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行为治疗
多动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行为治疗
强化奖励法是指在多动症患儿出现适应性的行为时给予奖励,奖励可以是钱、小红花、零食、奖状、出游的许可等。但是首先要像患儿明确哪些行为可以受到奖励,这样可以鼓励孩子多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比如孩子如果做到课堂上讲纪律,回家自觉完成家庭作业,持续2-3天能够保持,就带孩子去吃麦当劳或者去做孩子期待已久的事情。
消退法是指在多动症患儿在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做出不良行为时,家长不必指责或者反复强调,应该不予理睬,使其自行消退。
比如孩子向家长提出购买昂贵玩具等不合理要求被拒绝后,就会发脾气,满地打滚,如果这时家长害怕丢脸或者担心孩子上学迟到而满足或者呵斥孩子,都是对这一行为的强化,反而适得其反。适当的时候忽略孩子的这一行为,置之不理,患儿就会减少这一行为。
厌恶疗法是指在多动症患儿出现不良行为时适当给予痛苦刺激,如躯体性惩罚及社会性惩罚等,反复多次后,患儿就会减少不良行为。
比如在患儿破坏玩具、家具后,母亲板起脸孔,不理睬儿童或者打手板、罚站等。此方法比较强烈,可能会使患儿产生不良情绪,建议在其他方法无效时再使用,尽少使用。
矫枉过正法主要是在多动症患儿发生某些不良行为时,进行教育,当患儿改正后予以鼓励,这样有助于培养患儿良好的行为,并且较少引起儿童的反感。
比如孩子在上课时喜欢趴着、懒懒散散,在教育孩子双手放在身后,身子挺直坐正后,孩子能够认真执行时,要予以公开表扬、鼓励。
暂时隔离法是指将导致患儿容易发生不良行为的人或者物与患儿隔离,以减少患儿的不良行为。
比如孩子喜欢破坏玩具、家具、摆设品等,可将孩子暂时放在安全但是没有可供孩子破坏的东西的房间内,以减轻孩子爱破坏东西这个不良行为。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
1、单纯药物治疗就行。很多家长都这样认为,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多动症强调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可以这样说,对于轻症的患儿,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中重症患儿,就需要加用药物治疗,这样才会让患儿远离多动症的困扰。
2、服药使孩子长不高。这也是很多家长的意见。因为认为精神振奋剂会抑制生长,认为这与剂量有密切的关系,停药之后身高就会反跳,其实,即使长期服药也不会影响患儿最终的身高,这个大家是可以放心的。
3、多动症不需要治疗。国内外专家都一直认为,多动症儿童应该早期的进行诊治。经过研究发现,近半数以上的多动症患儿成年后,还会存在一些现象,比如像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它不会自然的痊愈。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通过以上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多动症的治疗误区,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如果要治愈多动症的话,一定要避免上述的治疗误区,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疗多动症。
应该如何治疗多动症孩子
多动症的两个突出表现:活动过多和注意力分散。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它又被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或轻度脑损伤。可能造成孩子多动症的原因有内、外因两种。内因包括遗传的作用----因为学者们发现患儿的亲属中患多动症的人要比其它家庭的人多。还有些孩子在出生时或母亲怀孕时出现过宫内感染、缺氧,出生时的窒息等,可能造成了大脑的损害。外因也很多:父母关系不好,孩子学习困难、或学习压力过重等都可减弱脑的调节功能,促使多动症的发生和持续。对于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而是包括了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饮食治疗,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等,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并不是单纯用哪一种方法就能起到作用的。具体的治疗应该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孩子多动症应该积极治疗,现在治疗多动症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纯生物全物理治疗体系(生物反馈治疗系统+感统训练),绿色无副作用,疗效持久稳定。 家长对多动症儿童要向对待平等孩子一样,不要把他当作多动症孩子,而且不应 该对病儿歧视、指责、打骂或施行体罚,要让小儿树立自尊以及自信心。应该多关心多动症儿童,而且要多带孩子去和小朋友玩耍。
一般情况下宝宝缺锌或者是宝宝铅超标都会引起宝宝多动,最好是给宝宝查一下微量元素,看看宝宝是什么原因,如果缺锌给宝宝补点锌,平时多吃含锌钙丰富的食物;如果宝宝铅超标,可以给宝宝吃点排铅的药。
所以在发现宝宝有多动症的时候,家长首先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不要让孩子有自己和他人不一样的感觉,因此要从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去医院听取医生的指导也很重要。所以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治疗多动症。
多动症怎么办
从中医角度上分析,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即小儿脏腑器官及体格发育尚未成熟,功能还不完善,与成人相比较,是处于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神气怯弱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脏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均未成熟,必然向着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即显示出生机旺盛、迅速生长发育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
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着眼孩子喜欢的东西,和他一起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使他的注意时间加长。比如当孩子喜欢画画时,你应该给他充足的空间,甚至可以和他一起画。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爸爸妈妈尽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让他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如让他参加适当运动,如平衡木、跳床等。避免含铅食物。铅中毒是引发多动症得原因之一,不给孩子吃铅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给孩子用铝制器皿。
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他学会坚持。不要因为他不会数数、不会弹琴就把他说成“笨小孩”,不给孩子压力,让他轻松成长。不孩子面前吵架。父母关系不好也是引发多动症得原因之一,要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教给他冲动和吵闹不是解决问题得方法。目前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饮食疗法等。其中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等,是最为传统、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在治疗上它较为有效,能提高注意力。但是利他林的缺点是,它无法根治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副作用主要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儿科诊疗中心专家首推中药结合推拿为主的治疗,无副作用,见效快,稳定不易复发。
多动症儿童常常动作过多,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好插嘴和招惹别人,因此难以与同学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交技能训练是多动症治疗方法之一,侧重于培养儿童以下方面的能力:了解自身特点;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理解支持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避免攻击性言行以及培养自律能力等。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运用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集体心理治疗矫正不良行为,倡导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儿的社会竞争力,减少挫败感和情绪不适。社交技能训练以6-10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方式活泼多样,以孩子参与为主,包括角色扮演、小品、游戏、讨论等。
选对方法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关键
第一、综合治疗是关键
选对方法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关键。目前多动症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以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为主,其他治疗方法为辅。在治疗中强调家长、老师、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的参加非常重要,各方面要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帮助多动症儿童矫正心理、情绪和行为异常,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自信和自尊,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有人认为多动症不需要治疗;有人认为只要教育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治疗小儿多动症只是医生的事,与老师或家长的关系不大,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点。
第二、连续治疗要强调
既往多动症的治疗小儿多动症,由于只注意儿童的学习问题,又顾虑药物的副作用,常常采用间断治疗,即周一至周五服药,周末停药,节假日也停药,其实这种服药方法并不科学。多动症的症状始终都存在的,并非只是学习问题,而且还包括其他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还有各种功能问题。如果采用间断治疗的方法,可能在学习时症状有所改善,但其他方面的问题并不能改善,而实际上儿童行为和各种功能问题,是一个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问题。因此,目前多主张连续服药治疗小儿多动症,即使是周末或假期,都应该服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多动症的症状
多动症的症状
1、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症状异常时,孩子走路或奔跑时容易摔跤;上体育课时常有不正确的动作,但难以纠正;
儿童多动症症状还会导致孩子缺乏应有的节奏;跳绳、踢毽子动作不如其他儿童协调灵活;
只是由于缺乏自控,在一些场合和环境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动作、表现,甚至出现一些异常的儿童多动症症状:
比如人们经常谈到的多动儿童的运动失调、共济失调,具体表现在走路时不沿着直线前进而走5形,这些也是异常的儿童多动症症状。
2、多动症的心理治疗
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
3、多动症的药物治疗
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中枢兴奋剂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哌甲酯,商品名利他林。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中枢兴奋剂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到物质滥用的问题。
多动症看电视能坐多久 治疗多动症不能完全依赖医生
多动症的病程较长,短时间内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患儿除了看医生和坚持药物治疗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和家里,因此家长、老师的配合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家老和老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心理行为治疗,改善多动症患儿的不当行为。
中学生和小儿多动症需要治疗吗
多动症是需要治疗的
1、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着眼孩子喜欢的东西,和他一起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使他的注意时间加长。比如当孩子喜欢画画时,你应该给他充足的空间,甚至可以和他一起画。
2、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爸爸妈妈尽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让他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如让他参加适当运动,如平衡木、跳床等。
3、避免含铅食物。铅中毒是引发多动症得原因之一,不给孩子吃铅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给孩子用铝制器皿。
4、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他学会坚持。不要因为他不会数数、不会弹琴就把他说成“笨小孩”,不给孩子压力,让他轻松成长。
5、不孩子面前吵架。父母关系不好也是引发多动症得原因之一,要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教给他冲动和吵闹不是解决问题得方法。
专家介绍说,目前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饮食疗法等。其中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等,是最为传统、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在治疗上它较为有效,能提高注意力。但是利他林的缺点是,它无法根治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副作用主要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乌梅治多动症是真的吗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它又被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或轻度脑损伤。对于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而是包括了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饮食治疗,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等,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并不是单纯用哪一种方法就能起到作用的。
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短暂、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不能自始至终地做完一件事,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或走神开小差等。
至于网上的流传相信不是真的,应该尽快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检查为好。
儿童多动症的常见误解
▲误解之一:学龄前就可以确诊。尽管某些儿童确实早在学龄前已显现出诸多多动症症状,甚至早在哺乳期就手脚不停,常吵闹,不肯好好吃、好好睡,上幼儿园后从来不肯静静地听老师讲课等,但从严格意义上说,临床上学龄前儿童是不能被确诊为“儿童多动症”的,而至多只能说是表现出“多动症倾向”。这样的儿童须跟踪观察至少半年,而且孩子必须至少到7周岁才能下结论。
▲误解之二:不必在意“多动症倾向”。既然学龄前儿童表现出来的种种多动症状只是所谓的“多动症倾向”,那也就不必在意。其实,如果学龄前儿童出现了“多动症倾向”而又未能得以及时纠正,那么十有八九在进入学龄期后便可能发展为多动症。研究显示,对学龄前孩子的“多动症倾向”纠正得越早、方法越科学,恢复正常的时间短,康复的可能也就愈大。
▲误解之三:多动症系顽皮所致。多动症患者表现出来的行为异常是心理异常导致的,了解了这一点,家长会明白:孩子的“多动”并非出于孩子顽皮,而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所致。
▲误解之四:“管教不严”可导致多动症。有人常常把患病孩子的“异常淘气”归罪于“管教不严”或“过分溺爱”。有个罹患多动症孩子的妈妈在绝望之余便开始用大棒打他。然而妈妈的严惩并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效果:他还是不改恶习,依然鬼使神差地频频逃课。
▲误解之五:多动症孩子多是坏孩子。由于多动症孩子往往“劣迹斑斑”,他们往往会被成人社会视作坏孩子或“问题少年”。而实际上,这些孩子的本质并不一定坏,只是苦于难以控制自己的所作所为罢了。
▲误解之六:多动症难以治疗。其实多动症,不仅有药物治疗,而且还有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如果能进行上述“综合治疗”,疗效还会大大提高。所以,多动症是可以治疗的。
▲误解之七:多动症可以不治而愈。很多家长盼望随着孩子的长大,多动症的各种症状会改善甚至消失。研究显示,三分之二的儿童期多动症会延续到青少年时期,三分之一会一直延续到成人时期,造成各种不良影响。所以,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在现在社会,有很多儿童患有多动症,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多动症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有很多家长会走进误区。那么,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
1、单纯药物治疗就行。很多家长都这样认为,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多动症强调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可以这样说,对于轻症的患儿,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中重症患儿,就需要加用药物治疗,这样才会让患儿远离多动症的困扰。
2、服药使孩子长不高。这也是很多家长的意见。因为认为精神振奋剂会抑制生长,认为这与剂量有密切的关系,停药之后身高就会反跳,其实,即使长期服药也不会影响患儿最终的身高,这个大家是可以放心的。
3、多动症不需要治疗。国内外专家都一直认为,多动症儿童应该早期的进行诊治。经过研究发现,近半数以上的多动症患儿成年后,还会存在一些现象,比如像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它不会自然的痊愈。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通过以上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多动症的治疗误区,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如果要治愈多动症的话,一定要避免上述的治疗误区,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疗多动症。
多动症的疗法是什么
专家提醒,由于孩子正在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治疗儿童多动症一是要力求痊愈,二是要安全无害,绝不能给孩子的未来留下遗患。
多动症疗法—“医·学·家三位一体疗法”,该疗法形成以中成药治疗、仪器治疗、物理治疗、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体系,针对儿茶酚胺分泌失调,通过恢复递质正常分泌,重建中枢神经系统代偿机制,恢复患儿脑内兴奋和生化代谢系统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目的。
【技术简介】
该疗法形成以运用生物平衡因子通过生物雷电和中医侦测微创介入神经节点及穴位为主导,辅以中成药治疗、仪器治疗、物理治疗、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体系,针对脑部神经递质分泌失调,通过恢复递质正常分泌,重建中枢神经系统代偿机制,恢复患儿脑内兴奋和生化代谢系统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目的。
以上就是多动症治疗的方法,相信大家现在都应该明白了吧,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所以是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感觉孩子有多动症的症状,不要慌张,不要着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名曲病因,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把握最佳的治疗时间,小编提醒广大的家长朋友平常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举动。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五大误区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误区:
1、不需要进行治疗
不少人认为,多动症的孩子长大后症状会逐渐消失,也就会自然痊愈了,因此只要平时抓得紧一点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疗。
其实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孩子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结果影响其生活和学习,对家庭、学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长大后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多动症儿童应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近来研究发现,近半数以上的多动症儿童长大后虽然多动消失了,但其他的症状,如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其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不会自然痊愈,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2、治疗只是医生的事
多动症的治疗要求家长、老师、医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人却认为多动症的治疗只是医生的事,医生开什么药,就就让孩子服用什么药,与其他人的关系不大。
其实,多动症的治疗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其中老师和家长在多动症的治疗中作用更大,因为一天中老师、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他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心理行为治疗,改善孩子的行为,提高治疗的效果。如果仅仅是医生开药,孩子服药,那么治疗的效果只能是有限和短暂的。
3、单纯药物治疗就行
多动症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以心理行为治疗为基础,必要时可加用药物治疗。一般对于轻症的患儿,心理行为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中重症患儿,则需要加用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有人觉得心理行为治疗时间较长,效果没有药物治疗来得快,因此只要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就可以了。
虽然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但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只在服药的时候有治疗作用,而在没有服药的时候症状又可能重新出现,作用短暂,不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主张将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结合起来,才能巩固和加强疗效,取得满意的效果。
4、拒绝药物治疗
有些人听信社会上的传言,误认为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很大,因此坚决反对药物治疗。
其实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目前治疗多动症最主要的药物是精神振奋剂,与其他的药物相比,精神振奋剂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小的。经过国内外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应用,发现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等并无明显的影响。如果孩子的病情较重,而其他的治疗方法不佳,此时仍拒绝药物治疗的话,病情就会进一步加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今后的人生,到时候就悔之晚矣。
5、不需要长期服药
有人认为,多动症儿童不需要长期服药,只要临时服药即可;有些则是吃吃停停;有些家长平时不让孩子服药,只在考试时才让孩子服药。
如何治疗小儿多动症
综合治疗是关键
目前多动症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以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其他治疗方法为辅。在治疗中强调家长、老师、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的参加非常重要,各方面要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帮助多动症儿童矫正心理、情绪和行为异常,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自信和自尊,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有人认为多动症不需要治疗;有人认为只要教育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治疗只是医生的事,与老师或家长的关系不大,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点。
长期治疗须坚持
有人认为多动症只是一种儿童期的疾病,是自限性的,到了青春期后自然就会痊愈的。因此认为,多动症只需要短期治疗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长期治疗。
近年来发现多动症的预后并不乐观。多动症儿童长大后虽然多动表现可能会减轻甚至消失,但其他症状并不一定有明显的改善,常持续多年,甚至可能终身存在。多动症儿童年龄小的时候多动表现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则注意力不集中更明显。到了青少年,会出现学习问题、自卑,还可能出现法律问题。到了大学和成年阶段,会出现缺乏组织计划性、做事不专心等,使得学业失败、工作困难、自卑、物质滥用和事故多等。由此看,多动症的症状始终存在,只是年龄不同表现不一样。因此,学者们提出多动症应是一种终身疾病,需要长程治疗,常常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药物治疗效果好
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心理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既往由于人们对该病的治疗存在着种种误解,特别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往往半途而废,许多患儿并未得到适当的治疗,结果贻误了治疗时机。
近年来,药物治疗越来越被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即药物治疗也应作为首选的治疗。研究发现,只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仅用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相反,如果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对孩子的伤害要比药物的副作用严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