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穴位
月经不调穴位
天枢穴
功效:按摩天枢穴不但能促进内分泌平衡,调理月经,还能缓解经前便秘,腹胀,腹泻等症状。
自助定位: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涌泉穴
功效:按摩涌泉穴能强化肾脏功能,防治月经不调,更年期障碍,怕冷症等妇女病,对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失眠,多眠症,晕眩,焦躁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自助定位: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关元穴
功效:防治生理不顺,精力减退,痛经,闭经等症,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泌尿,生殖器疾病等也很有疗效。
自助定位: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分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内关穴
功效:对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月经痛,腹泻,精神焦躁等经期不适有很好的功效。
太冲行间如何正确按摩 太冲的作用
太冲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脏疾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熄风止痉,活血化瘀,补肝养血之功,而且对女性月经不调也有调理效果,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疏肝解郁,还能使偏旺的肝火下降,是 调护肝脏的保健要穴。
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苦咽干,月经不调,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下肢痿痹等,现代常用此穴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等症。
妇科病按摩哪里好的快 月经不调按摩治疗
本穴为小肠之募穴,是补养肾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首选要穴,也是妇科疾病常用的特效穴,主治月经不调,闭经,少腹疼痛等症。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按摩方法:手掌贴于穴位上,顺时针按揉,至发热为度,每次十分钟。
本穴位于小腹部,为胞宫所在之处,该穴具有良好的活血调经,理气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等症。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子宫脱垂,不孕之症。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揉穴位,力度适中,至发热为度,每次五分钟。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月经不调症可以经常按摩此穴调理。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正中。
腧穴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按摩方法:膝关节弯曲,用拇指用力按揉穴位,可以两手同时按揉两条腿上的穴位,每天1次,每次5分钟。
刮痧可以治疗月经不调 刮痧治疗月经不调的原理
刮痧能够帮助人体疏通筋脉,活血化瘀,对治疗月经不调是有一定效果的。
月经不调患者通过对等穴位进行刮痧,可以有效刺激人体血液循环,从而帮助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血虚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按摩调理
血海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能防治月经不顺,血虚型月经不调,生理痛等。穴位定位: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法:一边呼气,一边用拇指罗纹面依次点按同侧血海穴50-60次。 常按摩血海穴能调理血虚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艾灸什么穴位 血寒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
艾灸时间: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穴位辨析
关元,气海均为任脉要穴,位于下腹部丹田之处,主一身之元气,调冲任血脉,理胞宫气血;关元还与足三阴经交会,调理肝脾肾;气海为元气之海,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盛则足以统摄经血;脾俞,肾俞直接调补脾肾;血海属脾经,足三里属胃经,与气血的生化,运行密切相关,灸能益气养血,且对全身脏腑,经脉气血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三阴交是脾经第一要穴,有理脾调经之功,又为三阴交之会穴,兼调肝肾之气血,脾肝肾三经气血充盛,气机通畅,则冲任调达,月经复常。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滑肉门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肚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运化脾土的功效,按摩此穴位可以润滑肠胃、健美减肥,对月经不调、不孕症、慢性胃肠病等病症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做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然后运用指腹垂直向下按揉,可稍用力,按揉1~3分钟,可早晚各按揉一次。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
1.1、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1.2、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1.3、按揉足叁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1.4、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