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后腹痛吃什么调理

产后腹痛吃什么调理

丹参三七炖鸡

材料:乌鸡1只,丹参30克,三七10克,盐、味精、姜各适量。

做法:1、乌鸡洗净切块,丹参、三七洗净。

2、三七、丹参装于纱布袋中,扎紧袋口。

3、布袋与乌鸡同放于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烧开后,加入姜丝和盐,小火炖1小时,下味精调味即可。

药膳功效:此汤取乌鸡的滋补作用及三七、丹参的活血止血作用,三七、丹参入血分,可散可收,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化瘀,均为化瘀止血的良药,尤其适合产后多虚多瘀的患者食用,对产后腹痛有明显效果。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5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食盐、酱油、大蒜各适量。

做法:1、先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内氽去血水,捞出晾凉。

2、将当归、生姜用水洗净,顺切成大片。

3、取砂锅放放适量清水,将羊肉、当归、生姜放入,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羊肉烂熟,即可食用。

药膳功效:此汤是治疗产后腹痛的代表方,当归可补虚劳、化瘀血,生姜、羊肉可暖胞宫、散寒凝,三者搭配同食,对产后寒凝血瘀引起的腹痛有很好的疗效。

鸡血藤鸡肉汤

材料:鸡肉200克,鸡血藤、生姜、川芎各20克,盐适量。

做法:1、鸡肉洗净,切片,氽水,生姜洗净切片,鸡血藤、川芎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留取药汁备用。

2、将氽水后的鸡肉、生姜放入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炖煮1小时,再倒入药汁,煮沸。

3、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药膳功效:川芎能行气止痛、活血化瘀,鸡血藤能活血化瘀、通经通络,与川芎搭配,祛瘀能力倍增,对气滞血瘀所致的产后腹痛、闭经痛经、小腹或胸胁刺痛均有很好的疗效,鸡肉能益气补虚,改善产后体虚症状,增强抗病能力。

桃仁红米粥

材料:桃仁20克,红米80克,枸杞子少许,红糖少量。

做法:1、将红米淘洗干净,置于冷水中泡发半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桃仁洗净,枸杞子洗净备用。

2、锅置火上,倒入清水,放入红米煮至米粒开花。

3、加入桃仁、枸杞子同煮至浓稠状,调入红糖拌匀即可。

药膳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红糖可暖宫散寒,红米补益气血。三者合用,对产后血瘀腹痛有很好的疗效。

产后腹痛如何食疗

大家都知道产后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产后又不能吃药,那就要食疗了。产后腹痛如何食疗呢?请看下文。

一、桂皮红糖汤 桂皮5-10克,红糖20克,水煎温服,对产后腹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红糖姜饮 红糖100克,鲜生姜10克,水煎服,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和产后胃部疼痛。

三、 干芹菜红糖汤 干芹菜(连根茎汁)100克,水煎服或加红糖和黄酒,空腹徐徐服下,可缓解产后腹痛。

四、黄芪党参炖母鸡 母鸡一只(约2000克),黄芪、党参、山药、大枣各33克,隔水蒸熟食用,对产后身体虚弱,产后腹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五、桃仁汤 桃仁9克,红糖20克,煎水,内服,治疗产后腹痛有较好的疗效。

六、黄瓜藤汤 取黄瓜藤适量,阴干,每服取30克,加红糖50克,米酒50毫升,加水适量,煎服,每日1次,连服3次,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

七、 白茄根汤 取白茄根4条,洗净,水煎服,冲红糖加米酒服,每日1次,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

八、苋菜籽汤 取苋菜籽60克,焙干炒黄后,研细末,加适量红糖,分两次开水冲服,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产后腹痛有一定效果。

产后腹痛的类型

一、血虚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产后营血亏虚,胞脉失养,或气随血耗,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致令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阴血亏虚,冲任血少,则恶露量少,色淡;血虚上不荣清窍,则头晕眼花;血少内不荣心,则心悸怔忡;血虚津亏,肠道失于濡润,则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养血益气。

方药举例:肠宁汤(《傅青主女科》)。

当归、熟地、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

方中当归、熟地、阿胶养血滋阴;人参、山药、甘草益气健脾以资化源;续断补肝肾,益精血;麦冬养阴生津;佐以少量肉桂以温通血脉。全方合用,养血益阴,补气生津,血旺则胞脉得以濡养,气旺则率血以行,其痛可除。

若血虚兼寒者,症见面色青白,小腹疼痛,得热痛减,形寒肢冷,或大便溏薄,舌淡,脉细而迟。治宜养血温中,方用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

当归、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和血;饴糖、甘草、大枣温中补虚;桂心、生姜温中除寒;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养血温中,祛寒止痛之效。

二、血瘀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器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

证候分析:产后血室正开,百脉空虚,风寒乘虚而入,血为寒凝,滞而成瘀,瘀阻冲任,血行不畅,则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血遇热则行畅,故得热痛减;血块下后,瘀滞暂时减轻,故块下痛缓;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面色青白,形寒肢冷。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为产后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法则:温经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举例: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方中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桃仁化瘀止痛;炙甘草补气缓急止痛;炮姜温经止痛。全方寓攻于补之中,化瘀血,生新血,血行流畅,通则痛止。

若兼小腹冷痛、绞痛者,酌加小茴香、吴茱萸以增温经散寒之功;若伴肢体倦怠,气短乏力者,酌加黄芪、党参以益气补虚;若兼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小腹胀甚而痛者,酌加郁金、香附以舒肝理气,行滞止痛。

三、热结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秽臭,高热不退,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或起芒刺,脉弦数。

证候分析:邪毒内侵,人里化热,热与血结,胞脉阻痹,则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初时热迫血行则恶露量多,继之热与血结则量少,色紫黯,邪毒熏蒸于血,故恶露如败脓,其气秽臭;邪毒化热,热与血结,故高热不退;热为阳邪,灼伤津液,在上则口渴喜饮,在下则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起芒刺,脉弦数,为热盛阴伤,瘀滞在里之征。

治疗法则:泻热逐瘀,活血止痛。

方药举例: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方中大黄、芒硝荡涤瘀结,通腑泻热;桃仁、丹皮凉血祛瘀,与大黄同用逐瘀力更强;冬瓜仁清热消痈排脓。本方有急下存阴,逐瘀止痛之效。

产后腹痛怎么办

宫缩带来的小腹疼痛在宫缩停止后就会自动消失,一般会持续2-3天的时间,妈妈不必太担忧。如果腹痛剧烈,难以忍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止痛药。

而气血瘀滞带来的腹痛,建议准妈妈要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1.避免受寒着凉。产后妈妈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保暖,不要让腹部长时间晾在外面,裤腰最好能盖住肚脐,睡觉时在腹部多搭一条毛巾或者毛毯。

2.多活动。医生如果说可以下床的话,妈妈最好多下床走走,如果不能下床,也应该在床上多翻身,帮助气血运动,以免身体僵硬,气血瘀滞体内。

3.避免生气。妈妈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不要随便乱发脾气或者生气,不然也容易气血瘀滞。

4.小腹疼痛时,妈妈可以对小腹进行热敷或轻柔的按摩,帮助血液循环。

5.吃活血化瘀的食物:用100克红糖和10克鲜姜加水煎服,活血化瘀。也可以用20克红糖和10克桂片用水煎服,也可以缓解疼痛

产后腹痛的调理食谱

八宝鸡

材料:公鸡1只,猪肉500克,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白芍各适量,当归15克,川芎6克,盐少许,葱姜各适量,鸡精少许。

做法:1、鸡处理好后,洗净,切成小块。

2、猪肉洗干净,切成小块。

3、八味中药用干净的纱布包起来。

4、将鸡肉、猪肉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并把药包放入锅中,放在火炉上煎煮,先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加入葱姜盐,改用小火炖至鸡肉及猪肉烂熟,去药包,加入鸡精,分几次食肉喝汤。

营养功效:此菜益气养血、生精、补养五脏,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所致的腹痛。

桂皮红糖汤

材料:桂皮6克,红糖适量。

做法:锅中加水烧开,放入桂皮和红糖,煮大概20分钟,取汁饮用。

营养功效:此汤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养血活血,适用于产后经脉不畅所导致的产后腹痛者。

归七山楂饮

材料:当归、山楂各适量,三七粉适量,红糖少许。

做法:将当归、三七粉及山楂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约半个小时左右,取汁,放入红糖搅拌即可。

营养功效:此饮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用于治疗产后气闭不行所致的产后昏厥,也可治疗恶露不下或不尽、产后腹痛等疾病。

产后腹痛吃什么好 参芪芍枣鸡

组成:母鸡1只、黄芪30g、党参30g、白芍30g、大枣30g。

制法:宰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黄芪、党参、白芍、大枣洗净,用净纱布包好,一同放砂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

服法:饮汤并食鸡肉。

按语:本方具有补血益气,温经止痛之功。

产后腹痛吃什么 当归煮猪肝

用料:当归15克,胡椒、红花、肉桂、黑豆各9克,猪肝1具。

制作:将5味中药碾为粗末,把猪肝上挖数孔,装入药末蒸煮。食肝饮汤。

功效:有补气、活血、散寒作用。适用产后小腹疼痛者。

流产后腹痛的饮食偏方有哪些

一、 桂皮红糖汤

桂皮5-10克,红糖20克,水煎温服,对产后腹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 红糖姜饮

红糖100克,鲜生姜10克,水煎服,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和产后胃部疼痛。

三、 干芹菜红糖汤

干芹菜(连根茎汁)100克,水煎服或加红糖和黄酒,空腹徐徐服下,可缓解产后腹痛。

四、 黄芪党参炖母鸡

母鸡一只(约2000克),黄芪、党参、山药、大枣各33克,隔水蒸熟食用,对产后身体虚弱,产后腹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五、 桃仁汤

桃仁9克,红糖20克,煎水,内服,治疗产后腹痛有较好的疗效。

六、 黄瓜藤汤

取黄瓜藤适量,阴干,每服取30克,加红糖50克,米酒50毫升,加水适量,煎服,每日1次,连服3次,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

七、 白茄根汤

取白茄根4条,洗净,水煎服,冲红糖加米酒服,每日1次,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

八、 苋菜籽汤

产后腹痛的饮食偏方还包括取苋菜籽60克,焙干炒黄后,研细末,加适量红糖,分两次开水冲服,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产后腹痛有一定效果。

产后腹痛吃什么好 米酒蒸螃蟹

组成:螃蟹4个、米酒2汤匙、花生油、酱油各适量。

制法:将螃蟹洗净盛盘中,隔水蒸之,将熟时加入米酒,再蒸片刻即可,用熟花生油、酱油调味。

服法:饮汤并食螃蟹。

按语:本方具有养筋益气,活血散瘀之功。用治产后恶露不畅,淤血腹痛。

产后腹痛吃什么好 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当归12g、生姜15g、精羊肉100g、食盐少许。

制法:将当归、生姜洗净切片;羊肉洗净切块,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羊肉酥烂,用盐调味。

服法:饮汤并食羊肉。

按语:本方具有补虚温中散寒之功。用治产后血虚有寒而见脘腹冷痛。亦治虚寒性痛经。

产后腹部压痛的原因

产后腹痛的原因是由于子宫收缩所致,子宫收缩时,引起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压,所以产妇感到腹痛。当子宫收缩停止时,血液流通,血管畅通,组织有血氧供给,神经纤维解除挤压,疼痛消失,这个过程一般在1—2天内完成。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产后腹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疼痛时间超过一周,并为连续性腹痛,或伴有恶露量多、色暗红、多血块、有秽臭气味,多属于盆腔有炎症。

产后腹痛的发生,主要是血虚胞脉失养,气弱不行,或血瘀,胞脉受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腹痛。产后腹痛,首辨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一般可以痛的性质和恶露的色、质、量辨其虚实。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虚者补而充之,实者行而通之。

产后腹痛病大多是瘀和寒引起,但也有失血过多子宫失于滋养而表现隐痛空空、恶露色淡的,此当以补养法治疗。分娩时防止产后出血,产后勿食生冷,注意保暖,情志要舒畅,在产后即服3~5剂生化汤,可以减少或预防此病的发生。如果腹痛剧烈并伴有其他兼证,如发热、腹泻,或有癥瘕病史者等,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病变。

山楂泡水可以治胃痛吗

山楂对胃痛有一定疗效。

如果胃痛了要根据自己胃痛的原因选择治疗,引起胃痛的原因一般有胃病疼痛、吃多了胃痛、食物中毒引起和饮食不当。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痛、产后腹痛和恶露不尽的功效,山楂入胃经,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作用。山楂并不是对所有胃痛都有疗效,胃痛了一定要对症下药,切记不能盲目用药和胡乱使用偏方,以免病情的加重,胃痛情况较重者应当去医院就医。

相关推荐

产后腹痛的辩证论治

1、气血两虚证 主要证候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数日不止,喜按喜揉,恶露量少,色淡红,质稀无块;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仲,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代表方 肠宁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方药 当归、熟地黄、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 2、瘀滞子宫证 主要证候 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缓;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或伴胸胁胀痛;舌质紫黯,脉沉紧或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代表方 生化汤。 方药 当归、川芎、桃仁、

产后腹痛的饮食偏方有哪些

腹痛是指腹腔内由于一些原因而发生病变引起疼痛的疾病,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是一种不分年龄阶段都易患得的消化内科疾病。专家介绍,临床上,有一些孕妇在产后易出现腹痛的症状。那么对此,有没有治疗此病的饮食偏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产后腹痛的饮食偏方: 一、 桂皮红糖汤 桂皮5-10克,红糖20克,水煎温服,对产后腹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 红糖姜饮 红糖100克,鲜生姜10克,水煎服,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和产后胃部疼痛。 三、 干芹菜红糖汤 干芹菜连根茎汁100克,水煎服或加红糖和黄酒,空腹徐徐

新妈妈产后腹痛应该如何调理

一般产后腹痛的症状有疼痛经久不止,绵绵不断,或疼痛较甚,时间超过半月,甚至在整个产褥期内,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恶露不绝,或疼痛偏于一侧,或兼下腹坠胀,有的新妈妈还会有头晕耳鸣、大便干燥、面色清白、四肢不温、胸肋胀痛等现象。 如果是宫缩产生的腹痛,一般会持续3~4天,然后自然消失,不需做特殊护理,如果症状严重者可做下腹部热敷、按摩,也可应用适量的镇静止痛药物。另外,服用益母草膏、红糖水、黄酒、山楂等,也可见效。 分享一粥一糖水帮助调节产后腹痛: 生姜红糖粥 【所需材料】 老姜20克,大米80克,红糖适量

天枢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天枢主治疾病

天枢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募集,具有理气消滞,调理肠腑的功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泄泻,便秘,腹水,绕脐切痛,赤白痢疾,呕吐,食欲不振,水肿,痛经,月经不调,崩漏,白带异常,产后腹痛,疟疾等病症。

产后腹痛正常吗

产后腹痛正常吗?一般来说,流产后因怀孕而增大的子宫,要逐渐恢复正常,在恢复过程中常会有一定程度的宫缩疼痛,加上手术造成的损伤,会在最初的几天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一般不太厉害,不需特殊治疗。但是,如果疼痛严重,并伴有下坠感,以及出血持续增多等情况,则需谨慎对待,建议及时到医院复诊。 小编提醒:流产手术后要卧床休息,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不注意术后自我保健,则可导致阴道流血时间延长、腰酸腹痛、月经紊乱、闭经等现象。

柚子食谱 产后腹痛

用料:柚子皮30~60克,切碎。 做法:水煎服。

产后左下腹疼痛如何调理

产后以小腹疼痛为主症者,称“产后腹痛”。临床主要表现为新产后,下腹部疼痛,且多为阵发性疼痛,不伴有寒热等症,应与伤食腹痛和感染细菌的腹痛等相鉴别。伤食腹痛,多有饮食不规则、不洁史,痛主要在脘腹,常伴大便的异常;感染细菌之腹痛,多有全身恶寒发热之症状,恶露臭秽,其腹痛持续不减而拒按等。平时应注意保暖勿受风寒,且保持营养的充分。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临床表现为血虚和血瘀两种证型。(1)血虚型,症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便燥,舌质淡红、苔薄,脉虚细。治宜补血益

孕妇产后腹痛的原因

产后腹痛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金匮要略》,分别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血虚内寒,用枳实芍药散治气血郁滞之产后腹痛等。宋代《妇人良方大全》指出本病可因外感内伤,或瘀血壅滞而致,并称产后瘀阻腹痛为儿枕痛。明代《景岳全书》强调本病的辨证应分虚实。清代《傅青主女科》主张用生化汤加减治之。 产后腹痛可因血虚体质,或产时失血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气血虚弱,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迟滞而痛;亦可因产后起居不慎,寒邪乘虚而入,或饮食生冷,血为寒凝,或产后情怀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产后恶露排泄不畅而致。 产后腹痛的常见证型有

怎么预防产后腹痛

1、产后腹痛是产后的自然现象,因为胎儿、胎盘娩出后,空虚增大的子宫,通过逐渐缩复而恢复至妊娠前大小,子宫缩复时宫内血流暂时阻止,可出现腹痛,但这种腹痛较轻,可以忍受得了,不需治疗。如果腹痛较剧可按中医辨证治疗。 2、临产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受寒而致腹痛。 3、临产及产后要预防出血而致的产后腹痛。 4、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因素。 5、注意保暖防风,尤其要保护下腹部,忌用冷水洗浴。 6、应注意随时改变体位,适当活动。 产后腹痛可以预防,做好以上措施让你把产后腹痛抛到九霄云外。

产后腹痛怎么办

1、宫腔积血是导致流产后腹痛的原因 多发生在术后几小时内,患者腹痛难忍,如刀割样,阴道内有少量血水流出,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明显,质软,有触痛。此时需要立即行清宫术,清出宫腔内积血,并给予催产素及抗生素治疗。 2、不全流产是导致流产后腹痛的原因 人工流产手术有时有失败的情况。不全流产就是手术中未能将宫腔内的绒毛及蜕膜组织全部清除干净。术后子宫为了将剩余的胚胎组织排出宫外,而发生阵发性收缩。此时患者腹痛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并有阴道出血量增多,颜色鲜红,有大血块,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如此反复发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