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不正常出血竟是8大疾病要小心
女性经期不正常出血竟是8大疾病要小心
1.幼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很可能是患了常见的阴道葡萄胎状肉瘤,这种肉瘤常见于阴道、子宫颈等部位,常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检查时在阴道、子宫颈病变处有葡萄样肿块。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更年期,主要是由于女性内分泌功能发育不成熟或内分泌功能衰退造成的。女性朋友应该提高警惕,首先要检查排除其他引起子宫出血的疾病。
3.怀孕早期阴道出血,很可能是流产或宫外孕的先兆。
4.怀孕晚期阴道出血,应警惕与怀孕有关的一些特殊疾病或早产的可能。如果是分娩后出现的阴道出血,则必须考虑与分娩有关的疾病,如子宫腔内有妊娠产物残留或剖宫产后子宫伤口感染或切口裂开等。
5.中年或中年以上的妇女,若月经改变,月经量增多,下腹部出现肿块,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质地变硬,应考虑子宫肌瘤。
6.绝经后阴道出血,应考虑子宫内膜癌,需进一步检查,如分段诊刮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等。
7.阴道不正常出血还可能是患有各种炎症疾病,最常见的是滴虫性阴道炎或老年性阴道炎,但一般出血量较少。另外,急、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急、慢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炎也可以引起阴道出血,但是一般出血量都比较少,持续的时间都比较短。
8.在女性阴道不正常出血中,最可怕的就是与肿瘤有关的阴道出血。女性阴道恶性肿瘤,子宫颈及子宫的良、恶性肿瘤常可引道出血。卵巢肿瘤引起的阴道出血,则应考虑功能性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另外,输卵管癌及子宫肉瘤等也常引起阴道出血,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经期提前一周是什么原因 月经提前一周是什么原因
如果之前月经一直正常,突然月经提前一周则是月经不调,主要以内分泌失调与血热、气虚等因素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还伴有经血量多,白带异常等症状则要小心是妇科疾病导致的。
精神紧张或者压力过大会引起激素分泌紊乱,而月经周期是最容易受激素影响的,因此精神因素也是造成月经推迟的重要原因。此外经常动怒的女性也很容易出现月经推迟。
温馨小贴士:女性朋友保持心情畅快,也是保证月经周期正常的重要因素。
另外有的女性在经期排卵的时候也会出血,这种近似月经的现象,其出血时间短,一般2—3天左右,出血量少,让人误以为是来月经了。
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等,可能导致月经经常提前一周。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或者平时精神压力大,心情抑郁等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
脾是血的“管理者”, 劳累过度或者饮食失节的人最容易损伤脾气,“管理者”一旦处于弱势,“被管理者”难免就想造反,所以会有月经提前。
人体阳气盛,或者心情抑郁,或者吃辛辣刺激的食谱和补品,又或者久病失血比较多的人,都很容易出现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动的速度也会加快很多,所以就导致了月经提前。
女性上环后,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异反应,表现出来就是月经不调,经期提前或者非经期有少量出血等,一般在3个月左右,身体会慢慢适应而恢复正常。
女性更年期要小心心血管疾病
1、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容易合并心脏神经官能症,表现为心悸、心前区隐痛或刺痛,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不等,多数感到呼吸不畅,喜大口呼吸,长出气,或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胸闷就可以减轻,同时伴有心烦、多梦、失眠等症状,发作严重时可有晕厥,多汗,双手麻木和抖动等,有上述情况者需要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绞痛等。治疗以养心安神,心理开导,避免诱发因素为主,频繁发作,症状明显者需要抗焦虑治疗。
2、心律失常:最常见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心悸、心慌,常无诱因发作,持续几十秒钟或几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体查时心率可以正常或轻微偏快,或心律不齐,心电图常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或室性早搏;如果出现频发的早搏或持续性心动过速,需排除器质性心脏疾患,例如常规化验甲状功能排除甲亢,检查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血生化常规排除心脏扩大、心肌缺血、Q-T间期改变、房速、室速、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等;如果是功能性早搏无需药物治疗,以调整心态,心理疏导为主;影响到工作、生活,应采用综合治疗,首先要镇静安神,频发早搏或心率过快时选择Bata-Blockers阻滞剂和滋阴养心、疏肝理气的中成药,控制心率、改善症状。
3、更年期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的特点为潮热、汗出、心悸时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正常或变化不大,但在心情平静、无颜面潮红时测血压多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时单纯用降压药物效果不著,然而应用镇静安神药或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有效。但是更年期是高血压发病的多发时期,需要经常测量血压排除真正的高血压。
4、假性心绞痛:由于更年期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易造成冠脉功能紊乱,引起胸闷,一般程度较轻,可自行缓解或持续存在,症状与心绞痛相似,但是心电图上无心肌缺血的表现,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也正常,属于假性心绞痛;但是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会升高,故症状反复发作,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家族中有心脏病史者,需要检查冠脉造影、冠脉CTA等排除冠心病;治疗上以心理安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镇静安神为主,急性发作时可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缓解症状。
女性经期正常却不排卵的原因
1、达不到雌激素分泌高峰
达不到雌激素分泌高峰导致卵巢不能排卵。不孕不育专家指出,有月经但不排卵的原因是由于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反过来抑制下丘脑,使促黄体生成素以及促卵泡生成素下降,黄体发生萎缩,孕激素及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得不到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支持,就会发生坏死、脱落、出血,因此月经就会来潮。此外,如果卵泡只发育到一定程度,没有达到直径18毫米,说明卵泡没有成熟,虽然可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但达不到雌激素分泌高峰,导致卵巢不能排卵。
2、无排卵则没有黄体形成
无排卵则没有黄体形成也就没有孕激素的正常分泌。这样,子宫内膜就一直停留在增殖期而不能转变为分泌期,虽然子宫按时出血,但不是真正的月经,而是无排卵月经,因无排卵,所以必将导致不孕。排卵与月经的关系在青春期,由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卵巢内的原始卵泡开始发育,合成雌激素,卵细胞周围的空间充满液体,内含大量雌激素。增长的卵泡逐渐向卵巢表面移动,卵泡壁愈变愈薄,最后破裂,成熟的卵子随卵泡液流入腹腔,这一过程称为排卵。
3、排卵后卵泡壁萎缩
排卵后其中颗粒细胞增大,形成黄体。黄体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排卵后12-14天,黄体开始萎缩,不再合成孕激素及雌激素。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亦呈周期性变化,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厚,细胞增大,血管更迂曲,称为增生期改变。排卵后,孕激素和雌激素协同作用,使子宫内膜水肿,腺体产生大量液体,称为分泌期改变。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后,子宫内膜血管收缩,内膜缺血、坏死、脱落、出血,而成为月经。由此可见,没有排卵就不会有周期性的、有规律的月经。
生育能力标准
健康状态:无论男女,身体越好越适合受孕,有足够体力与能量再搭配充足的营养,能让胎儿健康茁壮。如果女性有慢性疾病或癌症、自体免疫性疾病、肝病、脑部病变、肾脏疾病时,比较不轻易受孕,因为健康状况不佳时,生殖荷尔蒙也轻易混乱,甚至有家族性疾病的人,也会造成不易排卵的问题。尤其现在社会情况不佳,经久曝露于电磁波、x光或辐射线下,易让胎儿产生异常与流产,所以妊妇最好远离这类物品。
性经验:性经验对女生来说比较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如果男性性行为次数太密集也是不轻易受孕的。
月经周期:正常月经周期为28~35天,周期长短可因人而异,提前或退后7~10天可视为正常范围,末次月经是指距就诊日比来的一次月经,应从出血第1天计算。末次月经系指此次月经与平日一样的行经持续时间及量,不要将阴道不正常出血误认为是月经。此种出血一般量较月经少,时间或短或延长,或落空日常平凡月经来潮的规律。
黄芪和什么搭配最好 黄芪配当归
1、调经止痛:不少女性经期不正常,出现痛经及各种妇科疾病。用黄芪泡当归喝,不仅能消除妇科炎症,还能让经期正常,减少痛苦。
2、动脉硬化:当归还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硬化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促进血液中红血球的生长,补血养血。
女性更年期要小心心血管疾病
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女性更容易受各类疾病困扰,而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对女性的影响日益显著。据国外一项调查显示,欧洲每年有5.5%的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比男性高出1.2%左右。不少医学专家认为,女性容易受心血管病攻击,与血管细、更年期等因素有关。
女性在进入更年期之前,大量的雌性激素会帮助血管保持强壮、富有弹性和通畅,使血液能够顺利地流通至心脏,这将有助于女性减低患上心脏病的危险。进入更年期后,伴随着雌性激素的缺乏,“三高”、肥胖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心血管将变得更加脆弱,罹患各类心脏疾病的风险逐年提高。
而同时,女性的血管一般都比较细小。细小的血管就更容易阻塞,并且给手术治疗和防止术后复发增加难度。医生们发现小血管疾病较常见于女性和糖尿病人,常需要反复血运重建治疗。另外,经常吸烟或者长期受到二手烟毒害的女性,更容易受到冠心病威胁。
更年期女性常见心血管问题:
1、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容易合并心脏神经官能症,表现为心悸、心前区隐痛或刺痛,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不等,多数感到呼吸不畅,喜大口呼吸,长出气,或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胸闷就可以减轻,同时伴有心烦、多梦、失眠等症状,发作严重时可有晕厥,多汗,双手麻木和抖动等,有上述情况者需要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绞痛等。治疗以养心安神,心理开导,避免诱发因素为主,频繁发作,症状明显者需要抗焦虑治疗。
2、心律失常:最常见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心悸、心慌,常无诱因发作,持续几十秒钟或几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体查时心率可以正常或轻微偏快,或心律不齐,心电图常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或室性早搏;如果出现频发的早搏或持续性心动过速,需排除器质性心脏疾患,例如常规化验甲状功能排除甲亢,检查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血生化常规排除心脏扩大、心肌缺血、Q-T间期改变、房速、室速、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等;如果是功能性早搏无需药物治疗,以调整心态,心理疏导为主;影响到工作、生活,应采用综合治疗,首先要镇静安神,频发早搏或心率过快时选择Bata-Blockers阻滞剂和滋阴养心、疏肝理气的中成药,控制心率、改善症状。
3、更年期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的特点为潮热、汗出、心悸时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正常或变化不大,但在心情平静、无颜面潮红时测血压多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时单纯用降压药物效果不著,然而应用镇静安神药或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有效。但是更年期是高血压发病的多发时期,需要经常测量血压排除真正的高血压。
4、假性心绞痛:由于更年期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易造成冠脉功能紊乱,引起胸闷,一般程度较轻,可自行缓解或持续存在,症状与心绞痛相似,但是心电图上无心肌缺血的表现,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也正常,属于假性心绞痛;但是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会升高,故症状反复发作,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家族中有心脏病史者,需要检查冠脉造影、冠脉CTA等排除冠心病;治疗上以心理安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镇静安神为主,急性发作时可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缓解症状。
得了癌症的人有什么症状 异常出血或便血
身体如何一次异常的出血情况,都有可能是体内器官出现问题了,需要引起重视,胃癌早期的病人,是很容易出现便血的情况的,另外,除去女性经期正常的出血外,如果小便出血,很可能是肾癌和膀胱癌的早起信号。
经期行房经期延长怎么办
造成女性经期延长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月经周期正常、只是经期延长、而量多、色淡、质清稀、无其他异常症状的女性可能是由于压力太大引起,要多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但如果是经期延长、经色不正常、腹痛、瘙痒等症状女性则应该尽快就医。
从中医角度来看,女性月经周期太长的原因可能是气滞血瘀和阴虚内热。女性太闷、性格太内向,长时间下去容易造成气滞血瘀、新血不能很好的归经,最终导致经期延长。此外,由于生理结构原因,女性本身的体质多数属于寒性,疾病过后会伤元气、孕育太多、房事太频都会造成阴血亏耗,所以经血也不能正常运行,以至于经期延期不断。
女性经期延长可以采用西医药治疗:
(1)安宫黄体酮8~12mg,每晚1次口服,经前7天开始,共5次;或肌注黄全酮10~20mg,每日1次,连用5天。适用于黄体萎缩不全。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3000~50001U,于基础体温上升2~3天开始,隔日1次,共4~5次。用于黄体萎缩不全。
(3)小剂量已烯雌酚口服,至血止后2~3天停药,己烯雌酚用量及时间根据出血情况定。用于子宫内膜修复延长。
(4)口眼克罗米酚可促进卵泡发育。
女性经期正常的表现有哪些
月经颜色:
正常的月经颜色是暗红色,不凝固,有时会有一点从宫颈带来的粘液。如果颜色连续几个月太鲜艳,则需要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如果经血中出现血块,则是血淤,需要活血;如果经血稀薄,则是血虚,需要补血。
月经时间:
一般的月经时间是5-7天,如果3、40岁就缩短到3、4天甚至2、3天,表示提前进入伪绝经期,是严重的内分泌失调,需要及时调整内分泌,否则,1、2年后就会进入绝经期。
月经量:
正常的月经量在80-100毫升之间,一般是月经第一天来得比较少,2-3天最多,第4天开始逐渐减少,直至第6、7天完全干净。如果月经开始后断断续续、似有似无,即是典型的内分泌失调,需及时调整。
月经周期: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35天,虽然每个人不完全一样,但每个月的时间应该大致一样,即28天就是28天、30天就30天,偶尔出现推迟或提前一周都算正常。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半年内3次出现非月经期出血,则需及时做B超检查,这是子宫肌瘤初期最典型的症状,切莫大意。
经期性生活后经期延长怎么办
经期同房经期延长怎么办
造成女性经期延长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月经周期正常、只是经期延长、而量多、色淡、质清稀、无其他异常症状的女性可能是由于压力太大引起,要多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但如果是经期延长、经色不正常、腹痛、瘙痒等症状女性则应该尽快就医。
从中医角度来看,女性月经周期太长的原因可能是气滞血瘀和阴虚内热。女性太闷、性格太内向,长时间下去容易造成气滞血瘀、新血不能很好的归经,最终导致经期延长。此外,由于生理结构原因,女性本身的体质多数属于寒性,疾病过后会伤元气、孕育太多、房事太频都会造成阴血亏耗,所以经血也不能正常运行,以至于经期延期不断。
女性经期延长可以采用西医药治疗
(1)安宫黄体酮8~12mg,每晚1次口服,经前7天开始,共5次;或肌注黄全酮10~20mg,每日1次,连用5天。适用于黄体萎缩不全。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3000~50001U,于基础体温上升2~3天开始,隔日1次,共4~5次。用于黄体萎缩不全。
(3)小剂量已烯雌酚口服,至血止后2~3天停药,己烯雌酚用量及时间根据出血情况定。用于子宫内膜修复延长。
(4)口眼克罗米酚可促进卵泡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