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绝经期女性后如何防范心血管疾病

绝经期女性后如何防范心血管疾病

专家称,更年期以后,很多女性把一些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当作更年期必然的现象,例如胸口闷、走路喘、心脏怦怦跳等。但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雌激素缺乏在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绝经后的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绝经前的女性,而且这一风险与绝经后的年龄增加呈正相关。绝经后女性尤其是60岁以上的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快上升,并达到与男性发病率相当的水平。一项调查显示,女性在月经闭经前,男女冠心病患病的比例是4:1;绝经后,男女之间的差距就缩小到3:2~2:1,到60岁以上,这个比例达到1:1,甚至更高。主要原因是女性绝经后,内源性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减弱,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一系列研究证实,雌激素不但对心血管系统有直接保护作用,而且对糖脂代谢等均有改善作用。进入更年期,女性易出现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自然也就减弱了。

为了继续保持性激素平衡,有的女性在停经后会用激素替代治疗来缓解绝经期的症状。专家指出,有些观察性研究发现,激素治疗只对早期绝经后的妇女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这一女性人群的心血管事件;但另外一些随机研究同样也提示,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晚期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危险,特别是对绝经后的肥胖、高血压女性,可能会因激素替代治疗而增加心血管患病风险。

另外,专家还提醒说,女性在绝经后更易发生高血压。有统计资料显示,女性在绝经后高血压发生几率是绝经前的2.2倍。而另一项研究则发现,高血压作为危险因子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在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大的影响。进入中年后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较男性高,提示绝经在衰老的过程中对高血压的发展起着负面影响。因此,积极降低血压对减少心血管疾病对于女性来说比男性更加有效。

绝经期女性应正视激素补充治疗

我国超过20%的女性正处于绝经期,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正忍受各种绝经期不适症状带来的烦恼,但只有1%的女性接受激素治疗。面对如此低的治疗率,医院妇产科徐苓教授日前呼吁医生和患者改变观念,对有适应证的绝经期女性积极采用激素治疗。

专家说,处于绝经期的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丧失,体内的雌激素骤降,从而出现潮热、失眠、易怒等不适症状,且绝经10~15年后患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疾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而激素治疗是解决绝经期症状的根本办法。世界各国激素疗法已非常流行,它不仅可以缓解绝经期相关临床症状,更可以降低远期相关疾病的风险,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激素治疗能有效缓解绝经期潮热等血管收缩症状,预防和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病变,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控制骨量丢失,调整心理,恢复自尊,使妇女能正常生活及参与社会交往。

然而,我国女性对于绝经期普遍存在三大误区:一是不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二是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虽然有很多身体上的问题,却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三是知道自己到了绝经期,也想采取措施,却不了解应对绝经期症状的正确方法。徐苓介绍,女性健康倡议(WHI)一项数据调研显示,45~65岁之间有绝经症状的女性中,仅有1%接受了治疗。事实上,女性面对绝经期出现的种种不适症状,不应报以消极忍耐的态度,而应积极治疗,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消极对待或者服用保健品改善绝经期症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尤其是服用不明成分、不明剂量的保健品,不仅不能改善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值得怀疑。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出现月经紊乱并伴有绝经期症状,应该先到妇产科或者绝经期科室,检查一下体内激素水平,判断是否进入绝经期,从而对症下药。

专家指出:“科学进行激素治疗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绝经期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剂量精确的激素治疗是目前正确解决绝经期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2007年国际绝经学会(IMS)在《关于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的最新推荐中》就指出:应将激素补充治疗作为维持绝经后女性健康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医师推荐使用含天然雌、孕激素的药物作为治疗绝经期症状的首选,且越早开始治疗(即在60岁之前或绝经10年内开始治疗)越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危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的激素替代治疗的趋势是采用最低的有效剂量,也就是在保证有效缓解绝经期症状的同时,又不会对人体造成负担。

针对有人对激素治疗会有不良反应的担忧,徐苓说,雌激素是人体自身产生的激素,女人一生都离不开它。当卵巢功能不足,缺乏雌激素时,就应该进行补充。它并不会增加肿瘤和肥胖的发生,也不会导致对激素产生依赖。

专家认为,只要把握适应证,如果没有禁忌证,绝大多数绝经期妇女,特别是有绝经期症状,接近绝经时间或绝经10年以内或60岁以前的绝经期女性均可以考虑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属于这个范围的有:子宫切除术后(人工绝经)及卵巢早衰的妇女;受到绝经期症状的困扰,尤其是发生与雌激素降低有直接关系的泌尿生殖道炎症,经一般抗炎治疗收效不大者;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严重,经一般治疗收效不大者;绝经后出现代谢障碍(如明显血脂异常)和骨质疏松症明显者等。

绝经所带来的健康问题

1、卵巢早衰

卵巢是维护女性健康的重要部位,而绝经后卵巢机能会由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快速早衰,且还是诱发妇科疾病的主要原因。

2、易患骨质疏松

当卵巢出现衰退之后,体内的雌性激素会下降,从而影响钙质在骨骼中进行沉积,这也易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3、心脑血管疾病几率大

绝经后,身体中雌性激素分泌水平大大降低,而此种激素是增强血管弹性、防止硬化阻塞的重要成分。所以,绝经后的女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会增加。

4、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

正常的经期是排卵的重要保障,而绝经则暗示身体失去了排卵的能力,从而极容易诱发不孕不育的产生。

芦笋茶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降脂减肥

芦笋茶具有低糖、低脂、高纤维的特点,饮用后不易引起发胖,且含有的芦丁、芦笋皂等物质有一定平抑血压降血脂、抑制心脏血管疾病的作用,所以适当饮用芦笋茶还有助于减肥及防范心脑血管病发生。

​女性绝经前后如何补充雌激素呢

女性迎来绝经期时,除了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之外,生理上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症状表现,其实这些改变大部分都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因此绝经期到来后,女性朋友一定要做好身体调理措施,以免引发健康隐患。那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既然这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该如何补充雌激素吧!

在回答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会给女性带来哪些症状表现。首先绝经后大部分女性朋友都会感觉心烦意乱,经常感觉潮热不安,阴道也会出现干涩疼痛等,尤其是雌激素水平急剧减少的甚至还会引发骨质疏松或者是心血管疾病,对健康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食用相关的食物能够有效增加雌激素。在日常生活众多的食物当中,尤其建议绝经期女性多吃点新鲜蜂皇浆、芝麻、洋葱、花生酱、亚麻籽等雌激素丰富的食物;另外也可以每天都饮用一杯高钙牛奶,既能有效补充钙质,预防老年骨质疏松,也能够调理雌激素平衡。

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绝经期女性也可以适当服用小剂量的雌激素药物,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用,并且不能因为过度追求雌激素补充而滥用药物,总之要适量。

以上就是关于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的完整内容介绍。女性绝经期后衰老的速度会不断加快,各种器官组织的功能也会老化衰退,疾病也随之找上门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对于绝经期后的女性朋友,建议适当补充雌激素,使自己保持健康和活力,也使自己免受疾病困扰。

把握好女性围绝经期时间窗

绝经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到绝经后1年之间,可持续3~5年的时间。按照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50岁来计算,通常出现在45~55岁。

在围绝经期,由于女性卵巢衰竭、性激素水平紊乱,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月经失调是围绝经期开始的标志性症状。除此之外,超过七成的女性还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其他症状,如潮热多汗、脾气暴躁、抑郁焦虑、皮肤萎缩和关节疼痛等。对于围绝经期的症状,应给予足够重视与合理治疗,避免为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老年痴呆等疾病埋下隐患。

女性在绝经前后到底该不该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很多人对此很困惑。专家认为,补充雌激素对一些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但一定要掌握好时间。

女性在围绝经期如果出现症状就应该积极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激素补充等治疗。绝经及出现相关症状,(如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神经或精神症状等)以及预防骨质疏松,是应用激素补充治疗的首要适应症。而各种雌孕激素依赖性肿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和未查明原因的妇产科问题则属于禁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血栓栓塞性疾病史、乳腺疾病等属于慎用情况。

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相应减少的时期。在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还会致骨量呈陡坡式快速丢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所以,在围绝经期适当进行激素补充治疗,可以保持骨量,从而预防骨质疏松。同样,激素补充也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如果错过这个“窗口”期,当附壁血栓形成后才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反而会造成栓子脱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围绝经期是通过激素补充预防女性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时间窗”。

怎样区别围绝经期和更年期

个人理解是没什么区别,但是我听说围绝经期会出现潮热,易怒,失眠,阴道干涩/性交困难,皮肤萎缩,关节痛等症状。同时围绝经期的远期危害包括骨质疏松骨折,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所以适当补充女性所需雌性激素是必要的。比如拜耳出品的克龄蒙是专门针对围绝经期女性研发的激素补充的产品,可以缓解围绝经期的不适症状,同时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

​绝经后如何增加雌激素呢

在回答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会给女性带来哪些症状表现。首先绝经后大部分女性朋友都会感觉心烦意乱,经常感觉潮热不安,阴道也会出现干涩疼痛等,尤其是雌激素水平急剧减少的甚至还会引发骨质疏松或者是心血管疾病,对健康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食用相关的食物能够有效增加雌激素。在日常生活众多的食物当中,尤其建议绝经期女性多吃点新鲜蜂皇浆、芝麻、洋葱、花生酱、亚麻籽等雌激素丰富的食物;另外也可以每天都饮用一杯高钙牛奶,既能有效补充钙质,预防老年骨质疏松,也能够调理雌激素平衡。

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绝经期女性也可以适当服用小剂量的雌激素药物,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用,并且不能因为过度追求雌激素补充而滥用药物,总之要适量。

以上就是关于绝经后如何补充雌激素的完整内容介绍。女性绝经期后衰老的速度会不断加快,各种器官组织的功能也会老化衰退,疾病也随之找上门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对于绝经期后的女性朋友,建议适当补充雌激素,使自己保持健康和活力,也使自己免受疾病困扰。

绝经后怎样保持年轻

一、合理饮食:女性到了绝经期这个阶段应该注意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绝经期妇女容易发生肥胖,从而会导致糖代谢异常,促使动脉硬化症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所以绝经后女性一定要控制饮食,特别是要控制高脂肪和糖类的摄入。

二、注意补钙:绝经期女性因为体质下降的缘故,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所以应该注意补钙。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骨组织合成代谢下降,因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发生率。因此,绝经期妇女要经常食用含高钙的食品,钙供给量每天不少于1000毫克。

三、性生活适度:女性在绝经期同样需要一定频率的性生活。绝经期妇女保持适度性生活,能使她们进一步享受天伦之乐,提高夫妻亲密程度,平衡机体内外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促卵泡发育 保养卵巢,推迟绝经期

妇女绝经是指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以致最后消失的时期,所以如果想推迟绝经期就要做好卵巢保养。一般来说,女人过了三十岁卵巢功能就开始逐渐衰退,因此卵巢保养越早越好。而鹿胎是女性滋补调养、延缓衰老的极品。

海参禁忌人群 保护心脑血管

海参中含有的脂肪酸、海参多糖等物质,具有让胆固醇酯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管弹性,达到抗凝血与抗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所以海参食用后是有利于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

绝经期女性是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

女人心脏比男人更脆弱

有统计显示,女性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是因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死亡人数的两倍。而大多数女性没有意识到心脏疾病的危害。事实上,女性的心脏更脆弱,危险因素与男性有一定区别,如女性炎症活跃、血管钙化比男性多,还可能受到贫血困扰等,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吸烟、超重导致女性患冠心病的危害更大。许多女性冠心病患者并未发现有明显的血压或血脂异常,但普遍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体重超重等现象。吸烟使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4-6倍,而女性则增高6-9倍。

②糖尿病在男女冠心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方面都是一个很强的危险因子,在女性中影响更严重,几乎完全抵消了女性生理学上的优势,比男性更明显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③感情问题比工作压力对造成女性心脏病发有更重要的影响。不如意婚姻生活令女性心脏病发的机会,比婚姻幸福的女性高出三倍,而男性主要因为工作压力。

④女性冠心病治疗率低。女性心脏病发作后,一般治疗不够积极,死亡率也较高。而且女性在心脏病发作后的1年内,42%的人会病逝,比男性患者的死亡率(20%)高一倍多。

⑤绝经为女性的一个独特危险因素,而这可能更多的归因于因绝经所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如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凝血机制异常,内皮功能受损等因素。

女性保持心脏健康的建议:

远离香烟。吸烟是心血管的大敌,吸烟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如果在一年内戒烟,患心脏病的几率将减少50%。

控制腰围。腹部过多的脂肪会浸入血管,导致血管中酸性脂肪过多,引发动脉栓塞。如果腰围超过2.3尺,就应引起足够重视。

坚持运动。运动少,是我国女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天运动30分钟至一小时,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人体的“好”胆固醇。一般的散步、做家务,不能起到锻炼心脏的作用,必须要运动到微微出汗才行。

合理饮食。低盐饮食:50岁以上妇女每日食盐量要控制在1500毫克以内。吃多彩食品:如菠菜、胡萝卜、桃、草莓等富含抗氧化剂和纤维的食物。

降低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饱和脂肪酸与转基因脂肪将导致“坏胆固醇LDL-c”升高,引起脂肪块阻塞血管。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金枪鱼、鲑鱼和鳟鱼等。

定期查体。注意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定期测定心功能。

别吝啬睡眠。每天晚上睡眠少于5小时的女性,比那些每天睡足8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高出30%。过少的睡眠会对激素、血糖和血压带来严重伤害。

正确对待感情,避免压力过大。最后对于已患的慢性疾病要进行控制,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必须像小学生做功课那样,每天服药、注意饮食和加强锻炼,持之以恒。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有资料显示,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来说,每天坚持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中、高危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减少视网膜病变,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从而明显地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如果血压控制得好,服用阿司匹林也有助于女性预防缺血性卒中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老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保护心血管

老普洱其中有的含有的酵素、脂肪酶,能对脂肪产生分解作用,长期饮用的话能够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含量有效减少,达到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同时对肥胖症也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所以老普洱茶可以很好的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奶茶是否易患心脏病

向提神的茶水中加入牛奶,或茶与牛奶(奶茶)同时喝,会破坏茶的所有有益健康的成分!而且过多引用街头奶茶,心脏病的危险也增大!

茶+奶 对血管没好处!

根据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称:16名女性分别喝半升新沏的茶、加入脱脂奶的茶水和白开水。两个小时后对她们前臂的动脉血管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喝红茶的人的动脉血管壁的收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加入牛奶的一组人的这一影响很不明显。

试验显示,虽然茶通过增加动脉壁的收缩能力提高了血流速度,但牛奶却完全阻碍了这一有益健康的效果。曾有统计数字显示,大量饮用奶茶超过三个月,血脂肪及胆固醇都会升高。街头卖的有些奶茶竟然一点奶,一点茶的成分也没有,全是奶精调兑的。只是油和糖的结合,因为奶精并非牛奶制成品,奶茶中又有大量糖分,几乎不含钙还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

因此,专家提醒爱喝奶茶的美女们:不要以为“奶茶也是茶,喝茶有利于心脏,喝奶茶也就有利于心脏”于是便大量放心地引用奶茶,结果不仅会直接导致血脂肪及胆固醇的升高,进而导致心脏病,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容易麻痹大意,疏于重视,从而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相对增多。

心血管病:女性死亡的头号原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最多的单病种死亡原因。有统计显示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已经是乳腺癌发病率的10倍,跃居成为直接威胁女性生命的“头号杀手”,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差,女性心血管疾病极易被忽视,而一旦被查出有心血管疾病,都已非常严重。

过去的20多年里,男性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不断降低的同时,女性的死亡率却在不断上升。尤其是绝经期的妇女冠心病的死亡率高于男性。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一项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2/3女性猝死患者死于生前未曾发现的冠心病。此外,来自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料表明,每6分钟即有1名女性死于心脏病,55%的欧洲女性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而相对应的男性比率是43%。

女性患心血管病,症状多数不典型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几乎一致地显示:男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此,多年以来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姚桦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女性都知道如何预防乳癌和皮肤癌,但大部分女性都不知道自己的胆固醇有多高、也不担心是不是会心脏病发。

对于疲倦、呼吸困难、觉得恶心、身体不适、背痛和腹痛之类的症状,许多女性都会选择“挨一挨”来挺过去,殊不知,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很可能是你的心血管出现“疲态”的一个强烈信号!

虽说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比男性晚10~15年,但就诊时的表现往往比男性严重。姚桦介绍说,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已表明女性心血管疾病有其特殊性,像上述发病时症状不典型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临床上,高龄、并伴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肌梗死比男性多,部分以心力衰竭为首发临床表现,并易发生再梗死,且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秋冬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另一个特殊性与女性绝经后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专家认为这种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系列症候群会干扰真正女性冠心病诊断,往往会延误了早期的治疗时机。

绝经后女性心血管发病率高

绝经几个月的张女士最近特别烦躁、易怒,而且稍微一动就感到心慌、气短,严重时还头晕得天旋地转,家务活也干不动了,只能坐着等吃,被家里人戏称得了“富贵病”。老姐妹们都觉得她患上了更年期综合症,劝她到医院检查,却发现原来她患的是心律失常症。

更年期以后,很多女性会像张女士那样把一些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当作更年期必然的现象,例如胸口闷、走路喘、心脏怦怦跳等。但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雌激素缺乏在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绝经后的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绝经前的女性,而且这一风险与绝经后的年龄增加呈正相关。

绝经后女性尤其是60岁以上的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快上升,并达到与男性发病率相当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内源性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减弱,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一系列研究证实,雌激素不但对心血管系统有直接保护作用,而且对糖脂代谢等均有改善作用。进入更年期,女性易出现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自然也就减弱了。

“为了继续保持性激素平衡,有的女性在停经后会用激素替代治疗来缓解绝经期的症状。”姚桦指出,有些观察性研究发现,激素治疗只对早期绝经后的妇女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这一女性人群的心血管事件;但另外一些随机研究同样也提示,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晚期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危险,特别是对绝经后的肥胖、高血压女性,可能会因激素替代治疗而增加心血管事件。

相关推荐

女人多少岁绝经是正常的 早绝经对女性身体的危害

卵巢是维护女性健康的重要部位,而绝经后卵巢机能会由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快速早衰,且还是诱发妇科疾病的主要原因。 当卵巢出现衰退之后,体内的雌性激素会下降,从而影响钙质在骨骼中进行沉积,这也易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绝经后,身体中雌性激素分泌水平大大降低,而此种激素是增强血管弹性、防止硬化阻塞的重要成分。所以,绝经后的女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会增加。

女性绝经后容易患上5种疾病

更年期易患上的5种疾病 1.更年期综合征 对于一些更年期症状特别明显的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在更年期早期补充小剂量的雌激素和适量的孕激素,可有效改善不适症状。但在服用雌激素期间,必须要定期门诊随访,如有不适应马上就诊。另外,应保持心情愉悦、合理膳食、适度运动。 2.乳腺癌 更年期和乳腺癌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女性到更年期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会上升,另一方面,患乳腺癌的女性,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几率也会更高 3.肥胖 绝经后妇女由于性激素缺乏,糖脂代谢产生相应变化,因而与绝经前妇女相比较,脂肪分布发生变化,

绝经与雌激素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开始萎缩,绝经后雌激素分泌锐减,就会出现烦躁、易激动、潮热等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 预防策略:对于一些更年期症状特别明显的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更年期早期补充小剂量的雌激素和适量的孕激素,能有效地改善更年期的不适症状,但在服用雌激素期间,必须要定期门诊随访,如有不适,应马上就诊。另外,保持愉悦的心情、合理的膳食、适度的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后发生的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而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一般多发生在绝经后10年

大风天气如何防止心血管疾病复发

专家提示首先需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大风和降温使得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大家需提高警惕。 防止心血管疾病复发,饮食方面需注意。天气寒冷时很多人都喜欢吃火锅,热腾腾的非常温暖,那么心脑血管病人能不能吃火锅呢?其实心脑血管患者吃火锅也没有关系,只是必须注意选择别吃太辣的以及高脂的食物,虽然吃辣能够驱寒,包括太多动物性脂肪或富含胆固醇食物,这些食物吃多了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坚持低盐、低糖、低脂、低刺激饮食,可以多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等。另外应注意节日也应注意节制,不能暴

常见的更年期症状有哪些

1.脾肾两虚型 头晕,腰痛,肢寒,浮肿,尿频或失禁,口淡,便溏,纳少,乏力,舌淡苔白,脉沈细或沈迟。山药20、菟丝子15、仙灵脾15、仙茅5、川断12、覆盆子15、熟地10、白朮10、茯苓15、党参10、炙甘草6。 2.阴虚肝旺型 头晕头痛,眼乾涩,心烦急躁,多梦少寐,口乾,手足发热,耳鸣,心悸,烘热汗出,舌红,少苔或苔薄而乾,脉细数或弦细数,部分人还可能血压升高。女贞子15、生地10、山萸肉10、覆盆子15、当归10、白芍10、菊花10、桑叶10、枸杞子15、黄芩10、百合15、合欢花10。 3.加减:

女性更年期过后会怎样

1.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之后,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增加,绝经后的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未绝经女性2-6倍。这是由于雌激素有助于增加女性体内的“好”胆固醇,消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使血液减少脂肪沉积物或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另外,雌激素还能帮助血管保持强壮、弹性和通畅,使血液能够顺利地流通至心脏,有助于女性减低患上心脏病的危险。但随着女性更年期的来临,雌激素分泌量逐年减少,心脏失去了重要的“保护伞”,因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2.骨质疏松 我们都知道,骨质疏松很大程度上是缺钙引起的,但更

大豆异黄酮作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合成与分泌不足,雌激素的下降会导致胆固醇代谢失常,使绝经女性脂肪和胆固醇升高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据统计,绝经女性冠心病发病率较绝经前增加2~3倍。绝经女性食用雌激素替代疗法(ERT)后,心血管的发病危险性下降35%~50%。研究表明,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大豆异黄酮在预防女性心血管疾病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绝经平时注意什么运动

妇女绝经期需要根据患者的锻炼习惯而定。一般来说,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练气功等,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比如太极,可以改善呼吸系统性能,增加肺泡的有效通气量降低氧的消耗量,并可使肺脏和胸廓的扩张运动受到有意识的锻炼,可以调剂消化系统的功能,胃肠蠕动得到改善,则可消除胃肠积气,维持大便通畅,这对防范消化道疾病有一定好处。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朋友们在进行锻炼的时候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绝经期女性在进行锻炼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小量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不能急于求成,应以不产生

女性绝经后患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有专家提出:女性因有雌激素的保护,发生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比男性小得多。虽然男性患心血管病的人数比女性多,且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晚10~15年,但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却成倍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高于男性。从1995年以来男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全球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却呈上升趋势。由于女性认识不足,如果临床表现与更年期症状并存,女性常不重视,拖到严重时才就诊。 女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有:1.吸烟或吸二手烟;2.运动少、肥胖;3.压力大、心情抑郁;4.绝经是女性的独特危险因素,绝

哪些人不适合艾叶泡脚

1、心血管疾病患者 艾叶泡脚时会使血液流向下肢,这时脑部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同时常有胸闷、头晕头疼的老人也不宜用艾叶泡脚。 2、经期女性 艾叶是一种温性中药材,具有温经止血的功效,对于经期女性来说,用来泡脚可能会引起月经量减少等情况,建议避免使用。 3、儿童 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各大器官并不完善,这时不宜用中药泡脚,以免影响自身发育,带来一定的方向。 4、皮肤过敏者 若是脚部有皮肤过敏者,比如:红肿、发炎等等,是不宜用艾叶泡脚的,不仅达不到药效,还会加重病情,不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