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体质的人适宜艾灸
什么体质的人适宜艾灸
1、阴虚质:
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
本体质秦伯未老中医主张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认为本方有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不蛮补四大优点,且服后有食欲增进,精神轻松愉快的效果。
2、阳盛质:
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
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故饮食方面多用滋阴、清淡之品;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条件许可,每天进行凉泉、温泉水浴,须常清其过盛之热,适当补其耗伤之阴。
3、气郁质:
此类人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
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这类人相当于现代所称的抑郁型或抑郁质。
药物治疗,以舒肝理气为主;平时应常去旅游,以使心胸愉快,从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多听一些轻松、开朗、激动的音乐,以提高情绪;饮食上,适当喝一点酒。
4、痰湿质:
平素身体肥胖,或嗜食肥甘,嗜睡恶动,口中粘腻。食量较大,多汗,既畏热,又怕冷,适应能力差。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
或四肢浮肿,接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身头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苔多腻,常见灰黑,或舌面罩一层粘液,脉濡或滑。
此类人宜多参加体育运动,让疏松的皮肉变致密结实一些。药物方面,当用温药调补,饮食上,且勿过饱,忌肥甘厚味。
艾灸膝盖的正确方法 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
1、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艾灸。
2、热性体质,例如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4、高血压患者病情突发时不宜艾灸,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5、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
6、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7、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
8、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者禁灸。
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 艾灸适合哪些人群
艾灸法的保健作用主要是通过燃烧艾绒或艾条产生的热力及艾草的功效,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等作用。
适宜人群一般寒性、湿性、血瘀体质的人的比较适合艾灸。实热性体质人群,如非疾病治疗需要,一般不建议艾灸保健。
按照体质的分类方法,以下体质适用艾灸法以保健:阳虚、痰湿、血瘀、气郁。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去湿气 三伏天什么人不能艾灸
以下人群不宜在三伏天的时候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5、自发性出血的人不宜艾灸。
这四类人不宜艾灸
这四种人不适合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此外,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艾灸的养生作用有哪些
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做艾灸的禁忌
体质燥热者不宜艾灸
艾灸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但灸法本身就是热灼的刺激,火为阳,热能伤阴,古人认为阳证、实证、热证及阴虚阳亢之症,像高热惊厥、神昏、中暑、中风闭证、吐血、咯血等均不能使用艾灸。
过饱过饥者不宜艾灸
过饱过饥者不宜进行艾灸,因为过饱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而过饥者进行艾灸,则很容易出现疲劳、体虚等不适情况,为了避免对自身健康造成威胁,所以过饱过饥者是不易进行艾灸的。
艾灸时间不宜过长
很多人认为艾灸的时间越长,那么艾灸效果越好,但其实这样错误的,艾灸的艾绒温度一定要控制在64度以下,防止火力猛烈,疼痛剧烈,时间过长很容易对人体的肌肤造成刺激,对肌肤造成伤害。
面部不宜艾灸
艾灸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能,人体肌肤敏感的部位,像五官、心脏部位、表浅的血管部位、重要的筋腱等部位,是不能艾灸的,否则很容易导致人体皮肤损伤。
艾灸完不易马上洗澡或碰冷水
艾灸完之后,人体毛孔通常处于张开的状态,这时候是不易进行艾灸的,否则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侵体内,从而导致人体受寒,导致人体出现感冒、发烧等不适症状发生,对其健康造成威胁。
肝气郁结能艾灸吗 肝气郁结艾灸注意事项
1、因为是以火熏灸,所以艾灸部位有伤口的不宜食用艾灸,艾灸时也要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2、极度疲劳、过饱过饥、妇女经期都不宜艾灸。
3、没有自制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不宜艾灸。
月经期间究竟可不可以艾灸呢
女性一生会经历400多次月经,每次2-8天不等。月经期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是之前的三四倍,此时艾灸可以帮女性排出体内毒素,修复身体!女人之所以比男人长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子宫,有例假,多了一个排毒通道。这是最重要的。这样说来,例假还是女人脱胎换骨,变美的黄金周!
经血量特别多的女性不适宜进行艾灸。
热性体质人群,高热人群不适宜进行艾灸。
阳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实症者不宜艾灸。
经期量多,是脾虚不能固摄经血,导致出血多。
如果伴有腺肌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等症。此时,在经期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分解肌瘤和排出来囊肿以及积液,将肿块、淤血排出体外。既能减少血量,又能减轻经期的心理压力,实在是便捷之法!
月经量多建议艾灸穴位:
三阴交、神阙、血海、肾俞、太溪、关元、足三里
如果经量比较少,多是由气血两亏,导致子宫内膜生长太薄。
那么,经期是适宜艾灸的,正好趁着“经期黄金周”做个艾灸,活血化瘀、温通经络,借着经期排血量,帮助体内瘀阻、垃圾、血块等排出体外,善莫大焉!
月经量少建议艾灸穴位:
三阴交、神阙、足三里、肾俞、太溪、关元、合谷、阴陵泉
出现痛经时,很多女性选择服药或暖宝宝热敷,而弃艾灸不顾,其实错矣!
中医认为痛经多是由气滞血瘀所致,有痛经,更应该用艾灸来缓解疼痛,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痛经建议艾灸穴位:
八髎、关元、三阴交、神阙、肾俞、照海、中脘、足三里
月经颜色淡、质地稀薄的多跟“虚”有关,比如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或有痰湿。
月经颜色深,多跟实、热、瘀、堵有关,比如深红、黯红、紫红、紫黑、墨红,质地粘稠、或有血块。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寒、热两种状态,都分虚、实两个类型。例如:血热就还分实热、虚热,同是月经颜色鲜红,但实热伴月经量多,虚热伴月经量少。血寒也分实寒,虚寒。实寒的经色暗淡或夹有小血块,虚寒的色淡或如黑豆汁。
月经是女人的晴雨表,更是女人保持青春的滋润剂。身体有虚寒瘀毒凝都会让大姨妈的“脸色”不太好看。令女人花容失色。而艾灸具有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瘀散寒、扶阳补正、补中益气,调和阴阳的作用。好处举不胜数!可以说艾灸是中医馈赠给女性最好的礼物,特别适合调理身体,治疗痛经等女人病症。
艾灸时可以吹风扇和开空调吗 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项
1、艾灸前:过饱和过饥都不适宜艾灸,在艾灸前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温开水,以免艾灸过程中出汗脱水引起身体不适;将房间内的大门窗关好,留下小门窗进行换气通风,对流不能太强,艾灸的时候避免处于对风口。
2、艾灸中:保持心情放松舒缓,艾灸时如果感觉口渴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温开水。
3、艾灸后:艾灸后注意休息,将身体的汗水用毛巾擦干,适当喝一些温开水,补充身体的水分,不能立刻吹空调、风扇及洗澡。
艾灸最好在什么时间做 哪些人冬天不能做艾灸
1,疲惫、醉酒或大病初愈不宜艾灸。艾灸比较耗费体力,如果在疲惫时期或者醉酒或者大病过后千万不要艾灸,会导致精力下降,影响体质。
2,体质差或者老年人尽量不要艾灸、患有感染病,女子经期也切记不要进行艾灸。
3,精神病患者不要进行艾灸养护。艾灸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艾灸者的精神,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一般刮痧和艾灸的顺序根据体质来决定的。
1.实证者:刮痧后不宜艾灸
一般情况下,实证者在刮痧后不宜艾灸,因为刮痧后皮肤非常脆弱,容易破溃,而且对热的感觉也会稍微欠缺敏感,艾灸是起补益作用的,实证再补岂不是火上浇油,所以不能灸。
2.寒症体虚者:先刮痧后艾灸
寒症体虚者,使用刮痧配合艾灸可有奇效,能够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泄热拔毒、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3.体质虚弱者:先艾灸再刮痧
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可以先通过艾灸来补充阳气,调动气血运行,增强个人体质,再使用刮痧更合适。
注意
刮痧和艾灸治疗对症各有长短,所以,到底先刮痧还是先艾灸,需要根据每个人所患疾病的不同、体质的不同来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建议应选择有经验的中医师来对人先辨病,再确定是否合适刮痧艾灸。
冬天为什么不艾灸 一天什么时候艾灸最好
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调理情况的不同确定最佳时间为宜。
艾灸是传统的中医保健治疗方法,其操作时间讲究顺应自然规律,对应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为佳,如已时9:00—11:00,是足太阳脾经运行的时候,此时用艾灸治疗脾脏器官有病症话会更有效;午时11:00—13:00,是手少阴心经运行的时间,适宜心脏疾病的缓解治疗等;申时15:00—17:00,是足太阳膀胱经运行的时候,适宜艾灸排毒。
艾灸补气血灸哪里 艾灸补气血注意事项
1.施灸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调节灸疗的时间,虚寒证人群灸壮数可以多一些,时间可以长一些,给气虚症灸壮数相对少一些,时间宜短一些。
2.头面及胸膈以上部位不宜多灸,下肢及肉厚处部位则多灸不妨;肌肉偏薄之处,骨骼之上,以及大血管和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因避免采用直接灸,肌肉肥厚之处,尤其是背部腧穴可以多灸长灸。
3.施灸后应休息片刻再外出行走运动。
4.艾灸主要适合虚寒体质人群,热性体质人群施灸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穴位和艾灸时间。凡属于中医所说的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如高热,高血压现象,肺结核大咯血,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都不适宜艾灸。
经期艾灸的注意事项 哪些人群不适宜进行艾灸
经血量多的女性不适宜进行艾灸;
热性体质人群,高热人群不适宜进行艾灸;
阳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人群不适合艾灸。
冬天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自身的体质和调理情况,艾灸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要知道艾灸是传统的中医保健治疗方法,一般对应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为佳。
而9:00—11:00,是足太阳脾经运行的时候,此时用艾灸治疗脾脏器官有病症话会更有效;11:00—13:00,是手少阴心经运行的时间,适宜心脏疾病的缓解治疗等;15:00—17:00,是足太阳膀胱经运行的时候,适宜艾灸排毒,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