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闭合性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闭合性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闭合性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愈合也较快。闭合性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以创伤性骨折占多数。

1、一般处理: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应按骨折处理。首先抢救生命。闭合性骨 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著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2、创口包扎: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创口深处。若在包扎创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须向负责医师说明,促其注意。

3、妥善固定:骨折急救处理时最重要的一项。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

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

2)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

3)便于运输。

4、迅速运输:治疗骨折的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闭合性骨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任何一种疾病都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病情,找到恰当的治疗方法,用持之以恒的态度来对待疾病,都会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最后预大家早日康复。

骨折后的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一般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出血如果是暗红色且出血速度比较慢为静脉血,在伤口的远心端做包扎。如果出血颜色鲜红且呈快速涌处状,是动脉血,应在伤口近心端包扎。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了,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脊髓损伤有哪急救措施

脊髓损伤的常见原因:

脊柱、脊髓伤常见房屋倒塌、高处跌下、车祸等,造成闭合性脊椎压缩性骨折、骨折脱位、脊髓伤,甚至发生不同部位的截瘫。火器性脊柱、脊髓伤常合并胸、腹及盆腔脏器伤,损伤严重,休克发生率高。同时,伤口一旦污染,会发生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脑膜外脓肿及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脊髓损伤的急救措施:

1、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并不宜轻易翻动伤员,有脑脊液漏要加厚包扎。

2、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急救搬运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转。尤其是颈椎伤,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搬运工具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

4、有伤口或可能发生感染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预防和治疗其他部位伤,防止尿路感染及呼吸道并发症。

5、高位截瘫者,必要时应早期进行气管切开;途中较长时间搬运,应取出伤员衣袋中硬物等,以防压迫发生褥疮。

6、立即送医院救治。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还是想提醒大家: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是外出还是其它的原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千万注意身体健康,特别是腰部和脊柱的保护。一定不能忽视,要知道,事业和生活是靠健康的身体来维持的。

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造成骨折的原因很多,摔倒、撞击、骨质增生,都会引起骨折,骨折后有患病出出现肿胀,不能活动等明显症状,下面看下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如与外界不通则为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作出其他分类。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

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当然,如果骨折损伤了血管、神经等,则会出现相应的表现,故应注意是否有其它器官同时损伤。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指导治疗,x线检查是必要的。通常,骨折经过适宜的治疗,如复位和固定,在骨折段有良好血液供应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多可自行愈合。

骨折的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肢体骨折时,用夹板固定最好,其次可用木棍、木板代替,如无代替物,上肢骨折可绑在胸部,下肢骨折同另侧健肢绑在一起,亦可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脊柱骨折则应平卧于床板或门板之上,避免屈曲、后伸、旋转。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应用急救包或清洁布类包扎。搬运或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固定。如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及其它重要脏器损伤,要密切注意神智和全身状况的变化,并迅速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小编提示: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看了以上介绍你对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家说,骨折后要注意饮食调离,多吃一些含钙的食品,可以喝一些骨头汤等食物,与助于尽早治愈骨折!

闭合性骨折和骨折一样吗

闭合性骨折属于骨折里的一种。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愈合也较快。闭合性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 以创伤性骨折占多数。

意外骨折急救步骤5步走

骨折急救措施

1、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2、判断伤情

骨折物员的伤情判断。根据伤员的外伤史、生命体征变化和受伤部位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

如病人处于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注意保温,有条件时应输血、输液。对处于昏迷的病人,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着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3、创口包扎

绝大多数的创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记录开始用止血带的时间。若骨折端已穿出创口并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进创口深处。可待清创后将骨折端清理,再行复位。

4、临时紧急固定

肢体临时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急救固定的目的为:避免在搬运时骨折端移动而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损伤;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运输,若备有特制的夹板,最为妥善。

肢体骨折时,用夹板固定最好,其次可用木棍、木板代替,如无代替物,上肢骨折可绑在胸部,下肢骨折同另侧健肢绑在一起,亦可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脊柱骨折则应平卧于床板或门板之上,避免屈曲、后伸、旋转。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应用急救包或清洁布类包扎。

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固定时应外露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流情况,如发现指(趾)尖苍白或青紫时,可能是固定包扎过紧,应放松重新包扎固定。

5、迅速安全转运

骨折伤员须经妥善固定后运往医院,运送途中应有伙护人员密切观察和陪同。特别要注意脊柱骨折时的搬运方式和姿势。

(1)脊椎外伤伤员的搬运:对脊椎外伤伤员应用木板或门板搬运,方法是先使伤员两下肢伸,两上肢也伸并放于身旁。木板放在伤员一侧,2-3人扶伤员躯干,使其成一核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或3人用手臂同时将伤员乎托至木板注意不要使伤员的躯干扭转,切忌使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同时禁用凉椅、藤椅之类的丁具运送伤员。

(2)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在搬运颈椎损伤的伤员时,要有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已双手托住头部后再缓慢搬移,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1几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

(3)合并截瘫伤员的搬运: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卜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物里的坚硬物件应及时取出以防压伤。禁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

日常疾病的急救方法

1、骨折急救方法

骨折一般都有疼痛,伤肢畸形,活动困难,血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骨折有两种: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的叫闭合性骨折;骨头尖端穿破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的叫开放性骨折。骨折有伤口时要马上止血。疼痛剧烈的给止痛片。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固定不随便搬动。开放性骨折先用消毒纱布棉花包扎患处,用夹板固定(无夹板可用木棍、树枝、竹竿代替)。包扎时夹板垫以软物以防皮肤受损。要把伤肢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先绑骨折上端,动作要轻,受伤部位不要绑得太紧,送医院急救。

2、抽筋急救方法

由神经系统机能失常引起。小孩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的控制能力较弱,较易抽筋。抽筋时要平卧。高热抽筋的,头部敷冰冷毛巾,针刺合谷穴或用指甲掐人中,并给病人内服退热片,然后送医院治疗。癫痫病人抽筋,应将筷子缠上纱布或布片塞入病人上、下牙齿之间,以防牙齿咬破舌头;针刺人中穴;注射镇静药物。癔病引起的抽筋,应使病人安静,作暗示疗法。

3、腹痛急救方法

让腹痛的人躺到床上,在医生到来之前不要吃任何东西,切忌吃止疼药或泻药,那将掩盖症状,使医生难以诊断。

4、烧伤急救方法

轻度烧伤可在伤区先倒上一些冰水,后敷上湿润的纱布;深度烧伤处是非常危险的,应先在烧伤处盖上干净的敷料,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注意:一定要防止用水冲,用布抹,这样会使烧伤区严重感染,后果严重。

5、昏厥急救方法

昏厥是暂时性贫血引起的短时间意识丧失现象。病人突然衰弱无力,眼发黑,皮肤及口唇苍白,四肢发冷,出虚汗。如受惊吓,站立过久,长期卧床突然起身引起的单纯性昏厥。应让病人躺下,取头低脚高姿势的卧位,使脑部增加回流血液,盖好被子注意保暖,保持安静,喂服热茶和糖水。一般经过急救处理后,病人会恢复知觉。如是大出血和有心脏病史引起的昏厥,要送医院急救。

6、烫伤急救方法

轻度烫伤,可涂紫药水,不必包扎。皮肤起泡时,不要把水泡弄破,可用涂有凡士林纱布轻轻的包扎以减少疼痛。病人宜安静,注意包暖,多喝开水,吃点止痛药。烫伤面积大,症状严重,送往医院治疗。

骨折怎么急救

1、判断伤情:

骨折物员的伤情判断。根据伤员的外伤史、生命体征变化和受伤部位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

如病人处于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注意保温,有条件时应输血、输液。对处于昏迷的病人,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着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2、创口包扎:

绝大多数的创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记录开始用止血带的时间。若骨折端已穿出创口并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进创口深处。可待清创后将骨折端清理,再行复位。

3、临时紧急固定:

肢体临时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急救固定的目的为:避免在搬运时骨折端移动而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损伤;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运输,若备有特制的夹板,最为妥善。

肢体骨折时,用夹板固定最好,其次可用木棍、木板代替,如无代替物,上肢骨折可绑在胸部,下肢骨折同另侧健肢绑在一起,亦可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脊柱骨折则应平卧于床板或门板之上,避免屈曲、后伸、旋转。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应用急救包或清洁布类包扎。

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固定时应外露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流情况,如发现指(趾)尖苍白或青紫时,可能是固定包扎过紧,应放松重新包扎固定。

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1、骨折的一般急救措施

1.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1.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1.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2、骨折的木板固定方法

固定方面方面一般采用比骨折部位稍长的夹板,如无条件,干净的木板、木条等其他物品亦可,期间垫至些松软干净的物品,捆绑时以刚好固定为宜,不能过紧,此外上肢骨科可扶伤者到医院就诊,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则必须用担架运送,而且搬动伤者前需确认伤者情况,不能搬动或者挪动伤者肢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3、不同情形骨折的急救

3.1、摔倒骨折

注意:不要急于爬起来。

在神志比较清醒后,慢慢地从远端到近端活动自己的关节,如果感觉不能伸展或屈曲,应呼救或用手机拨打家人电话等待救助。在旁人抬送自己的时候要告知,自己的哪个部位不能活动需特别注意。

3.2、开水烫伤

注意:迅速脱离热源。

尽快剪开或撕掉灼伤处的衣裤、鞋袜,用冷水冲洗伤处以降温。小面积轻度灼伤可用药物涂抹。面积较大的则用清洁的毛巾或被单保护伤处,并尽快到医院治疗。

3.3、足踝或腰部扭伤

注意:先冷敷再热敷。

足踝扭伤要24小时后改用热敷,同时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可减轻症状。腰扭伤后,若伤势较轻,可躺在垫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先冷敷伤处,1~2天后改用热敷。如症状不减轻或伤势较重,应到医院治疗。

骨折的急救方法

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如与外界不通则为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作出其他分类。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

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当然,如果骨折损伤了血管、神经等,则会出现相应的表现,故应注意是否有其它器官同时损伤。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指导治疗,X线检查是必要的。通常,骨折经过适宜的治疗,如复位和固定,在骨折段有良好血液供应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多可自行愈合。骨折的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

肢体骨折时,用夹板固定最好,其次可用木棍、木板代替,如无代替物,上肢骨折可绑在胸部,下肢骨折同另侧健肢绑在一起,亦可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脊柱骨折则应平卧于床板或门板之上,避免屈曲、后伸、旋转。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应用急救包或清洁布类包扎。搬运或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固定。如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及其它重要脏器损伤,要密切注意神智和全身状况的变化,并迅速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外踝骨骨折该怎么办

一、一般处理: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应按骨折处理。首先抢救生命。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著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二、创口包扎: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创口深处。若在包扎创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须向负责医师说明,促其注意。

三、妥善固定:骨折急救处理时最重要的一项。 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2、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3、便于运输。

四、迅速运输 治疗骨折的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骨折的急救措施都有哪些呢

骨折的急救和治疗方法如下:

1. 妥善固定:是骨折急救处理时的重要措施:①避免在搬运时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等的损伤;②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③便于运送。

2. 创口包扎 开放性骨折创口多有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即可止血。在有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应记录开始的时间和所用的压力。若骨折端已戳出伤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不应立即复位,可待清创术后,再行复位。

3. 迅速转运 病人经妥善固定后,应立即迅速转运,就近医院治疗。

4. 抢救生命(休克)。

以上就是骨折的急救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骨折的急救还有什么疑问的话,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骨折的急救措施

1、骨折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亲人或他人可就地取材,找些木棒、竹板、手杖、雨伞、硬纸板、树枝等物,将病人的骨折部位固定起来,以避免活动使骨折的损伤继续加重,同时也可减轻骨折的尖锐端刺伤周围组织。

2、使用上述"夹板",应先看一下伤口的断骨端是否暴露于皮肤之外(医学上称开放性骨折),如果已经暴露,局部用淡盐开水清洗,但决不能将已暴露在外面的骨头还纳进去,否则由此而引起的剧痛会使骨折者昏死过去,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夹板"接触肢体处,最好垫些棉花、毛巾、手绢之类的软物,绑扎时应将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上肢骨折,要弯着绑(即屈肘);下肢骨折,则应直着绑(即伸腿位),要绑得松紧合适。

上肢骨折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现场急救中,对疑为骨折的伤员,可做临时固定,目的是防止因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减轻疼痛,预防休克,这对骨折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处的上、下两关节,对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穿出皮肤)必须先行止血、包扎,再固定骨折肢体,固定的材料可用绷带、棉垫、木夹板等,亦可采用树枝、竹杆、木棍、纸板、书卷、雨伞、衣服、腰带等代用品,固定夹板与肢体之间要加棉垫、衣片等衬垫,防止皮肤受压损伤;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便于观察血循环。固定完成后,如出现指、趾苍白、青紫,肢体发凉、疼痛或麻木,表明血循环不良。应立即检查原因,如为缚扎过紧,需放松缚带或重新固定。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上肢骨折的急救法:

前臂骨折:用一块从肘关节至手掌长度的木板或用一本16开杂志,放在伤肢外侧,以绷带或布条缠绕固定,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悬吊胸前。

上臂骨折:把长达肩峰至肘尖的衬垫木板或硬纸板。放在伤肢外侧,以绷带或布条缠绕固定,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悬吊胸前。

这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上肢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上肢骨折如无固定器材,可利用躯干固定,将上臂用皮带或布带固定在胸部,并将伤侧衣襟角向外上反折,托起前臂后固定。学会这些措施,在我们遇到有上肢骨折的病人时就可以施以援手了。

相关推荐

​车祸导致颅骨骨折应该如何急救

一、脑震荡 1、症状: 脑震荡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最轻的一种,无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一过性功能障碍。休息几天后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其他障碍。临床表现为伤后出现一过性神志恍惚或昏迷,持续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忆不清,或头晕、头痛、呕吐等,但症状多在数天后消失。 2、处理: 安静休息几天,对症治疗,或给予少量镇静剂。如短期内经一般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或反面而加重者,需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二、胸部创伤 1、症状: 伤后常引起损伤性窒息,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甚

骨折的急救措施 老人骨折后怎么养

1、首先,尽量坐起来,坐着就比躺着强。可以活动手指和手腕,让肌肉收缩、舒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2、其次,逐渐练习在室内床边走动,再过渡到室外走动,了充足的运动,营养充分才利于疾病好转。 3、另外,骨折患者在骨折固定期间能动的部位要多动。比如,左侧胫骨骨折的患者,在胫骨固定期间,其双上肢、右侧下肢都应该多运动,而左下肢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可以多运动脚趾、脚踝,大腿及髋区也可以做静止性的肌肉收缩。

发生骨折紧急措施 妥善固定

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妥善固定患肢可减少骨折端活动,避免血管、神经、重要脏器损伤,减轻患者疼痛和便于搬运。固定可就地取材,以夹板最宜,若附近没固定材料,也可将受伤的上肢固定在胸部,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起固定。

骨折怎么办

指骨骨折的治疗,首先要重视,由于指骨骨折部位不同,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肌腱的牵拉作用,产生不同方向的移位,所以治疗既要达到准确地复位,又要达到牢固地固定,还要尽可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手指灵活的活动功能。 1.无移位的指骨骨折:可用铝板或石膏将伤指固定于掌指关节屈曲和指间关节微屈位,4周左右拆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末节指骨的粉碎性骨折,可视作为软组织损伤处理,不必予以固定。 2.移位的闭合性指骨骨折:可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其固定的位置应根据骨折移位的情况而定,如掌侧成角者将手指固定于屈曲位;末节指骨基底

骨折后的处理方法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

骨折传统分类方法分享

闭合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指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于外界相通,如胫骨骨折的骨折端刺破皮肤,骨盆骨折引起的膀胱、尿道或直肠破裂均属开放性骨折。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骨折又可分为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 不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部分破坏或中断。像瓷器上的裂纹一样,多发于颅骨、髂骨等处无移位的裂纹骨折和多发于儿童的青枝骨折均属此类。 完全骨折:完全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破坏或中断,管状骨多见。根据不同的X线下表现又可

指骨骨折的类型和治疗方法

一、治疗 指骨骨折的治疗,首先要重视。既要达到准确地复位,又要达到牢固地固定,还要尽可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手指灵活的活动功能。 无移位的骨折,可用铝板或石膏将伤指固定于掌指关节屈曲和指间关节微屈位,4周左右拆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末节指骨的粉碎性骨折,可视作为软组织损伤处理,不必予以固定。 移位的闭合性骨折,可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其固定的位置应根据骨折移位的情况而定,如掌侧成角者将手指固定于屈曲位;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应于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4~6周拆除固定。 对开放性

骨折哪些分型

骨折的分类方法很多,传统的分类方法中依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指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于外界相通,如胫骨骨折的骨折端刺破皮肤,骨盆骨折引起的膀胱、尿道或直肠破裂均属开放性骨折。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骨折又可分为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 不完全骨折 不完全骨折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部分破坏或中断。像瓷器上的裂纹一样,多发于颅骨、髂骨等处无移位的裂纹骨折和多发于儿童的青枝骨折均属此类。

腓骨骨折怎么办

1.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法 稳定性骨折(横断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练功。 2.跟骨牵引复位外固定法 不稳定性骨折(短斜面、粉碎、一骨多折)用上述的方法,加跟骨牵引。 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较轻,经彻底清创、缝合变为闭合性骨折,按不稳定性骨折处理,但夹板要缓上。伤口污染较严重或已经感染的,要清洁伤口,稍加整复,达到功能对位,用石膏管形开窗换药或拱桥式夹板外固定。 伴严重软组织挫伤或骨折严重移位的稳定性骨折,虽在整复中达到解剖复位,也应结合跟骨牵引。

骨折的分类症状及处理

一、骨折的分类 1、按外伤造成的后果分: a.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无损伤,无裂开、骨折断端不外露、又称单纯性骨折、 b.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创口,甚至骨折断端刺伤局部肌肉和皮肤,使骨折端和外界相通,容易感染,又称复杂性骨折。 2、按骨折程度分: a.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仍部分骨质相连。 b.完全骨折,骨质完全离断。 二、症状 1、疼痛; 2、骨折肢体功能障碍; 3、局部肿胀、或成角、变短、扭曲等畸形; 4、骨折处时可触到骨磨擦音。 三、处理 1、认真细致检查局部伤情和全身情况,及时采取下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