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检查诊断方法
肝硬化的检查诊断方法
1.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对肝硬化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其超声表现为肝脏形态异常,典型者肝脏体积多缩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呈现不均匀增强。可有脾大和腹水。
2.内镜检查
部分肝硬化患者内镜检查可发至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是评价门脉高压症的最可靠的方法。阿静脉压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直接关系,但曲张静脉的程度与门静脉压力不成正比
3.X线检查
主要是吞钡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是否存在及其程度,但其诊断价值比食管内镜略差。X线主要表现为食管粘膜增粗,呈蚯蚓状改变。
4.CT检查
CT检查诊断肝硬化主要依据肝脏形态异常,外形圆钝,各肝叶大小比例失常,左叶、特别是尾叶增大。常有脾肿大,外缘超过5个肋单位。有时尚可发现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腹水等。
5.ECT检查
门静脉高压时,易形成门体分流,ECT可用以检查分流情况。
代偿期肝硬化诊断依据有哪些
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肝硬化的发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慢性疾病发病往往比较隐匿,因此定期的科学的检查是诊断肝硬化发生的唯一办法,临床上很多重症肝病患者就是不重视定期体检的作用导致病情加重造成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硬化诊断方法。
随着诊疗设备技术的发展,肝硬化诊断检查设备非常完善。b超,四项肝纤维化检查,肝穿刺等检查,就是诊断肝硬化发生常用的检查项目。b超是采用超声波观察肝脏外部异常变化,四项肝纤维检查判断肝组织是否发生纤维化,肝穿刺活检将肝脏病变部位组织取样,诊断肝脏病变原因,和肝硬化程度。其中肝穿刺是最精准的检查方式。
肝硬化是由于慢性肝炎导致肝细胞过度修复造成的,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造成肝脏质地坚硬,形成了肝硬化,了解肝硬化症状,也可以及时发现肝脏异常病变的发生,再通过科学的诊断,确定病情,肝硬化时期,肝功能严重下降,最常见的就是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肝掌,蜘蛛痣,肝容。因此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诊。
肝硬化发生后,要结合肝功能检查,肝穿刺检查等多项检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是确保科学检查的原则,同时小编提醒:肝硬化发生后,不科学,不及时的治疗,易造成病情的恶化,影响正常的生命安全,建议大家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异常,及时治疗,早治疗早康复。
脂肪肝检查
检查诊断脂肪肝,可分为一般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象。可有贫血,肝硬化时常有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
(2)谷草转氨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酒精性肝炎及活动性酒精性肝硬化时增高,但前者增高明显,后者增高不明显,两者之比大于2时,对酒精肝有诊断意义。
(3)γ-谷氨酰转移酶(γ-GTP),酒精损伤肝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敏。
(4)氨基酸谱中α-氨基丁酸和亮氨酸成比例的增高。
(5)靛氰绿滞留试验异常为早期酒精性肝病指标。
(6)血清内特异性,酒精性透明小体、抗原抗体阳性,重时抗原抗体均阳性;恢复期抗原阴性,抗体仍短时间阳性。
(7)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增高有助于脂肪肝之诊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助于肝硬化诊断。
2、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1)脂肪肝:显示肝体积增大,实质出现均匀一致的细小回声,并有细小光点密集,声束衰减增强的明亮肝”。
2)酒精性肝硬化中见脾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尾叶相对增大,脾静脉及门静脉直径明显超过正常,。
(2)CT检查
1)脂肪肝:其特点为全肝、肝叶或局部密度低于脾脏的改变。增强扫描时正常肝区及脾脏明显强化,与脂肪肝区的低密度对比更明显。
2)肝硬化:其特点为肝裂增宽,肝叶各叶比例失调,尾叶相对增大,肝有变形,脾增大,大于5个肋单元。
(3)肝活组织检查
可确定有无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并可通过组织学检查与其他病毒性肝炎鉴别。
肝硬化检测方法中最主要的是啥
肝硬化检测方法中最主要的是:
1、实验室检查血清 a/g比率、谷丙转氨酶(alt或gpt)、谷草转氨酶(ast或got)、r—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性、血清胆红素、甲胎蛋白、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胆固醇、尿素氮、肌酐、血糖等以及乙肝放免检测。
2、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 可较正确地反应肝脏内部组织的结构变化。包括肝边缘、肝外形、肝内回声和血管的改变。但约有 1/3的肝硬化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在 b超提示肝硬化时,肝脏影像增大 ,也可缩小,较常为右叶缩小,左叶和尾叶增大、肝表面不光整、不规则 ,甚至呈波浪状。肝实质常不均匀,在致密的回声区内光点增粗并分布不均 ,进而融合呈不规则斑片状。肝内血管模糊、变窄。但可清楚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和动脉、门静脉增宽超过 1.3cm,提示有门脉高压。
肝硬化检测方法中最主要的是啥?肝硬化疾病可能出现在很多时候,包括在自己肝脏出现问题之后造成的硬化性表现,也包括在其他器官出现问题之后诱发的肝硬化疾病,由此可见,我们需要清楚肝硬化疾病的一些检查方法,及早检查有利于肝脏的康复,可见上文内容很重要。
小儿肝硬化检查诊断
小儿肝硬化检查诊断: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血常规:
全血细胞计数减少。肝硬化代偿期血清胆红素、ALT、凝血酶原时间均可正常,血清白蛋白水平轻度下降是肝功障碍的早期指征;
血清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及磷脂增高,ALT中等或轻度增高;而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为肝硬化有活动性病变的实验室异常。
二、超声检查:
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门静脉周围发现有侧支血管形成是肝外门静脉阻塞的一个征象。正常情况下可见到呼吸对门静脉血流有调节作用,如果此征消失提示门静脉高压。但出现此征亦不能绝对排除门静脉高压。
三、食管X线钡剂造影:
在成人,钡剂造影检出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性约为70%。近年来由于内镜的广泛应用,此项技术已很少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检查,而且对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检出价值极其有限。
四、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存在与否及其程度。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一旦病情平稳,应立即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快确定出血部位、病变性质及迅速行镜下止血治疗。
对无症状或处于稳定期的患儿亦可行胃镜检查以便预测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及选择预防性硬化治疗的时机。
五、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插入导管,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在10~20s内即可显影。在伴有海绵状血管瘤样变异的病人,于闭塞的门静脉周围可见有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形成。
诊断肝硬化有哪些标准
1.诊断肝硬化有哪些标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硬化检查的标准中此项增高常见于急性肝炎、中毒性肝坏死;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但不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病情就越重。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种种肝硬化检查的标准在肝炎、肝坏死等均可增高,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脏外,如心、肾、脑,胰血细胞中,所以仅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还应警惕其他脏器病变。ast/alt比值升高,提示肝细胞坏死程度较重或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脏炎症。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急慢性肝炎时中度增高,胆汁淤积和恶性病变时,可显着上升。
4.总蛋白(tp):肝坏死、肝硬化时减低,若小于6g/dl,提示肝脏蛋白的合成障碍。
5.白蛋白(alb):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时减低,常小于3.5g/dl,提示肝脏白蛋白的合成障碍。
6.前白蛋白(pa):这是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分泌蛋白的功能。前白蛋白减低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是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指标。
7.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增高,若明显增高,提示病情较重,必须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8.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1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提示存在慢性肝实质性损害。若a/g比值持续倒置,提示预后较差。
9.血清总胆红素(tbil):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常同时增高,提示为重型肝炎。
10.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延长,常大于13秒。
11.甲胎蛋白(afp):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甲胎蛋白升高不多,这种肝硬化检查的标准一般小于300μg/l。但是原发性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1000μg/l。
12.肝脏纤维化的检查:包括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及脯氨酸肽酶等。急性肝炎常无明显改变,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常显着增高,肝病患者各种胶原均增加,但最重要的是构成基底膜的ⅳ型胶原增加,常大于150μg/l。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表明肝功能状况越不好。
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与检查
一、早期肝硬化的症状诊断和病因诊断
(1)导致肝硬化的病因:有无病毒性肝炎、长期嗜酒、长期营养不良、血吸虫病或化学药物中毒等病史。
(2)早期肝硬化全身症状:主要有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少数早期肝硬化病人可出现脸部色素沉着。
(3)早期肝硬化消化道症状: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
(4)早期肝硬化体征:少数病人可见蜘蛛痣,肝脏轻度到中度肿大,多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一般无压痛。脾脏可正常或轻度肿大。
由于早期肝硬化症状不明显,常易与原有慢性肝病相混淆,所以只根据肝硬化的症状和病因因素不能确诊肝硬化。肝硬化的检查手段才是确诊肝硬化的依据。
二、早期肝硬化的检查诊断
1) 肝脏的病理学检查诊断:到目前为止,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纤维化的最可靠方法。通过肝穿刺病理学检查,不仅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发展至肝纤维化,而且可以弄清肝纤维化到底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可以鉴别出是酒精性肝硬化还是肝炎后肝硬化,以及是否伴有活动性肝炎。鉴别诊断如肝肿瘤、脂肪肝、肝结核及肝脓肿。这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目前在临床上,肝穿刺的设备和技术已很完善,病人的痛苦也很小,在有经验的肝病专科医生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极少。
(2)脏脏的影像学检查诊断:B超、CT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肝纤维化的某些征象,如肝脏轮廓、大小、及肝实质信号强弱的改变. 肝脏血管内径及血流方向、速度的改变,脾脏大小的改变等。能对肝实质、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脾脏及其他脏器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检测,对肝硬变和门脉高压症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但是,目前这些影像学检查尚不能对纤维化做出确诊,更难于准确判断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故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
(3) 血清指标:血清指标是目前研究得最为广泛的肝纤维化诊断方法,其中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Ⅲ—P)、Ⅲ型前胶原(PC—Ⅲ)、Ⅳ 型胶原、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 (1N)等应用较为广泛。这些血清学指标的高低与肝穿诊断的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而可用于诊断肝纤维化。因毕竟不如肝穿刺检查来得直接,对于某些病人来说,往往很难根据一次化验指标高低来确定肝纤维化的程度。但是血清化验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容易复查,如果能定期检查(如每半年或一年 )则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是升高或降低的总趋势来了解肝脏纤维化的发展变化情况,也可大致了解抗纤维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4)血小板和肝功能检查:早期肝硬化时血小板数量比平时减少。肝功能检查,主要表现在蛋白,早期肝硬化可能会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比例倒置等情况。
(5)内窥镜检查
内镜检查可直接发现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布走行、曲张程度及静脉表面有无红色征、糜烂和血痂及活动性出血的出血部位。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内镜检查对判断出血部位和原因有重要意义,还可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如喷洒止血药、进行硬化剂注射等。如发现曲张的静脉有近期出血征象,可采取有关措施,决定下一步的治疗,防止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还可同时确诊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有无溃疡、糜烂、炎症和肿瘤等病变。
皮肤硬化检查诊断
1、病史
应注意询问家族史。如成人早老症、硬化性萎缩综合征,前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系统性硬度病患者也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常见有父与子或母与女儿、或姊妹同患病的现象。个人史应注意籍贯,如生活在黄河以南地区坝传染丝虫病的机会多。在既往史中若有切除局部淋巴结手术史,则可引起局部淋巴管淤积产生淋巴水肿。若有过放射线治疗皮肤阳,则可引起放射性皮炎硬化。
2、体格检查
要注意皮肤硬化是系统性对称性,还是限局性非对称性;前者多为系统性病因,而后者多为局部因素。如系统性硬皮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波及皮肤及内脏全身;而下腿反复发作丹毒感染,则只引起下腿淋巴管堵塞而局部淋巴水肿。硬皮病又可分为肿胀性发硬,而无色素沉着、皮肤表面平滑而有一定弹性感,如淋巴水肿、血管淤积、代谢性部蛋白沉积等;而另一种硬度病硬如木板、伴有色素沉着或萎缩系统性硬度病、放性皮炎、静脉曲张综合征。
3、实验检查及病理
诊断丝虫病可在晚上10时后取鲜血涂片可查到尾丝蝴。系统性硬皮病及综合征查血清抗体5 cm.对阳性及着丝点抗体阳性,为此两种病的特异性抗体5cm-70阳性意味着系统性硬皮病肺部受侵犯、病情较严重。系统性硬皮病组织病理变化:早期真皮胶原纤维肿胀、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晚期炎症不明显,胶原束增厚有鹤样透明变性,血管壁纤维增生变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变窄,甚至于栓塞、皮肤硬化,表皮萎缩色素增加。放射性皮炎则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及萎缩、棘层细胞排列紊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及明显小血管扩张、胶原纤维均质化。也可见核异型性,可导致癌变。
肝硬化检测指标是什么
第一个很重要的化验就是肝功能试验。肝硬化检测化验者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率降低或倒置。转氨酶在失代偿期轻、中度增高,一般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增高较显着,肝硬化检测化验肝细胞严重坏死时,则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高于alt。单氨氧化酶(mao)增高。
失代偿期半数以上患者有黄疸,血清总胆红素与一分钟胆红素均有升高。失代偿期血清总胆固醇,特别是胆固醇酯常低于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在失代偿期有不同程度延长,注射维生素k后也不能纠正。再一个比较重要的检查是腹水检查。肝硬化检测化验者一般为淡黄色的漏出液,并发感染时可为渗出液,血性腹水多为癌变。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b型超声波检查。肝硬化检测化验可显示肝大小、外形改变和脾大,门脉高压时可见门静脉宽度>14mm、脾静脉宽度>10mm,有腹水时可发现液性暗区。
肝硬化检查指标可以在医生在会诊后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检测,肝病专家建议您去正规医院做肝硬化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肝硬化的检测指标都比较重要,能够及时的反映患者的具体状况,患者根据这份检测就能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病情,医生也能根据检测结果对病人进行合理化的诊疗方法,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病情不断变化制定出合理化的治疗方案,有效的防止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肝硬化治疗有赖于各项检测指标,因此肝硬化的检测指标就是患者病情变化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