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的诊断检查方法
尿酸高的诊断检查方法
1.尿液检查有明显肾小管功能紊乱表现时,可见多尿、夜尿低比重尿或尿渗透压降低。有少量蛋白尿一般<1.5~2.0g/24h。呈小分子蛋白尿,尿β2-m排泄量增多尿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可见血尿,尿尿酸显著上升,20%病人24h尿尿酸排出量>19.48μmol/L,尿中有多形结晶即尿酸盐结石。痛风肾病尿液改变主要为轻度蛋白尿和少量红细胞尿排出结石的成分分析可以确定是否为尿酸盐但技术要求高,应注意血和尿尿酸测定。
2.血液检查血尿酸明显升高文献报告60%患者血尿酸>1189μmol/L(20mg/dl)或血尿酸达1.37μmol/L早期的肾功能变化是浓缩功能的减退随后逐渐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但血清尿酸上升较尿素氮和肌酐显著,血尿酸/血肌酐>2.5(以mg/dl为单位)
其它辅助检查
1.肾活检急性尿酸肾病时,尿酸结晶在肾小管集合管肾盂和下尿路急骤沉积以肾乳头部沉积最多,产生肾内、外梗阻慢性尿酸性肾病时,尿酸盐结晶和尿酸结晶分别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内髓质部沉积较多,肾乳头部沉积比皮质高出8倍以上光镜下可见两种尿酸盐结晶:
(1)尿酸结晶为无定形物质,出现在间质和小管管腔。
(2)针形的尿酸单盐-水化合物结晶出现在肾髓质
以尿酸盐或尿酸晶体为病灶核形成的显微痛风石,其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随着病程延续,可见小管萎缩变性、小管基膜破坏,伴随间质瘢痕,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纤维化中动脉和小动脉硬化肾脏缩小,瘢痕化。痛风石可溃破皮肤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镜下为双折光尿酸钠针肾活检组织在偏光显微镜下见到双折光尿酸结晶即可确立尿酸肾病诊断。
无症状尿酸高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减肥、控制血脂、减少非必要的利尿剂应用、控制饮食等。同时对共患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予以积极治疗。
降尿酸药物的应用时机目前尚无定论。由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5%~15%发展为痛风,如有心血管病或其他高危因素,应在血尿酸持续高于480μmol/L时开始规律降尿酸治疗。如无心血管病等高危因素,则可在血尿酸高于540μmol/L开始持续降尿酸治疗。
尿酸过高会有什么症状呢
1,尿酸高的血尿酸偏高
尿酸高初期引起的不良症状不明显,很难将其其发现,其主要症状表现是血尿酸高偏高,对于此时的诊断,应选择好的地方,从而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上海等地就是很好的选择。
2,尿酸高引起的慢性关节炎的症状
随着尿酸高的恶化,过多的尿酸会引起身体的很多不良反应,其中对关节的影响最大,会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僵硬和发热等症状,还有麻木,酸胀等,这些是尿酸高的典型症状表现。
2,尿酸高引起的痛风症状
长期尿酸高很容易引起痛风的发作,痛风是种常见的关节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折磨,还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的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发作越来越频繁,疼痛更加剧烈,常常让患者痛不欲生。
注意事项
1、要经常去检查,时刻了解自己的病情,一旦病情有变,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2、还要做好日常的预防事项,尿酸高的发病率很高,并且常常是由饮食引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
血尿检查诊断
血尿检查诊断:
1、病史
病史是诊断血尿的基础,根据血尿的可能原因仔细追问泌尿系统疾病史,全身疾病史以及邻近器官疾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外伤史等。
2、体格检查
除注意全身查体外,泌尿系统应是查体重点,肾区压痛叩击痛,上输尿管压痛点,肾脏双合诊等。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检查,除此之外应注意肾功能的检查。根据可能的病因有选择的检查自身抗体,血浆蛋白电泳,凝血溶血机制的检查,骨髓的检查等对血液疾病引起的血尿的诊断是必要的。伴有全身出血倾向的血尿应查DIC,出血热抗体。位相显微镜尿液的检查是一项简单无创伤的检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红细胞常常变形才能滤出,可表现桑格形、梭形、折叠形、多边形。三角形,变形的红细胞一般占80%以上;未通过肾小球的红细胞往往以原形排出,有时因细胞内脱水仅表现皱缩的红细胞,不同于变形的红细胞。
4、器械检查
B超:对诊断肾脏的大小、轮廓、肾积水、上输尿管扩张、结石、肿瘤、胡桃夹现象、多囊肾有帮助。胡桃夹现象时腹主动脉左方的左肾静脉直径比腹主动脉前方的左肾静脉宽1倍以上。
CT和MRI检查:主要用于肿瘤、结石。结核的诊断。
膀胱镜的检查:对诊断膀胱结核、肿瘤、结石、溃疡有助。因肾功能受损,不能行静脉肾孟造影时,可在膀胱镜检查的同时行逆行造影,以便确定梗阻的部位和原因。
肾活检检查:对肾实质性疾患确定病因和性质十分必要。
ECT检查:对肾小球的滤过率,滤过功能和肾血流量肾梗死的诊断有帮助。
尿酸高不能吃哪些食物 草酸类
草酸类的素材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元素,尿酸高病人进食以后会干扰到肠道正常吸收有效成分,尿酸高病人主要不能吃的草酸类食物有竹笋,茭白,菠菜等。尿酸高诊疗基地专家提醒,多吃草酸类食物也是一种不利于尿酸排放的做法,容易导致尿酸盐结晶体形成结石。
血尿酸高会出现什么症状
1,尿酸高的血尿酸偏高
尿酸高初期引起的不良症状不明显,很难将其其发现,其主要症状表现是血尿酸高偏高,对于此时的诊断,应选择好的地方,从而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上海等地就是很好的选择。
2,尿酸高引起的慢性关节炎的症状
随着尿酸高的恶化,过多的尿酸会引起身体的很多不良反应,其中对关节的影响最大,会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僵硬和发热等症状,还有麻木,酸胀等,这些是尿酸高的典型症状表现。
3,尿酸高引起的痛风症状
长期尿酸高很容易引起痛风的发作,痛风是种常见的关节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折磨,还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的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发作越来越频繁,疼痛更加剧烈,常常让患者痛不欲生。
尿血的检查诊断
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常见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等等。血尿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发现血尿的症状时,还需及早检查诊断,尽早治疗。
一、检查
血尿的定位分析:
1、初血尿:血尿仅见于排尿的开始,病变多在尿道。
2、终末血尿:排尿行将结束时出现血尿,病变多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或后尿道。
3、全程血尿:血尿出现在排尿的全过程,出血部位多在膀胱、输尿管或肾脏。
以上三种血尿,可用尿三杯试验加以区别。
二、辅助检查
1、运用位相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作尿变形红细胞测定。如尿中红细胞数3.0x l06-- 8.0x l06/L,变形红细胞>80%以上,常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如尿中红细胞数>8.0x l06/L,变形红细胞20%以下,常提示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如尿中变形红细胞和正常形态红细胞数目基本相等,常提示肾小球损害的同时合并肾小球部位以下的泌尿系损害。
2、血免疫球蛋自异常、血清补体异常、尿FDP阳性有利肾小球血尿的诊断。
3、KUB检查、膀胱镜、逆行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尿培养以及CT检查有助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鉴别。
三、鉴别
首先根据血尿的伴随症状来区别不同血尿,若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尤伴尿痛者,多为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称为有痛性血尿;若血尿不伴尿痛,称为无痛性血尿,在肾炎、肾结核、泌尿系肿瘤中很常见,尤其年龄大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呈无痛性,应当注意进行各方面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
血尿伴随的其它全身性症状,也可以据此分析区别血尿的原因。目前采用尿红细胞形态的检查,来判断血尿的来源,符合率达90%左右。具体办法是取离心后尿沉渣,置于玻片上,用相差显微镜来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肾小球源性血尿,其尿中红细胞为变形红细胞,即红细胞呈现多种形态,如面包圈样、草莓样、水滴样,甚至为破碎红细胞,提示血尿是因肾小球的病变所导致。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尿中红细胞多呈正常或大致正常形态。
尿酸高会引发什么症状
1、尿酸高的症状也可有肾功能损害如蛋白尿、血尿等。但诊断痛风应有尿酸盐沉着和组织炎症反应,而非仅有高尿酸血症或肾结石。大部分病人终生停留于高尿酸血症,仅小部分发生临床痛风。如未作实验室检查,往往漏诊。少数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2、关节的异常现象。大家都知道,尿酸高容易引起痛风病的发作,这是由于尿酸盐沉淀与关节软组织中形成的病态现象,这种表现在早期尿酸高患者身上也有体现,主要是以关节酸胀,麻木,有时候会有明显的疼痛,关节活动能力受到限制,使不上力等明显症状。
3、大多数痛风病例显示,急性痛风的发作在持续高尿酸血症后20~40年,其10~40%患者在较好次痛风发作前有过一次或数次肾绞痛发作史,尿酸高的症状也可有肾功能损害如蛋白尿、血尿,显微镜下白细胞尿。但诊断痛风应有尿酸盐沉着和组织炎症反应,而非仅有高尿酸血症及/或肾结石。大部分病人终生停留于高尿酸血症,仅小部分发生临床痛风。如未作实验室检查,往往漏诊。
尿酸高不能吃什么蔬菜
尿酸高病人在生活中不仅不能食用含有高嘌呤的蔬菜的,而且对于你们酒类和蛋黄等,你们在生活中是不能食用的。下面就让你们好好来了解尿酸高病人在生活中不能食用那种蔬菜吧,希望对于你们有所帮助。
大多数蔬菜嘌呤含量都较少,嘌呤含量较多的蔬菜有菠菜,韭菜,扁豆,豌豆,大豆,黄豆及其制品,花菜,豆角,大爷青菜等。
此外,蔬菜是尿酸高病人的主要饮食对象,但是有一部分的蔬菜是不适合尿酸高病人进食的,如以下的蔬菜类食物,尿酸高的饮食方案中不要掺杂进去,防止引起尿酸高病的复发。
草酸类
草酸类的素材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元素,尿酸高病人进食以后会干扰到肠道正常吸收有效成分,尿酸高病人主要不能吃的草酸类食物有竹笋,茭白,菠菜等。尿酸高诊疗基地专家提醒,多吃草酸类食物也是一种不利于尿酸排放的做法,容易导致尿酸盐结晶体形成结石。
花科类
常见的花科类的食物有菜花,花菜,西兰花,黄花,油菜花等花卉类的蔬菜,这类食物是尿酸高病人不宜多吃的食物。
野菜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能接触的野菜类食物都含有一定的嘌呤成分,尿酸高病人进食以后容易导致嘌呤代谢紊乱,造成更多的尿酸,对于治疗期间的尿酸高病患者,不流于康复治疗效果。
尿糖检查诊断
尿糖检查是早期诊断糖尿病最简单的方法。正常从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葡萄糖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内,在肾小管内的葡萄糖绝大多数又被重吸收人血,尿里仅有微量的葡萄糖,每日只排出葡萄糖32~93毫克,用普通方法检查不出来,可以说是无糖的。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限制的,当血90超过一定数值时,肾小球滤液里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剩余部分则随尿排出而形成尿糖,一般每日排糖超过150毫克。血糖越高尿糖也越多,能够出现糖尿的最低血糖水平即为肾糖团。血糖高于此值即出现糖尿,低于此值即无糖尿。正常人的肾糖阈为8.9~10毫摩尔/升(160~180毫克/分升).健康人在饭后血糖也不会超过8.9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轻症糖尿病人空腹也不会出现尿糖,故必须检查饭后2小时尿糖,因此时尿糖浓度最高,尿糖阳性率也高,所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早期无任何症状的病人意义更大。但是肾脏病病人或者老年人因肾小球滤过率低,肾糖圃可增高,所以有些老年轻型糖尿病人,当血糖超过13.9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时,尿糖还一直是阴性。因此,老年人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需进一步检查血糖。与此相反,肾糖阈降低者,在血糖没有达到糖尿病程度时即出现尿糖,则为肾性尿糖。肾性糖尿的特点是有尿糖而不伴高血糖,无论在空腹或饭后任何一次尿标本均会有糖。肾性糖尿一般认为是无害的,但其中有可能存在某种导致发生糖尿病的因素,因此应该进行定期检查。
此外还有15%~25%的正常孕妇在妊娠后几个月里,可出现尿糖,尤其以初产妇多见,这是由于妊娠期肾糖阔降低所致,必须加以鉴别。
以下介绍2中常用的糖尿检查方法:
斑(Benedict)氏尿糖定性检查法用滴管吸取蓝色斑氏药液2.5ml,放置于玻璃试管内,在置于酒精灯上煮沸,若不变色(表示本底无糖或其他还原物质);再用另一滴管吸取病人尿标志,向试管内加入4滴,轻摇混合后继续在火焰上直接煮沸2分钟,随煮随摇动试管,防止外溅。煮完冷却后观察试管内液体的颜色。
尿糖试纸法: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种尿糖试纸出售,其测定方法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