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端午粽子怎么挑选

端午粽子怎么挑选

观色、煮沸、闻味

想要鉴别出“返青粽叶”,可以通过观色、煮沸、闻味等多招搞定。首先是要仔细观察粽叶的颜色,正常粽叶颜色呈现暗黄色,而返青粽叶多呈现鲜艳的翠绿色或青绿色。

其次是对其进行煮沸,正常粽叶煮沸后,颜色多为褐色,水呈现淡黄色;而返青粽叶经煮沸后,颜色仍然为鲜艳的绿色,水呈现浅绿色。三是闻粽叶的味道,正常粽叶煮熟后味道带清香,而返青粽叶则带硫磺味。

粽子为什么叫端午粽 端午粽有什么口味

粽子的口味非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碱水粽、蜜枣粽、枣泥粽、花生粽、绿豆粽、腊肉粽、鲜肉粽、五花肉粽、豆沙粽、莲子粽、八宝粽、火腿粽、冬菇粽、蛋黄粽、莲蓉粽、雪菜粽、红豆粽、板栗粽、桂圆粽、什锦粽、香芋粽、紫薯粽等。

粽子为什么叫端午粽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称为端午食棕,简称就是端午粽,端午节有食棕的传统,因此,端午节又称是粽子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除了有吃粽子的传统外,还有喝雄黄酒、挂菖蒲、挂艾叶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食粽

粽子,是端午节时必吃的一样食物,从春秋时期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和和美美的过端午节,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等。粽子的由来已久,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小贴士: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端午节赛龙舟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也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门上悬艾叶、菖蒲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前一天或者前几天,传统一些的家庭会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也有将艾叶等香草制成花环、佩饰的,这些饰品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粽子哪里最好吃

嘉兴粽

嘉兴制作的粽子在是在全国都有名的,江南地区的富饶丰盛成就了该地区粽子的多样性,嘉兴粽的粽叶一般为干箬叶,香味不会特别浓,食材选用优质糯米和精心腌制过的大肉,被白酒、老抽、白糖和油润的肥肉汁包裹的圆糯米,经过水煮之后散发着江南粽典型的酱色,咬上一口,肥而不腻的油香充满口腔。

江南灰汤粽

灰汤粽江南各地都会做,属于区域特色传统食物,在端午的那一天或者前一天将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用水冲一冲,得到的就是深褐色的碱水,将糯米放在其中浸泡一段时间,捞起来沥干,然后用粽叶包裹煮熟,得到的就是可口的灰汤粽了,灰汤粽属于碱粽,吃起来甘美滋润,甜而不腻。

东莞道滘粽

道滘粽是东莞的传统食物,具有悠久的历史,道滘粽原料考究,使用的都是上等原料,食材包括:本地晚造矮脚糯米、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沙姜、五香粉、蒜蓉等调味品配制,煮好的道滘粽馅料丰富、香软可口。

西安蜂蜜粽

西安宁静悠远,自然物产丰盛,秦岭山脉中盛产蜂蜜,端午节的时候,西安人会煮一些白粽,等粽子放凉之后切割成小片,放在碗碟里面,淋上一些秦岭蜂蜜或者自制的桂花糖浆,吃一口,稻米的清香和蜂蜜的甜蜜交织在一起,清新软糯。

芒种要注意科学养生

芒种的时节是吃粽子的时节,这个时候是农作物的交替时节,过了之这个芒种时节,农作物就不太容易生长了,因此这个时节的种植都成为“芒种,忙忙种”,这个时节虽然已经接近夏天,但是还是不能完全脱掉厚衣物,要注意温度的变化。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同一节气的气候特征也有差异。六月初,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是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所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把这种天气叫做“黄梅天”。另外,我国的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

端午节有吃粽子、龙舟竞渡和喝雄黄酒等习俗。吃棕子是有益于健康的。中医认为,包粽子的苇叶和荷叶都有清热解暑效用,棕子的主料糯米可益气、生津、清热。以红枣和栗子为馅的粽子更是解暑的佳品,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夏日里,酷热难耐,很多人会上火、中暑,时常吃粽子,能够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只是糯米黏性大,性温滞气,老年人、儿童或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应慎食。以红枣、豆沙为馅的粽子含糖量高; 糖尿病患者应慎食心血管病患者应慎食油腻的肉粽和猪油豆沙粽子。

端午节这天,很多地方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认为雄黄酒能杀肚;虫。事实上,这是不科学的,而且很危险。雄黄虽杀虫、除湿止痒,但有剧毒,日服0,3克便可使人中毒,轻者呕吐、恶心、腹痛、大小便不下继发喉炎、头痛等,重则可使心、肝、肾、肠受损。因此,饮雄黄酒的习俗应该抛弃。

端午节民间还有悬艾叶、菖蒲、蒜头的习俗。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大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艾与菖蒲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道理的。端午节时近夏至,寒署交替,蚊蝇滋生,细菌生长繁殖快,悬艾叶、菖蒲、蒜头具有驱虫杀菌的作用,值得提倡。

芒种时节习俗多,要注意的也多,这个时节气候不稳定,吃粽子和雄黄酒的时候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一些特殊人群不适合吃粽子,雄黄酒虽然据古话说可以杀虫,但是也会让人中毒,因此不能乱喝。

端午节吃粽子不得不讲究这6点

吃粽子的时间有讲究

吃粽子的时间、个数选择都很有讲究,它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嘴巴爽了,肠胃却容易罢工。专家介绍,最佳吃粽子时间是早晨或中午,放在晚上都有点勉为其难的意思,更别说半夜了。

这绝不是当医生的太过挑剔,因为就拿普通饭菜来说,从口腔进入胃、肠,前后都得花上好几个钟头,而粽子并不“普通”,它属于难消化的糯米制成,要在人体内充分消化,得耗费更长时间、刺激更多胃酸分泌。而后半夜正处于人一天中的“半歇业”状态,此时强制其消化高难度食材,很可能诱发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等。

吃粽子的量有讲究

一天可以吃几个粽子?其实并没有明文规定,医学教材上也不会有如此这般指导,毕竟粽子“内容”五花八门、个头大小不一,人和人的体质也千差万别。但专家还是建议:保守谨慎起见,一天最好别吃超过3个正常个头的粽子,尤其是肉粽或含猪油的粽子,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果是老人和孩子,还得在此基础上再酌情减量。

米饭馒头等主食不宜和粽子同吃

专家表示,粽子绝不是零食或甜点,千万别让它在餐后出现。不少人在外吃饭会先吃菜和米饭,最后面才上粽子,把它当甜点,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专家表示,粽子的名分是主食,请不要给它辅食的待遇,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如果吃了米饭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请别去碰饭、面和馒头。

早上吃了粽子,中午、晚上可不可以再吃?专家的意见是最好不要吃。肠胃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消化完上一个粽子,没歇几分钟又要开始下一轮损耗,这么反复折腾,突然闹罢工是很容易的事。

专家介绍说,无论是粽子还是包子、艾叶粑,都属于容易让人产生油腻饱胀感的食物,所以不要辅以大鱼大肉,最好配上清粥小菜,以便下咽。糯米性温,热乎乎地吃起来不但幸福感满溢,还可滋养脾胃,但如果凉了硬了再吃,就会变得难以吞咽、消化,所以夏天吃粽子也务必吃热的。

端午过后让肠胃好好休息

每年过了端午节,甚至还在节中,就会有不少患者捂着肚子往急诊科赶,不用说,又是吃坏了肚子的。专家介绍,端午节和中秋节都属于美食诱人、吃多了又“难过”的节日,全因为粽子、月饼的共同属性叫做“难消化”。但为着饱口腹之欲、为着阖家团圆不扫兴,粽子、包子等节庆食物总还是要吃一些,因为中国人的节日都离不开餐桌饮食。

怎样自我调整,安然过节?专家建议,就算假期里相安无事,市民为稳妥起见,过了端午节之后,最好清淡饮食三五天,让连日超负荷运转的胃肠道好好休息一下,如果此时继续山吃海喝,真说不准哪天就发病了。

有腹胀感觉的市民尤其要这样做,节后几天可考虑多吃些面、粉、粥之类的易消化食物,青菜水果可以多吃,大鱼大肉要少碰,应酬也最好别放在这几天。

慢性病人吃粽子要精挑细选

本身有基础疾病或部分特殊人群,吃粽子时要注意的事项则更为具体:老人、儿童、体弱者:每次宜少吃一点,最好选迷你粽子,里面含有粗粮薯类配料的比较合适,不加油不加肉的最好。

胆囊炎或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尽量少吃粽子,要吃也要蒸透了分餐少食;同样,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贪吃太多粽子,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所以务必在普通人基础上减量进食。

肠胃功能不好者:不放油的粽子并不难消化,趁热适量食用时肠胃一般不会难受。但吃的时候要慢一点,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腻的肉粽最好敬而远之。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糯米食品。

糖尿病患者:红枣粽、豆沙粽普遍含糖量较高,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节制进食的同时,还应认真挑选粽子品种,避开含糖量太高的种类。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这些粽子,或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所以除了进食要适可而止外,关键还在于选择一些“小清新”的粽子,如碱水粽、裹蒸粽等。

粽叶有霉味千万别再吃

在食用时若感到粽子口味不正,不要食用,粽子应具有粽叶、糯米及其他谷类食物应有的香味,不应有酸腐、发霉、发馊等异味。

散装粽子应注意少量购买,或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影响健康。

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注意按照标签所示保存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签指示的食用方法加工食用。对于一时没有吃完的粽子,一定要及时放进冰箱冷藏,切勿长时间放在外面。一旦发现有霉变或异味,千万不要再吃。

怎么吃粽子不发胖

粽子的种类可谓说是太多了,不同的粽子味道不同不说,所含有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也是不同的。而人们吃粽子之所以很容易发胖,除了因为粽子里面的糯米成分不易消化之外,还因为粽子有些粽子的热量实在是太高了。

端午节的时候,如果你不想因为吃粽子而发胖的话,那么就要选择热量比较低的粽子。而在众多的种子品种当中,豆沙粽子的热量是最高的,所以说怕吃胖的话,端午节选择粽子一定要避开豆沙粽子。相对来说,纯糯米的粽子和纯咸粽的热量是最低的,所以说,端午节的时候选择吃这两种粽子反而更不容易发胖。

粽子是相当难消化的一种食物,如果吃粽子的时候吃的太多,很容易引起肥胖不说,还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胃肠疾病。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一定要吃的适量,不能吃的太多。粽子每天最合适的数量是两到三个,两个数量最佳,三个的话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能超过三个,不然会很容易发胖的。

在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晚上来品尝粽子的美味。其实,晚上九点之后是脂肪的囤积期,如果晚上所吃的食物在九点之前不能够完全消化的话,那么可是很容易引起肥胖的。

所以说对于粽子这类难以消化的食物来说,一定不要选择晚上来吃。最好的吃粽子的时间应该是早上,中午也可以适量的吃一些,晚上是一定不能够吃粽子的。

相关推荐

端午吃什么传统食物 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岸上的渔夫和百姓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划龙舟。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不变的一种习俗,粽子的种类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口味有咸甜之分;南方粽子以苏州、宁波、嘉兴等地最负盛名,馅料多以豆沙、火腿、咸肉、枣泥为主;北方粽子以小枣粽为代表,常见馅料有小枣、果脯等。

端午粽子有什么寓意 端午节包粽子有什么寓意

主要体现下以下几个方面。 1、最广为人知的寓意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在历史故事中,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在农历五月初五只身投入汨罗江中,当时的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便用竹筒装入米投入江中,这就是粽子的前身。 2、粽子有“众子”和“中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有的地区的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 3、在民间故事中,还有驱赶蛟龙的寓意,用蛟龙最怕的艾叶和五色丝线捆绑在一起,就可以驱赶蛟龙了,这也是粽子形状的发展。

南北方端午习俗大PK

第一场PK:粽子 南方粽子 南方:馅料丰富,咸主打 单看形状,南方粽子就显得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先吊足你的胃口。 不同于北方的红枣甜粽,南方的馅料更为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黄…… 北方粽 北方:红枣豆沙,甜甜的 北方的粽子是甜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者是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有的还会加上白糖。粽子个头有大有小,但一般不会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第二场PK:辟邪 菖蒲、艾条 南方:菖蒲、艾条 南方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目的是

端午粽子的禁忌

1、粽子最好不要在早上吃 不少市民喜欢吃粽子,而且每天还把粽子作早饭吃,个别酷爱粽子的市民甚至放弃了正餐,顿顿都把粽子当饭吃。消化内科医生告知:“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 2、粽子要热透再吃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徐筠指出,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端午粽子有什么好处 端午哪些人不能吃粽子

因为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消化功能比较差,食用后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粽子不易消化,端午粽子会导致胃酸增加,加重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出血,因此胃炎和胃溃疡患者也应少吃。 粽子中常含有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还经常加一些糖或蜂蜜,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应禁食粽子,否则易使血糖升高。

端午节难免要吃粽子

端午节难免要吃粽子,但粽子飘香的美好气氛当中,也隐藏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那么端午节吃剩的粽子怎么处理呢?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主要配料是甜味食品。所以,用粽子来做粥和甜…… 端午节难免要吃粽子,但粽子飘香的美好气氛当中,也隐藏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那么端午节吃剩的粽子怎么处理呢?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主要配料是甜味食品。所以,用粽子来做粥和甜食是最合适的。这里推荐三款剩粽子制作的美食,美味十足,大家赶紧来学学。 1 粽子百合绿豆粥 砂锅中烧沸水3碗,放入绿豆2把,煮15分钟,加入剩的小枣粽子或蜜枣粽子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传统美食

端午食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久远,花样繁多。 有句老话说:喝雄黄酒能够驱魔辟邪。雄黄酒是由发酵的谷物和雄黄粉酿制而成。 古代,人们认为雄黄可以解所有的毒药,有效杀灭昆虫,驱魔辟邪。所以,端午节大家都会喝点雄黄酒。 端午节吃茶叶蛋是江西南昌的风俗。 人们把煮熟的茶叶蛋外壳染成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的脖子上,人们相信这能给孩子带来好运。 吃黄鳝是中部武汉人的端午节风俗。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 煎堆是一种用面粉、大米以及增

端午粽子寓意着什么

纪念屈原 现如今,端午节包粽子最为广泛所知的寓意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面临亡国之痛时,于五月初五的时候悲愤投汨罗江。 而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就纷纷用竹筒装入米而投入江中,这也就是粽子的前身,名为筒粽。 驱赶蛟龙 建武年间,长沙人梦中有一人称老板姓所祭奠的东西都被蛟龙所吃,需要用艾叶和五色丝线这两样蛟龙最怕的东西捆绑住,这样就可以驱赶蛟龙了,粽子也就慢慢演变成了角黍,然后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也就演变成了现在种类繁多的粽子。 求子 九子粽是粽子中的一种,在端午节包九子粽也是寓意着求子

粽子不能吃热的吗 什么样的粽子不能吃

煮好的粽子其米团会紧紧黏附在一起,如出现米团散乱、糯米和馅料分开的现象则说明粽子出现了变质现象,不能吃。而新鲜的粽子外表完好,不会有发霉、长毛等异常,如有同样是说明粽子腐坏变质,也是不能吃的。 好吃新鲜的粽子不仅粽叶带有独特的粽香,连馅料都是香味扑鼻的,如闻着有馊味、腐臭味、硫磺味、烂味等异常的,则说明粽子已经变质了,这样的粽子食用对健康不利,也不能吃。 返青粽叶包裹的粽子不能吃,这种粽子其粽叶颜色翠绿,外观十分好看,很多不会挑选粽子的人以为这样的粽子才新鲜,其实这样颜色鲜亮的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特殊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