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排卵的机制是什么

排卵的机制是什么

排卵的详细机制和细节还不是很清楚。但排卵前后,体内FSH、LH、雌激素以及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等激素之间形成的反馈调节反应,导致排卵前激素水平有规律而激烈的变化,是排卵完成以及排卵后黄体形成的诱因。现在已经观察到三个个激素峰值对排卵的产生有重要作用:第一个雌激素峰值出现,诱导GnRH释放增加,因而触发了LH、FSH几乎同步达到分泌峰值。诱导排卵发生的过程中,FSH和LH必须协同作用,只有一定比例的FSH和LH互相协同才能有效诱导排卵,单独使用LH诱发排卵时,卵巢已经募集的卵泡将全部破裂,而使用一定比例的FSH和LH配合诱发排卵时,只有成熟的卵泡才破裂排卵。这一现象产生的确切机制不明。

(1)卵泡壁张力降低

排卵前,脑垂体分泌LH升高,LH可促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后者促使卵巢合成多种酶,使成熟卵泡顶部组织的胶原纤维之间起黏合作用的蛋白多糖变性,卵泡壁张力降低。

(2)酶溶解卵泡壁

现已证明,卵泡液中有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等,因此认为排卵是由于上述酶使卵泡壁溶解破裂,引起排卵。

(3)与前列腺素有关

LH可促进颗粒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在接近排卵时成熟卵泡中PG含量呈进行性升高。PG2α可促进卵泡周围间质内的平滑肌纤维收缩,卵泡破裂排卵。

吃避孕药的危害

避孕药的种类很多,不管是长效的还是短效的,它们的作用机制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抑制排卵达到避孕的目的。

正常女性有自己的内分泌规律,由于口服避孕药的使用,而使其自身的规律紊乱,所以在服药过程中会有一些副作用产生,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或者肠胃不适、头痛、体重增加、神经紧张、情绪低潮、皮肤色斑和粉刺等。

女性青春期更容易出现崩漏

由于青春期卵巢功能及排卵机制尚未完善,由于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或剧烈运动、营养不良等,导致卵巢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失常而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崩漏”又分为“崩中”与“漏下”,崩中就是流血像洪水一样汹涌,量多如注,有些女孩子由于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

青春期的少女有时候会出现月经不规律,甚至2-3个月才来一次,只要月经量不多,经期不超过7天,排除器质性病变或者其他疾病,可以暂时,那是卵巢功能不完善的表现,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意思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治疗的后果

1、此症若扩及到肠道,发生部分性肠梗阻,也会有绞痛现象;

2、若病变蔓延到阴道或子宫颈,则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及性交后出血;

3、若发生在子宫骶骨韧带或直肠阴道中隔,则可触到小而坚硬的结节;

4、若侵犯到直肠或膀胱,则月经来潮时,可能同时发生大小便排血的现象;

5、也有的病变会扩展到鼻粘膜或皮肤,每当月经期可出现鼻粘膜和皮肤局部充血发红的现象,严重者可致出血。

6、此外,大约有75%的患者会有不孕症出现。不孕的原因至今未明,可能与卵巢被膜粘连以及正常的排卵机制被干扰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也可能侵犯到输卵管,但很少引起阻塞。

哪些女人需要保养卵巢

1、青春期少女

由于青春期卵巢功能及排卵机制尚未完善,由于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或剧烈运动、营养不良等,导致卵巢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失常而出现月经不规律或“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甚至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

2、25-35岁以上的青年女性

女性25岁以后,身体及器官不再发育,并且岁年龄的增长卵巢开始逐渐萎缩,体内也不再分泌生理性激素,而自身原有的女性生理激素却因排卵、维持女人第二性征等艰巨工作在不断消耗。

再加上,现代女性由于外出时间多,活动性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另外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造成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紊乱,引发一系列症状,如:皮肤粗糙、暗黄、开始出现皱纹、斑斑点点,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干涩、分泌物少、欲望减退等。

3、45岁以上受更年期折磨的女人

45-55岁的女性,由于卵巢的严重萎缩,卵巢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卵巢功能严重不足甚至停止,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阴道萎缩、干涩、松弛等,性生活障碍和性冷淡,月经不调、排卵率低,潮热、易怒、抑郁、失眠,体态臃肿,皮肤、毛发干燥、粗糙,明显面部皱纹、色斑。

女性卵巢怎么保养 哪些女人需要保养卵巢

由于青春期卵巢功能及排卵机制尚未完善,由于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或剧烈运动、营养不良等,导致卵巢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失常而出现月经不规律或“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甚至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

女性25岁以后身体及器官不再发育,并且随年龄的增长卵巢开始逐渐萎缩,体内也不再分泌生理性激素,而自身原有的女性生理激素却因排卵、维持女人第二性征等活动在不断消耗,加之现代女性由于活动性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有的甚至有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从而造成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紊乱。

45-55岁的女性由于卵巢的严重萎缩,卵巢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卵巢功能严重不足甚至停止,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阴道萎缩、干涩、松弛等,性生活障碍和性冷淡,月经不调、排卵率低,潮热、易怒、抑郁、失眠,体态臃肿,皮肤、毛发干燥、粗糙,明显面部皱纹、色斑。

女人一生排多少个卵子

女性一生大约有400个左右的卵子。

我们卵子是人体最大的细胞。成熟的卵子只用肉眼只能勉强看到。我们是女性与生俱来带有的。

女性一出生,两侧卵巢内就已经储存了数百万未发育的“卵泡”,到成年后剩下10万多个。

但一生中大约只有400个左右能真正发育成熟,被卵巢释放出来,扮演创造生命的角色。其余的便自行退化。

在每个生殖周期中,两个卵巢交替有(也可能由一个卵巢连续进行)十几个卵泡一起发育,但最后只有一个卵子成熟排出,能和精子结合成胚胎(少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形成双胞胎或者多胞胎)。

既然我们一生只有大约400个卵子排出,卵巢何以要孕育几十万个卵子呢?卵巢又是怎样选定某一卵子的呢?

这些长期“休眠”的卵子怎么知道自己何时该“苏醒”呢?人类的排卵机制还蕴藏不少的秘密有待揭示。

多囊卵巢综合症能吃紧急避孕药吗 一般情况:不宜经常服用

在一般情况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可以在咨询医生后吃紧急避孕药的,但不宜经常性服用。

紧急避孕药主要用于女性紧急避孕,它的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避孕机制是显著抑制排卵和阻止孕卵着床,并使宫颈黏液稠度增加,精子穿透阻力增大,从而发挥速效避孕作用。

但是注意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不宜经常服用紧急避孕药,因为多囊卵巢中综合症患者应体内雄激素过多而出现排卵障碍,而紧急避孕药有抗雌激素活性,抑制排卵功效,不利于多囊患者的病症。

相关推荐

妈富隆的药理作用什么

本品为白色药片,为速效、短效避孕药,避孕机制显著抑制排卵和阻止孕卵着床,并使宫颈液粘稠度增加,精子穿透阻力增大,从而发挥速效避孕作用。 本品的药理作用: 1.使性激素清除率增高的药物可能导致突破性出血或避孕失败。一些药物如苯妥英、巴比妥酸盐,扑米酮,卡马西平和利福平;奥卡西平、托吡酯和灰黄霉素可能也有影响。避孕失败在使用抗生素中也被报道,如氨苄西林和四环素。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剖腹产后多久来月经正常的

家表示,新妈妈月经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因人而异。早的可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从医学角度来讲,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来推测,可能早在产后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此外,在产后6周,也可观察到排卵过后的黄体存在。 产后否坚持母乳喂养对月经恢复时间影响很大,如果新妈妈没有喂奶,月经通常在产后6~8周内会来。研究资料显示,没有哺乳的新妈妈,有40%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到了产后8~12周,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新妈妈大约只占35%。哺乳的新妈妈,在产后12周约有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大

生完孩子后没来月经正常吗

从医学角度来讲,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来推测,可能早在产后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而子宫一旦排卵,没有受精现象的话,就会有子宫膜脱落现象,所以,生完孩子后没来月经不正常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妈妈没有喂奶,月经通常在产后6~8周内会来。而没有哺乳的产妇,有4O%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到了产后8-12周,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产妇大约只占35%。哺乳的产妇,在产后12周约有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不过,有时很难在临床上确定产后第一次月经的确切时间,而且少数产

炭疽病的发病机制什么

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粘膜及呼吸道进人人体后,首 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 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及肺炭疽等。当机体 抵抗力降低时,致病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管向全身扩散,形成 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皮肤炭疽因缺血及毒素的作用,真皮的 神经纤维发生变化,故病灶处常无明显的疼痛感。炭疽杆菌的毒 素可直接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有 效血容量减少,微循环灌注量下降,血液呈高凝状态,出现DIC 和感染性休克。本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各脏器、组织的出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什么

变态反应性 多数属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ⅲ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由ige介导,又称ige依赖型反应,其机制为上述变态反应原使体内产生ige类抗体,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中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1]当抗原再次侵入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的高亲和性受体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膜如膜层结构的稳定性改变,以及内部一系列生化改变如酶激活,促使脱颗粒和一系列化学介质的释放而形成风团。 输血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为ⅱ型变态反应,多见于选择性iga缺乏患者,当这些患者接受输血后,产生抗iga抗体,再输入血液后即形

脑疝形成的机制什么

人类的颅腔由大脑廉小脑幕分为幕上左右,以及幕下三个腔隙,每个腔隙都想通的。正常状态下这些腔隙保持压力均衡,不会产生脑组织移位,只有在脑部有病变、脑水肿、脑出血、脑肿瘤或脑脓肿等使脑部的体积增大,或者脑组织受到了挤压,使一部分脑组织由这些压力高的区域往压力低的区域移位,以为经过这些孔道以后,就形成了脑疝,所以脑疝一种非常严重的急症,往往预后不良。

儿童遗尿症-临床分型

儿童遗尿症-临床分型 根据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点把该病分为四型。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1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治疗方案为使用具有低频脉冲理疗zy-f型遗尿治疗仪+抗胆硷药(奥昔布宁为主)。 觉醒障碍型:觉醒障碍突出,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以使用zy-e型遗尿治疗仪为主,可酌情使用氯丙咪嗪或丙咪嗪。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治疗方案为去氨加压素+zy-c型遗尿治疗仪。 混合型

躁狂症发病机制什么

生物学因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功能活动缺乏可能双相障碍的基础,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神经内分泌功能

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什么

1.遗传学说:Ammon(1830),Jaensch(1929),Anelsdorst(1930)等人认为圆锥角膜属于隐性遗传,但也有些病例可连续二代或三代出现症状,对这样的病例,应考虑规律或不规律的显性遗传。 这种理论的拥护者提出,圆锥角膜常合并其他先天异常,也此病包含有遗传因素后个佐证,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蓝色巩膜,无虹膜,虹膜裂,马凡氏综合征,前极白内障,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愚型等。 较多学者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Ammon(1830)报告6个家系均有不规律的病例,高桥报告一家同胞3人均患此

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什么

1、易损区内皮细胞的改变:与非易损区内皮细胞呈线状形不同的,易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域内皮细胞呈圆石块形状,单核细胞和(或)巨噬细胞通过内皮易于到达皮下间隙,从而始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2、同时存在脂蛋白水平增高时:易产生泡沫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其他蛋白穿过内皮细胞进入内皮下间隙,在这里LDL被氧化成氧化LDL(Ox-LDL),后者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同时还刺激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调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进入的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MCP-1)最为重要的趋化因子之一它吸引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