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周炎艾灸哪些部位图 肩周炎艾灸方法

肩周炎艾灸哪些部位图 肩周炎艾灸方法

1.悬灸肩髃: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5-7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

2.悬灸肩髎,肩贞,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

3.艾柱隔姜灸:取姜片放在肩髃,肩髎,肩贞,大杼穴上,然后将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每次3-4壮,艾柱如绿豆大或半个枣核大,每日1-2次,10日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可休1-2日。

灸疗后多喝水,稍事休息,同时注意保暖,可做热敷。

肩周炎艾灸疗法 臂臑

位置: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曲池上7寸。垂臂屈肘时,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端。

功效: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

艾灸肩周炎的位置图 肩髃穴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臂神经痛,风热瘾疹等病症。

肩周炎艾灸哪些部位 肩贞穴

位置: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竖纹上方大拇指横款的位置,左右各一。

功效:散热通经络,对治疗肩胛痛特别有效。

肩周炎艾灸疗法

1.可以采用隔姜灸疗法,该疗法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放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 2.温针灸疗法是灸法中使用最普通、也是最受病人欢迎的一种疗法。是为一种安全简便、经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 3.艾炷灸疗法: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与间接灸(在艾炷与皮肤之间用药物等衬隔)两种。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多少,应以疾病性质、病情轻重、施灸部位和年龄大小综合考虑,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

艾灸能治疗盆腔炎吗

艾灸可以治盆腔炎,特别是宫寒或者寒性引起的慢性盆腔炎效果好,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艾灸可以治盆腔炎 艾灸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方法

(一)、艾柱灸:即用艾绒或艾粉做成因锥型或自贴灸型进行施灸。

A、直接灸一将艾泣直接放在皮肤上灸至起泡,对咳喘、肺痨、痞块有良好的作用。

B、间接灸一即隔物进行施灸、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等。

(二)、艾条灸:

A、温和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适无灼痛感,以皮肤潮红为度。 B、在啄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象鸟雀啄食一样, 一起一落,一远一近。

C、回旋灸:将点燃的文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左右移 动,往返回旋。

肩周炎疾病能用艾灸治疗吗

首先,我们说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止痛消炎的功效,治疗肩周炎有比较好的效果。艾灸治疗之原理在于提高了局部的温度,使之经络舒通,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目的。针灸治疗肩周炎是怎么的一回事呢? 为了让患者对针灸治疗肩周炎有更深入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相关的医疗知识吧。

我们都知道中医认为肩周炎是人体肝肾亏损,气血衰落,风邪、寒邪、湿邪乘虚而入,导致血不养筋、经气不畅而出现了不通则痛的病症。那么,艾灸怎么调理肩周炎呢?我们说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利用其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激发经气、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从而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艾灸治疗肩周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病程越长,疗效越差。对年龄小者效果好,年龄大者差之。

但是,我们说治疗肩周炎还是重在预防,重在锻炼。我们说功能锻炼能起到加速气血流通,使关节、筋络得到濡养,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我们都知道肩关节的问题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症状。我们建议你结合您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锻炼方法组合,效果会更好。我们说 要使肩周炎的疗效好,首先要明确诊断,使治疗能有的放矢,取得良效。

艾灸也能够治疗肩周炎,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对于艾灸这个治疗方法我们非常的了解,这种方法治疗很方便,而且安全无副作用,如果病情严重的话,我们建议患者要尽早就医,听从医生的叮嘱,按时服药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艾灸肩周炎的位置图 肩贞穴

位于肩关节后下方,手臂内收时,在腋后纹头上1大拇指宽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关节炎,耳聋,耳鸣,头痛等症。

肩周炎艾灸哪些部位图 肩周炎辅助治疗方法

1.取粗盐或精盐1.2千克,把分装成几个小纱布袋子,将盐袋加热,轮流放在肩部热敷,每次敷半个小时。

2.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外关穴,用垂直按揉法按揉中渚穴,三焦经循行于肩部,中渚,外关为三焦经穴位,外关为八脉交会穴,一穴同属数经,中渚为三焦经的腧穴,专治体重节痛;二穴配合可疏通肩部经脉气血,治疗肩周炎。

艾灸治肩周炎怎么治疗 肩周炎艾灸注意

艾灸穴位要有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的时间要短,火力要促,可用艾柱或艾条灸,疼痛最明显处可刺络拔罐,肩周穴位可用中强刺激,在病变压痛处拔火罐,留罐20分钟,2-4日一次,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施灸期间应加强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

肩周炎艾灸后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须处理,但治疗部位应避免受凉,受风。

艾灸肩周炎症状

艾灸肩周炎:

肩周炎症状:肩部酸痛沉重,向颈部、胳膊放散,日轻夜重,局部有局限性或者广泛性压痛、遇寒痛,遇温缓,外展、外旋、后伸等活动受限。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止痛消炎的功效,治疗肩周炎有比较好的效果。

艾灸取穴:

1、阿是穴:即局部疼痛部位

2、肩髎(liao):

【标准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肩关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取法】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是本穴。

【主治】荨麻疹,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3、肩髃(jianyu):

【标准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取法】1.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主治】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配穴:肩胛痛加天宗、肩贞、上臂痛麻加臂臑、曲池

4、天宗: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主治】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颈项颊颔肿痛

5、肩贞:

【标准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主治】 1.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

2. 其它:肩关节周围炎

6、臂臑:

【标准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曲池上7寸。

【取法】垂臂屈肘时,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端。

【主治】运动系统疾病: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

7、曲池:

【标准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主治】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灸法:用单孔灸盒配合艾条做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7天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

在对艾灸肩周炎症状认识后,治疗艾灸肩周炎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而且治疗后患者要在平时,对肩部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这样对促进肩部血液循环有很好帮助,使得在预防肩部疾病上,都是有很好效果的。

肩膀拔火罐治疗效果好吗

拔罐治疗肩周炎的原理

拔罐疗法是利用各种罐子,使其内部形成负压后吸附于体表后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医认为,它具有驱风散寒、除湿祛毒、温经通络、活血化淤、舒筋止痛的功效。

本病多因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使经气不利所致。肩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气血不足,筋骨失养而衰颓;皆可使肩部脉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

取穴肩髃

肩髎

肩贞

阿是穴

以上穴位均为局部选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血行风自灭。

肩髃:此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阿是穴:

局部压痛点处。

操作步骤找准穴位后在穴位上拔上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以上方法是一种病人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的简易方法,当然肩周炎的治疗还涉及到辨证,除了主穴之外还涉及到配穴,临床上要远比这复杂得多。拔罐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若同时配合针灸、刺血或艾灸可缩短疗程。

肩周炎艾灸取穴:阿是穴、肩髃、肩贞、天宗、肩井。

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作用

拔罐疗法作为保守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之一,对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拔罐疗法可以有效地活血止痛,舒筋活络,从而达到疼痛性痉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肩膀的部位如果在拔火罐的时候,天气比较冷的话,那么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不要让肩膀在拔火罐的时候再受凉。拔火罐一定要注意手法,不要出现烧伤或者是烫伤的情况。另外拔火罐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一定要控制好拔火罐的时间。

肩周炎用艾灸什么穴位

1、肩周炎用艾灸肩髎穴位

标准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肩关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取法: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是本穴。

主治:荨麻疹,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2、肩周炎用艾灸肩髃穴位

标准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取法: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主治: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配穴:肩胛痛加天宗、肩贞、上臂痛麻加臂臑、曲池。

3、肩周炎早期(急性期)按什么穴位

肩周炎早期,肩颈受寒加重,产生持续性疼痛,且会因按压而加剧,并向肩部周围放射,病人不敢患侧卧位;尤其夜间为重,影响睡眠,活动时,如梳头、洗脸、摸背疼痛加重,肩部压痛部位广泛。热敷可减缓疼痛。

所以调理主要是以温经止痛,预防病情恶化为主。其中,缓解疼痛可用艾灸,艾灸能驱除风寒、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此外,为预防病情恶化还可采用外敷肩周炎膏药的方法,使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

艾灸取穴:阿是穴(痛点)、大椎、肩井、天宗,肩外俞、秉风,后溪。

4、肩周炎中期(冻结期)按什么穴位

肩周炎的中期,经筋失养,肩痛日久,肩部肌肉萎缩,举臂不及头,后旋不及背,酸痛乏力,局部畏寒,得温痛减。疼痛减轻,肩关节呈“冻结状态”,梳头、洗脸、摸背、穿衣均感困难,肌肉萎缩,以三角肌为明显,可持续三个月。关节囊及其周围结构,关节几乎冻结,不能活动,疼痛持续。

在肩周炎的冻结期关节功能障碍是其主要问题,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调理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采用的调理手段可以为艾灸、推拿、按摩、拔罐等多种措施,以达到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取穴:上述穴位外,加曲池、内关、外关。

肩周炎艾灸哪些部位

肩髃穴

位置:上臂外展90度时,在肩部最高点前下缘的凹陷处。

功效:疏散经络风湿,活血化淤。

肩髎穴

位置:在肩部于肩髃(liáo骨节空隙处)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臂臑

位置: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曲池上7寸。垂臂屈肘时,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端。

功效: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

肩贞穴

位置: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竖纹上方大拇指横款的位置,左右各一。

功效:散热通经络,对治疗肩胛痛特别有效。

天宗穴

位于背部,大约在肩押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传到手臂。

功效:生发阳气

中府穴

位置: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功效: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阿是穴

位置:在病变局部找点痛点。

功效:缓解局部疼痛不适。

曲池穴

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取穴时,将手掌抵住胸口弯曲手肘时,手肘关节会产生横纹,横纹外侧凹陷处与拇指侧端的交接点就是曲池穴,压迫此处会感觉疼痛,左右各一。

功效: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肩周炎灸哪个穴位比较好

1肩髃穴:在肩峰的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凹陷处。具体详见附图。找到肩髃穴后的,用艾条灸五到十分钟左右,然后再用艾罐灸二十到三十分钟左右。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借助专业人员来操作的。

2秉风穴: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具体详见附图。找到肩髃穴后的,用艾条灸五到十分钟左右,然后再用艾罐灸二十到三十分钟左右。同样需要由专业人士来操作。

3肩头穴:位于肩部,肩锁关节之凹陷中。具体详见附图。找到肩髃穴后的,用艾条灸五到十分钟左右,然后再用艾罐灸二十到三十分钟左右。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借助专业人员来操作的。

注意事项:在中医里面,人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里面的穴位也异常繁多。因此选择用艾灸的方式来治疗肩周炎的时候,千万记得一定要到专业机构找专业医师来操作,万不可图简单省钱,让非专业的亲戚朋友来帮你。

相关推荐

艾灸贴的功效与作用 祛湿止痛

艾灸贴主要是由艾叶、艾草制成的,是具有一定药性放,贴在身上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可以迅速疏通经络,祛风散寒,起到止痛祛湿的作用,对于患有肩关节周围炎和肩周肌肉长期劳损者以及肌肉紧张者来说,经常使用艾灸贴,可以缓解其症状。

肩周炎可以通过艾灸进行治疗吗

随着现在西医的发达中医逐渐的被人们遗忘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见效虽然慢,但是效果也是不错的,所以很多人又开始重视中医的治疗方法了,艾灸这种方法大家也许非常清晰,因为有许多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艾灸进行治疗,所以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它是通过刺激有关穴位,来达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肩周炎也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 首先,我们说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止痛消炎的功效,治疗肩周炎有比较好的效果。艾灸治疗之原理在于提高了局部的温度,使之经络舒通

肩周炎艾灸哪里 肩髎穴

位置:在肩部于肩髃(liáo骨节空隙处)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艾灸肩周炎的位置是哪里

肩贞穴 位于肩关节后下方,手臂内收时,在腋后纹头上1大拇指宽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关节炎,耳聋,耳鸣,头痛等症。 秉风穴 位于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支气管炎等。 肩髃穴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臂神经痛,风热瘾疹等病症。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1.选穴取穴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艾灸灸肚子有什么好处

缓解痛经 艾灸中艾草味苦性温,具有一定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月经不调以及月经疼痛者来说,用艾灸灸在肚子,可以帮助调理机体功能、祛瘀止痛、缓解子宫肌反射痉挛、痉挛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祛湿止痛 艾灸主要是由艾叶、艾草制成的,是具有一定药性,艾灸灸肚子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可以迅速疏通经络,祛风散寒,起到止痛祛湿的作用,对于患有肩关节周围炎和肩周肌肉长期劳损者以及肌肉紧张者来说,经常使用艾灸贴,可以缓解其症状。 祛寒祛湿 艾灸灸肚子可以帮助改善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次艾灸贴中

肩周炎拔罐位置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过敏性鼻炎艾灸部位 过敏性鼻炎艾灸部位

取穴:鼻子外缘根部中点再向外半拇指宽,在鼻唇沟中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迎香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连通胃经,大肠经与胃经的经气在此交换,艾灸该穴位可疏通鼻部经络,祛风通窍,理气止痛,对于鼻炎,鼻窦炎,鼻病,感冒等症有治疗效果。 取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在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艾灸功效:阳溪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有清热散风,通经活络,通腑泻热,定惊安神之功效,主治鼻炎,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症。 取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采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

肩周炎艾灸疗法 中府穴

位置: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功效: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艾灸肩周炎的位置 外关穴

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效:艾灸该学位有清热解表,通经活络之功效,主治肩周炎,肩背痛,目赤肿痛,胸肋痛,肘臂手指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