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宝宝牙疼 妈妈藏好这些招
处理宝宝牙疼 妈妈藏好这些招
1.引起孩子牙疼的原因
出牙会引起宝宝的疼痛。蛀牙可能是孩子牙疼的另一个原因。如果孩子的旧牙掉了,新的还没有来得及长出来,这也会引起牙疼,特别是当牙齿松动或者过于用力拉的时候会更加疼痛。
引起孩子牙疼的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通常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有一小片食物卡在了牙齿之间。这会让孩子相当地不舒服。一旦孩子抱怨任何牙疼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检查一下孩子的嘴里,看看疼痛的部位在哪里。可以用一个小手电,看看是否有食物残留在里面。如果有的话,可以用牙线将其取出来。还可以看一看有缺口的牙齿或松动的牙齿,看看是否有松动或者脱落的现象。
如果牙齿有洞的话,在咀嚼的时候太用力,或者吃含糖的零食以及喝果汁也会刺激牙齿上的洞,导致牙疼。
2. 牙疼的治疗
家庭的补救措施能够帮助你在带孩子看医生之前,控制孩子的牙疼。一些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在疼痛的牙齿上涂丁香油,将生土豆片或者黄瓜片放在孩子嘴里,来缓解疼痛,还可以用温的湿毛巾放在孩子的脸颊上。还有的家长用薄荷叶放在孩子疼痛的牙齿上。
3. 其他补救措施
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疼痛中转移,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这往往是很有效果的。通过给孩子读一些故事或者让他看喜欢的电影视频,都可以转移其注意力。不要给孩子吃辣的、咸的或者热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对本来就疼痛的牙齿产生刺激。当然,过冷的食物也会导致这种现象。等孩子好一些的时候,可以给他吃一些软的和液体食物,食物最好是常温的。
4. 巧妙用水
温水能够缓解孩子的牙疼,尤其是当孩子的牙釉质破裂的情况下。在孩子由于疼痛要吐口水的时候,给他一杯温水漱口。当孩子牙齿再次疼痛的话,就再用温水漱口。在温水中加入一茶匙盐,可以减轻牙齿的刺激和牙龈的肿胀。然而,有一些牙疼却是使用冷水才能得以缓解的。因此,用毛巾包裹着冰袋,放在孩子的脸颊处也是很有用的。
哺乳期牙痛怎么办
牙疼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事情,包括哺乳期的妈妈们也会发生牙疼,但是出于对宝宝的爱护,很多哺乳期的妈妈牙疼的时候不会吃药,所以,很多妈妈们就会问道,牙疼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哺乳期怎么办。
关于哺乳期牙疼怎么办,因为哺乳期的特殊性,所以妈妈出现牙痛时,最好不要随便吃药,可以采用一些安全的方式进行缓解。如果严重的话,就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哺乳期上火牙疼能吃药吗?专家建议哺乳期是不建议用药的。因为药物通过乳汁分泌传给宝宝,这对宝宝的健康发育很不利。有些药物会影响宝宝的脑部发育。所以建议为了宝宝的健康,最好不要吃药。
及时就医,找出牙痛原因
专家建议及时就医。牙痛时,首先要找出牙痛的原因,是因为上火?还是牙周炎?最好就是及时去医院,找出牙痛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使用自然法缓解牙痛
在找到牙痛的原因后,你可以使用一些自然法减缓牙痛药,这些民间的自然法也是很好的消除头痛的方法。例如你牙痛的时候,可以切一块小姜片放在牙痛处咬住,15分钟后,就有很好的减缓效果。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牙痛,又可以不影响宝宝。
上火最容易导致牙疼,咽喉肿痛等情况,而对于这些情况,如果是正常人的话就可以吃一些清火的药物治疗。但是对于哺乳期的女性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不建议用药来治疗。那么哺乳期上火牙疼怎么办呢?
1、含一片薄荷在痛的那颗牙齿上。
2、在牙痛的地方含花椒粒。
3、冰敷:冰敷最靠近牙痛部位的脸颊,可缓解疼痛。每次敷15分钟,一天至少3--4次。
4、浓盐水漱口,饱和浓盐水(取水适量加盐至不再溶解),浓盐水有助于消炎。也可以用药棉沾上浓盐水后咬在肿痛的牙齿上,不要怕疼,坚持一小会,完后一定要用白开水漱口。
5、将适量牙膏涂于牙痛处,数分钟后可止痛。
6、蒜片止痛:将蒜切成薄片,敷在手腕的脉搏处,如果是左边的牙痛,就敷在右手腕的脉搏处。右边的牙痛,放左手腕上,可以缓解一些疼痛。
宝宝要出牙了记得进行护理
典典七个月了,最近经常流口水,吸吮手指,乱咬东西。奶奶说典典要出牙了,妈妈就给他买了磨牙饼。果然,没过多长时间,典典的小牙就冒了出来!
养育误区
小宝宝出牙前,经常会出现乱咬东西的情况。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咬东西可以帮助出牙,宝宝咬什么都不限制。
专家支招
宝宝出乳牙的时间因宝宝体质、遗传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早的4~5个月,晚的9~10个月。如果宝宝一岁了还没有出牙,就要到医院检查原因。一般情况下,宝宝到6~7个月就开始出乳牙了。
宝宝在出牙之前,由于牙龈发痒,爱吸吮小手,咬妈妈的乳头,咬一切可以放到嘴里的东西。宝宝出牙时,因为唾液的分泌增加,会常流口水,还会因出牙时牙龈疼痛而哭闹。有时还会出现轻微的发热,睡眠不安。遇到这些情况,宝宝可能是要出牙了,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吃一些较硬的食物,如馒头、饼干、胡萝卜条等,也可以给宝宝买磨牙饼、磨牙棒,帮助宝宝的牙齿尽快萌出。
宝宝一直流口水怎么办 让宝宝适当磨磨牙
很多半岁的宝宝口水增多,多数因为要长小乳牙了。小乳牙的萌出会令牙龈肿胀发痒,继而引发唾液增多。妈咪们可以给宝宝准备硅胶牙胶,让宝宝通过啃咬的方式促进乳牙萌出,乳牙一旦萌出,流口水的情况就会缓解不少。
流口水是每个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1岁之后的宝宝各项发育趋于完善后,就会自我控制不再让口水泛滥了。然而1岁前这个特殊时期,妈咪们需要对宝宝做好护理,运用这些小妙招帮助宝宝们轻松度过这个阶段。
这三种坏习惯让宝宝牙齿长偏
1、叼着奶瓶入睡
宝宝超明今年一岁零七个月了,每晚喝着奶就睡着了,半夜两眼紧闭伸手到处找奶瓶,非要叼着奶瓶后才能再次入睡。
妈妈为了安抚宝宝,也就迁就了宝宝的这个行为,然而,这对宝宝的牙齿构成了很大伤害,造成前牙患龋病。 最近,南京一位母亲发现孩子几颗乳牙靠近牙龈的地方有白色脱钙现象,有的牙齿逐渐泛黑脱落了。宝宝的前牙缝发黑,牙齿间缝隙扩大,最后小牙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医学上称为“奶瓶龋”。
睡觉时,宝宝口腔内的唾液分泌量比清醒时少,不能及时将口腔内残留的食物冲走,给致龋菌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无论是牛奶、糖水还是果汁,里面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致龋菌能将其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宝宝的小牙虽然很坚固,却禁不起日复一日的折磨。
出招:
每次吃完奶或喝过含糖饮料后,妈妈要给宝宝喝一些白开水,冲净口腔,不要让宝宝养成叼着奶瓶睡觉的习惯。如果宝宝已经有了这种坏习惯,一时难以改正,妈妈可以用安抚奶嘴代替奶瓶。
2、张口呼吸
宝宝睡觉时嘴总是张着,而且感觉用嘴在呼吸,不时出现轻微的鼾声。宝宝是因为鼻塞吗?但是宝宝并没有感冒啊?张着嘴睡觉的宝宝还经常流口水呢!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正常情况下,宝宝都是用鼻子呼吸的,当鼻子呼吸不顺畅时,宝宝就不得不用口呼吸了。可以说张口呼吸不是宝宝的错,而是妈妈太粗心了,没有发现或重视导致宝宝张口呼吸的原因。如果宝宝患有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鼻道不通畅,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就会形成张口呼吸的习惯。
长期张口呼吸睡觉容易影响孩子面部的正常发育,导致面容变丑,如鼻根下陷、鼻翼萎缩、牙列拥挤、上前牙突出、腭盖高拱等,同时神情呆滞,缺少表情。宝宝的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
出招:
宝宝感冒时,会有几天鼻子不通,如果鼻子总是不通,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发现宝宝经常张口呼吸,妈妈要带他去医院做详细检查,除去病因。
3、偏侧咀嚼
宝宝在乳牙发展的后期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由于乳牙脱落,他们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边吃饭。如果时间长了父母不予以矫正会造成面部左右发育的不对称。而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其他牙周疾病,如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
宝宝黄牙牙齿美白全攻略
第一 经常漱口
这是一种帮助宝宝进行牙齿美白的重要方式。宝宝吃过东西后,妈妈一定要让宝宝养成及时漱口的好习惯,这样就不会有牙菌斑生长的环境。特别注意的是,宝宝一旦养成了饭后漱口的习惯后,妈妈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处于换牙期,如果已经处于换牙期,那么要监督宝宝减小漱口的力量,防止漱口力度过大导致松动的牙齿牙龈部位发炎。
第二 勤于刷牙
这是一种帮助宝宝清楚口腔内牙菌斑的主要方式。其实牙菌斑不单单会附着在牙齿表面,还会隐藏在牙齿间隙,隐藏在牙齿间隙中的牙菌斑是非常不容易被清理干净的。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如何进行清洁来保证宝宝牙齿美白呢?勤刷牙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勤刷牙可以有效的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齿间隙的牙菌斑,从而更好的保持牙齿美白。刷牙的频率也不宜过多,宝宝早晚各一次刷牙是最好的。
关闭宝宝的暴力门
不少妈妈抱怨自己的宝宝有些“过分”行为,谁是宝宝“暴力”的元凶?妈妈们又将如何让宝宝远离暴力呢?
宝宝暴力倾向测试
想知道宝宝有没有暴力倾向?宝宝暴力倾向的程度怎样?现在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1. 宝宝是否总是对你“大打出手”?
A. 是 B. 否
2. 宝宝是否经常莫名奇妙的“雷霆大怒”,并伴有长时间的哭闹?
A. 是 B. 否
3. 宝宝是否喜欢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
A. 是 B. 否
4. 宝宝经常故意把你刚刚收拾好的东西搞乱,看着你忙忙碌碌的样子,他却在一旁自得其乐?
A. 是 B. 否
5. 宝宝是否经常对自己“施暴”,以此来博得你的疼爱?
A. 是 B. 否
6. 宝宝是否对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特别感兴趣,甚至超过了对其他玩具和游戏的兴趣?
A. 是 B. 否
7. 宝宝是否经常模仿其他宝宝之间、成人之间或影片里的暴力行为?
A. 是 B. 否
8. 宝宝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是否会对别人“发怒”?
A. 是 B. 否
“暴力型”宝宝:A项出现6~8次,妈妈就需要对宝宝的暴力行为引起高度重视了。
“准暴力型”宝宝:A项出现3~5次,你的宝宝已经有了暴力的苗头,不过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做最后结论。
“安静型”宝宝:A项出现1~2次,妈妈大可放心,你的宝宝暂时还没有与暴力亲密接触。
宝宝暴力的原因
宝宝出现暴力倾向,其实与宝宝的生活环境和宝宝的心理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正是不良的环境造就了宝宝暴力的心理,尤其在宝宝1~3岁,这个宝宝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新手爸妈更应注意引起宝宝暴力行为的原因。
吸引别人注意 有的宝宝有很强烈的表现欲,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候,就喜欢做一些小的“暴力”动作,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比如,打别的宝宝一下,抓一下妈妈的头发,欺负一下小宠物等等。
模仿成年行为 小宝宝的心理其实是会想很多东西的,在1~3岁的时候正是宝宝模仿行为的黄金阶段,在一些时候宝宝的暴力行为有时候是来源于模仿。别以为宝宝周围的暴力行为对不懂事的宝宝没有任何影响,让宝宝总处于暴力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宝宝的暴力心理,心理是行为的起因,所以新手爸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生活的环境。
家庭不和睦 有些家庭不和睦,爸爸妈妈的争吵,甚至打架,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宝宝很容易就会染上暴力的习惯,甚至有些家长在教育宝宝的时候,让宝宝不能吃亏,在受到欺负的时候要“以牙还牙”,这样更是助长了宝宝的暴力倾向。
弥补语言的不足 有的宝宝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不是很好,在受到别的宝宝语言上的“攻击”时,无法用语言“还击”,因此采取一些暴力行为来维护自己。
要求不能满足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都对宝宝是有求必应,突然对宝宝的要求不能满足时,一些宝宝就开始发脾气,甚至出现一些暴力动作。
防止宝宝暴力倾向
宝宝的暴力行为让新妈妈很头疼,其实不用太担心,改掉宝宝的坏习惯其实很简单!我们来为妈妈支招。
第1招:鼓励
宝宝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宝宝展示自己表现欲,想得到别人认可的表现,这是好的现象,爸爸妈妈一定要加以引导。平时对宝宝要多关心多交流,时刻注意宝宝的想法,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切忌心不在焉,有时候你的一个眼神可能就在宝宝的心中留下阴影。对宝宝要适时的鼓励,你的一个掌声、一个加油声,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其实非常重要!
第2招:教导
千万不要让宝宝看一些“暴力片”,宝宝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帮宝宝选择一些健康的动画片来看,爸爸妈妈可以陪着宝宝一边看动画片,一边给他讲,让他区分好人和坏人,为什么是好人,为什么是坏人。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也都要告诉宝宝。
第3招:培养
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好时,爸爸妈妈千万不可忽视。良好的语言氛围是宝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爸爸妈妈平时要多用平和温柔的语言和宝宝交流,尽量为他提供语言表达和申辩的机会。多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和需求,鼓励宝宝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让宝宝体会到用语言表达的效果和乐趣。
第4招:引导
不要惯着宝宝。很多时候爸爸妈妈对宝宝的过分溺爱都是造成宝宝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的暴力行为的原因。现在的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很多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爱就成了一种无原则的溺爱,许多爸爸妈妈对宝宝的一些过分行为一味地迁就,这是不可取的,应当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宝宝加以引导,对于宝宝的一些不是很过分的要求,可以选择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使宝宝对刚才的要求失去兴趣。而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一味地满足宝宝的心理,这样只会增强宝宝的娇气,要让宝宝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是非对错,无原则地溺爱宝宝,只会对宝宝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第5招:榜样
在家庭中,爸爸妈妈不要在宝宝面前争吵,千万不能打架。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当好宝宝的模范标兵。宝宝的成长环境对宝宝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让宝宝远离暴力就要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感召宝宝的心灵。在教育宝宝的时候,要让宝宝正确地认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宝宝要懂得礼貌,面对矛盾时,先看一下自身是不是有错误,千万不要让宝宝用拳头去解决矛盾。
提示: 爸爸妈妈不能做的三件事
不要训斥打人的宝宝,有时候宝宝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训斥,这样只能加重宝宝的暴力倾向。
不要因为宝宝打人,就让他也尝尝挨打的滋味,这样只能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
不要鼓励宝宝报复打击其他小朋友。
母乳喂养有哪些禁忌
一、乳汁淤积使奶水阻滞 新妈妈遇到最痛苦的问题莫过于乳汁淤积了。乳汁淤积常发生在哺乳初期,而且让人疼痛难忍。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乳汁淤积问题呢? 一些妈妈因为淤积时乳房很痛,不愿意吸奶或者挤奶,奶胀以后大脑就会有减少乳汁分泌的指示,时间长了,乳房不痛了,可奶水减少甚至没有了。 乳汁淤积可以预防。妈妈每次感到奶胀时可以给宝宝喂奶,如果宝宝不饿也要马上吸出来。刚开奶时,乳管没有完全打通,乳汁特别容易淤积,如果宝宝吸不出来,要请丈夫帮忙。另一个办法就是使用吸奶器,要吸到整个软绵绵为止。
二、尴尬的溢奶问题 溢奶问题是每个哺乳期妈妈都会遇到的,有那么一段时间,乳房总会滴出奶来。如果正值上下班或者出门在外,溢奶不仅难受,还会让妈妈的衣衫若隐若现渗出奶汁,造成尴尬。 那么如何对付夏天妈妈溢奶?建议妈妈们选择合适的胸衣,并且准备合适的乳垫,可以多准备几片,换着用,可以避免很多尴尬。另外,如果宝宝不在身边,可以随时准备吸奶器,建议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吸奶。夏天如果从外面回来,首先要挤出一定的奶,再给宝宝喂食。
三、乳头疼痛 喂奶时乳头疼痛主要是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宝宝没有含住整个乳晕,而仅仅叼着了乳头的部分,这样也会使妈妈感到乳头疼痛。另外就是宝宝开始长牙,可能会出现用力咬乳头的情况,特别是夏天出汗,乳房咸咸的味道也会让有小牙齿的宝宝更加用力叼乳头,造成乳房疼痛。 建议妈妈们夏天喂奶前把乳房清洁一遍,不要留有汗味。还有就是尽量让宝宝把嘴巴张开,整个乳晕送进宝宝嘴里,让宝宝咬你的时候,不要大声叫喊,因为如果叫喊,过激的反应只会让宝宝觉得有趣。
四、母乳易变质 在这个细菌容易滋生的夏天,母乳也极其容易变质。有的妈妈奶水充足,宝宝总是吃不完,只能用吸奶器把剩下的奶吸出来。在储存母乳的时候,妈妈可以用冰箱冷藏,但最好不要喂给宝宝过期母乳。 建议把吸出来的乳汁放在封紧的奶瓶里,在瓶子上贴上日期,然后放到冰箱或者冷冻室,以便保证乳汁新鲜不过期。还有,提醒一下妈妈们,冷藏的新鲜乳汁在冰霜冷冻室里可以保存至少三个月,放在设定在-18℃以下的独立冰柜里,可以保存3-6个月,母乳解冻后,可以在冰箱里冷藏24小时,超过这个时间的一定要扔掉,不能再重新冷冻。
五、加水与否的纠结 夏天最少不了的就是水,但对于新生宝宝,是否要喝水成了妈妈最纠结的问题。虽然母乳可以提供宝宝足够的营养,但对于每人每天八杯水的标准,单靠母乳是不能保证宝宝足够水分的。所以妈妈在喂养母乳之外还要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补充夏天流失的水分。
通过小编上面的这些介绍,大家一定对我们的母乳喂养孩子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没错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孩子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在他们没有上面意识的情况下更加的要我们小心一点,这些压力都压在我们的身上了,所以小编建议大家都要好好的了解一下这些知识,重要一个美满的家庭从小的时候就有了。
如何帮宝宝有效缓解出牙痛苦
出牙对宝宝来说是一件有些痛苦的事情,牙龈肿胀带来的不适:肿、胀、痛、痒,大量的口水,还有可能会发烧,这时妈妈要选择一些能够缓解宝宝疼痛的食物或者牙胶来帮助宝宝,和宝宝共同度过这一成长阶段。
出牙期的宝宝会经常到处找东西来啃咬。这时妈妈可以给宝宝选购一些安全卫生的咬牙胶或者磨牙棒,让宝宝通过咬这些东西来使疼痛减轻。
咬牙胶简称牙胶,又称为固齿器,妈妈可以选择一些色彩漂亮、厚度适合、软硬适度的牙胶来让宝宝咬,需要注意的是宝宝们经常把牙胶当成了玩具,且因为这些牙胶淡而无味,容易咬几下就扔在地上。等牙龈又痒起来时,又再捡起来继续咬,为此,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对牙胶的清洗和消毒。牙胶也可以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里,凉凉的感觉更能降低宝宝牙床的痛感。
可食用的磨牙棒因为味道不错,宝宝更乐意接受,而且拿着啃咬的时间也较长。现在市场上的磨牙棒分为两种,一种是十分坚硬的,宝宝根本咬不动它;另一种是软软的和饼干无太大差别,与其说是磨牙棒不如说是手指饼干。
奶瓶齿的危害
很多妈妈觉得,反正是要换牙的,不用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妈妈要对宝宝长奶瓶齿要做好预防,避免影响宝宝正常的长牙以及营养的吸收。
宝宝有龋齿以后,食物残渣容易藏在里面,刷牙时很难清除干净,而且牙齿表面的珐琅质被破坏了,已经失去了保护层,这样下去龋齿会越来越严重,还会引起炎症,如果损伤到神经后,宝宝就会经常感到牙疼,不仅痛苦,还影响进食,影响营养的摄入,影响头面部的正常发育,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损害。所以,一旦发现龋齿,一定要及时治疗。
乳牙过早破坏,不但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咀嚼功能不能得以完全发挥,影响头面部的正常发育。
宝宝流口水护理七招
第一招:
宝宝口水流得较多时,妈妈注意护理好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遍。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避免患上湿疹。
第二招:
给宝宝用围嘴。围嘴是宝宝的一种特别服饰,更是妈妈的育儿好助手,它不仅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是一种装饰品,洁白的围嘴还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此外,围嘴应经常保持整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感到舒服,乐于使用。
第三招:
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护理,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第四招:
不要用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宝宝的嘴边抹来抹去,容易损伤皮肤。要用非常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一点点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让其周围保持干燥。
第五招:
为防止唾液把颈前、胸上部衣服弄湿,可以给宝宝挂个全棉的小围嘴,柔软、略厚、吸水性较强的布料是围嘴的首选。
第六招:
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齿龈发痒、胀痛,口水增多,可给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的宝宝啃点磨牙饼干,都能减少出牙时牙龈的不适,还能刺激乳牙尽快萌出,减少流口水。
第七招:
如果皮肤已经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在皮肤发炎期间,更应该保持皮肤的整洁、清爽,并依症状治疗。如果局部需要涂抹抗生素或止痒的药膏,擦药的时间最好在宝宝睡前或趁宝宝睡觉时,以免宝宝不慎吃入口中,影响健康。
长牙期的宝宝要注意什么?
宝宝在长牙期会出现牙龈痒,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
这些都是牙齿惹的祸,等到牙齿都长出来,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不过爸爸妈妈们还是可以采用一些小办法来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正在长牙的宝宝压根一般都会比较痒,他们可能会喜欢咬这咬那,而且还常常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新妈妈们对这种情况往往无所适从,最好是带宝宝去儿童医院做一个检查咨询,看看该如何护理好宝宝的问题。
长牙期 饮食注意
喂母乳期间宝宝长牙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哺喂?需要戒掉母乳吗?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现在很多宝宝都坚持喝母乳到1~2岁,而且还是妈妈亲自哺喂(不是用奶瓶喂),这些宝宝并非没有长牙,但是宝宝本身就会用含乳的方式来吸吮,所以不至于伤害到妈妈的乳头。当然,如果宝宝长牙后经常咬伤妈妈的乳头,那就建议将母乳挤到奶瓶中来哺喂。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妈妈觉得母乳和牛奶是流质食物,所以误以为喝完后不需要洁牙,其实,只要进食,那就必须清洁牙齿,如果奶垢得不到清除,一样会囤积在牙齿表面和缝隙中。
保护长牙期的宝宝
1、宝宝正在长牙,爱乱咬东西,需要给他的牙齿加上特别的固齿器吗?
如果宝宝在长牙时确实很爱乳咬东西,那么可以给予适合咬合的辅助物品,但是必须注意材质和安全性,比如大小要适中、颜色不脱落等,这样才不至于有吞入腹中和中毒的危险。另外,宝宝的咬合物品必须经常清洗,就像洁牙工作一样重要。
2、宝宝不但爱磨牙,还特别爱咬坚硬的东西,这样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吗?
当宝宝正在长牙的时候,虽然家长已经能够看到长出来的牙齿,但其实牙根还未长好,因为牙根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稳固,就像盖房子的地基还未打好一样。因此,如果此时宝宝经常咬太硬的东西,就可能使牙齿受伤或神经受损等,甚至牙齿的排列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长出暴牙等。
3、宝宝牙齿的缝隙很大,怎么办?会影响日后恒牙的成长和美观吗?
乳牙的缝隙大一点没有关系,这样还不容易藏污纳垢,甚至对日后换牙也有帮助,因为牙齿要从20颗乳牙变成32颗恒牙,本来就需要比较大的富余空间。如果乳牙的缝隙过小,日后更可能出现恒牙长歪、暴牙等问题。
叼着奶瓶入睡会影响宝宝牙齿生长
1、叼着奶瓶入睡
睡觉时,宝宝口腔内的唾液分泌量比清醒时少,不能及时将口腔内残留的食物冲走,给致龋菌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无论是牛奶、糖水还是果汁,里面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致龋菌能将其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宝宝的小牙虽然很坚固,却禁不起日复一日的折磨,最终形成“奶瓶龋”!
出招:
每次吃完奶或喝过含糖饮料后,妈妈要给宝宝喝一些白开水,冲净口腔,不要让宝宝养成叼着奶瓶睡觉的习惯。如果宝宝已经有了这种坏习惯,一时难以改正,妈妈可以用安抚奶嘴代替奶瓶。
2、张口呼吸
宝宝睡觉时嘴总是张着,而且感觉用嘴在呼吸,不时出现轻微的鼾声。宝宝是因为鼻塞吗?但是宝宝并没有感冒啊?张着嘴睡觉的宝宝还经常流口水呢!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正常情况下,宝宝都是用鼻子呼吸的,当鼻子呼吸不顺畅时,宝宝就不得不用口呼吸了。可以说张口呼吸不是宝宝的错,而是妈妈太粗心了,没有发现或重视导致宝宝张口呼吸的原因。如果宝宝患有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鼻道不通畅,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就会形成张口呼吸的习惯。
长期张口呼吸睡觉容易影响孩子面部的正常发育,导致面容变丑,如鼻根下陷、鼻翼萎缩、牙列拥挤、上前牙突出、腭盖高拱等,同时神情呆滞,缺少表情。宝宝的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
出招:
宝宝感冒时,会有几天鼻子不通,如果鼻子总是不通,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发现宝宝经常张口呼吸,妈妈要带他去医院做详细检查,除去病因。
3、偏侧咀嚼
宝宝在乳牙发展的后期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由于乳牙脱落,他们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边吃饭。如果时间长了父母不予以矫正会造成面部左右发育的不对称。而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其他牙周疾病,如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
由于单侧牙齿过度使用,导致牙齿磨损严重,出现牙本质过敏,牙齿遇冷、热、酸、甜等刺激会很疼。尤其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因此,宝宝为了不疼,就不自觉地用没有龋齿的另一侧咀嚼食物。
偏侧咀嚼会使不咀嚼食物一侧的颌骨和面部肌肉得不到锻炼,而另一侧咀嚼运动频繁,肌肉发育过度,造成两侧面孔不对称,影响宝宝的面容。
出招:
发现宝宝有龋齿,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出现偏侧咀嚼。另外在吃东西的时候,家长不妨多提醒宝宝两边牙齿都要用。
孕妇牙疼的原因
孕妇牙疼是很多女性朋友在怀孕中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女性在怀孕时,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会导致口腔比较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平时再不注意口腔卫生,就很容易出现牙龈肿痛等问题。特别是孕妇在怀孕前期出现孕期反应害喜和个人口味改变等,怀孕后期进食量加大,口腔内残留的食物增多,对牙龈的刺激性也加大,更容易出现孕妇牙疼症状。
孕妇牙疼能不能拔牙 ?这恐怕是让医生最头疼的了。孕妇由于怀有宝宝,怀孕期间拔牙风险非常大,很容易伤到宝宝。特别怀孕初期,宝宝正在发育阶段,如果拔牙的话,一些麻药会对宝宝产生刺激,不利于宝宝发育。如果牙疼十分严重的话,最好等到怀孕第4到6个月时,再进行拔牙手术,而且手术前一定要告诉医生已怀有身孕。对于牙齿的治疗,最好是时间越短越好,用药量也要尽量减少。
另外,怀孕时最好不要照X光,非照不可的话,X光一定要仅照在牙齿上,X光对胎儿影响不好,尽量不要照到胎儿。 相关文章缓解孕妇牙疼的一些小妙招 孕妇牙疼治疗的小偏方 孕妇牙疼可能对于一部分女性来说,这是十分难以忍受的,特别是当牙疼持续很长时间时,更是痛苦,但是由于宝宝发育不完善,又不能拔牙,这时可以采取一些小偏方,来缓解牙疼。
孕妇牙疼时,可以将大蒜捣碎,加热一下,敷在疼痛处,可以缓解牙疼。将味精按照1比50的比例用水化开后,放在口里含一会,然后吐掉,也可以缓解疼痛。生姜有镇痛功效,切一小片生姜片咬在嘴里,也能起到止痛的作用。用冰块冷敷在牙痛处,也有止痛的功效。 牙痛常常是让人无法忍受的,但是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们要多忍受段时间了,一些小偏方还是比较管用的,妈妈们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