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肌酶不正常吃什么药呢

心肌酶不正常吃什么药呢

如果是心肌炎导致的心肌酶高,那么医生主要是强调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伴有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个月至一年,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分别采用针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免疫抑制剂并没有获得一致公认的临床疗效,故不推荐常规应用。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论,但重症心肌炎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源性休克者可以应用激素。必要时亦可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给药。

宝宝心肌酶高怎么办

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谱高怎么办

心脏的心肌细胞含有特殊的酵素,当心肌梗塞或急性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细胞会坏死崩解,这时这些酵素(心肌酶)会溶解到血中,造成不正常的升高。

临床和实验表示,这些酵素(心肌酶)(如I型肌钙蛋白-CTnI或T型肌钙蛋白-CTnT)的升高代表此次的心脏病发作是极度危险的,不仅表示心肌细胞受损达某一程度,也会有较高的机率产生许多重大不良的心脏并发症——再度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等(即较差的预后状况),但发病初期不一定会升高,一般要4~6小时甚至12小时才会上升,所以需持续监控。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而心肌酶高说明有心肌损伤的情况,大多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建议按时复查,注意休息。

心肌酶谱反应心肌受损伤的程度,但是现在已经逐渐淘汰了,因为这个指标的准确度和敏感度都不如心肌损伤标记物如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敏感。因此,心肌酶谱高,有可能是心肌缺血等造成的,需要进一步排查。

心肌酶检查正常值

心肌酶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患有各种心肌疾病,比如说心肌梗塞,通过检查数据可以知道患者的身体状况。

1、谷草转氨酶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主要在心、肝、骨骼肌、肾、胰、脾、肺、RBC中。其中以心肌细胞含量最丰富。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线粒体中(M-AST)。胞浆中(C-AST)仅占12%,可溶性的正常血清中AST很少,只有上述组织发生病变时,才释放入血。AST在心肌中含量最多,所以在急性心梗6-12h升高,48h达高峰,3-5d恢复正常。

2、乳酸脱氢酶

有五种同功酶LDH1-LDH5。广泛分布,主要在肾,其次心肌,骨骼肌,其它肝、脾、胰、肺。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升高。急性心梗12-24hLDH升高,48-72h达高峰,1-2周后恢复正常。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胸腹水中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血清乳酸脱氢酶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物质,如尿素、小分子肽类、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心肌酶高怎么办

孩子心肌酶高,多见于病毒感染侵犯心肌有关的,可注意最近有无病毒感染,感冒等症状,体温如何,可注意休息,营养心肌治疗,一般可用果糖,VC,辅酶Q10等治疗的,预防感冒,定期复查心肌酶谱。

如果孩子心肌酶结果,肌酸激酶与其他酶均正常,只有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微升高,CK-MB比例(47.42)升高,这种结果应除外检验因素引起的假性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

如果遇到心肌酶结果出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例超过30%以上,数值超过肌酸激酶的现象,应疑有因检验方法所致的假性升高误差,需要进一步鉴定。羟丁酸脱氢酶正常,单纯羟丁酸比例升高,一般无病理意义。

新生儿心肌酶高的注意事项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心肌酶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

其实,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对较重的心肌炎小儿可检查超声心动图,以发现心腔扩大和心功能有否降低;对复杂的病儿,必要时还需进行心肌、心内膜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那么,新生儿的心肌酶偏高的话,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呢?

对于新生儿心肌酶高,建议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在新生儿护理上,要保证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小孩心肌酶正常值

人体中出现心肌损伤时,心肌酶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是现行的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但其实小孩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让我们来看看小孩心肌酶的参考值: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小孩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新生儿心肌酶高的原因和建议

新生儿窒息后,会使心肌酶谱值升高;心肌缺氧,无氧酵解过程中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细胞内酸中毒,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减少,使细胞膜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使心肌酶谱及其同工酶释放增多,导致血清心肌酶谱的活性升高。

刚出生的婴儿心肌酶高,多数是因为出生时有缺氧引起的,但是一般不太高,随着缺氧的及时纠正和治疗,心肌酶也会随着降至正常,但是如果新生儿出生后病情较重,那么心肌酶的增高代表心脏功能比较脆弱,也可能是严重病情之一,而轻度增高应该不会对心脏有影响。那么,新生儿心肌酶高应该怎么办?

新生儿心肌酶高于正常值提示说明有心肌损伤或心肌炎的情况,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只需注意休息,加强护理,避免着凉;同时应该应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B6,果糖之类的药物。

如果新生儿心肌酶高是与病毒感染侵犯心肌有关的,那需注意最近有无病毒感染,感冒等症状,体温如何,注意休息,营养心肌治疗,一般可用果糖,VC,辅酶Q10等治疗的,应注意预防感冒,定期复查心肌酶谱。

此外,心肌酶是心肌组织中的一种酶类,平时在血液中是比较低的,如果心肌酶增高,说明心肌组织存在损害的现象,还应综合查看心肌酶谱的其他指标,确定是不是心肌炎。

儿童心肌酶谱五项标准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专家表明,这与医院该项检测采取的是成人标准有关,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那么,儿童心肌酶谱五项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儿童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儿童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酶)与HBDH(羟丁酸脱氢酶)升高约为90%。一般来说,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

遇到儿童心肌酶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酶谱偏高是正常的。

不能不知的心肌酶检查

在医院推出的体检套餐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心肌酶检查的“身影”。那么,到底啥是心肌酶检查,其有什么检查的意义呢?做这项检查我们需要多少钱?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项检查。

心肌酶检查是什么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

心肌酶检查意义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而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出现心肌酶增高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脑组织损伤或破坏释放出较多的酶所致,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在心肌组织积聚,出现继发性心肌损伤,使血清中心肌酶值增高。

另外,通过研究表明,如活动性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肺炎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许多能够引起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破坏的疾病均可出现心肌酶升高。

心肌酶检查参考值

乳酸脱氢酶 LDH 100-240 IU/L

谷草转氨酶 AST 0-40 IU/L

磷酸肌酸激酶 CK 24-194 IU/L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0-25 IU/L

谷丙转氨酶 ALT 0-40 IU/L

这些是其临床参考值,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而且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检查的价格

虽然各地收费标注不一,但是其心肌酶四项检查的价格大概在35—45元之间,心肌酶六项检查的价格大约在65元左右,这个价格是在普通人可接受的范围内

心肌酶高后遗症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心肌酶都会高于正常成年人,所以,这点是在检测新生儿的心肌酶时候需要注意的。然而,对于新生儿心肌酶高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关心会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什么后遗症。下面,就由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下,新生儿心肌酶高是否会有后遗症吧!

目前,心肌酶谱是评价“心肌损伤”的一个指标之一。新生儿心肌酶高,一般提示心肌受损,在心电图、心脏超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危险,也不会有后遗症,建议定期复查即可,必要时可以口服或静点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

我们需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在缺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阻等情况下,就会出现心肌酶谱增高。而医院检查心肌酶谱是想了解,新生儿出生缺氧时,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但是,新生儿本身正常的心肌是会略高于成年人的,因此,如果只是轻微偏高;那么不必担心;如果超过1倍以上,则应该有心肌损伤的问题。而关于后遗症,如果高出两倍,那么只要及时治疗,并什么不良后遗症,而且恢复也非常好。

婴儿心肌酶高的治疗以及正常值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正常参考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那么,新生儿心肌酶的正常值到底是多少呢?

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新生儿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新生儿心肌酶谱参考值较成人增高,新生儿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查看详情>>

新生儿心肌酶正常值怎么保持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新生儿的心肌酶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新生儿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而面对新生儿心肌酶的数值,应该怎样保持在正常值的范围内呢?

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对较重的心肌炎小儿可检查超声心动图,以发现心腔扩大和心功能有否降低;对复杂的病儿,必要时还需进行心肌、心内膜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为了保持新生儿心肌酶的正常值,建议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在新生儿护理上,要保证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就婴儿心肌酶正常值是多少这个问题,上文中已经给了很详细的介绍。这样的话就不会说因为不知道而造成一些问题的出现,同时还更好的介绍了一些关于婴儿心肌酶这些类似的知识,这样的话也是对于照顾宝宝方面有很大的帮助的。

15)U/L;

小孩心肌酶的正常值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孩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和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那么,小孩心肌酶的正常值到低是多少呢?

心肌酶谱是指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一组酶,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一MB、a一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小孩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

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小孩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

1、肌酸激酶:(115±82)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L;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

4、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

5、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

心肌酶谱正常值是什么

CK(正常值242mmol/L)。CK?MB(正常值13mmol/L)CtnI(正常值<0.1ng/ml临床意义1CK—MB升高常被当作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很有价值,CK—MB大幅度增加往往提示心肌梗塞面积大,谷草转氨酶(正常值0-31IU/L),a羟丁酸脱氨酶 90一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一170 mmol/L LDH (乳酸脱氢酶) 40一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一20 ,你看化验单就是,每个医院可能不太一样

顶后较差。2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手术后均可出现CK-BB增高。3肌肉损伤及肌肉注射时CK同工酶CK—MM增高,故血清CK—MM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仅有心肌酶增高能诊断心肌炎吗

心肌酶同功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CTnI,CTnT)异常是诊断心肌炎的主要指标之一,还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如年龄因素对心肌酶正常值的影响;以CK或LDH显著增高注意除外肌病;仅AST增高需除外肝功能损害,查肝功;取血不顺溶血使心肌酶假阳性等。

相关推荐

心肌疾病是什么引起的

心肌高的疾病也称为心肌受损以及心肌炎,这是一种心脏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现在心脏功能受到损害,引发的原因是由于心肌受到感染而引发的炎症,导致心率下降或者升高,而治疗心肌高的疗程是需要很久的,一般都是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心率水平,而且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保持心肌无任何感染,如果感染的话是会导致心肌受损更加严重的。 心肌偏高的问题一般是因为感染的问题所造成的,比如说孩子出现感冒的问题,而且会比较容易出现发烧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多让孩子休息,可以一些营养心肌的东西,比如说使用维c,以及

小孩为什么心肌高呢

据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儿童心肌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参考的是成人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心肌检测中某些指标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 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对儿童心肌谱偏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谱愈高。 据介绍,小孩各项的上限比成人心肌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升高约为15%、CK-MB(肌酸激同功)升高约为30%,LDH(乳酸脱氢)与HBDH(羟丁酸脱氢)升高约为90%。

宝宝心肌高是怎么回事

1.原因 据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儿童心肌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参考的是成人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心肌检测中某些指标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心肌谱中各项数值显著升高,超出上述允许范围,才有临床价值。遇到儿童心肌谱升高的检测结果,医生一般会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者采取临床干预。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体检结果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体征,医生都会认为某些心肌谱偏高是正常的。如LDH(乳酸脱氢)与HBDH(羟丁酸脱氢)波动范围较大,影响因素多,有轻度升高意义不大。 2.治疗

新生儿心肌偏高会导致肌肉萎缩吗

你好,新生儿的心肌升高很常见,如果孩子奶正常,呼吸正常,可不治疗。待患儿三月龄时复查心肌。一般新生儿心肌偏高,多是心肌有损害,注意有没有给宝宝口服什么物,最好建议进一步检查一下,但一般是不会引起肌肉萎缩的,如果你宝宝伴有肌肉萎缩的话,肯定是有其它的原因,一定要系统检查。

心肌高了应该怎么办

心肌是反应心肌功能的一项指标,一般怀疑有心肌炎、心肌损伤等疾病时,需要查心肌,尤其是怀疑急性的心肌梗死。一般如果有心机梗死,心肌会偏高,但是也要结合心肌肌钙蛋白等其他指标一起判断。心肌炎的话一般伴有感染病史,比如心肌炎前一两周左右一般有过感冒的症状。心肌高,再生活中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不要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发现心肌确实存在损害,最好需要及时处理。 一般来说,小孩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会引起心肌偏高的。大多数情况下,当感冒发烧症状消失,心肌也就会恢复正常,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如

心肌检查多少钱

心肌谱包括乳酸脱氢(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肌酸激(CK)及其同工(CK-MB)、α-羟丁酸脱氢(α-HBDH)。心肌炎早期主要是CK和CK-MB增高,其高峰时间一般在起病1周内,以2~3天最明显,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晚期主要是LDH和α-HBDH增高为主。由于影响心肌谱的因素较多,儿童正常值变异较大,在将其作为心肌炎诊断依据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 心肌谱主要检查心肌的异常变化,常在心肌炎时发生心肌升高的现象,所检查的费用因医院的不同,会有所差别。 根据网上的相

小孩心肌高是怎么回事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婴幼儿的心肌谱参考值 为了解小儿心肌谱参考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999年2~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入园或入学体检的105名1~6岁健康小儿心肌谱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5名1~6岁小儿心肌谱参考值

心肌谱五项意义

心肌谱主要包含五项:乳酸脱氢LDH、谷草转氨 AST 0-40 IU/L、磷酸肌酸激CK、 磷酸肌酸激同工CK-MB、谷丙转氨ALT。那么,心肌谱五项具有哪些临床意义呢? LDH高时,会产生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心梗时,12-24h,LDH会偏高,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会偏高。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

小儿心肌谱五项正常值是多少

病情分析: 你好,目前己知引起儿童心肌炎的祸首有20多种病毒,这些病毒进入血液后直接侵入心肌,同时使机体产生损害心肌的一些物质,引起心肌炎。孩子在感冒后不久出现气促、胸闷、面色苍白等症状,此时应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首先要做心电图检查,如果发现有心律失常或T波的明显异常,结合临床对诊断很有意义。当然不能单凭心电图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还需进行血液检查,如心肌谱和心肌肌钙蛋白测定。目前心肌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 意见建议:由于影响

肌营养不良症诊断鉴别

1.少年型近端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本病又称(Kugelberg—welander,进行性肌萎缩),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萎缩,对称性分布,与肌病相似,但有肌束震颤,肌电图为神经原性损害,肌肉病理为群组性萎缩,符合失神经支配。 2.慢性多发性肌炎 无遗传病史,病情进展较缓慢,症状常有起伏,肌无力的程度比肌萎缩明显,常有疼痛和压痛,血沉增快,血清肌正常或轻度升高,肌肉病理符合肌炎的改变,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较好。 3.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无肌肉萎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