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怎样通过中医治疗
高血压怎样通过中医治疗
降压枕疗法
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其性大寒,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雅疼等功能,及袪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大寒,用石膏枕头,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石膏降压枕气功疗法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高血压中医的饮食疗法
1. 高血压患者应节制饮食, 避免进餐过饱, 减少甜食, 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俗话说, 饮食常留三分饥, 老年高血压患者, 应根据本人工作和生活情况按标准算出应摄入的热能, 再减少15%--20% 。
2. 避免进食高热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 "三高" 食物; 适量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1克以内。可常吃豆腐及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高血压患者不伴发高脂血症的,则每日可食 1 个鸡蛋。
3. 餐饮中的食用油宜选择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这些植物油对预防高血压及脑血管的硬化及破裂有一定好处。忌食荤油及油脂类食品。
4. 高血压患者应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及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平时饮茶宜清淡,忌饮浓茶、浓咖啡,少吃辛辣的调味品。
5. 严格控制饮酒。高血压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饮酒, 其饮酒量每日必须限制在 50 毫升以内, 切忌一次饮完 , 并相对禁止酗酒。
6. 降低摄盐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钠的过多摄入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和血液黏度尤为不利 , 对高血压更是一个致病因子。对一般患者来说, 每日摄盐量应限制在 6 克以内, 不要超过此限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 , 每日摄盐量应限制在 4 克左右 , 这对降低和稳定血压大有裨益 , 对有些患者来说, 摄盐量还可以再低些。
7. 补充机体可吸收的钙 , 高钙饮食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钙有 " 除钠 " 作用 , 可使血压保持稳定。有资料报道, 高血压患者每天补充 1000 毫克钙, 连用 8 周, 就可使血压明显下降。
8. 主食宜多吃粗粮、杂粮如糙米、玉米 , 少吃精制的米和面 ; 烹饪中宜多用红糖、蜜糖 , 少用或不用绵白糖、白砂糖。这样可以不断补充机体缺乏的铬 , 并改善和提高锌 / 镉 的比值 , 阻 止动脉粥样硬化, 减少镉的积聚 , 有益于高血压的防治。
9. 改善膳食中的钾 / 钠比值 ( 即 K 因子 ) , 可使高血压患者免除使用药物之苦。良好的 K 因子应是 -3,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 K 因子保持在 3 以上 , 才能使人体各器官、组织发挥良好的功能。当 K 因子降低到 3 以下时 , 甚至低至 1-1.5 时 , 高血压的患病率就会增加。一般植物的钾 / 钠 比值都在 20 以上 , 实验研究表明 ,K 因子 >= 10 的食物对高血压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如香蕉、
柿子、苹果、红枣等食物的 K 因子均高于 50, 它们是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妙品。膳食中应适当增加钾的摄入 , 或在烹调时用钾盐代替纳盐 , 同时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量 , 这些都有助于降低血压。
高血压中风怎么治疗?
中医方面认为,身体中出现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体内的脏腑出现失调的情况,这就引起身体出现阴阳失衡以及气血失衡的情况。其中,特别是肝以及肾两个部位出现失衡更加容易出现高血压。中医方面治疗高血压非常的有效,因为他是从疾病的根本进行治疗,令身体恢复元气恢复,从根本上解决患有高血压的疾病源头。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优势就在于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需要长时间吃药的痛苦,如果使用西药治疗身体,那么需要服用大量的激素,这对于身体的伤害非常大,并且不能够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针灸、按摩、泡脚、饮食等等手段,有需要的患者可以从自己的情况上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具体的中医方法如下:
第一:泡脚
选择适合的中药煎煮药液之后来泡脚,不仅能够避免服用一些难以吞咽的药物,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治药物对身体出现毒副作用,并且对于身体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中药泡脚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到正规的药店购买使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将罗布麻叶、吴茱萸、牡蛎以及夜交藤准备好,然后放入锅中煎煮药液,最后用药液进行泡脚,具有很好的滋阴补阳的作用,不仅对于肝脏部位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具有安神补脑的效果。
2、将白矾研磨成为粉末,然后放入开水中融化之后进行泡脚,每次泡脚的时间要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每天进行三次。在泡脚的时候要随时添加热水,这种方子具有很好的清热化痰的作用。
3、将桑枝以及桑叶还有芹菜一起进行药液,然后将药液在每天睡觉之前泡脚,等到水冷就可以了,具有很好的清热平肝的效果。
4、将地肤子、蒲公英、雄黄还有硫磺准备好,然后加入开水中浸泡十五分钟之后就可以进行足浴,每天进行一两次就可以了,具有很好的引热下行的作用,能够很好的防治高血压。
5、将茺蔚子、夏枯草、无助于还有刺蒺藜准备好,然后煎煮药液,将药液按照1比10的比例和温水混合泡脚,每次足浴半个小时,坚持一两周的时间能够很好的降低血压。
高血压中医治疗
1、肝阳上亢型
【主症】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法。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该方具有镇静、镇痛和降血压作用,故本方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用方。用该方出现筋脉拘急,手足痉挛,舌绛(深红色)苔少等症状则要停用。
2、肝肾阴虚型
【主症】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法。
【方药】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该方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调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功效,适于肾性高血压患者。需注意如果平时脾胃虚弱、食少、大便稀烂的患者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
3、阴阳两虚型
【主症】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滋阴助阳法。
【方药】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该方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并通过调节高级神经活动而起到降血压作用。用该方出现口干、咽痛、发热等症状则要停用。
4、痰浊中阻型
【主症】此证多见于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胀、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苔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法。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有效改善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的血脂代谢,使患者血脂代谢正常,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增强血管弹性,从而使血压趋于正常。用该方出现口干喜饮,五心烦热等症状则要停用。
5、淤血阻滞型
【主症】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淤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该证型多见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多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血府逐淤汤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作用,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该方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比如高血压并发脑出血者则要停用。
6、冲任失调型
【主症】本证多见妇女更年期前后,血压不稳定,多随情绪变化而波动。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质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滋补肝肾、调和冲任法。
【方药】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用该方出现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等症状则要停用。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
1、降压枕疗法
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其性大寒,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雅疼等功能,及袪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大寒,用石膏枕头,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2、石膏降压枕气功疗法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3、头部按摩法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而且头部有几十个穴位。正确的按摩和日常的一些良好习惯对高血压患者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
4、足部按摩法
中医经络学指出,脚心是肾经涌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包络经劳宫穴的部位,经常用手掌摩擦脚心,可健肾、理气、益智、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等,对高血压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足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变器官或者腺体的反射区带,使其恢复原有功能,达到治疗效果,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是第三医学的一门传统医疗方法。
5、足浴疗法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部穴位,促进血脉运行,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降压疗疾的目的。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水量以能没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
6、高血压茶疗法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杜仲降压茶:杜仲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抵消药物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肌肉骨骼老化等作用。杜仲茶在舒张血管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血管的弹性,使硬化的血管恢复原有的弹性,从而恢复血压的自我调节机制,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罗布麻茶:罗布麻茶的降压原理是通过罗布麻中的天然有效成分,来提高心脏和血管的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血压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菊花茶:所用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三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高血压中医药膳食疗
肝阳上亢型
[临床表现] 眩晕、头胀痛、耳鸣、易怒、面红、目赤、口唇舌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绿豆粥:绿豆50克,白米50克。先煮绿豆,放入少许碱、矾,至熟,再入米煮成粥,入糖食,可常用。
2.海蜇拌菠菜:菠菜根100克,海蜇皮100克,香油、盐、味精适量。先将海蜇洗净切丝,再用开水烫过,然后将用开水焯过的菠菜根与海蜇加调料同拌,即可食用。每日1次。
3.海蜇荸荠汤:海蜇头60克(漂洗去咸味),荸荠60克,共煮汤服。每日1次。
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酸腿软,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
[食疗药膳]
1.海参粥:海参20克,白米60克,煮粥调味食用。
2.淡菜皮蛋粥:淡菜30克,皮蛋1个,粳米60克,共煲粥调味服食。
3.发菜蚝豉粥:发菜3克,蚝豉60克,瘦猪肉50克,大米60克,煲粥调味服食。
4.淡菜紫菜汤:淡菜50克,紫菜6克,先将淡菜加水煮软煮熟,再加紫菜,稍煮片刻,调味服食。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案
患者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两眼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腿 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1、按揉曲池穴。找准肘关节处的曲池穴,先用右手按揉,再用左手按揉,共做32次,能清热、降压。
2、按揉内关穴。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顺时针按揉,先揉左手再揉右手,揉32次,能舒心开胸。
3、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央。手掌紧贴百会穴顺时针旋转,至少旋转32圈,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4、按揉太阳穴。手指按着太阳穴顺时针旋转,约旋转32圈,可清脑明目,疏风解表,止头痛。
5、摩抹脑两旁。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手掌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两手交换使用,摩抹32次,能平肝息风,疏经通络,降血压清脑。
6、、按摩风池穴。双手拇指按揉双侧的风池穴,顺时针旋转32圈,可清脑提神,明目降压。
7、按揉足三里穴。分别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引血下行,按揉32次,可健脾养胃,降低血压。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8、摩擦颈两侧。左手掌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用右手掌擦抹左颈,擦抹32次,能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哪些?
1、用双手拇指放在双大脚趾根部,与趾根关节线做十字交叉,每夹掐揉36-100下,能降血压。
2、敲击两侧三阴交穴。此穴是足三条阴经风云际会的穴位,(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又生血,这三条经都与高血压有着莫大的关系。多数犯高血压病人,该穴位特别敏感,用大拇指一按,马上就有痛或酸胀的感觉。每天按摩10分钟以上,有痛或酸胀的感觉,就证明降压效果出来了。
3、热性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阳气上冲头部,脸红红的。这种病人,在肺经的中府,云门两个穴位一带必然有压痛,经常按揉这个区域,高血压会有所好转。从五行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拍打中府、云门,调畅肺经,金气旺盛,就能把肝气克下去,由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自然平息。
4、坐在床过,尽量仰头看你头上的东西,开始你只看到45度的方向就头晕,但是不可操之过急,把头缓缓放下来,再往上看,多看几回,慢慢就能适应了,然后再看高一点,完全适应后再看背后。这样坚持下去,血压肯定会调整过来。
5、寒性高血压患者,面色晦暗,乌黑蜡黄,发黑发青,体内有寒,就应该服用桂附地黄丸。
6、治低压高的高血压,敲击两侧悬钟穴。悬钟穴是胆经上的穴位,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髓生血″,该穴位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能,堪称人体天生的降低血压大药。每天都要敲,一次至少10分钟。
7、经常在两眉间到鼻子尖处点按,边点按边往下捋,顺着一个方向,不能来回点,感觉有点痛就行,这样也可降压。
8、高血压也可以采用腿疗方法来治疗。如实火采用钩藤150克,野疾黎15克,夏枯草15克,总量180克。煎30分钟后泡脚。如虚火采用构杞子100克,半夏30克,茯苓20-30克。煎30分钟后泡脚。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
1、肝肾阴虚,水不涵木
症状:头昏,耳鸣,视物模糊,腰腿酸软,舌质红或绛,苔少,脉细或细弦。
本证可见于高血压病I~Ⅱ期,眼底动脉硬化I~Ⅱ级。
治法:滋养肝肾,平肝清火。
方剂: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
药物:枸杞子、菊花、熟地、丹皮、制首乌、黑芝麻、葛根、女贞子、珍珠母等。
2、肝郁化火,火邪上炎
症状: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胸中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本证可见于高血压病I~Ⅱ期,亦可见于高血压病危象和急进型高血压。
治法:清肝泻火,养阴通利。
方剂: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药物:龙胆草、山栀、黄芩、菊花、生地、白芍、黑芝麻、泽泻、车前子、生大黄等。
高血压中医治疗法
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乃祛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寒,用石膏磨制而成的,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
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甘菊粳米粥:
取甘菊新鲜嫩芽 或者幼苗15~30 克 洗净, 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 连服7日。适用于高血压 、肝 火亢盛之头晕。
芹菜苦瓜汤:
芹菜500克、苦瓜6 0克,同煮汤饮用。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 , 连服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头晕。
葛根粳米粥:
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参、 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 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 每日 一剂,可以常食。 适 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头晕。
车前粳米粥:
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 ,入 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 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痰 湿壅盛之 头晕。
蕃楸草水:
蕃楸草1- 3克,白 开水 500 毫升 , 开水熬制2-3分钟或者直接开水泡制5-10分钟,每日当茶饮用。适应高血压血管硬化者。
以上是几种简单的中医治疗法,高血压是常见的热发行疾病,早期患者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不容易被发现,极易漏诊,因此最佳的治疗时期就错过了。若果长时间伴有心烦、失眠、等精神系统症状或者头疼、头晕、头胀等颈部发胀请及时测量你的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