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高血压如何度夏
患高血压如何度夏
1、多饮水,防脱水。
正常环境温度下,人一天约需水2300毫升,排泄水量总计也为2300毫升左右,出入水量维持平衡。然而,在夏天高温环境里人体的水分排出量可达到约3300毫升,大运动量锻炼时体内排出水分则高达约6600毫升。因此,要达到体内的水平衡,就要根据排泄量调整饮水量。饮用白开水或含盐不超过l%的低盐水能有效补充水分。当然也可通过吃水果、蔬菜来补充。应注意的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应该养成口渴前就饮水的习惯,经常少量多次饮水,而不是一次大量饮水。运动前后称体重,每丢失体重0.5千克,就要补充2~3杯水。尿色深时多饮水,睡眠时也会丢失水分,睡前醒后饮用一杯水。
2、老年人不可过度降压。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因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
3、坚持监测血压。
牢记夏季高血压降中多变的规律,不要放松对血压的监测观察。如能经常自测血压最好,不能自测者也应每3~5天去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l周。如果发现随气温骤变,血压波动明显时,间隔时间就要缩短些。如果发现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措施。
4、根据血压调整药量。
一般来说,血压没有过分降低,仍要继续维持剂量服药。一些人夏天血压明显偏低,这时仍服用冬天的剂量容易使血压降得太低,于是就容易出现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导致脑梗死或心绞痛发作。因此,在炎热的夏季,高血压患者要经常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然后把这些记录及时告诉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监测的结果来调整用药剂量。但是患者绝不可以自己随意改变用药。
5、生活疗法不可放松。
如果你已经养成了防治高血压的良好生活习惯,千万不要因为夏季血压有所下降而废弃。你应坚持科学地安排每天的24小时生活,消除危险因素,保持良好保健习惯。诸如:早晨缓慢起床,洗漱后饮白开水一杯,适当晨练,耐心排便,饮食清淡低盐,三餐八分饱,控制体重,睡前烫脚或泡温水澡。
6、注意降温避暑。
夏季血压波动主要是因为炎热造成的,所以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对策就是避暑降温。可以采取制冷造凉、避暑纳凉、散热降温等措施。现在制冷办法很多,高血压患者应会科学使用空调,室温不要调得过低,保持在27~28℃就好,要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其中,最值得提倡的是浴水散热——游泳。游泳不仅可带走体内过多的热量,有降温除暑之效,还可消耗过剩的营养,降低血脂、血糖,减少脂肪储存,有强身健体之功。
哪些人容易患原发性高血压
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会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的人。
食盐摄取过多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高钠摄入会使高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以帮助降压。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食用饱和脂肪酸(动物油)的人比食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高。
长期饮酒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会较高。
从事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或者受到噪声刺激的人也容易患高血压。
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几率也会增高。
患高血压的原因
1、高盐饮食:
有些人喜欢吃特别咸的食物,人体每天可摄取的食盐是有一定量的,多了对人体的血压有影响。中国人的饮食往往偏咸,每天摄盐量达到8-20克。而且据观察,中国人饮食中盐对人体的作用比西方人强,这可能与中国人饮食中相对缺少钾、钙、优质蛋白质等对血压有保护作用的成分有关。所以专家建议成人每天摄盐不宜超过5克。
2、超重肥胖:
很容易会发现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一大诱因,这些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胖子随之明显增多,这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来说并不是好现象,而且加重了高血压疾病给人们带来的负担。
3、吸烟嗜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小动脉收缩,容易导致高血压。现在认为嗜酒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专家主张人们可以喝点红葡萄酒,因为红葡萄皮中的白黎芦醇有益于心血管。但嗜酒,尤其是经常饮白酒,量又较大(酒精量>15克/天)肯定是有害的。
4、有高血压家族史:
迄今为止的医学研究认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可能有某些遗传特点,但这些遗传因素关键还是要通过环境因素才起作用,因此,高血压只能说是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家族中有多人发病,往往是因为一个家族具有相同的生活方式的缘故。
走路少易患高血压
上天造人真的很神奇,而且人的各个器官都要发挥其作用,人们千万不要自己废掉这些器官的功能,人长了两条腿,就是用来走路的,只有走路,人才会更健康,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因为各种原因坐在轮椅上的人,会发现长时间无法走路,整个腿部的肌肉是萎缩的,因为,不走路,腿就失去的存在的意义,就会让它变得越来越萎缩。
可是现在的人基本上已经到了汽车普及的时代了,每家一辆车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问题是有车是好事,开车也很方便,但是,却有一点不好,那就是走路的更少了,汽车成为代步的工具,有些人有了车,甚至一步路都不想走,买个酱油很近的地方也要开车去,对车已经成为一种依赖。
其实,这些人在自己废掉自己腿的功能,很多研究都表明,经常走路的人比不走路的人更健康,因为身体的代谢是要平衡的,每天摄入的热量和能量都是要进行消耗的,如果摄入的热量和能量过多,却消耗不掉,那一定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现在的人生活的水平都比较高,想吃什么都有,大鱼大肉难免都会摄入过多,那又不运动甚至路都不走,那这些过剩的热量就无法消耗,就会造成高血脂、高血压。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科学家在不断的进行研究,近日,日本的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现,在日本的某一地区的居民他们步行机会比较少,结果发现它们高血压患者所占人口比例就大。结论是:这种致使走路次数少的生活环境有可能会使到居民患高血压的概率上升。
为了进一步探究致使人们患高血压的众多原因,研究人员分析了日本厚生劳动省国民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厚生劳动省对一些研究者瞩目的地区进行了高血压患者比例、盐分及蔬菜的摄取量、走路步数、吸烟率的调查。最后通过数据分析,科学家发现走路步数少与患高血压比例有很大的关系。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对影响步数的原因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地区的人们,要么就是又私家车,要么就是离公交车站很近,不用走太远就可以乘车,加上他们平时自主走路的时间也相对少,因此,患高血压的比例就高。
因此,现代化的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困扰,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一面,关键是我们要合理的运用,把握好这个度,如果过度依赖汽车,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谁最容易患高血压
据中国高血压联盟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上海、沈阳和广州等地的18家医院在对35岁以上人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1999年与1991年相比,高血压的发病率已高出了28个百分点。根据近年来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患高血压的人群在逐渐扩大,医学专家说,现在这种病已不仅仅是老年人、肥胖者和有不良生活习惯者的专利,长期精神紧张的中青年人患高血压病的也越来越多,高血压被人们视为“无声的杀手”。
专家指出,当患者通过检查,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的时候,就已经血压升高,超出正常值了,或者正常偏高了,可能在本人并不知道的情况下,它没有任何症状,但它已经在身体里,已经危害着一些重要的器官,比如:心脏,脑子,肾脏等等。
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精神长期紧张是年轻患者患病的重要原因。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精神长期得不到松弛,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影响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使心脏收缩加强,血输出量增多,导致血压升高。由此看来,即使是年轻人和体型较瘦的人也万万不可忽视自己的血压。另外,针对那些偏爱美食的人来讲,也应当适当控制一下自己的胃口。
体内脂肪的堆积,使身体不断发胖,导致体重超标,医生强调,超重与高血压病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说,由此看来,对于胖人来讲控制体重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应当合理地安排饮食结构,多吃深绿色的叶菜及红黄颜色的蔬菜水果,每日达到400克——500克;瘦肉每天不超过100克,增加豆类和杂粮,提倡每天坚持喝奶。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加强体育运动,做到心理平衡,定期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避免或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高血压是遗传性疾病吗
这种遗传性缺陷可能就是对应激的血管反应性收缩。高血压病异常遗传特性亦可能是多基因的,并对高血压的基因多肽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①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百分之十,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到二十八,而双亲均为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百分之四十五到五十五。远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
②挛生子女一方患高血压,另一方也易患高血压。
③高血压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养子女生活环境虽一样,但亲生子女较易患高血压病。
④高血压产妇的新生儿血压要比正常血压者为高。
⑤在同一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血压分布及高血压患病率不同。
⑥ 动物实验研究已成功建立了遗传性高血压鼠株,繁殖几代后几乎百分之百发生高血压。
⑦一些基因型与高血压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⑧嗜盐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也与遗传有关。
⑨肥胖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也与遗传有关。
哪些人更容易患原发性高血压
(1)父母患有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
(2)食盐摄入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压。高钙和高钾饮食则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3)食用饱和脂肪酸的人比食用不饱和脂肪酸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
(4)长期喝酒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也会大增。
(5)从事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长期精神紧张或者受噪音影响的人也更容易患高血压。
(6)吸烟、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也较普通人高。
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1)嗜好吸烟的居多
吸咽是高血压、冠心病最显著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精神紧张和A型性格吸烟者,心血管意外事件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4倍。
(2)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的居多
脾气暴躁,办事总爱瞻前顾后、反复思虑又难以下定决心以及过于焦虑、从事脑力劳动和精神高度紧张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压。此类人群如患高血压,药物治疗疗效往往欠佳。
(3)饮食喜盐过咸的居多
北方人易患高血压,其原因之一,与饮食过咸有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吃得过咸会导致机体钠盐过多,血管阻力增加,心血管负担加大,促使血压升高。
(4)长期过量饮酒的居多
近年来证实,长期大量饮酒,尤其贪杯易醉者,常常合并高血压、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
(5)血糖血脂升高的居多
糖尿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机会比正常人高30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则患脑中风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4倍;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正比。
(6)超重和肥胖的居多
肥胖不但可以引起高血压,而且也易导致冠心病、胆囊炎、关节炎等诸多全身性疾病。肥胖者多数嗜睡、胃口好,易形成恶性循环。减轻体重的有效方法是有规律地参加运动,适当控制饮食。
(7)生活懒散少运动的居多
晚间不睡,早晨不起或通宵达旦无节制娱乐的人,易患高血压。
(8)中老年人发病的居多
人到中老年易患高血压,其中45%父母有高血压病史;父母无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机率为3%。老年人群中60%以上患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病,其中由高血压引起的相关性心血管病占绝大多数。全国每年有150万人因高血压引起脑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