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洗胃可以喝奶吗

洗胃可以喝奶吗

可以。

若是重金属中毒,还可用牛奶洗胃,这可以将重金属物质盐析而不至于进入血液,所以在吃了重金属之类的东西后,毒物会破坏蛋白质,此时可以喝牛奶急救,喝牛奶的目的在于补充蛋白质,让毒物先破坏牛奶里面的蛋白质,从而达到保护胃的目的。

喝酒前吃什么不容易醉又不伤胃 喝奶制品

喝酒会刺激胃黏膜,对胃伤害大,如果在饮酒之前喝些奶制品,比如纯牛奶、酸奶,就能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酒精对肠胃的伤害。

婴儿中耳炎的起因 喂奶不当所致

哺乳时,小儿平卧或侧卧,或进乳太急,吞咽不及而致呛咳,所以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家长要注意,宝宝喝奶时,要将他的头抬高一些,并随时给他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

洗胃能喝奶吗 洗胃后可以喝牛奶吗

洗胃后24小时内不宜进食任何食物,24小时后可以进食一些流食,牛奶是可以饮用的,牛奶温和,可以中和胃中部分胃酸,缓解长时间空腹引起的胃部不适,易消化吸收,能为机体补充能量;建议喝温牛奶。

为什么小孩会有中耳炎

导致幼儿中耳炎的原因之一就是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宝宝已经好了,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中耳炎的原因之一。

宿醉后第二天怎么缓解 喝白面粥

胃喝酒后感到很不舒服最好喝白面粥,如果没有白面粥,其他的粥也能的。只是一定要好消化的流食尽量别的粥不要太浓而且不能喝太多。

病人洗胃注意问题

病人洗胃注意问题:

1.对于急性中毒者,应从速采用口服催吐法,减少毒物吸收。

2.毒物不明时,应抽取胃内容物,及时送检,同时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剂洗胃。

3.若病人误服强酸或强碱等腐蚀性药物,则禁忌洗胃,以免导致胃穿孔。可遵医嘱给予药物解毒或物理性对抗剂,如豆浆、牛奶、米汤、蛋清水(用生鸡蛋清调水至200ml)等,以保护胃黏膜。

4.昏迷病人洗胃时,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误吸,而引起窒息。

5.洗胃液每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宜,不能超过500ml,并保持灌入量与抽出量的平衡。如灌入量过多,液体可从口鼻腔涌出,易引起窒息;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使胃内压升高,促进中毒物质进入肠道,反而增加毒物的吸收;突然的胃扩张还可兴奋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心脏骤停。

6.洗胃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抢救。若出现腹痛或吸出血性液体、血压下降等症状,立即停止洗胃,并通知医师,积极处理。

7.幽门梗阻病人,应饭后4~6小时或空腹时洗胃,并记录胃内潴留量。

8.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近期曾有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的病人,禁忌洗胃;食管阻塞、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病人不宜洗胃;昏迷病人洗胃应谨慎,可采用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

洗胃可不可以喝奶 洗胃后可以喝酸奶吗

洗胃后24小时不建议喝酸奶,酸奶中的乳酸类物质易刺激胃壁分泌消化液,此时肠胃还比较虚弱,不能受这种刺激,酸奶可以1周后食用,洗胃后近期因以温牛奶,温热稀饭为主食。

养胃如何喝牛奶 喝牛奶养胃吗

牛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水,矿物质钙等多种营养物质,是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但是,喝牛奶养胃是有讲究的,不正确的喝法可能引起胃的不适应,养胃不成反而伤胃。

洗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洗胃的注意事项

1、对于急性中毒者,应采取口服催吐法,减少毒物吸收;幽门梗阻患者宜在饭后4-6小时或空腹洗胃。

2、洗胃后24小时内禁食,24小时之后可以进食流食,洗胃后胃部受到一定刺激,胃酸分泌少,消化功能不佳,建议少食多餐,洗胃后一周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3、洗胃过程中出现血液性液体,腹痛,出虚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洗胃,通知医生。

洗胃可以喝奶吗 洗胃后24小时可以吃什么

洗胃后24小时可以吃一些简答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温牛奶,小米粥,豆浆等温和无刺激的食物,不宜吃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一般一周之后,胃肠功能就会恢复的差不多了,此时的饮食可以逐渐恢复如常,但是也应以清淡为主。

婴儿食物中毒解决方法

面对食物中毒的宝宝,爸爸妈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让宝宝脱离有毒的场所,爸爸妈妈们将宝宝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统统脱下清洗,换上干净的衣物,并且应该对宝宝先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

其次,在帮助宝宝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的过程之中,您还需要帮助宝宝减低毒性,防治毒物被二次吸收。您可以使用一些肥皂水或者是石灰水来中和这些毒物。当然,您还可以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喂宝宝喝一些豆浆或者牛奶,这二者也有中和酸碱,帮助毒物进行沉淀,保护宝宝食道以及肠胃粘膜的作用。

洗胃可以喝奶吗

若是重金属中毒,还可用牛奶洗胃,这可以将重金属物质盐析而不至于进入血液,所以在吃了重金属之类的东西后,毒物会破坏蛋白质,此时可以喝牛奶急救,喝牛奶的目的在于补充蛋白质,让毒物先破坏牛奶里面的蛋白质,从而达到保护胃的目的。

相关推荐

酒精中毒洗胃

1、催吐及洗胃 对入院前发生呕吐者均不予洗胃;入院前没有呕吐且神志清醒者,采用刺激会厌法催吐;昏迷在半小时内的,给于洗胃。0.5小时至2小时之内,家属要求可以洗胃。酒精吸收很快,半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吸收入肠,或是病人之前已经呕吐,则洗胃意义不大,并且有增加误吸和损伤胃粘膜的的风险。但在病人有服用药物特别是安定类药物的情况下则应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及吸出液的颜色,调整负压要调小,量不宜过多,在2000-4000ml左右,防止损伤胃粘膜致胃出血,洗胃过程中如出现频繁呕吐可停止洗胃。重度中毒致昏迷者

养胃如何喝牛奶 喝牛奶养胃的方法

牛奶适合在饭后饮用,在吃饭后,胃内有部分食物,这时候饮用牛奶可以为胃部增加一层保护膜,保护胃免受食物的刺激,同时也对食物中的盐的渗透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是牛奶营养丰富可以踧踖食物中很多成分的吸收,同时食物也能促使牛奶在胃内停留很长的时间,促进牛奶的吸收。

有毒的野菜介绍

总结一下,但凡是长得好的,尤其是还开花的,鲜艳无比的,都注意一下,欢迎名医馆粉丝们“对号入座”。 一盘“秋葵”全家四口中毒 一天下午,黄先生60多岁的母亲吃完午饭后不久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散大。 紧接着又发现父亲和妻子也出现类似症状。随后,他们一家四口均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黄先生告知医生,他们一家中午都吃了一种植物,随后把没吃完的这种植物带到医院。 医生查阅资料后发现,这种植物是有毒的曼陀罗,它与近年来市民喜爱食用的秋葵很相似,于是赶紧对症治疗。 原来,黄先生的父亲外出时,在路边看到长势很好的曼陀罗

口吐白沫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1)迅速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尽早清洗皮肤。 (2)尽早彻底洗胃及时、正确、彻底洗胃是抢救成败的第一个关键。一般服毒6小时内洗胃最有效,对重症服毒病人即使超过24小时仍应洗胃。为避免吸收后的有机磷农药从胃黏膜排出而重新吸收,可间隔数小时后重复洗胃一次,直至症状好转为止。在毒物性质未明确时用清水洗胃比较安全。每次灌液注入200~250ml,不宜过多,以免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使毒物进入肠内。在基层卫生院大多存在洗胃不彻底,洗胃液灌入量大或洗胃时呕吐物、洗出液污染毛发、皮肤粘膜、衣物等而造成再吸收中

洗胃后吃什么恢复快

洗胃后吃一些养胃,清淡的食物,可以有效的恢复胃部健康,洗胃后胃粘膜受到损伤,胃分泌胃酸会减少,进食的食物应该以易消化吸收,温和酥软为主。 洗胃后24小时,可以喝米汤,温牛奶等易吸收,无刺激的流质食物。 洗胃后3-5天内以食用半流质食物为最佳,小米粥,牛奶,豆浆等温和养胃的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洗胃后不宜吃酸辣,生冷粗糙的食物,会再次损伤胃粘膜,不利于其恢复。

洗胃有什么危害 洗胃有危害吗

洗胃对人体的影响不会很大,由于是将胃内容物冲洗出来的操作,所以进行的时候胃会很难受,也会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造成胃部不适,长期洗胃的话还是会对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如何让宝宝睡的好 建立睡前习惯活动

妈妈除了要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睡眠周期外,在宝宝就寝前,可以通过一些“仪式”来帮助他入睡,例如,在宝宝准备入睡的前30分钟或1小时内,试着建立洗澡→喝奶→刷牙→说睡前故事→道晚安→关灯的习惯。过一段时间之后,只要妈妈开始唱歌或说故事,宝宝就会知道“睡觉的时间到了!”

幽门梗阻洗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幽门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位,所以常常会发生梗阻。因为幽门会有障碍,所以胃里面的食物不能顺利的进入到肠子中,在胃中会有大量的滞留,这样就会导致水肿和糜烂。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到幽门梗阻的洗胃呢? 对于急性的患者来说,我们一般采取的是口服催吐的药物,这样可以尽快的将食物从幽门中取出。当食物已经到了胃里面的时候,我们就要用生理盐水进行洗胃,如果已经明确了食品的话,那么我们要采取的就是用对抗剂进行洗胃。如果病人送进来的时候已经昏迷的话,我们要采用的是用枕头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分泌物的吸入,因为病人很容易因为分

流汗多久可以洗澡吗 出汗后洗澡宜洗温水澡

出汗后洗澡宜洗温水澡,40℃的温水澡是最适合的,温度太高易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加快血流速度,易加剧皮肤干燥程度,使皮肤瘙痒;若是洗温度的太低的温水澡,则容易导致毛孔紧闭,体内热量散发不出,易着凉,长期如此对肠胃喝关节不好。

夏天减肥计划表 上午8:00吃早餐

运动后洗休息10分钟,然后洗个温水澡就可以吃早餐了。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热,可能胃口会不太好,可以先喝杯酸奶开胃,然后再喝些粥、馒头、玉米、鸡蛋等营养清淡的食物。注意!肠胃不好的,不要空腹喝酸奶,可以改成温牛奶。 推荐早餐:酸奶200毫升,红豆薏米粥一碗,鸡蛋1个,香蕉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