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诊断
压疮的诊断
一般来说,创面周围伴有红、肿、热、痛局部炎症,如果还有化脓、恶臭症状者即可认定为局部感染征兆,伴发热则说明具有全身反应。
1.多见于截瘫、慢性消耗性疾患、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
2.多发于骶骨、坐骨结节等骨隆突处。
3.在持续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溃疡三步曲病理改变。
红斑狼疮是如何诊断的
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13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并经国内 27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1987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2.光敏感 x10’/升或溶血性贫血: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3.口腔粘膜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5.胸膜炎或心包炎 :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 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
6.癫痫或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 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7.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蛋白尿>0.5g/dl或3+; 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 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白细胞少于4x10’/升或血小板少于100
9.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1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11.抗Sm抗体阳性
12.O降低
13.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皮损部位)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13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并经国内 27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1987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2年修正的分类标准可作为诊断SLE的依据,满足分类标准4项或者更多项者可诊断为SLE。
1 、面部蝶形红斑,弥漫红斑,扁平或高起于颧骨或鼻梁,可以是单侧。
2 、盘状红斑伴有粘着性鳞屑和毛囊口角栓,有些损害可出现萎缩疤,这些损害除面部外亦可见于其他部位。
3 、雷诺氏现象,需要观察到两种颜色。
4 、脱发,病史和医院观察到大量迅速脱发。
5 、光敏感,病史或医生观察到患者皮肤暴露区对阳光反应。
6 、口腔或鼻咽区溃疡。
7 、关节炎(非畸形),一个或多个无任何畸形的外周关节受累:
① 运动性疼痛;
② 触痛;
③ 渗出或关节周软组织肿胀。
8 、狼疮细胞,两个或更多个典型的红斑狼疮细胞,在一个视野看到,或一种细胞在两个或更多视野看到,为大家公认的方法。
9 、持续性的梅毒血清学实验假阳性。
10 、大量蛋白尿,每天超过 3.5 克。
11 、细胞管型,可以是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状或混合型。
12 、下列一种或两种:
① 胸膜炎:胸膜性疼痛病史或为医生所诊断;或 X 线检查两侧胸膜肥厚或渗出。
② 心包炎:被心电图所证实。
13 、下列一种或两种,无血尿,无药物诱发者:
① 精神病。
② 惊厥。
14 、下列一种或两种:
① 溶血性贫血。
② 白细胞减少 1000/ 立方毫米,血小板少于 10000 。
痔疮诊断标准是什么
很多人对痔疮都存是存在误解的,认为痔疮就是肛门部位的一种会起“疙瘩”的疾病,正是因为不是很了解痔疮的具体状况,也就不能够及时的、有效的进行治疗。对此,我们咨询了专业的肛肠专家,为我们介绍痔疮的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境检,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如稍有可疑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结、直肠、肛管的良、恶性肿瘤及炎性疾病。
根据痔疮的症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Ⅰ期,无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痒为主;Ⅱ期,有便血,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Ⅲ期又称为晚期,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疮坏死、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因此,患了痔疮,要积极应对。
痔块脱垂:常是痔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
生活当中人们经常使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那些“勇者”的表现;但是,在疾病的治疗当中,这不是勇者的表现,而是庸者的表现。因为对于痔疮的无知,就是的它有机可乘,希望经过上面的介绍,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痔疮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境检,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如稍有可疑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结、直肠、肛管的良、恶性肿瘤及炎性疾病。
痔疮分类与分期
根据痔疮的症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Ⅰ期,无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痒为主;Ⅱ期,有便血,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Ⅲ期又称为晚期,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疮坏死、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因此,患了痔疮,要积极应对。
痔块脱垂:常是痔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
生活当中人们经常使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那些“勇者”的表现;但是,在疾病的治疗当中,这不是勇者的表现,而是庸者的表现。因为对于痔疮的无知,就是的它有机可乘,希望经过上面的介绍,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痔疮诊断标准是什么
很多人对痔疮都存是存在误解的,认为痔疮就是肛门部位的一种会起“疙瘩”的疾病,正是因为不是很了解痔疮的具体状况,也就不能够及时的、有效的进行治疗。对此,我们咨询了专业的肛肠专家,为我们介绍痔疮的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境检,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如稍有可疑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结、直肠、肛管的良、恶性肿瘤及炎性疾病。
痔疮分类与分期
根据痔疮的症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Ⅰ期,无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痒为主;Ⅱ期,有便血,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Ⅲ期(又称为晚期),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疮坏死、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因此,患了痔疮,要积极应对。
痔块脱垂:常是痔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
生活当中人们经常使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那些“勇者”的表现;但是,在疾病的治疗当中,这不是勇者的表现,而是庸者的表现。因为对于痔疮的无知,就是的它有机可乘,希望经过上面的介绍,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痔疮的诊断
1、直肠癌。主要症状为大便习惯改变,可有直肠刺激症状,指诊可及菜花样肿物,结肠镜及活检病理可定性。
2、直肠息肉。儿童多见,多为低位带蒂息肉,呈圆形、实性,活动度好。
3、直肠脱垂。黏膜呈环形,表面光滑,括约肌松弛。
疥疮诊断的注意要点
疮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是由疥虫感染皮肤所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非常强,故本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因此如何准确及时的自测是否患了疥疮显得尤为重要。
当感染疥疮之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皮肤刺痒,在瘙痒部位同时出现小丘疹,小水疱或结痂等皮疹。其痒甚剧,一般白天稍轻,夜晚加重,往往由于搔抓,遍体搔痕,甚至血迹斑斑,病人难以入睡。疥虫穿入表皮之后,一般需经20-30日的潜伏期才出现皮疹及瘙痒症状。初起皮疹多见于皮肤潮湿柔软处,如手指间、手腕部位的皮肤,继之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如肘、腰部、腋窝、腹部及阴部等处。疥疮的皮疹一般比较轻微,如帽针头大的淡红色小丘疹,或是小血痂。
小水疱多见于 指侧缘,搔破结痂。患处继发细菌感染时形成脓疱。男性疥疮患者除在上述部位发生典型疥疮皮疹外,往往在阴囊、阴茎、龟头上也可发生丘疹,如黄豆或米粒大,散在隆起于皮肤表面。妇女患疥疮时,皮疹多集中在腰部、乳房部、腋窝、臀部、下腹部及外阴部。皮疹的分布与男性有所不同,应须注意。
一、疥疮自诊的注意点
1.自觉剧痒,夜间尤甚。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
2.手缝可见疥虫掘的隧道,长约2~4mm,呈灰褐色不规则曲线。此为疥虫钻行的痕迹。
3.皮疹好发于皮肤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缝、腕屈侧、小腹部、乳房、腋窝、下腹部、腹股沟、阴部等。头和掌跖不易累及。皮损主要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
4.疥疮结节。在阴囊、阴茎、阴唇、腹股沟等处发生黄豆大小的淡红色结节,此为疥疮结节。这种结节往往经久不消,常伴有剧烈瘙痒。
二、疥疮的辅助检查
1.寻找隧道的方法:用蓝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损上,再用棉签揉擦30s~1min,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表面墨迹,可见染成淡蓝色的隧道痕迹。
2.针挑法:选用6号注射针头,持针与皮肤平面成10°~20°,针口斜面向上,在隧道末端虫点处,距离虫点底部1mm,垂直于隧道长轴进针,直至虫点 底部,并绕过虫体,然后放平针杆(5°~10°),稍加转动,疥虫即落入针口孔槽内,缓慢挑破皮肤出针,虫点多在水疱的边缘。
3.刮片法:适用于丘疹,先用消毒外科刀片沾少许矿物油,寻找新发的炎性丘疹。平刮数下以刮取丘疹顶部的角质部分,至油滴内有细小血点为度。连刮6~7个丘疹后。移至载玻片,镜下可发现的常是幼虫,偶有虫卵及虫粪。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可见不规则棘层增厚,炎性细胞外渗,海绵形成,以至表皮内水疱形成,隧道多见于角质层以内,可见虫体或虫卵。真皮中可见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显著。
疥疮诊断方法有哪些
疥疮诊断方法有哪些?疥疮的诊断方法损害处若能查出疥虫,无疑将对本病的确诊具有决定意义,因此要选择正确的诊断疥疮疥虫时,疾病就能初步确定并。因此,疥疮的检查方法介绍如下:
1、针挑法:本法适用于皮损为隧道或水疱。首先要仔细观察隧道,然后于盲端处找出淡黄色虫点。用消毒针头从侧旁刺入,在其底部把虫体挑出,置于载物玻片上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若水疱者,多在疱边缘处可找到虫点,按上面方法把它挑出进行检查。
2、皮肤刮片法:挑选早期丘疹,滴少许石蜡油或普通镜油于皮损上,后用外科刀在皮损表面稍为使劲刮数下,直至油内出现小血点为度,最后移放到油载玻片上实施镜检。
3、镜检法:在待查皮损上加一滴矿物油或普通镜油,以45度角入射强光源(高压汞灯),随后可在低倍镜下直接观察检查。
4、滤过性紫外线灯检查:先于隧道皮损处涂0 .1%四环素液,干后用蒸馏水棉球拭净,然后再放在灯下照射,如隧道内呈亮绿色荧光则阳性。
天疱疮诊断检查
天疱疮的诊断方法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皮损的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1、从临床表现诊断:
(1)各型天疱疮的基本损害均为皮肤松弛大疱,覆有结痂,或难治的糜烂面。
(2)粘膜特别是口腔粘膜往往是寻型天疱疮的早期症状。
(3)Nikolsky氏征阳性。
2、从皮损的组织病理检查诊断
特点是棘细胞层松解表皮内裂隙及水疱形成。棘细胞的棘突变性萎缩,出现松解棘细胞间失去联系,产生裂隙,形成大疱单个或成群的棘细胞游离于疱腔之中,疱底部有绒毛形成,真皮轻度炎性细胞浸润。即所谓“棘层松解细胞(Tzandk细胞)”,这也是Nikolsky氏征的病理基础。
寻常性天疱疮的表皮内大疱位于基底细胞上方,增殖性天疱疮的组织病理与寻常性者基本相同,此外尚见表皮增生呈现假上皮瘤样改变,表皮内有多数嗜酸细胞小脓肿形成。落叶型天疱疮和红斑型天疱疮棘融解性水疱发生在表皮浅层(角层下或颗粒层内)。
3、从实验室检查诊断
(1)刮取新鲜水疱基底组织液涂片 用姬姆萨染色,可见单个或成群的松解游离的棘细胞,胞核大而染色均匀 核周有一透明带,周边的细胞浓染,棘突消失 此即棘突松解细胞,对天疱疮有诊断意义。
(2)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取水疱或其周围皮肤作冰冻切片 可见棘细胞间有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沉积。此外大约25-30%患者可见有IgA和IgM。非病损部约60%有IgG和C3沉着。
(3)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在患者血清中,大约100%有天疱疮抗体。抗体效价和病情大致是平行的。
(4)出现血浆总蛋白降低和不同程度贫血 初起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嗜中性与嗜酸性白细胞增加,血沉常不同程度加速
(5)红斑性天疱疮除上述所见外,尚有抗核抗体阳性,表皮与真皮接合部有IgG和C3 沉着,类似红斑狼疮所见。
寻常痤疮诊断标准
(一)本病常见于青年男女,多在青春期开始发生。
(二)痤疮以面、上胸、背部等处的粉刺、丘疹、脓疱等皮损为主要症状。
1.粉刺:初起为粟粒或针孔大小丘疹,呈与毛囊口一致的圆锥状,毛囊口有栓塞,头黑体白的半透明状,挤压时可出。
2.丘疹:皮脂腺口完全闭塞,形成丘疹,中央有黑头粉刺,可形成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的丘疹。
3.脓疱:在丘疹的基础上感染,发生在丘疹顶部有脓疱,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脓。
4.囊肿:皮损周围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正常皮色或暗红色,按压时有波动感,顶端可有黑头,挤压时可有血性或胶状分泌物排出。
5.结节:炎症较深时,脓疱之壁加厚,形成淡红或紫红的结节,或隆起呈半球或圆锥形,可长久存在,亦能逐渐吸收,亦有溃脓结疤或成窦道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呢
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的介绍。
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
既然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是这么的重要,那具体要进行哪些项目检查呢?有些项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可以不进行的,抗Sm抗体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高达99%,但敏感性仅25%,该抗体的存在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关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不活动时也可阳性,故有助于早期或不典型患者诊断,也可作为回顾性诊断的重要根据。皮肤狼疮带试验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带,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阳性率约为50%,狼疮带试验阳性代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活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其中IgG沉着诊断意义较大。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记之一还包括抗双链DNA(dsDNA)抗体,该方法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对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判断狼疮活动及预后(其量随病情缓解而下降)参考价值较大。本抗体高滴度阳性常伴有肾脏损害。抗核抗体(ANA)是目前最佳的结缔组织病筛选试验,但ANA效价不能反应病情活动程度。ANA见于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如多次阴性则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不大。
以上就是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疥疮的诊断
疥疮的症状一般都比较明显,但是和其他易混淆疾病如皮肤瘙痒症、湿疹等症状相类似,因此,在对疥疮的诊断时,尤其要注意区分。
1、疥疮好发于皮肤细嫩、皱褶部位,常从手指缝开始,1-2周内可广泛传至上肢屈侧、肘窝、腋窝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上侧等处,偶尔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头部及面部,但宝宝皮肤比较细嫩,疥虫很容易侵袭到宝宝的头面部。
2、疥疮的诊断:疥疮常伴有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疥疮结节常见于阴茎、阴囊、小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mm,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3、疥疮的实验室检查:刮取患处丘疹、水疱等处的皮屑,在显微镜下发现疥虫或虫卵;如果发现隧道,可用针尖挑破直达闭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针头大灰白色小点,显微镜下可发现疥虫。
痤疮诊断鉴别
痤疮诊断鉴别
根据患者多为青年,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有黑头粉刺可以诊断,但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溴,碘所引起的痤疮样药疹 有服药史,没有典型的黑头粉刺,皮疹为全身性,发病无年龄的限制。
2.职业性痤疮 与焦馏油,机器油,石油,石蜡,氯萘等化合物接触的工作人员可引起痤疮样皮疹,通常与职业有关,同时工作的人员往往都发生相同的损害,损害往往很密,常发生在接触部位,如手背,前臂,肘部等处。
3.酒渣鼻 多见于中年人,皮疹只发生在面部,以中央部多见,常伴有毛细胞血管扩张。
4.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 损害多为暗红色或带棕黄色的丘疹及小结节,在眼睑下缘皮损呈堤状排列,玻片压诊可见苹果酱色改变,损害与毛囊并不一致
痤疮怎么判断
一、寻常痤疮诊断检查
患者多为青年男女,损害为粉刺,丘疹,脓疱,好发于面部,胸部等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对称分布,不难诊断。
中医病机及辨证:中医认为本病为先天禀赋异常及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熏蒸于上,复感毒邪而发病。
二、寻常痤疮诊断思路:
1、病因诊断:针对每一位患者,要深入了解其病史,分析引起或加重其病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可引起或加重痤疮的常见药物有促同化激素类(如达那唑、睾酮等)、溴化物、皮质类固醇、促皮质素、异烟肼、锂、苯妥英钠等;一些化妆品和油脂也可能堵塞毛囊产生痤疮样皮疹;内分泌因素主要包括Cushing's病或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等,另外女性的痛经、多毛、阴蒂肥大、暂时性突发及严重的痤疮都有可能提示雄激素过多症。
2、临床诊断:依据皮损形态如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分布脂溢区域,可做出诊断。
三、寻常痤疮分类诊断
1、白头粉刺:针尖至针头大圆锥形丘疹,呈皮色或灰白色,不易挤出脂栓。
2、黑头粉刺:扩大的毛囊口中呈点状黑色,可挤出脂栓。在发展过程中,粉刺可演变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蜂窝织炎,炎症深者愈后遗留瘢痕,甚至形成瘢痕疙瘩。临床上常以一种损害为主,可根据皮损主要表现分为: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结节性痤疮和囊肿性痤疮。
四、寻常痤疮鉴别诊断
1、酒渣鼻: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颜面中部,患处潮红充血,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无粉刺。
2、痤疮样药疹:由于服用或外用溴,碘类药物,引起全身性发疹,面,全身出现痤疮,但无黑头粉刺,炎症反应较重,发病年龄不限。
疥疮诊断鉴别
临床诊断
诊断
疥疮好发于皮肤细嫩、皱褶部位,常从手指缝开始,1—2周内可广泛传至上肢屈侧、肘窝、腋窝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上侧等处,偶尔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头部及面部,但婴幼儿例外,婴儿皮肤比较细嫩,疥虫很容易侵袭到小儿的头面部。
疥疮的诊断:疥疮常伴有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疥疮结节常见于阴茎、阴囊、小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mm,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疥疮的诊断,疥疮的实验室检查:刮取患处丘疹、水疱等处的皮屑,在显微镜下发现疥虫或虫卵;如果发现隧道,可用针尖挑破直达闭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针头大灰白色小点,显微镜下可发现疥虫。
根据以上患者的临床特点便可诊断为疥疮。
鉴别诊断
本病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湿疹:为多形性皮损,常融合成片,倾向湿润渗出,无一定好发部位。
痒疹:好发于四肢伸侧,经过慢性,始自幼童时期,秋冬加重,常并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脓疱疮:好发于儿童,以头面部等露出部位为多,初发为小脓疱,破后复有黄色脓痂,夏秋常见。
丘疹样荨麻疹:为多数散在性小丘疹,丘疱疹或坚硬小疱,搔抓后形成小风团,风团消退后仍为小丘疹,患儿多为过敏性体质,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及扁桃体肿大,昆虫刺咬后易于发生。
皮肤瘙痒症:发无定处,指缝少见,患者主要为皮肤瘙痒,皮损多为继发抓伤,发病常与情绪波动,内脏疾病或更年期有关。
虱病:皮损主要为继发性抓伤,以腋窝两胁、腰围、阴部等以及与衣缝皱褶接触皮肤多见,可查到虱及虱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