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动脉狭窄的偏方

肾动脉狭窄的偏方

偏方1

50g竹荪炖用。属于真菌之王,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可以软化血管,改善肾动脉的直径。

偏方2

生菜150g,生炒食用。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C含量很高,能够改善和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偏方3

青菜200g生炒或者煮汤都可以。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有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预防的关键是要大力预防和积极治疗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原发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禁烟限酒,规律生活,保持心情放松,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均可以起到预防本病的作用。

肾动脉彩超是什么

在高血压患者中,约1%~5%的患者是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大多数的肾动脉狭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高血压抵抗的患者中经血管造影证实有狭窄并施以支架术使高血压得到控制的占64%,还可使79%的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功能得到稳定,因此鉴别有否肾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可以饮食的,不需要禁食物,没有影响,多喝水。

以上就是肾动脉彩超的讲解,高血压是老年人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为了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还是建议老年人定期的去医院检查身体,不要因为生活中的疏忽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衷心的祝愿您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肾萎缩的特点

(1) 对侧肾脏代偿性增大不常见,但肾血流量多数增强。

(2) 单侧肾萎缩本身不引起高血压,如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肾自截、肾结核、慢性肾盂肾炎不伴高血压,但肾动脉狭窄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醇固酮系统而使血浆肾素水平升高,引起高血压常见。

(3) 肾动脉狭窄伴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不常见。

(4) 肾动脉狭窄经DSA扩张术后,萎缩肾脏血流明显增加,肾脏较前明显增大,可见部分萎缩肾脏具有可逆性。

(5) 肾动脉严重狭窄,探及不到血流,但通过侧枝循环使肾脏保持良好血供,不致病肾严重萎缩。

(6) 在同位素肾图上,病肾显影延迟,排泄减慢,以排泄功能异常为先出现。肾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近年来以消除狭窄,恢复血流,保护肾功能,降低高血压为目标的介入治疗为RAS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治疗途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由于介入治疗微创、高效、风险小而在近几年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一项研究对456例肾动脉狭窄>70%伴或不伴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340例伴有高血压,在平均34个月随访中,血肌酐由1.45mg/dl降至1.39mg/dl且血压改善明显,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5]。文献报道,严重的RAS患者的脑钠钛(BNP)水平可升高,支架植入后BNP下降,同时发现基线BNP升高>80ng/dl,是支架植入术后能改善血压的有利预测指标[6]。我们一组8例PTRA病例,其中大动脉炎2例,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6例,经长期随访,平均随访24个月,远期疗效较为满意。如下图:(421-424)但目前对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效果的报道不一,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目前对疗效的评价标准未统一。

右肾动脉近心段狭窄收缩压差16Kpa 图422 5mm直径球囊扩张狭部

PTRA后压差降为0.8Kpa扩张后6小时血压正常

随访3年后血压正常动脉管腔无变化,仍通畅

介入治疗面临的问题:血栓形成及胆固醇结晶栓塞、造影剂肾病、动脉内膜损伤及术后再狭窄等。目前解决对策包括使用远端滤器保护装置,使内膜损伤撕裂、血栓形成及胆固醇结晶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药物洗脱支架、放射性支架问世及即将问世应用临床的生物支架的应用将大大降低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非离子型二聚体造影剂的应用,使造影剂过敏及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明显减少。

哪些是肾动脉狭窄的预后

血管造影的回顾性研究表明,40%~70%的狭窄呈进行性发展。9%~15%患者于28~56个月内病变血管完全堵塞,于此同时出现严重视网膜病变及恶性高血压。狭窄血管完全堵塞的危险因素是:①最初血管造影时肾动脉狭窄>75%以上;②超声检查时肾动脉狭窄>60%以上;③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是肾动脉狭窄进展的敏感性指标。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

1.降血压治疗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稳定者,或有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禁忌证者,可单独给予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血压,稳定肾功能,防止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但降压治疗对肾动脉狭窄的进展影响甚微,而且20%~50%患者在ACE抑制剂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如果同时应用利尿剂会加重这一负性反应。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ACE抑制剂,因为ACE抑制剂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低,肾功能损害加重。即使是单侧肾动脉狭窄,ACE抑制剂虽未显示肾功能损害加重的征象,亦应避免应用。

2.近年来泌尿外科的飞速发展,使肾动脉狭窄的预后大大改善肾动脉的纤维肌性病变可选择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术后80%~95%患者血压下降。动脉粥样斑块所致肾动脉狭窄,如为单侧者可应用药物。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外科手术,包括肾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自身肾脏移植术,手术成功率90%.肾切除为不宜上述术者的最后选择。

肾性高血压如何使用降压药

肾性高血压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常选用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一般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方能控制血压。应逐渐增加用药品种和剂量,避免使血压过急下降,同时注意观察在血压下降时肾功能的变化。

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因包括单侧肾动脉狭窄和双侧肾动脉狭窄,单侧肾动脉狭窄属于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可选用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而双侧肾动脉狭窄属于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可选用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应用任何降压药物,均必须密切关注肾功能的变化,使用ACEI、ARB尤为注意。

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疗法有哪些

1.血管成形术

常做经皮经腔肾血管成形术(PTRA,用球囊扩张肾动脉),此治疗尤适用于纤维肌性发育不全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患者在扩张术后易发生再狭窄使治疗失败,故这些患者扩张术后应放置血管支架。

2.外科手术

包括动脉内膜切除术、旁路搭桥术及自身肾移植术使病肾重新获得血供。

3.内科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不能阻止肾动脉狭窄进展,但能帮助控制高血压,改善症状。单侧肾动脉狭窄呈高肾素者,现常首选ACEI或ARB,但是必须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双侧肾动脉狭窄者应禁服上述药物。为有效控制血压,常需多种降压药物配伍应用。现代强效降压药甚多,药物治疗往往能有效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而且在患者远期存活率上药物治疗也与PTRA无差异,所以目前不少学者认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应首选药物治疗。至于已导致缺血性肾脏病的肾动脉狭窄,为防止狭窄和肾功能损害进展,适时进行PTRA并放置血管支架仍为首选,若PTRA禁忌或PTRA及放置支架失败,则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肾动脉狭窄如何更好的治疗呢

(一)治疗

1.肾动脉成形术(PTRA) 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1)指征:

①高血压,若上肢血压测不出,则参考下肢血压水平;

②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管腔狭窄大于50%,不伴明显肾萎缩者;

③肾动脉狭窄远近端收缩压差大于30mmHg或平均压差大于20mmHg者;

④单侧肾动脉狭窄RVRP≥1.5和健侧肾静脉PRA/远端下腔静脉PRA<1.3;< p="">

⑤肾动脉无钙化者;

⑥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对上述各项指标应从造影形态及功能两个方面综合分析,方能正确选择扩张指征。若肾动脉开口完全阻塞或其远端分支有多发狭窄或缺血侧肾脏重度萎缩者,则不宜做PTRA。

(2)治疗:治疗目的在于纠正肾血管性高血压,防止肾功能衰竭。扩张术的疗效与病因有密切关系,以肾动脉纤维肌结构不良疗效最佳,痊愈或改善者达95.5%,其次为大动脉炎84%,动脉粥样硬化仅54.5%。

2.外科手术

根据病情可考虑采用血管重建术或自体肾移植术,若患侧肾脏明显萎缩,肾功能严重受损或丧失,或肾动脉分支广泛病变,可考虑行肾切除术。对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手术与肾动脉成形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3.药物治疗

对于不适合上述介入性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本病对一般降压药物反应不佳,可用β-受体阻滞药及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单功能肾(自然或人工移植)属于绝对禁忌证。对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可考虑用转换酶抑制剂。单侧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用AECI,虽可使狭窄一侧肾血流压减少,GFR下降,但健侧肾血流增加,GFR增加。由于对全身性AngⅡ与肾内AngⅡ阻断,使肾钠排除明显增加,对侧肾压力-利钠作用明显恢复,细胞外液与血管内血容量恢复正常,血压下降,但用药期间也应注意肾功改变。

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以上介绍的就是很详细的方法,比如可以采取外科治疗,还有的可以采取药物治疗,都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有效果的,因此肾动脉狭窄之后就一定要积极的治疗才行的。

压迫性萎缩临床特点

(1) 对侧肾脏代偿性增大不常见,但肾血流量多数增强。

(2) 单侧肾萎缩本身不引起高血压,如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肾自截、肾结核、慢性肾盂肾炎不伴高血压,但肾动脉狭窄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醇固酮系统而使血浆肾素水平升高,引起高血压常见。

(3) 肾动脉狭窄伴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不常见。 肾萎缩

(4) 肾动脉狭窄经DSA扩张术后,萎缩肾脏血流明显增加,肾脏较前明显增大,可见部分萎缩肾脏具有可逆性。

(5) 肾动脉严重狭窄,探及不到血流,但通过侧枝循环使肾脏保持良好血供,不致病肾严重萎缩。

(6) 在同位素肾图上,病肾显影延迟,排泄减慢,以排泄功能异常为先出现。肾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

相关推荐

血压越治越高原因在肾动脉

在很多人印象里,高血压需要通过药物长期控制治疗,病人老陈原本也是这样想的,结果药物吃了不少,血压非但没有控制住,反而蹭蹭往上蹿。最近,老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得到确诊,自己的高血压属于比较特殊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因出在肾动脉,药物治疗基本无效。 老陈今年65岁,查出高血压已经有5年了,症状非常明显,反复出现头昏、头晕,血压最高时惊人地达到260/120毫米汞柱。让老陈苦恼的是,药物吃了不少,都不见效果,而且查来查去,就是查不出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吃了多年降压药。 不久前,老陈辗转来到浙江省人民

降压药为什么不能停 降压药吃吃停停危害大

降压药吃吃停停必然造成血压忽高忽低,而这忽高忽低的血压很容易对血管壁造成伤害,使通透性加大,或者脂质沉淀使血管硬化甚至形成斑块,堵塞血管。如果堵塞发生在冠状动脉处,就形成冠心病、心肌梗死;在大脑处就形成中风、脑梗塞;发生在肾动脉就形成肾动脉狭窄、肾衰竭。

动脉硬化如何诊断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见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部,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病变引起动脉狭窄或阻塞,出现脑部、上肢或下肢缺血症状。临床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头痛、眩晕、昏厥、患肢发凉、麻木、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但无下肢静息痛及坏疽,动脉搏动可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肾动脉狭窄即出现肾性高血压,如合讲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可有上肢低血压,下肢高血压;胸腹主动脉狭窄,产生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在动脉狭窄附近有收缩期杂音。病变活动期有发热和血沉增快等现象。一般较易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

高血压和肾病有什么关系

一、高血压已成为尿毒症的重要原因高血压不但引起心脏病和中风,也常常引起肾脏病。 肾脏通过生成尿液来排泄身体内的废物,而尿液是由肾脏内的血液通过压力压出来的。因此,肾脏是身体内血压最高的部位,也是高血压时最容易受伤害的脏器。高血压可引起高血压肾病和肾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尿毒症的重要病因。高血压肾病患者大多没有明显不适,必须通过一些特殊的检查才能诊断,因而早期多被忽视。另外,高血压时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不仅代表肾脏的病变,同时还提示出现了全身血管的病变,对心脏病和中风等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就如同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的血

肾动脉狭窄的支架管治疗

健康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的话题之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等于拥有了一半的财富,所以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疾病的侵扰,很好的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所关心的人。也可以尽快的走出自己对一些健康误区,及早的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关介绍: 经皮经肾动脉腔血管成形术是治疗肾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传统的PTCA技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次成功率仅在24%到35%之间,而复发率为15%~42%。本文报告74例狭窄段距主动脉5mm的肾动脉狭窄伴高血压的病人进行内置支架管治疗

肾动脉狭有关肾血管的常识

其实,对于肾动脉狭的肾血管,它包括很多类型,即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肾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肾动脉先天异常。 其中,大动脉炎,它的急性活动期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可能仅出现乏力、发热、盗汗等,易被忽视。而后因继发变态反应激发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炎性病变,累及肾动脉开口时,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多位于开口处1cm左右的范围内,不会侵犯其他分支,并多为双侧性。而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病理特征为动脉中膜纤维肌性成分的增生,同时伴有动脉壁变薄及夹层化。受累的动脉壁病变形式多样,有的表现为狭窄,有的则

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

许多患者认为血压高点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就行。实际上,血压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手段及时治疗,病情恶化的速度将会很快,于此伴随许多并发症的出现,到时候治疗将会更加困难,所以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止病情恶化,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放射性核素检查 卡托普利介入肾动态显像是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此法诊断的敏感性为62%~99%,特异性91%~98%。 (2)超声检查 为临床应用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检查的成功率为80%~90%,本法诊断

肾血管性高血压怎样治疗

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和中西医结合,可从三方面进行,即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各种疗法具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局限性。对任一病例的处理则视其具体病情而定并可联合应用。治疗目的在于恢复足够的肾血流量,控制或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以达到缓解症状和促进全身健康的复原。 1.内科治疗 对不宜或不能作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内科治疗。多数患者经全身治疗和药物应用可使血压有所下降。对需行手术者,内科治疗也是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的重要措施。 内科治疗包括全身性摄养、饮食疗法、水分和钠盐适当控制和药物应用等。

肾动脉狭窄患者应清淡饮食戒烟酒

肾动脉狭窄患者饮食宜清淡,进低蛋白饮食,可吃牛奶、鸡蛋、精肉、鱼、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但量宜少。同时肾动脉狭窄患者一定要注意在生活中要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中可出现高钾、高磷、高尿酸,在饮食中应注意这些情况。血钾高时应少食蔬菜、水果,烹调时可用水泡煮去掉食物中部分钾盐,并须慎用含钾的代盐品。高磷时少食芝麻、花生、瓜子、菌类和海产品,可食含磷少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白萝卜、冬瓜、丝瓜、鸡蛋白、粉皮、苹果、柑桔、橙、菠萝等。 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因此尿酸高的肾动脉狭窄

高血压应该跟哪些症状高血压区别

(1)肾实质性高血压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肿瘤等所致。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肾炎病史、尿常规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改变,并不随血压下降而好转,且二者不成比例,常伴水肿、贫血且有特征性面容。慢性肾盂肾炎有泌尿系感染病史,尿常规有大量白细胞,尿细菌培养阳性,有尿路刺激征,造影显示肾盂和肾脏的瘢痕和萎缩性变化。 (2)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引起肾缺血而使血压增高。造成肾动脉狭窄在老年人主要为肾动脉粥样硬化(占70%),多数患者在上腹部及(或)肾区可听到血管性杂音。高血压起病急,增高显著,肾动脉造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