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西医治疗方法
水痘的西医治疗方法
1、应予适当护理,特别重视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污染水痘破损处,避免手抓疱疹,防止继发感染。局部痒感不适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疱疹破碎后宜用1%甲紫(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
2、高热时可用退热剂,但应尽量避免用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青少年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800mg/次,5次/d,服用5~7天;伐昔洛韦(万乃洛韦)300mg,2次/d,7天;或喷昔洛韦50mg,每8h 1次,7天。对阿昔洛韦耐药者可用膦甲酸400mg/(kg•d)静脉点滴,每8h 1次,直至治愈。对重症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新生儿水痘,亦可早期静脉滴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阿糖腺苷、干扰素等。
3、瘙痒甚可用抗组氨药物如扑尔敏片4mg/次,3次/日;赛庚啶片,4mg/次,3次/日。
4、继发感染时应用抗菌素如:麦地霉素或螺旋霉素等口服。
5、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3~6m1,1次/日,连用3~5次。
6、继发感染者外用脓疱疹泥膏、汗疱泥膏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7、水痘性角膜炎可用0.1%碘苷(疱疹净)眼药水或利巴韦林(病毒唑)。
腹痛西医治疗
由于引起腹痛的疾病甚多,所以最重要的是尽快确定腹痛的原因,在遇到腹痛患者时,其处理或治疗原则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腹痛者,应根据腹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痛等特点,并结合随之产生的伴随症状以及腹部体检的结果,初步作出可能的诊断。
2.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化验或特殊检查。如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腹部或下腹部B超检查(包括泌尿系统及盆腔)、腹部平片、胸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老年人还应作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3.对急性腹痛者,还应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其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变化等。
4.对急性腹痛者,只有当诊断初步确立后,始能应用镇痛药或解痉药,缓解患者的痛苦。
5.已明确腹痛是因胃肠穿孔所致者,应禁食,补充能量及电解质,并应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为及时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6.如急性腹痛是因肝或脾破裂所致时(如肝癌癌结节破裂或腹外伤致肝脾破裂等),腹腔内常可抽出大量血性液体,患者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此时,除应用镇痛药外,还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7.腹痛是因急性肠梗阻、肠缺血或肠坏死或急性胰腺炎所致者,应禁食并上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术,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8.已明确腹痛是因胆石症或泌尿系结石所致者,可给予解痉药治疗。胆总管结石者可加用哌替啶(杜冷丁)治疗。
9.生育期妇女发生急性腹痛者,尤其是中、下腹部剧痛时,应询问停经史,并及时作盆腔B型超声波检查,以明确有无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
10.急性腹痛患者,虽经多方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如生命体征尚平稳,在积极行支持治疗的同时,仍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过程中如症状加重,当疑及患者有内脏出血、肠坏死、空腔脏器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应及时剖腹探查,以挽救患者生命。
11.因慢性腹痛的病因亦甚多,对每例慢性腹痛患者而言,也应根据其腹痛的特点、规律及疼痛部位做出初步诊断。不少情况下,需要排除有关疾病,做出其腹痛的病因诊断。然而,为了减轻患者的腹痛,在未明确诊断前,可以应用镇静药、解痉药或者一般的镇痛药,但不应给予哌替啶(杜冷丁)等强烈的镇痛药。一般而言,空腔脏器病变引起的腹痛,应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丁溴东莨菪碱),腹痛常能够得到缓解;而实质性脏器所致的腹痛,常需应用镇痛药(如布桂嗪或曲马朵等),其疼痛才能缓解。因此,根据应用解痉药或镇痛药后腹痛缓解的情况,可初步判断患者是空腔脏器的病变可能性大,还是实质性脏器的病变可能性大。尔后,再选择有关的检查来协助诊断。
脱发西医治疗
1、属于雄激素源性脱发可以用米诺地尔酊外擦,非那雄胺口服,头皮毛发种植术也是重要的选择之一。
2、病理性脱发应治疗基础疾病,身体康复后头发会重新长出。
3、化学性脱发不使用刺激性强的染发剂、烫发剂及劣质洗发用品。
4、物理性脱发不要使用易产生静电的塑料梳子和塑料头刷,在空气粉尘污染严重的环境戴防护帽并及时洗头。
5、营养性脱发应加强营养,多吃蔬果、海带、桑葚、核桃仁。
6、肥胖性脱发要少吃油腻重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
水痘治疗
水痘西医治疗:
1、应予适当护理,特别重视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污染水痘破损处,避免手抓疱疹,防止继发感染。局部痒感不适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疱疹破碎后宜用1%甲紫(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
2、高热时可用退热剂,但应尽量避免用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青少年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800mg/次,5次/d,服用5~7天;伐昔洛韦(万乃洛韦)300mg,2次/d,7天;或喷昔洛韦50mg,每8h 1次,7天。对阿昔洛韦耐药者可用膦甲酸400mg/(kg•d)静脉点滴,每8h 1次,直至治愈。对重症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新生儿水痘,亦可早期静脉滴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阿糖腺苷、干扰素等。
3、瘙痒甚可用抗组氨药物如扑尔敏片4mg/次,3次/日;赛庚啶片,4mg/次,3次/日。
4、继发感染时应用抗菌素如:麦地霉素或螺旋霉素等口服。
5、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3~6m1,1次/日,连用3~5次。
6、继发感染者外用脓疱疹泥膏、汗疱泥膏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7、水痘性角膜炎可用0.1%碘苷(疱疹净)眼药水或利巴韦林(病毒唑)。
水痘中医治疗:
一、中医治则法宜清热疏风、凉血、除湿解毒。
1、桑菊饮:桑叶10g,菊花6g,牛蒡子10g,杏仁10g,板蓝根30g,银花10g,连翘6g,苡仁10g,车前子(包)10g,芦根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黄连6g,黄芩6g,黄柏5g,栀子5g,生地10g,玄参4g,竹叶10g,银花10g,连翘10g,丹参6g,麦冬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外治法
1、三黄擦剂外用,每日3次。
2、糜烂化脓者用青黛膏,外用每日3次。
3、口腔粘膜溃烂者用青吹口散外吹,每日3次。
4、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百部酒100g。混匀外涂,每日3次。
病毒性脑炎怎样治疗
1.病毒性脑膜炎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每次5~10mg/kg,每8小时1次。或其衍生物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每次5mg/kg,每12小时1次。两种药物均需连用10~14天,静脉滴注给药。主要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其他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病毒性脑膜炎由柯萨奇或埃可病毒所致者,一般采用激素地塞米松(氟美松)静脉滴注以控制炎性反应,成人剂量为15mg/d,儿童酌减。早期适量应用甘露醇及呋塞米(速尿)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症状。当考虑尚难排除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者,应及时应用抗病毒制剂。对发生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及抽搐的患者应对症采用呼吸机,鼻饲饮食及药物处理。
预后:因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者,一般病程比较良性,预后较好;单纯疱疹病毒所致者,若未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则预后较差。
病毒性脑炎辨证论治
2.病毒性脑膜炎中医治疗
偏方: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虚火上浮。
治则: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佐以泻火。
处方:生黄芪、板蓝根各30g,红参、当归、白术各10g,升麻、柴胡、半夏、黄连、炙甘草各6g,1剂,水煎服。
脚癣西医治疗
1、局部治疗
根据临床不同病型表现,分别对症治疗:
(1)对汗疱型或有轻度浸渍糜烂,有少量分泌物者,可于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醋酸铅溶液浸泡或湿敷,每次20~30min(水疱可在无菌处理下刺破),浸泡后用消毒布巾拭干。然后选用以下药剂外涂,如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 (复方苯甲酸酊)、Castellan涂剂、5%鱼石脂、3%水杨酸、10%硫磺泥膏,或市售成药,如2%克霉唑霜、特比萘芬霜、联苯苄唑霜等(任选一种),慎用刺激性强药剂。
(2)对渗液较多的糜烂型可选用上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用达里波液浸泡或湿敷,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诺),渗出停止,糜烂面减轻后可参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怀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剂。
(3)对趾间型可参照汗疱型治疗。
(4)对鳞屑角化型由于患病病程长,治疗需要耐心。开始采用抗真菌作用和剥脱作用较强的酊剂(需渗透力强些)如复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双足,每次20~30min。待角化过度明显减轻后,改用作用相对较弱的软膏外搽,如半量的复方苯甲酸软膏或10%~20%的尿素软膏等,以巩固疗效和恢复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
2、系统治疗
对于局部治疗疗效不佳或皮损范围较广泛者,可短期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等配合治疗,一般1~2周即可。
中医治疗痘痘
方法一:野菊花煎水准备:野菊花50g、矿泉水300ml做法:将50g野菊花煎水成200ml溶液后,将溶液冷却后倒入模具冷冻成小冰块备用。每天洗完脸后,取一块冰块涂擦面膜,每次10分钟,坚持1周。功效:野菊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当然对脸上的细菌也有杀死的作用。另外,野菊花熬制成精华水,有促进人体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内服同样有消痘的功效。但野菊花属于寒性物质,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
方法二:天然芦荟准备:芦荟1片做法:用刀将芦荟去皮或横切成两半,然后将其捣碎或者榨汁。在晚上洁面后,将其敷在脸上20分钟后洗干净。功效:芦荟汁作为很天然的一种护肤成分,内含大量的植物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E、芦荟素及氨基酸,对于已经发炎的肌肤有及时提供营养且不油腻的状态,能有效的抑制痘痘猛长。
湿疹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一)应尽可能的寻找患者发病或诱发加重的原因,详细了解病史、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思想情绪等;作过敏原检查,如皮肤点刺试验或皮内试验、特异性IgE抗体及斑贴过筛试验等,以发现可能的致敏原。
(二)尽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热水洗烫、剧烈搔抓等;尽量不穿化纤贴身内衣、皮毛制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酒、咖啡等。
(三)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避免过劳、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局部治疗
应温和、无刺激性,具体用药视病期及皮损情况而定。
(一)急性湿疹:无渗出时,炉甘石洗剂,每日4-6次外用。瘙痒明显时酌加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如1%氢化可的松乳膏或0.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0.1%曲安奈德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霜(商品名艾洛松)等,每日1-2次外用。有渗出时,首先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等作冷湿敷,每次30-60分钟,每日2-4次湿敷或持续湿敷,湿敷间歇或晚间可用40%氧化锌油外涂,渗出减少后改用氧化锌糊膏。
(二)亚急性湿疹:可选用糊剂,如氧化锌糊膏或5%糠馏油糊膏,糖皮质激素乳膏剂,每日2-3次外用。
(三)慢性湿疹: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剂、软膏或硬膏、氧化锌软膏剂焦油类软膏。
1.糖皮质激素类:多用1%氢化可的松乳膏或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0.05%倍氯米松软膏、0.1%曲安奈德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0.05%卤米松乳膏(商品名奥能皮肤膏)或复方卤米松霜(商品名新适确得)、 0.02丙酸氯倍他索霜(商品名恩肤霜)等,选择其中1-2种,每日2-3次外用;15%氧化锌软膏,每日2-3次外用;焦油类,如5%-10%黑豆馏油软膏、10%鱼石脂软膏、10%糠馏油软膏等,选择其中1种,每日2-3次外用。也可选用非糖皮质激素类抗过敏外用制剂,如5%乙氧苯柳软膏(商品名艾迪特)、5%-10%色甘酸钠乳膏或软膏,每日2-3次外用,2-4周为一个疗程。
2.对肥厚顽固皮损,可用去炎松尿素软膏、0.1%去炎松二甲基亚砜溶液;也可将上述药膏加塑料薄膜或玻璃纸封包,每晚1次;还可用含有糖皮质激素激素的硬膏贴于小片肥厚皮损处。
(四)湿疹继发感染:如继发细菌感染,除选用有抗感染作用的湿敷液如0.05%黄连素溶液湿敷外,可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混合制剂,如曲安奈德氯霉素乳膏外用,或加用2%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或2%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立思丁)或1%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每日2-3次;如继发真菌感染,可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市售有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和抗生素混合外用制剂,如皮康乳膏、派瑞松软膏、复方康纳乐乳膏等,可酌情选用。
痴呆西医治疗
一、对部分表现为痴呆的原发病:如能及时针对病因诊断和治疗,则在原发病好转和痊愈的同时,痴呆症状也会有部分好转或显示其进程停滞,故称之为可逆性痴呆的治疗。VaD虽也属可逆性痴呆,但治疗效果尚难肯定,常用药物有氢化麦角碱类、钙离子拮抗药、多肽类和促智药及针对脑血管病的治疗。
二、对不可逆痴呆的治疗(主要是AD) 侧重于以下几点:
1、生活护理和防治并发症。
2、非药物治疗:如职业疗法、音乐疗法、群体治疗和家庭劝告等。
3、如需药物治疗则:
①不应使用引起并加重自身生活能力衰竭,或引起医疗问题和营养不良等的药物;
②在使用抗抑郁、抗组胺和抗精神病药物时,应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造成病情加重。
4、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痴呆药物多为对症治疗(以改善认知功能为主),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多肽类、促智药、抗氧化剂等。所显示的效果也只能部分和暂时改善认知功能,但不能阻碍病程的进行性过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有了不少进展,但AD 的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有待攻破的世界性难题。20世纪70年代研究集中在乙酰胆碱与AD 的关系;80年代主要研究胆碱酯酶抑制剂对AD 的影响; 90年代研究不仅有乙酰胆碱受体激动药,还包括了雌激素、消炎药、影响自由基代谢的药物及抑制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药物。目前所有治疗均根据病因假说。除少数能暂时改善症状外,尚无一种方法能从根本上阻止病理学上的退行性变,或恢复其智能,均为对症治疗。
预后
痴呆的预后因病因不同也不一致,但总认知功能衰退的过程,呈不可逆的进程,进展速度不一。以AD为例,平均存活期限为7年(2~20年)。如能针对部分表现为痴呆的原发病病因及早做出诊断,并早期治疗,则在原发病好转和痊愈的同时,痴呆症状也会好转或减缓不可逆进程。
手上湿疹如何正确治疗
专家指出,传统西医治疗往往不分病人,不分病型,都是以消除表现炎症为主,大多只是单纯的外部上药,不能解决湿疹的发病根源,容易反复发作。西医所开的药物大多是激素为主,长期服用激素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对患者身体有很大的损害,并且容易反跳和复发。现在主要是填剂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
手上湿疹除了正规的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所注重的事项时非常重要的。患者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1.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喝酒、咖啡、浓茶、切记不能吃酸的东西。
2.不能搔抓、用热水烫或者碱性强的肥皂洗手、不用力揩擦,尽量避免外界的刺激。
3.湿疹发作期,忌食黄鱼、海虾、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4.婴儿湿疹患儿避免接触与种痘者和单纯疱疹患者接触,以免发生水痘样症并发症。
西医治疗青春痘的方法
1、口服药治疗:有炎症的青春痘患者,可口服药治疗,这样能阻止细菌的繁殖,缓解炎症的发生。不良反应:光敏感,肝功能影响。
2、物理辅助治疗:专业的清洁技术,使用经过无菌消毒的外科仪器,疏通堵塞的毛囊口。只能针对粉刺类痘痘。不良反应:轻易导致瘢痕素沉着,必须由皮肤科医生操纵。
3、维甲酸:常被用于严重的囊肿痘痘治疗上,针对油脂分泌过剩,毛囊上皮角化过度毛囊皮脂腺炎症有。不良反应:刺激,严重的皮肤粘膜干燥,致畸。
4、外用辅助治疗:维A酸、水杨酸果酸产品,能促进角质细胞脱落,从而减少且防止微粉刺形成,有剥脱的功能。不良反应:刺激,皮肤干燥。
便血西医治疗
便血的原因非常多,不可能每一种病因的治疗都相同。但维持生命体征、对症治疗是总原则。努力寻找导致便血的病因才是最大的关键。下面简单介绍接种常见的导致便血的疾病的治疗。
(一)痔疮便血
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只有并发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要治疗。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疗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亦可致命。
内痔的各种非手术疗法的目的都旨在促进痔周围组织纤维化,将脱垂的肛管直肠粘膜固定在直肠壁的肌层,以固定松弛的肛垫,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
当保守疗法失败或三、四期内痔周围支持的结缔组织被广泛破坏时才考虑手术。
根据以上观点,内痔的治疗宜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根治术。因此,解除痔的症状较痔的大小变化更有意义,并被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主要方法有注射疗法、胶圈套扎疗法、手术切除疗法等。
(二)肛裂便血
肛裂的治疗原则是急性肛裂以保守疗法即非手术疗法为主,宜止痛止血,防止出现疼痛恶性循环。对慢性肛裂或者Ⅲ期肛裂,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彻底消除肛裂的病因及加剧疼痛的因素。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饮水,纠正便秘。可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局部坐浴:用热水或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温度40℃~50℃(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温水坐浴可松弛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并清洁局部,以利创口愈合。坐浴后可以外敷消炎止痛药物,以减轻症状。
封闭疗法:疼痛严重者,用1%~2%普鲁卡因注射于肛裂基底部及两侧肛门括约肌内,可缓解括约肌痉挛以止痛。
肛管扩张: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且未并发乳头肥大及前哨痔者。在局麻或骶管麻醉下用手指扩张肛管,可解除肛管括约肌痉挛,达到止痛目的。
手术治疗: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手术治疗。将肛裂及其周围病变组织全部切除,使其成为新鲜创面,再行愈合。
(三)直肠癌便血
直肠癌早期的便血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痔疮便血,而不予以重视。所以,提高肛肠疾病的预防意识很重要。直肠癌需要手术治疗。
处方禁忌
治疗便血的关键,是要分清出血的轻重缓急,临证处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止血治疗禁忌:治疗便血首先考虑到止血,但止血并不是盲目地一概使用全身止血药,临床上要根据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如局部药物止血,局部手术止血及全身药物止血等。肛门局部轻度出血,则以局部止血为主;大出血时,则应立即采取全身止血,并配合局部手术止血措施。
2.痔出血治疗禁忌:如肛裂、内痔、直肠息肉等间断性便血,发病缓慢,量较少,则局部应用凉血止血药效果较好。当出血量较大、而患者又不愿手术治疗时,可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
3.感染性肠病治疗禁忌:慢性感染性肠病导致的粘液血便、脓血便,就要针对肠病综合治疗,不能简单止血了事,否则只治标不治本,炎症不消除,症状不会缓解。
4.术后损伤治疗禁忌:肛门直肠术后原发或继发性出血,量较多,或出现大出血,病情急迫,则应立即采取局部止血措施,找到出血点,予以结扎或压迫止血,同时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局部与全身治疗同步进行。
5.血液病治疗禁忌:血液病导致的便血,采用全身止血,药量要大,并配合局部止血处理。
6.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禁忌消化道大出血在现有的检查条件下找不到出血灶者,要及时全身止血。上消化道溃疡所致的便黑血,除了按常规止血外,还要抗酸治溃疡。
7.心脑动脉栓塞者治疗禁忌:患有心脑动脉硬化、脑栓塞者合并便血时,止血药的应用必须适时适量,避免过度止血加重心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