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膈俞的位置在哪里

膈俞的位置在哪里

膈俞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

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为本穴。

膈俞的作用与功效

膈俞是八会穴之一,是血之会穴,有宽胸降逆,和血止血之功,该穴位虽然不是脏腑背俞,但与横膈的关系密切,在膈俞拔罐治疗膈肌痉挛所致的呃逆,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治疗与血有关的疾病,如配足三里,脾俞,大椎,三阴交,血海治疗贫血;配胆俞左右四穴合用,可治疗五劳七伤,气血虚弱的病症;在膈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中脘按揉有和胃降逆,止呕吐,止呃逆作用。

膈俞保健按摩手法

体位:被按摩者俯卧,两手握拳置于锁骨下,按摩者站其头部前方。

操作:按摩者以两手拇指分置被按摩者脊柱两侧大杼平高处,向下经肺俞,心俞,膈俞穴止,反复推动3-5分钟。

作用:宣热疏风,调理脾胃,使心胸舒畅,上腹部及背部轻松,可防治腹痛,腹胀,嗳气,吐酸,呃逆,食欲缺乏,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烦躁不安等症。

注意:推动时两拇指用力应均匀缓慢,以皮肤微红为度;推法后,在沿经穴位处,可配合指揉法;推动背部皮肤不应使之有褶皱,以免挤伤局部。

心绞痛拔罐位置图

1.至阳穴位置:

至阳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下凹陷中,属督脉。

2.至阳穴取穴方法: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

3.至阳穴功效:

壮阳益气。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利胆退黄、宽胸利膈作用。

1.心俞穴位置:

心俞穴在背部脊柱区,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的背俞穴。

2.心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心俞穴功效:

散发心室之热。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作用。

1.巨阙穴位置:

巨阙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巨阙穴取穴方法:

取穴位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位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3.巨阙穴功效:

募集心经气血。巨阙穴有理气安神,和胃利膈作用。

1.膻中穴位置: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2.膻中穴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3.膻中穴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1.膈俞穴位置:

膈俞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八会穴之血会。

2.膈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膈俞穴功效:

散热化血。膈俞穴有活血化瘀、宽胸利膈、理气宽胸、活血通脉的作用。


按摩什么穴位补肾 膈俞穴:促血液流通,增性欲

功效:按摩膈俞穴,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时,按摩膈俞穴与按摩天柱穴一样可起到提高性欲的功效。按摩膈俞穴有助于女性身体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位置:膈俞穴如何取穴?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膈俞的位置 膈俞保健按摩手法

体位:被按摩者俯卧,两手握拳置于锁骨下,按摩者站其头部前方。

操作:按摩者以两手拇指分置被按摩者脊柱两侧大杼平高处,向下经肺俞,心俞,膈俞穴止,反复推动3-5分钟。

作用:宣热疏风,调理脾胃,使心胸舒畅,上腹部及背部轻松,可防治腹痛,腹胀,嗳气,吐酸,呃逆,食欲缺乏,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烦躁不安等症。

注意:推动时两拇指用力应均匀缓慢,以皮肤微红为度;推法后,在沿经穴位处,可配合指揉法;推动背部皮肤不应使之有褶皱,以免挤伤局部。


膈关的准确位置图 膈关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简易取穴:侧卧位,现在背部找到第7颈椎,再向下数7个突起脊椎骨,为第7胸椎,在其棘突下旁开3横指处即是膈关穴。


肠胃不好艾灸哪里呢

01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即: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02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03

膻中穴

膻中穴的位置:膻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04

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

05

督俞穴

督俞穴的位置:督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06

膈俞穴

膈俞穴的位置:膈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督脉上至阳穴,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07

脾俞穴

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方法

温和灸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施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5~20分钟,灸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2次。

回旋灸

取穴方法:膻中穴、中脘穴。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

隔姜灸

取穴方法:督俞穴、膈俞穴、脾俞穴。

操作方法: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用大或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一般各穴每次施灸5~7壮,每日灸1~2次。

膈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膈俞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穴:位于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再在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膈俞穴。


针灸治疗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有效果吗

针挑疗法是针灸学的一部分,在民间广为流传。近年来,选用背俞穴为主,挑治颈淋巴结核(瘰疬)26例取得满意效果。治疗方法如下:

一、挑治选穴

1、常用穴: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等。

2、备用穴:大杼、风门、附分、魄户、膏肓俞、膈关、脾俞等。也可取相应的胸1~9椎“华佗夹脊”穴。一般一次选2~3穴(双侧);先由患处开始,逐渐向下选挑。原则上,挑过的穴位不再选用。

二、操作让病人反坐在靠背椅上,两臂置于椅架上,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1、选好穴位以龙胆紫或红汞药水作标记。

2、针挑治皮肤以碘酒、酒精作常规消毒。

荨麻疹能艾灸吗 荨麻疹艾灸的穴位

荨麻针艾灸的穴位主要是以治疗过敏以及提升元气为主的,常见的穴位有肺俞、膈俞、中脘、神阙、曲池、血海穴,以及荨麻疹的患处艾灸。

位置: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二指宽)处。

位置: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位置:位于腹部肚脐上方正中间大约4寸(六指宽)处。

位置:即肚脐眼中央。

位置: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位置:屈膝取穴,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心俞的位置和功效 心俞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膈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膈俞养生按摩方法

用按摩槌敲打刺激膈俞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调节脾胃,改善脾胃虚弱,远离呕吐,呃逆。


相关推荐

刮痧可以治疗月经不调 辨证加减刮痧法调理月经

主要症状:经期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或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刮拭穴位:脾俞,胃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胃俞,再刮腹部气海,关元,最后刮下肢足三里,三阴交。主要症状:经期提前,量多,色紫红,质稠,渴喜冷饮,大便燥结,面赤口干,或量少,色红质稠,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刮拭穴位:大椎,膈俞,关元,血海,三阴交,行间。刮拭步骤:先刮背部大椎,膈俞,再刮腹部关元,最

膈俞的简单找法 膈俞的治疗用法

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各种血症等。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膈俞穴,力度微重,出痧为度,可驱风散热,治疗各种血症。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1.用大拇指按揉膈俞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各种血症。2.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膈俞穴。按揉的手法要均匀、柔和,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1次,每次按揉2—3分钟,两侧膈俞

自己怎么打通膀胱经 膀胱经在哪里

膀胱经在人体身上一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其具体穴位如下: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

膈关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膈关穴穴位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6,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7肋间神经干。

拔罐降压 拔罐降血压方法四

特效穴位及经络:心俞、隔俞、肾俞、大椎、命门、神道、肝俞、曲泽至内关穴、膀胱经、督脉。操作方法:1.先在膀胀经膈俞至肾俞,督脉大椎至命门,曲泽至内关行走罐法。隔日1次。2在心俞、膈俞、肾俞、大椎、神道、肝俞穴行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功效:清心宁神,疏肝泄热。

胃疼怎么缓解 瘀血停胃引起的胃痛

辨别方法:胃脘刺痛,疼痛位置固定,疼痛在手按或者饮食后加剧,甚至有的时候可以出现黑便或者呕血症状。穴位按摩方法:选择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膈俞穴、期门穴、公孙穴、以及三阴交穴,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其中中脘、足三里可以疏胃气以止痛;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穴,可以宽胸理气开郁止痛;血会膈俞穴,配以期门穴可以疏肝活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汇之处,可以活血通络。食疗方法:取丹参30克,檀香3克,一起用

膈俞的作用与功效

膈俞是八会穴之一,是血之会穴,有宽胸降逆,和血止血之功,该穴位虽然不是脏腑背俞,但与横膈的关系密切,在膈俞拔罐治疗膈肌痉挛所致的呃逆,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治疗与血有关的疾病,如配足三里,脾俞,大椎,三阴交,血海治疗贫血;配胆俞左右四穴合用,可治疗五劳七伤,气血虚弱的病症;在膈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中脘按揉有和胃降逆,止呕吐,止呃逆作用。

膈关的准确位置图片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膈俞,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膈俞的简单找法 膈俞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鼻出血、牙龈出血、吐血、咳血等各种血症。2. 缓解治疗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贫血、脊背痛等。3.具有养血和营、理气宽胸、活血通脉的作用。4.膈俞的作用相当于中药里活血养血的当归,还兼有补血佳品阿胶的作用。经常按揉膈俞穴,不但能纠正贫血,治疗血虚导致的皮肤瘙痒,缓解阴血亏虚导致的潮热、盗汗,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人体保健不可多得的一个好穴位。

呃逆按哪里可以缓解 小儿呃逆基本推拿治法

治则:和中降逆,顺气止呃。取穴:缺盆,膻中,中脘,脾俞,胃俞,膈俞。推拿手法:1.患儿仰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先拿揉缺盆,膻中穴约2分钟,然后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摩中脘穴约10分钟。2.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治疗3遍,重点在膈俞,脾俞,胃俞约5分钟。3.按揉膈俞,脾俞,胃俞,以酸胀为度,最后搓两胁,使有温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