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玉米的生态特征

玉米的生态特征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苗期能耐短期-2-- -3℃的依温。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国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中熟品种2300 一2600℃;晚熟品和25OO--28OO(3000)℃。世界玉米产区多数集中在7月份等温线为21--27℃,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光谱成分对玉米的发育影响很大,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红色等长波光发育快。玉米为C4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光的饱和点高,一般玉米光合强度为35--80mgCO2/dm2·叶·小时。玉米的植株高,叶面积大,因此需水量也较多。玉米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640mm,干旱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认为夏季低于150mm的地区不适于种植玉米,而降水过多,影响光照,增加病害,倒伏和杂草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虽然玉米需水较多,但相对需水量不太高,蒸腾系数240—370,比大麦(280一400)、燕麦(340一500)、紫花首清(831)、三叶草(797)低,耗水量较为经济。玉米有强大的根系,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温度高,空气干燥时,叶片向上卷曲,减少蒸腾面积,使水分吸收与蒸腾适当平衡。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出在6一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玉米苗期能生长在含NaCl0.21%的土壤中,大于植株死亡。玉米植株含有16种元素,除C、H2O2来自CO2。和都要从土壤中吸收。需要量较大的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较少的有Fe、Mn、Zn、Cu、Ba和Cl2。等。玉米从抽雄前10天到抽华后25—30天是玉米于物质积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吸收占总吸肥量 70—75%的N、60—70%的 P和 65%的K。每生产 100斤玉米籽粒需 NI.75一2.22kg、H2PO40.59--0.85kg和K2o1.5—1.84kg。三要素的比例为2.6:1:2。

玉米石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低矮丛生,叶片膨大为卵形或圆筒形,互生,长0.6-1.2cm,先端钝圆,亮绿色,光滑。伞形花序下垂,花白色。花期6~8月。

为多年生草本肉质植物。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要求陶粒粗河砂为主少许腐叶土填缝的土壤。

玉米的特征形态

早熟禾科(Poaceae)玉蜀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 mays,起源于北、中、南美洲。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后成谷穗, 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后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二倍体玉米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对。

商业等级主要根据籽粒的质地划分,分为马齿种、硬质种、粉质种、爆裂种及糯玉米、甜玉米等。籽粒顶端凹陷,因籽粒硬淀粉和软淀粉的干燥度不相等而致的。硬粒玉米含软淀粉少,干燥后顶不凹陷。粉质玉米主要含软淀粉,粉质,易碾碎。甜玉米发皱,透明,糖分不转化为淀粉。爆裂玉米是硬玉米的极端型,籽粒小而硬,不含软淀粉,加热时细胞内水分膨胀,籽粒爆裂。用优良自交系杂交可改良玉米类型。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值低于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玉米的谷蛋白质低,不适于制做面包。在拉丁美洲,玉米广泛用作不发酵的玉米饼。美国各地均食用玉米,做成煮(或烤)玉米棒子、奶油玉米片、玉米糁(在南方制成玉米粗粉)、玉米布丁、玉米糊、玉米粥、烤饼、玉米肉饼、爆玉米花、糕饼等各式食品。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籽粒加工方式有多种︰湿磨法是将籽粒在稀的亚硫酸溶液中浸泡40~60小时;乾磨法是用喷雾或蒸汽使籽粒短期濡湿;发酵法是将淀粉转化为糖,又加酵母使糖转变为酒精。植株的其它部分用途也相当广泛:玉米秆用于造纸和制墙板;包皮可作填充材料和草艺编织;玉米穗轴可作燃料,也用来制工业溶剂,茎叶除用作牲畜饲料外,还是沼气池很好的原料。

形态 玉米的根为须根系,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节根长出的称为地下节根,一般4~7层;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气生根,一般2~3层。株高1~4.5米,秆呈圆筒形。全株一般有叶15~22片,叶身宽而长,叶缘常呈波浪形。花为单性,雌雄同株。雄花生於植株的顶端,为圆锥花序;雌花生于植株中部的叶腋内,为肉穗花序。雄穗开花一般比雌花吐丝早3~5天。

玉兰的形态特征

白玉兰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 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 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

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 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 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白玉兰树冠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干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白玉兰叶

叶片单叶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白玉兰花

花顶生,前一年秋季形成花芽,先花后叶;花具香气,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花被片共9枚,花瓣状萼片3枚,花瓣6枚,雌雄蕊多数。

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市两摔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花成辐射对称,蔷薇花冠,离生雄蕊,离心皮雌蕊,子房上位。

白玉兰果实

蓇葖果熟时暗红色,种子具鲜红色假种皮。花期3月,6~7月果熟。

玉簪的形态特征

玉簪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状,有多数须根。叶茎生成丛,心状卵圆形,脸具长柄,叶脉弧形。花向叶丛中抽出,高出叶面,着花9-15朵,组成总状花序。花白色或紫色,有香气,具细长的花被筒,先端6裂,呈漏斗状,花期7-9月。蒴果圆柱形,成熟时3裂,种子黑色,顶端有翅。

根状茎粗厚,粗1.5-3厘米。叶卵状心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4-24厘米,宽8-16厘米,先端近渐尖,基部心形,具6-10对侧脉;叶柄长20-40厘米。花葶高40-80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1.5厘米;内苞片很小;花单生或2-3朵簇生,长10-13厘米,白色,芬香;花梗长约1厘米;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短,基部约15-20毫米贴生于花被管上。蒴果圆柱状,有三棱,长约6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果期8-10月。

宿根草本:株高30cm-50cm。叶基生成丛,卵形至心状卵形,基部心形,叶脉呈弧状。总状花序顶生,高于叶丛,花为白色,管状漏斗形,浓香。花期6月-8月。同属还有开淡紫、堇紫色花的紫萼、狭叶玉簪、波叶玉簪等。性强健,耐寒,喜阴,忌阳光直射,不择土壤,但以排水良好、肥沃湿润处生长繁茂。

薏米的形态特征

薏米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薏苡属多年生植物,茎直立,叶披针形,它的子实卵形,白色或灰白色。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薏米大多种于山地,武夷山地区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古代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4]

一年生草本。秆高1-1.5米,具6-10节,多分枝。叶片宽大开展,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上部,具5-6对雄小穗。雌小穗位于花序下部,为甲壳质的总苞所包;总苞椭圆形,先端成颈状之喙,并具一斜口,基部短收缩,长8-12毫米,宽4-7毫米,有纵长直条纹,质地较薄,揉搓和手指按压可破,暗褐色或浅棕色。颖果大,长圆形,长5-8毫米,宽4-6毫米,厚3-4毫米,腹面具宽沟,基部有棕色种脐,质地粉性坚实,白色或黄白色。雄小穗长约9毫米,宽约5毫米;雄蕊3枚,花药长3-4毫米。染色体 2n=20(Lin et al. , 1985;Wang Z. X. et al. 1984)。花果期7-12月。

玉簪的形态特征

根茎

玉簪的根状茎粗厚,粗1.5-3厘米。

玉簪的叶卵状心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4-24厘米,宽8-16厘米,先端近渐尖,基部心形,具6-10对侧脉;叶柄长20-40厘米。

玉簪的花葶高40-80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1.5厘米;内苞片很小;花单生或2-3朵簇生,长10-13厘米,白色,芬香;花梗长约1厘米;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短,基部约15-20毫米贴生于花被管上。

玉簪的蒴果圆柱状,有三棱,长约6厘米,直径约1厘米。

玉簪的花果期8-10月。

白玉草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全株无毛,呈灰绿色。根微粗壮,木质。

茎疏丛生,直立,上部分枝,常灰白色。叶片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卵形,长4-10厘米,宽1-3 (-4.5) 厘米,下部茎生叶片基部渐狭成柄状,顶端渐尖或急尖,边缘有时具不明显的细齿,中脉明显,

上部茎生叶片基部楔形、截形或圆形,微抱茎。二歧聚伞花序大型;花微俯垂;花梗比花萼短或近等长;苞片卵状披针形,草质;花萼宽卵形,呈囊状,长13-16毫米,直径5-7毫米,近膜质,常显紫堇色,萼齿短,宽三角形,顶端急尖,边缘具缘毛;雌雄蕊柄无毛,长约2毫米;花瓣白色,长15-18毫米,爪楔状倒披针形,无毛,耳卵形,

瓣片露出花萼,轮廓倒卵形,深2裂几达瓣片基部,裂片狭倒卵形;副花冠缺;雄蕊明显外露,花丝无毛,花药蓝紫色;花柱明显外露。蒴果近圆球形,直径约8毫米,比宿存萼短;种子圆肾形,长约1.5毫米,褐色,脊平。2n = 24。花期6-8月,果期8-9月。

玉竹的形态特征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5-14毫米。茎高20-50厘米,具7 12叶。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3-16厘米,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

花序具1-4花(在栽培情况下,可多至8朵),总花梗(单花时为花梗)长 1-1.5厘米,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13-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片长约3-4毫米;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

浆果蓝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

玉米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高大草本。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4米,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边缘微粗糙。顶生雄性圆锥花序大型,主轴与总状花序轴及其腋间均被细柔毛;雄性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小穗柄一长一短,分别长1-2毫米及2-4毫米,被细柔毛;两颖近等长,膜质,约具10脉,被纤毛;外稃及内稃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花药橙黄色;长约5毫米。雌花序被多数宽大的鞘状苞片所包藏;雌小穗孪生,成16-30纵行排列于粗壮之序轴上,两颖等长,宽大,无脉,具纤毛;外稃及内稃透明膜质,雌蕊具极长而细弱的线形花柱。颖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后露出颖片和稃片之外,其大小随生长条件不同产生差异,一般长5-10毫米,宽略过于其长,胚长为颖果的1/2-2/3。染色体2n=20,40,80 (Sarma et Sharma, 1986; Molina, 1986)。花果期秋季。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为一重要谷物。

怎么辨别袖珍菇的好坏

袖珍菇

1、形态特征。幼菇的菇盖呈灰白色,菌褶菌柄呈白色,菌柄多为偏生,少近于中生。子实体多为丛生,少于单生。

2、生态特征。秋末春初生于杨、柳等阔叶树的树干与倒木上。但同一种类有地区性的差异,如日本小平菇其菌盖幼时为黑色,有的朵形较大,易开伞。

相关推荐

苦参植株属性

折叠形态特征落叶半灌木,高1.5~3m。根圆柱状,外皮黄白色。茎直立,多分枝,具纵沟;幼枝被疏毛,后变无毛。奇数羽状复叶,长20~25cm,互生;小叶15~29,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4cm,宽1.2~2cm,先端渐尖,基部圆,有短柄,全缘,背面密生平贴柔毛;托叶线形。总状花序顶生,长15~20cm,被短毛,苞片线形;萼钟状,扁平,长6~7mm,5浅裂;花冠蝶形,淡黄白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与龙骨瓣等长;雄蕊10,花丝分离;子房柄被细毛,柱头圆形。荚果线形,先端具长喙,成熟时不开裂,长5~8cm

形态特征

梨果的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的功效: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 梨籽的功效: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知道了梨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建议您春季不妨多吃些梨子来滋阴养肺

生地黄的形态特征

体高12-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

葱的态特征

根:根白色,弦线状,侧根少而短。根的数量、长度和粗度,随植株的发生总叶数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大葱发棵生长旺期,根数可达100多条。 茎:茎极度短缩呈球状或扁球状,单生或簇生,粗1~2cm,外皮白色,膜质,不破裂。上部着生多层管状叶鞘,下部密生须根。当苗端生长点分化为花芽后,会逐渐发育除花茎。大葱花茎粗壮,中空不分枝,长30~50cm。 叶:叶由叶身和叶鞘组成,叶身长圆锥形,中空,绿色或深绿色。单个叶鞘为圆筒状。多层套生的叶鞘和其内部包裹的4-6个尚未出鞘的幼叶,构成棍棒状假茎。 花:着生于花茎顶端,开花前,

花生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叶通常具小叶2对;托叶长2-4厘米,具纵脉纹,被毛;叶柄基部抱茎,长 5-10厘米,被毛;小叶纸质,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4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钝圆形,有时微凹,具小刺尖头,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 侧脉每边约10条;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小叶柄长2-5毫米,被黄棕色长毛;花长约8毫米;苞片2,披针形;小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具纵脉纹,被柔毛;萼管细,长4-6厘米;花冠黄色

翠晃冠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

翠晃冠的形态特征翠晃冠植株单生,后易萌生仔球,扁圆球至圆球形,体色灰绿色。白色漏斗状花、淡玫瑰红色。翠晃冠产于玻利维亚。球径1O~12cm.,体色灰绿色。具11~13个脊疣突的棱。 翠晃冠为仙人掌科裸萼球属,植株单生,后易萌生仔球,扁圆球至圆球形,球径1O~12cm,体色灰绿色。具11~13个脊疣突的棱。 翠晃冠黄白色细针样刺5~7枚,长3~5cm。春夏季节顶生粉白色漏斗状花,花径3~4cm。 翠晃冠的生态习性翠晃冠性喜高温、干燥环境,冬季室温白天要保持在20℃以上,夜间温度不低于5℃。温度过低容易造成根

野生灵芝的形态特征

野生灵芝:菌盖木栓质,形态各异、长在一起的雄雌两株形态相似,香味浓。人工栽培的灵芝每朵形态都一样。灵芝未成熟时菌盖边沿有一圈嫩黄白色生长圈、成熟后消失并喷出孢子粉。野生赤芝并不是都有菌柄,有柄或近无柄或无柄;紫芝有柄极少数无柄或近无柄。 灵芝菌柄红褐色至黑色,都有漆样光泽,坚硬。灵芝生长中的光线过低就只长菌柄、不开片,如鹿角芝、灵芝草类。野生赤芝的菌盖少数有天然漆样光泽,经洗净烘烤干后,菌盖会溢出漆样光泽的灵芝油,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 野生灵芝大小和形态变化较大。菌背面,有无数细小管孔,管口呈白色或淡

海枣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

海枣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0~15米,粗20~30厘 海枣照片集锦(12张)米,胸径40厘米,叶簇生于干顶,长可达5米,裂片条状披针形,端渐尖,缘有极细微之波状齿,叶互生,在叶轴两侧呈V字形上翘,叶绿或灰绿色,基部裂片退化成坚硬锐刺,叶柄长70厘米左右。花单性,雌雄异株。果长圆形,浅橙黄色,其形似枣,果肉甘美可食,种子1颗,长圆形。干单生,其上覆以不规则的老叶柄基部。叶大型,长可达4~6米,呈弓状弯曲,集生于茎端。羽状复叶,成树叶片的小叶有150~200对,形窄而刚直,端尖,上部小叶不等距对生,中部

生菜的形态特征

主要分球形的团叶包心生菜和叶片皱褶的奶油生菜(花叶生菜)。团叶生菜叶内卷曲,按其颜色又分为青叶、白叶、紫叶和红叶生菜。青叶菜纤维素多,白叶生菜叶片薄,品质细,紫叶、红叶生菜色泽鲜艳,质地鲜嫩。 半结球生菜有:意大利全年耐抽苔、抗寒奶油生菜等;散叶生菜有美国大速生、生菜王、玻璃生菜、紫叶生菜、香油麦菜等。苦叶生菜很少栽培。夏季炎热的地区,秋季栽培时应选用耐热、耐抽苔的品种。 生菜原产地在欧洲地中海沿岸,过去生菜在中国栽培不多,多在南方种植。随着改革开放,对外交往频繁之后,近10多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及沿海一些开

生地的形态特征

生地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 生地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生地的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