要由家长为孩子刷牙,并逐渐教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孩子长到四五岁以后就应教导他们正确刷牙方法,使其独立刷牙,但父母要监督,免得刷牙马虎,为孩子一生的口腔卫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能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但是,定期检查还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龋齿初期无症状而不易被察觉,直到出现疼痛症状时家长才急于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此时往往已错过良好的治疗时机。
定期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龋病,早治疗,同时还可接受医师的指导以防治龋病,临床上医师常用的防龋方法是窝沟封闭技术。
最后,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第二恒磨牙11-13岁、双尖牙9-13岁是做窝沟封闭的最佳时间。对口腔卫生不良的残疾儿童,虽然年龄较大或牙齿萌出口腔时间较久,可考虑放宽窝沟封闭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