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宝宝挑食的妙计大比拼
对抗宝宝挑食的妙计大比拼
妙計一:巧花心思,多變花樣
寶寶拒絕吃某種食物時,不要強迫,多花些心思,變個花樣,換種做法,沒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舉個例子,最初寶寶很反感吃芹菜,經過分析媽媽發現都是芹菜中的『膳食纖維』惹的禍,找到原因後,媽媽便將芹菜的做法進行了『改進』,先用刀將芹菜切條兒改為切丁兒,再改變烹調方法,將素炒芹菜變為煮面條時的配菜,這樣一來,寶寶對芹菜便不再抗拒了。這裡還要特別推薦兩個小妙招:如果你的寶寶不愛吃青菜,不妨將菜作餡兒包成餃子試試;如果你的寶寶對某種食物特別抗拒的話,不妨用他愛吃的飯菜作為『掩護』,先在愛吃的菜中少量加入這種食物,待他適應後,再逐漸加量。
妙計二:媽媽吃得香寶寶不挑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名言在餐桌上同樣適用。寶寶們的飲食習慣很大程度上受媽媽口味的影響,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要隨意對某種食物妄加評論,更不能只根據自己的喜好制定食譜,應盡可能地保證一日三餐的品種多樣及營養均衡,並要以身作則,為寶寶樹立一個不挑食的好榜樣。
妙计三:控制零食供给量及时间
“饥饿会使饭菜变得格外香甜”,因此妈妈们要严格控制宝宝的零食供给量及时间,尤其不要让他们在饭前吃过多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或饮料;另外,妈妈们还要鼓励宝宝多参加体育锻炼,动得多食欲好。
妙计四:自己动手吃得香
准备饭菜时,妈妈们不妨让宝宝来帮厨,买菜、洗菜、择菜,自己动手做的饭菜宝宝吃起来会格外有胃口,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宝宝使用刀具或接近火源,以免发生危险。
妙计五:“故事+游戏”让宝宝爱上吃饭
宝宝不爱吃胡萝卜,妈妈便找出《小熊维尼》中“瑞比先生种胡萝卜”的故事念给他听,并和他玩摘萝卜的游戏,增加他对胡萝卜的“感情”,引诱他慢慢爱上胡萝卜。
妙计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不言,寝不语”,妈妈们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切忌边玩边吃或边看电视边吃饭。用餐时,全家人都要围坐在餐桌前,其乐融融,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让宝宝学会享受每一餐。
拼图游戏培养孩子的情商
近年来,我国玩具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拼图玩具,不仅孩子爱玩,连大人们都会玩得入迷。这种玩具是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的。据说早在公元1762年,英国学校中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世界地图,掌握地理方位,就把地图分割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让孩子们通过拼组正确地图,学习地理知识。后来拼图也就成为欧美各国非常流行的教育性玩具。
要将一堆毫无头绪的图块,拼组成美丽的图案,的确是一件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具备相当的耐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对宝宝的思维能力是非常好的锻炼。有人说拼图玩具是头脑的维生素。
那么爸爸妈妈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玩拼图,怎样指导宝宝玩拼图游戏呢?
一般说来2、3岁左右的宝宝对图形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这时可以开始教宝宝玩拼图了。但是要注意,给这个年龄的宝宝选择拼图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图案简单,拼块较大,数量较少,质地较硬的。否则,太让宝宝不知所以的话,宝宝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的。最好选择图案为宝宝熟悉的卡通人物或喜爱的交通工具,如米老鼠、唐老鸭、小汽车等。
宝宝初次玩拼图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指导,因为宝宝年纪小,观察分析能力弱,也没有太大耐心。爸爸或妈妈应该在一旁提醒宝宝如何观察图案特征,可以帮助宝宝把图块转为合适的角度,让宝宝容易发现关联,甚至在宝宝愿意的情况下,可以把正确的图块递到宝宝手中。
鼓励宝宝耐心、细心,家长自己也要耐心对待宝宝在拼图过程中的出现的错误,不可急躁,更不能说“你真笨”之类的话,打击宝宝的自信心。如果宝宝一时完不成整个拼图,家长应协助完成余下部分,给宝宝做个榜样,教育宝宝做事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也让宝宝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宝宝才会有信心、有兴趣再向更难的拼图挑战。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如果发现宝宝的拼图能力有所提高,就可以选择难度稍高一些的拼图玩具给宝宝玩。时间长了,宝宝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图形感知能力都会有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宝宝的耐心细致的性格,对宝宝智力和情商发育都非常有益。
如何巧妙对付挑食的宝宝
聪明妈妈解决宝宝挑食的绝招
1.我家宝宝一看到肉食就扭过头拒绝吃
妈妈讲述:我家宝宝刚满1岁,别的食物还愿吃,就是不爱吃肉,发现食物中有牛肉、猪肉就扭过头拒绝吃。
如果蛋白质摄取不足,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还容易疲劳,甚至会导致鸡肉松弛。我开始摸索着方法让宝宝逐渐接受肉食。我的做法是,第一步在制作断奶食品时添加炖牛肉或鸡肉的高汤,让宝宝熟悉肉食的味道。第二步是用高汤煮粥,即在高汤中加入煮熟的蔬菜和大米,煮成烂粥给宝宝吃。
绝招一:妈妈可以将食物做成各种可爱的形状,来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妈妈可以将牛肉、鸡肉或猪肉剁碎,与煮熟碾碎的土豆泥拌匀,做成漂亮的小丸子喂给宝宝吃。
2.我家宝宝碰到豆腐就吐出来,根本不吃
妈妈讲述:豆腐是低热量、高蛋白的健康食品,对宝宝成长大有益处,又容易消化,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是断奶食谱中利用率较高的食品。可我家宝宝每次都会把豆腐吐出来。预示,我就想办法让宝宝先尝试吃入口即化、不用拒绝的嫩豆腐,然后变着花样将豆腐掺在其他菜肴中,最后终于改掉了宝宝不吃豆腐的挑食毛病。
如果宝宝不爱吃过于软嫩的食物,妈妈可将5个鸡胗加5-6杯清水彻底煮透,再添加豆腐和几颗菠菜炖烂,加入少许盐调味,放凉喂给宝宝吃。
绝招二:豆腐制品多种多样,妈妈可以变换不同的豆腐制品来制作断奶食品
豆腐制品有很多种,如豆腐脑、嫩豆腐、硬豆腐、豆腐皮等。各种豆腐制品硬度不同,形状也多种多样。妈妈可以变换烹饪方法,再搭配蔬菜、奶酪或肉类来为食品调色,不仅能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的视觉效果,还能品尝到不同的美味。硬豆腐油煎后更易于消化,添加高热量的奶酪会使食物营养更丰富。在嫩豆腐中放入鱼肉或蔬菜,加上面粉,摊成薄饼也不错。还可以在豆腐脑里加入牛肉汤,做成汤或粥。
3.我家宝宝不爱吃豆子,只要看见饭中有大豆、红豆等,就要挑出来
妈妈讲述:我家宝宝原来不爱吃豆子,只要看见食物中有豆子就要挑出来。大豆被称为田地里的牛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和B族维生素,长期食用会使皮肤光滑细腻。大豆吃起来感觉硬硬的,还有一股豆腥味,这些都是宝宝不喜欢吃的原因。要想让宝宝接受,就得改变大豆的口感,并除去豆腥味。
绝招三:去掉豆子外皮后再使用,用南瓜和大豆等杂粮煮粥
将大豆浸在清水中充分泡发,去掉外皮后再使用,或者将大豆煮熟后捣碎,加入砂糖调味。不要把大豆、绿豆、高粱、大麦等单独喂给宝宝吃,可以与南瓜一同煮粥给宝宝吃,南瓜的甜味会遮盖大豆的口感和特殊的味道。
对抗宝宝挑食的妙计大比拼
妙计一:巧花心思,多变花样
宝宝拒绝吃某种食物时,不要强迫,多花些心思,变个花样,换种做法,没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举个例子,最初宝宝很反感吃芹菜,经过分析妈妈发现都是芹菜中的“膳食纤维”惹的祸,找到原因后,妈妈便将芹菜的做法进行了“改进”,先用刀将芹菜切条儿改为切丁儿,再改变烹调方法,将素炒芹菜变为煮面条时的配菜,这样一来,宝宝对芹菜便不再抗拒了。这里还要特别推荐两个小妙招:如果你的宝宝不爱吃青菜,不妨将菜作馅儿包成饺子试试;如果你的宝宝对某种食物特别抗拒的话,不妨用他爱吃的饭菜作为“掩护”,先在爱吃的菜中少量加入这种食物,待他适应后,再逐渐加量。
妙计二:妈妈吃得香宝宝不挑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名言在餐桌上同样适用。宝宝们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受妈妈口味的影响,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随意对某种食物妄加评论,更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定食谱,应尽可能地保证一日三餐的品种多样及营养均衡,并要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一个不挑食的好榜样。
如何玩游戏能开发宝宝视力
0-6个月跳跃的气球
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眼睛还看不到很远的东西,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观察世界不感兴趣。给宝宝一两个气球看。家长会注意到当气球随风飘动时,宝宝会好奇地睁大眼睛。你也可以轻轻吹动气球或拽拽气球绳,宝宝会做出更强烈的反应。
益处:这个观看晃动气球的活动,可以帮助宝宝开发视觉跟踪和视力集中的能力。
小贴士:气球离宝宝的距离应该控制在30公分左右,因为这是宝宝看得最清楚的视野范围。气球左右晃动要慢。
6-18个月探照灯
在手电筒上蒙上一层彩纸或包上透明的丝巾,用橡皮筋扎好。将手电筒的光照在天花板上,墙壁上或玩具上,这样就会出现彩色的光圈。可以开关手电筒,调整远近,或者缓慢地在两物体间移动光束,同时问宝宝:“光到哪里了呀?”“哦,在这里呢”。
益处:光的移动对宝宝来说是个全新的体验。看着灯光在不同的地方“跳舞”能增强宝宝的追视能力。当家长把手电筒一开一关,和光玩“躲猫猫”的游戏时,宝宝对物体永恒性的认知也得到了发展。
小贴士:在玩“探照灯”游戏时,要将房间的灯关上,使探照灯的光显得更明显。
18-28个月拼板游戏
拼板游戏是为较大宝宝设计的。可以从带着把手、图形简单的大块拼板开始。刚开始时,家长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很快宝宝就能掌握这个游戏的概念了。然后再提供一些颜色更鲜艳,图形更复杂的拼板让宝宝尝试。
益处:在玩拼板过程中宝宝能认知颜色、形状、动物等简单的概念。
小贴士:在刚玩拼板游戏时,宝宝很容易失去耐心且产生挫败感,家长要多鼓励他尝试,刚开始时甚至可以手把手的教。也要多和你的宝宝交流,告诉他:“这是红色…这是正方形…那是小猫…喵喵叫呢…”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到帮助。
28-36个月远距离投球
让宝宝站在篮球筐前投球。为了增加挑战性,逐步扩大宝宝和篮筐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让他尝试不同种类的球,从轻的到重的。
益处:投球游戏对宝宝的瞄准能力是极好的锻炼。尝试不同类型的球帮助宝宝掌握运用不同大小的力量,发展大肌肉运动能力。
小贴士:为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可以把游戏做成接力赛的形式。几个小朋友一起参加,并在途中设置障碍物。既可以锻炼瞄准能力和大肌肉的力量,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互动。
宝宝挑食怎么办
宝宝在小的时候,吃什么怎么吃都是由父母决定的,所以宝宝偏食的现象,是因为以前的饮食习惯不好所造成的。宝宝偏食的原因也很多,味道不好,或者食物太硬等都是宝宝不喜欢吃的原因,针对挑食的宝宝,大人们可以巧妙地搭配各种食物,把宝宝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进行“完美组合”,也可将宝宝不爱吃的食物来个“大变身”,以唤起宝宝的食欲,使他乐于尝试各种食物。
父母可以在不告之的情况下,采用少量添加或逐步添加喂养的形式,在宝宝的日常食物中少量添加他挑剔的食物,让宝宝慢慢地熟悉这种食物的味道,以此让宝宝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食品。
宝宝挑食的危害
宝宝吃不好,妈妈真烦恼!你家也有偏食宝宝吗?你是不是也经常为宝宝吃得挑,吃得少,吃得慢,吃饭边吃边玩而头痛呢?
1-7岁的宝宝中近半数存在偏食问题。作为妈妈,你肯定担心宝宝偏食造成营养缺失对身体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您是对的,长期偏食不仅造成营养缺失,还可能引发很多健康隐患。
1)营养易失衡
鱼、肉、蛋、奶、蔬菜、水果、谷类中的营养各有侧重,只有每天吃足这7类膳食才能保障宝宝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支持宝宝的生长发育。调查显示,偏食宝宝这7类食物吃得少1,更有些宝宝不爱吃其中的2-3种,营养容易会出现失衡状况。
另外,偏食宝宝往往边吃边玩、不仅吃得慢、而且吃得少,影响了营养的摄入;而吃饭不定时,还会影响胃口和食欲,甚至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障碍。
鱼鱼肉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深海鱼类,例如三文鱼、金枪鱼等含有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DHA、AA;深海鱼也是少数几种能提供维生素D的食物
肉肉类尤其是红肉,例如猪肉、羊肉、牛肉中铁和锌含量特别丰富;动物内脏中还含有大量的核苷酸、叶酸、维生素A
蛋鸡蛋等禽蛋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另外,它们维生素A以及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含有叶黄素等
奶奶类是钙和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配方乳更是强化了多种重要的营养素,是婴幼儿良好的营养补充
蔬菜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尤其维生素C、叶酸、类胡萝卜素以及钾、钙、铁、磷等含量高,绿色蔬菜的营养价值更高
水果水果中的维生素很丰富,尤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高;另外,水果中还含有果糖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谷类各类谷物中均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谷类胚芽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E;粗粮中B族维生素含量高
另外,偏食宝宝往往边吃边玩,不仅吃的慢、吃的少,影响营养摄入;吃饭时间不定,则会影响胃口和食欲,甚至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最终导致食物消化及营养吸收障碍。
2)容易长成 “小瘦猴”
研究发现,偏食宝宝的低体重发生率是其他宝宝的2倍。主食、肉或鱼、蛋、奶吃得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养摄入不足,一不小心就成了“小瘦猴”。
3)头脑发育跟不上
研究还发现,正常宝宝的智力发育指数要比偏食宝宝高14分,偏食宝宝还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可能与缺乏某些膳食营养有很大关系:
食物对智力发育的作用
谷类碳水化合物为大脑活动提供能量;维生素E可防止脑组织氧化损伤,保持脑细胞活力
蛋、奶肉类尤其是红肉,例如猪肉、羊肉、牛肉中铁和锌含量特别丰富;动物内脏中还含有大量的核苷酸、叶酸、维生素A
蛋蛋白质和脂肪构成脑细胞,增强记忆功能;B族维生素是脑智力活动的助手,在脑内帮助蛋白质的代谢
肉(肝脏、动物血、瘦肉)儿童锌缺乏易造成阅读困难、智力低下;婴幼儿缺铁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智商低;儿童钙缺乏注意力不集中;胆碱促进脑发育、提高记忆力;牛磺酸参与脑的发育
鱼(深海鱼)DHA、AA是大脑中最丰富的两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从出生至生后两岁在婴儿脑中持续增加
蔬菜、水果维生素C使脑细胞结构更坚固,脑功能灵活、敏锐,儿童智商提高
4)抵抗力差病怏怏
偏食宝宝不能很好地从饮食中获取营养来提高免疫力。比方说,不吃肉容易缺锌,不吃蔬菜、水果容易缺维生素C,宝宝就很容易生病。另外,偏食宝宝更容易患贫血、佝偻病等营养缺乏相关的疾病。
5)脾气怪怪易逆反
各类食物在宝宝的性格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的研究发现,宝宝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并且不爱吃绿色/黄素蔬菜和水果,性格会过分内向。
家长经常用威胁、责骂等方法逼迫宝宝吃东西,不仅不能纠正宝宝偏食,还会使宝宝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使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宝宝挑食厌食是什么原因
父母的在用餐过程中,无意当中会谈到或表现出某种食物的不好,而这种饮食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宝宝的饮食偏好,导致宝宝对这些食物不感兴趣。
父母任由宝宝挑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不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给孩子买一堆零食,等吃正餐的时候,就没有了食欲,有的父母还会强制宝宝吃一些他们不喜欢吃的一些食物,这样会加剧宝宝挑食的情况。
宝宝挑食跟家长的烹饪水平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长时间吃同一种饭菜,大人都有吃腻的时候,更别说宝宝了,饮食过于单调孩子自然不喜欢吃饭,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挑食的习惯。
宝宝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的嗅觉,味觉较发达,对味道比较敏感,也是添加辅食最佳时期,一些气味很大,或者味道苦的食物很容易给宝宝留下不好的映像,进而影响宝宝的进食选择。
当宝宝身体里缺乏某些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例如,锌、铁等,常常会引起食欲不正,另外,一些病菌的感染,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等,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导致挑食。
对宝宝进行注意力训练
1、拼图
让宝宝玩拼图,从最初的两三块起,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拼图要选宝宝熟悉的、喜欢的形象,比如小动物、卡通形象等,让他完成后有惊喜、亲切的情感收获。如果宝宝入门困难,可以让他对照着完整图形进行拼搭,指点他注意图块拼接处的特点。
目标:完成拼图。
拼图游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喜欢拼图的宝宝,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研究、拼搭。注意,拼图的难度要逐渐加大,要让宝宝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对拼图的热情。
2、小帮手
宝宝对妈妈的日常用品很关注,利用这个特点可设计一些游戏。比如,出门前,让他帮忙找你的手袋。手袋要一直放在规定的地方,待宝宝熟悉后,悄悄挪动位置,但不要藏匿,让他稍加寻找就可以看见。宝宝找到后,要感谢他,并引导他说出手袋应该放在何处。同样的游戏,可转换成找拖鞋、找衣服等。
宝宝服装款式大比拼
和尚衣:更容易穿脱
有一种宝宝衣服由于类似于和尚穿的偏襟衫,因而被称为“婴儿和尚衣”,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类似于“汉服”。特点是衣襟在胸前相交叉,一侧的衣襟压住另一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的效果。
在穿和尚衣的时候,可以先将衣服平铺在床上,然后抱起宝宝放在衣服上,先套好衣袖,再系好系带即可。
好处:穿脱方便,新生宝宝身体柔软,穿着和尚衣时只需要抬起宝宝的双手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服装的松紧度。
弊端:有些衣服系带太长,容易缠住宝宝发生潜在的危险。分体和尚衣容易掀起露出肚皮,让宝宝受凉。
连体衣(哈衣):保护肚脐不着凉
连体衣又称连身衣、哈衣、爬服等,衣服采用一体式设计,一般穿衣服的只需要扣上暗扣或系上绑带即可。连体衣在欧美等国家比较流行,一般宝宝会穿到2岁左右,近几年国内很多妈妈也开始选购连体衣给宝宝穿着。
严格来说,只要是采取一体化设计的都能称为连体衣,包括添加了和尚衣元素的“蝴蝶衣”,以及需要套头穿着的三角连体衣(即包屁衣,下面将单独介绍)。
好处:一是相比于分体的衣服,连体衣能有效保护宝宝肚肚不受凉;二是更换纸尿裤方便,裤裆下面的按扣一打开就可以更换尿不湿;三是避免松紧带给宝宝束缚感,让宝宝更舒适。
弊端:连体衣更强调合身性,过大或过小都不方便穿着,使用寿命更短一些,尤其是包脚的连体衣;连体衣通常比较松垮,如天气寒冷可能容易漏风,单穿连体衣可能容易让宝宝着凉;大一点的宝宝好动,连体衣由于扣子太多,穿着起来不够方便。
三角哈衣(包屁衣):能兜住纸尿裤
三角连体衣又叫包屁衣,款式类似于T恤搭配三角内裤的连身衣,有长袖和短袖之分,但无论是哪种,穿起来腿部都是裸露的,一般用作内衣穿着,在欧美国家非常流行,据说每个宝宝都会有不下10件的包屁衣。
好处:包屁衣与众不同的好处就是能够兜住纸尿裤,由于小宝宝经常需要抱抱,纸尿裤滑落是常有的事,但使用包屁衣这种现象就会大大减少。此外,由于通常比较贴身,同样属于连身衣的包屁衣对肚肚保暖比其他连体衣更有效果。
弊端:需要像T恤一样套头穿着,妈妈需要将宝宝的头抬起来,而有些宝宝可能不喜欢;包屁衣只能作为内衣穿着,下身还需要穿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