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药的常用药物
全身麻醉药的常用药物
麻醉乙醚(anesthetic ether)
为无色澄明易挥发的液体,有特异臭味,易燃易爆,易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及乙醛,使毒性增加。麻醉浓度的乙醚对呼吸功能和血压几无影响,对心、肝、肾的毒性也小。乙醚尚有箭毒样作用,故肌肉松弛作用较强。但此药的诱导期和苏醒期较长,易发生意外,现已少用。
氟烷(halothane)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50.2℃,不燃不爆,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氟烷的MAC仅为0.75%,麻醉作用强,血/气分布系数也较小,故诱导期短,苏醒快,但氟烷的肌肉松弛和镇痛作用较弱;使脑血管扩张,升高颅内压;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诱发心律失常等。反复应用偶致肝炎或肝坏死,应予警惕。子宫肌松弛常致产后出血,禁用于难产或剖腹产病人。
恩氟烷(enflurane)及异氟烷(isoflurane)是同分异构物,和氟烷比较,MAC稍大,麻醉诱导平稳、迅速和舒适,苏醒也快,肌肉松弛良好,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偶有恶心呕吐。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又名笑气,为无色味甜无刺激性液态气体,性稳定,不燃不爆。用于麻醉时,患者感觉舒适愉快,镇痛作用强,停药后苏醒较快,对呼吸和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但对心肌略有抑制作用。氧化亚氮的MAC值超过100,麻醉效能很低。需与其他麻醉药配伍方可达满意的麻醉效果。血/气分布系数低,诱导期短。主要用于诱导麻醉或与其他全身麻醉药配伍使用
无痛人流术有哪些优点
无痛人流使用的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药。由有经验的麻醉医师经静脉给药,孕妇可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医生便可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仅需5-7分钟。孕妇在手术后意识完全恢复。
使用全身麻醉药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目前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常用的静脉全身麻醉药主要是丙泊酚注射液。这种麻醉药的优点是起效快、代谢快、苏醒完全、镇痛和无记忆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孕妇在手术后意识完全恢复,30分钟即能自行离院。
无痛人流术有哪些优点?
无痛人流手术方法,不仅解除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在麻醉下手术,孕妇处于睡眠状态,感觉舒适,全身放松,, 医生可以在完全没有干扰下做手术, 也有利于保证于术质量。并可以减低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
无痛人流适用于哪些人?
无痛人流适用于身体健康的早孕妇女。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血常规等检查无异常、无药物过敏史、无肝肾、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
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机理
尚无统一的看法。时下有几种解释:
①神经突触学说。认为全身麻醉药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
②脑干网状激活系统抑制学说。认为全身麻醉药对脑干网状激活系统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外周传入冲动受到抑制,产生麻醉现象。
③分子学说。认为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决定于中枢的水相。某些吸入麻醉药能促进脑液中形成由分子构成的水合微晶物,微晶具有笼形结构, 能将蛋白质的活性侧链及其他基团和离子等套于笼中, 妨碍其活性, 从而干扰脑的机能产生麻醉。随着血药浓度的不断升高,最先麻醉大脑皮层,其次是皮层下中枢,再次为脊髓,最后为延脑。
全麻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全麻与局麻相比,全麻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吗?
天天营养网小编还是那句话,脱离条件和剂量来谈论全麻对身体的危害就是耍流氓。同样的全麻药,用在Michael Jackson身上就是致死,然而每天世界上上百万的人在用,为什么就很上百万人用着就很安全呢?同样的局麻药,合理的应用对全身影响就微乎其微。但是为什么有些病例还是会出现局麻药中毒甚至死亡的呢?
全麻对身体的危害是一定会产生的吗?而局麻就比全麻对身体的危害就要小一些么?要讨论这个全麻对身体的危害是否大于局麻的问题时,至少首先得明白所谓的全麻和局麻,到底是指什么。
1、局麻的意义
狭义的局麻指应用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阻滞,阻断感觉神经对疼痛刺激的传导的麻醉方式。但是这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是受限的,只能用于一些浅表、范围小的手术,比如一些眼科手术、局部的肿块切除等,但是对于较大的手术是无能为力的。
2、全麻=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则是应用一系列药物达到的一种特殊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体被镇静,进而失去意识、痛觉,并维持某种程度的肌肉松弛状态,可以利于几乎所有手术的进行。我们容易看出局部麻醉,应用的药物单一、作用局限、对全身影响小,但是一旦局部麻醉药被大量吸收入血以后,还是可能引起中枢神经、循环系统的副作用,最严重的甚至可以引起心脏停跳。
所以局部麻醉药的应用量是有条件的,比如利多卡因的安全剂量为3mg/kg体重(加入肾上腺素后减少入血,可以放宽至7mg/kg体重)。
而全身麻醉的用药,则是多种药物的共同作用。全麻对身体的危害也是有一定的局限的。一切都在人体的接受范围内的话,那就对身体无害的哦!要相信人体的代谢能力、修复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全麻对身体的危害也是一时的,过了药效之后被人体代谢过后就不会有害啦。
女性做人流有什么危害 出现麻醉意外
人流有一种是没用疼痛感的,不过这种情况必须麻醉全身才能做手术。可是全身麻醉是有一定危险性,比如说有可能出现对麻醉药物过敏的问题,比如说麻醉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呕吐、返流等意外。不管是哪一种意外,对身体而言都会有一定的损害的。
阿司匹林也对胎儿不利
流行病学以及毒理研究显示,使用阿片类药品,如罂粟碱、吗啡、可待因、美沙酮等,会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孕妇有药物依赖的,新生儿还会出现戒断反应。母亲使用巴比妥类、三环类等精神药品,可能有导致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畸形、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戒断反应等情况的危险。此外,母亲经常使用某些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也可能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麻醉药物种类繁多,用途与用法均存在很大差异。局部麻醉药物和全身麻醉药物的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不尽相同。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吸入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以及复合麻醉等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治疗。一些麻醉药物,如局部麻醉药,在一些动物实验中未见明显致畸作用;但对动物施用高剂量后,则会出现对孕母动物的毒性作用并且可能影响胚胎。
各产程麻醉止痛方式介绍
待产宫缩阶段--硬脊膜外麻醉
孕妇待产时,要减小子宫收缩造成的疼痛,比较常用的是采用硬脊膜外麻醉,这是目前公认比较理想而有效的无痛分娩法。操作时,先用穿刺针刺入硬膜外腔,再将一条细软的塑胶管经由穿刺针放入硬膜外腔,注入麻醉药物,即可达到止痛目的。
采用这种麻醉,只会将疼痛的感觉阻挡掉,几乎不会影响到病人的运动神经,病人多半能够自行活动,而且作为帮辅的器械,会设定有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最高剂量,所以不用担心因为太痛,拼命按压注射按钮而发生过度麻醉的情形。麻醉药物,也控制在胎儿安全的使用剂量范围内,不至于造成胎儿出生时发生呼吸抑制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麻醉止痛法通常必须在产妇已经进入产程,经过一段阵痛,子宫颈口张开三四厘米之后才实施。也就是说,并不是整个生产过程都完全不会疼痛,然而一旦实施后,只要间隔一定的时间经塑胶软管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即可继续维持无痛状态。
阴道分娩阶段--局部麻醉
这是针对选择自然分娩的孕妇,为避免会阴不规则裂伤,而进行的局部会阴剪开,采用局部麻醉,也就是从皮下组织局部注射麻醉剂。药效在注射后1小时内退去,局部的感觉就会慢慢恢复。病人意识是清醒的,能清楚感到缝合时的触觉,但没有痛觉。若非对注射的药物过敏,一般不会有特别的并发症发生。
毋庸置疑,局部麻醉对产妇和婴儿都是比较安全的,所以不论是用于解除产痛或剖腹产,都是使用最多的方法。比起全身麻醉或吸入性麻醉,它可以减低麻醉药物抑制新生儿的可能性,以及减少母亲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机会。因其使用的药物量较少且孕妇仍能保持清醒与自主性的呼吸,其安全性较全身麻醉高。
但是,使用局部麻醉也并非百分之百安全,使用过后的并发症仍可能发生,包括低血压、局部麻醉剂毒性、全背髓麻醉、背髓麻醉后头痛症候群等。
剖宫生产--半身脊椎麻醉
对于选择剖宫产的孕妇,一般选用半身麻醉,半身麻醉又分腰麻与之前提及的硬脊膜外麻醉。因为全身麻醉会导致胎儿呼吸抑制,所以只用在非常紧急状况的剖宫生产时。
一般剖宫产选用的半身麻醉,又以作用较快速的腰麻为主流。这种麻醉进行的方式是用专门细针,从下后背处经由脊椎关节间的位置进针,将麻醉药注入脊髓末端的空腔处,使药物能够进入珠网膜下腔,而达到下半身止痛的作用。使用这种麻醉时,病人意识清楚,也能自行呼吸,只是下半身则完全失去感觉与运动的能力。因为控制排尿的神经作用也被阻断,所以需要放置导尿管来协助排尿。
不是所有准二胎宝妈都能使用麻醉
在给产妇使用麻醉时需要根据产妇的身体情况而定,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另外,并不是所有的产妇都能使用麻醉的。
产妇如有凝血方面的问题,譬如说身上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淤血或出血点,或小伤口却出血很久,或抽血检查发现凝血异常,这时候不宜接受半身麻醉。
因怕施行半身麻醉时,不凝血而形成大血块压迫到脊髓,如不幸发生时,需紧急手术将血块清出,以免对脊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如果产妇凝血功能是正常的,则几乎不会发生此并发症。
某些产科急症,如产妇大出血、胎儿严重窘迫、胎盘剥离、脐带脱出等需立即把胎儿娩出者,则全身麻醉较适合,因其麻醉诱导较快。
如果产妇有主动脉瓣狭窄或僧帽瓣狭窄等心脏病,因其特殊生理变化,全身麻醉较为适宜。当产妇无法配合时,则不宜半身麻醉。基本上麻醉医师会根据产妇剖腹产的原因来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如无以上特殊问题,一般还是以半身麻醉为主。
全身麻醉后影响儿童身体吗
在耳鼻咽喉科,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这就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接受全麻手术有思想顾虑,担心影响身体和记性,那么全麻对身体有影响吗?
所谓全身麻醉是指呼吸道吸入麻醉药或静脉内注入麻醉药后,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全身痛觉丧失、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人体失去知觉,医生在病人无痛觉、安睡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手术。
麻醉过程中吸入呼吸道的常用药物是地氟醚,它组织溶解度低、麻醉诱导快、苏醒早,在体内几乎无代谢产物,对机体功能影响小。用地氟醚麻醉后的恢复较其它卤化挥发性麻醉药快。各种麻醉药的血液-气体分配系数如下:地氟醚为0.42,一氧化二氮(笑气)为0.47、异氟醚1.48,氟烷2.3。用0.65肺泡最低有效浓度的地氟醚和异氟醚分别与60%一氧化二氮/氧气并用麻醉后,以出现除咳嗽外的第一个动作的时间为恢复期,地氟醚为5.8分,异氟醚为7.9分;引起语言信号反应的时间,地氟醚为7.8分,异氟醚为14.0分,地氟醚显著低于异氟醚,说明它有效安全。
静脉全身麻醉药常用的是异丙酚,它是一种乳白色液体,医生常称其为“牛奶”。异丙酚具有高亲脂性,具有从血液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快速分布的特点,因此起效迅速,一般使用微泵给药,麻醉深度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强,该药的清除主要在肝脏进行,清除半衰期为30-60分钟,代谢迅速,无明显蓄积,苏醒快而完全。
全身麻醉过程中,病人的氧浓度、血压和心跳都在正常范围内,大脑神经细胞没有受到损害,麻醉师只是通过调节药物浓度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这种抑制是完全可逆的,当手术完成以后,麻醉师停止用药,体内残余药物被代谢后,病人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儿童逐渐清醒,一切恢复正常,如同睡了一觉醒来。
另外,在耳鼻喉科中儿童需要手术治疗的常见疾病是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和分泌性中耳炎,医生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来建议患儿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手术能解决病痛,解决患儿的病源,否则,这些疾病引起的打鼾、憋气和听力下降有可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生活交流和听课学习,一味地拒绝手术只会让儿童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
浅谈麻醉方法及其分类
麻醉用药一般可以分为麻醉剂,麻醉镇痛药和肌松药物。其中仅有麻醉镇痛药被分类为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类被国家高度监管,具有行业高壁垒的特征,这是政策形成的监管壁垒。其余如大部分全身麻醉剂无论是吸入还是静脉给药,局部麻醉剂以及肌松药都不在国家麻醉或精神药品名单内,按照普通药品管理。同时虽然这些产品未被国家强制监管,但是由于医院对于麻醉产品品质要求高,产品可替代性很小,产品在临床推广时容易形成一定销售壁垒,且这种销售壁垒高于普通药品及一般专科用药,我们认为这些药品更应该被称为高端专科用药。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普通全身麻醉需要复合用药所以各个大品类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一次全身麻醉需要用的药品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两者取其一或者共用)+麻醉镇痛药+肌松药。局部麻醉剂一般单独使用,也不和其他品类冲突。
麻醉是指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现代麻醉主要包括四大领域:临床麻醉,重症监护,急救复苏,疼痛治疗。这里主要关注临床麻醉过程中使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