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阳溪穴类属功效

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阳溪穴类属功效

类属:阳溪穴位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属火。

功效:清泻阳明,通经活络,舒筋利节,清热散风,定惊安神。

主治:1.头痛,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2.热病心烦,癫狂。3.腕臂酸痛。

偏历的准确位置图 偏历穴类属功效

类属:为大肠经之络穴。

功效:清泻阳明,通调水道。

主治:1.齿痛,咽肿,鼻衄,耳鸣,口眼歪斜;2.小便不利,水肿;3.腕臂痛。

针刺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针刺阳溪的方法

操作方法:仰掌取穴。

进针方法:直刺0.-0.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注意:穴位忌直刺过深,本穴位于桡骨茎突与掌骨之间,直刺过深会损伤骨膜,造成手腕部刺痛;忌用粗针强刺,本穴位于骨缝之间,粗针强刺会伤及骨膜,造成手腕刺痛无力,甚则损伤神经,造成腕部活动障碍;忌瘢痕灸,本穴位于腕关节部,肌腱附近,故不宜用直接灸或化脓灸,以免影响活动和美观。

后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后溪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手内侧,第五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简便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取穴。

阳溪的准确位置图片 阳溪按摩功效

阳溪有疏通气血,通经清淤,舒筋利节,定惊安神,清热散风之功,对于头痛,耳鸣,扁桃体炎,牙齿痛,耳聋,结膜炎,寒热疟疾等症有调理保健功效;对于手腕痛,肩臂不举,小儿消化不良等症,长期按压也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果。

经渠的准确位置图 经渠穴类属功效

类属:为肺经经穴,属金。

功效:宣肺理气,清肺降逆,疏风解表。

主治:1.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咽喉肿痛;2.手腕痛,掌中烦热。

阳溪穴针刺怎么操作

阳溪准确位置

拇指向上翘起,腕横纹前露出两条筋,即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两筋与腕骨,桡骨茎突所形成的凹陷处取穴。

针刺阳溪的方法

操作方法:仰掌取穴。

进针方法:直刺0.-0.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注意:穴位忌直刺过深,本穴位于桡骨茎突与掌骨之间,直刺过深会损伤骨膜,造成手腕部刺痛;忌用粗针强刺,本穴位于骨缝之间,粗针强刺会伤及骨膜,造成手腕刺痛无力,甚则损伤神经,造成腕部活动障碍;忌瘢痕灸,本穴位于腕关节部,肌腱附近,故不宜用直接灸或化脓灸,以免影响活动和美观。

针刺阳溪的作用

类属:属手阳明大肠经,为该经经穴。

穴性:散风清热,舒筋利节。

主治病症 :

1.风热上扰之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

2.局部经络主治之腕臂痛,活动不利诸症。

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阳溪准确位置图

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手拇指向上翘起时,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简易取穴:手拇指向上翘,顺着拇指背侧腕横纹处,两条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相关推荐

阳溪位置及方向 阳溪的配伍功效

1、阳溪穴配上星穴、二间穴:适用于目痛; 2、阳溪穴配迎香穴、印堂穴:适用于鼻炎; 3、阳溪穴配听宫穴、下关穴、太冲穴:适用于治疗耳聋耳背; 4、阳溪穴配太阳穴、眉冲穴、曲差穴:适用于治疗头痛; 5、阳溪穴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适用于治疗中风。

怎么找天溪准确位置 天溪的功效作用

天溪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外侧部,具有泄热利窍,疏经止痛的功效,对于胸部不适,如胸胁疼痛,乳痛,乳汁少等疾病,有不错的调理和治疗作用。常按此穴,还能预防产妇常易发生的乳痈,即急性化脓性乳房肿胀。 主治病症:乳汁分泌不足,乳痈,乳腺炎,肋间神经痛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等症。

天溪的准确位置功效 天溪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浅层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胸肩峰动,静脉的胸肌支和胸外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侠溪的准确位置 侠溪的作用机制

侠溪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足跗部,为胆经之荥穴,五行属性属水,水可滋阴,水可克火。故本穴可清泻肝胆之火,可治疗肝胆郁滞的胁肋疼痛及肝胆火盛循经上扰坐直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颊颌肿痛,可达清利头目的功效;并且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乳痈肿痛,足跗肿痛。

曲泉的准确位置作用 曲泉穴类属功效

类属:曲泉为足厥阴肝经合穴,属水。 功效:调补肝肾,散寒除湿,通筋利节。 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痒阴挺,产后腹痛。2.阳痿,遗精,疝气,少腹痛,小便不利,遗尿。3.头痛目眩,癫痫。4.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太溪的准确位置作用 太溪的准确位置

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正坐或仰卧位,于内踝后缘与跟腱前缘的中间,与内踝尖平齐处取穴。按压有酸胀感。

侠溪的准确位置 侠溪穴穴位解剖

有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趾背神经。

阳溪的神奇功效 阳溪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6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有上述神经的分支通过,穴区附近还有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的头静脉通过。 3.由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通过,两肌均有桡神经深支的分布-骨间后神经支配,到肌肉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颈神经组成。 4.经桡侧腕长伸肌腱的前面:桡侧腕长伸肌由桡神经支配。到该处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颈神经组成。 深层有桡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五枢的准确位置 五枢穴类属功效

类属:五枢为足少阳与带脉交会穴。 功效:强腰益肾,调经止带。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腹痛,阴挺,疝气,便秘,腰胁疼痛。

阳辅的准确位置 阳辅穴的类属功效

类属:阳辅为足少阳胆经经穴,属火。 功效:清肝利胆,通经止痛。 主治:1.偏头痛,目外眦痛,咽喉肿痛;2.胸胁胀痛,腋下肿痛,下肢外侧痛,半身不遂;3.瘰疬,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