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人眼中的世界 什么是色盲
色盲人眼中的世界 什么是色盲
根据三原色学说,红绿蓝三种颜色不同的比例搭配可调成任何色彩。色盲患者则是缺少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光敏色素,从而导致看到的颜色和我们不一样。
传男不传女的遗传病 色盲
色盲是一种遗传病,可由父母遗传给子女。其遗传方式之一是:如果母亲是色盲,而父亲正常,那么其所生的女儿可携带色盲基因而不表现为色盲,儿子则会是色盲。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遗传,是在人体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两条性染色体决定生男还是生女。生男为XY,生女为XX。像红绿色盲此类伴有性遗传疾病者,其致病基因一般位于X性染色体上。由女性遗传而男性发病。
红绿色盲的临床表现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2、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他是位红色盲患者,误红色为灰色。早年还有过报道,一红色盲患者当了火车司机,因看错了信号而造成火车相撞。
色盲能不能考驾照呀
国现行的驾驶员管理办法自1996年实施至今,一直禁止赤绿色盲的人考取机动车驾驶证。对这一规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表示质疑,究竟色盲的人是不是应该被终生剥夺了驾驶机动车的权利呢?就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1)社会普遍对“色盲”一词的理解是错误的,其中包括法规制定者本身。 “色盲”这个词语表述上有问题。看不到任何外界景物为之“盲”,因此社会上大部分人将色盲理解成看不到外界任何颜色,认为色盲眼里的世界就等同于看黑白电视机或者黑白照片。但事实上,色盲并不等于什么颜色都看不到。现代医学证实所谓的“色盲”实际上神经细胞感觉不到特定波长的光波,造成对某一种颜色的感觉与正常人有差异,“色盲”人眼中的世界仍然是彩色的。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抛弃“色盲”一词,而采用“色觉异常”代替之。我国现行高考体检标准已经不采用“色盲”称谓,而采用“色觉异常”,这体现了科学原则。一直以来驾驶员法规的制定者,受到传统错误“色盲”这个概念的制约,难以避免体检标准制定的不合理性。
(2)现行的驾驶员对色盲检查的体检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现在检查色盲办法通常是采用色盲检查图(如愈自萍色盲本)进行,用色盲检查图来检查色盲,对于辨色力要求较高的行业(例如化工、印刷、生物、军事等)色觉检查是可行的,但对于分辨红绿灯能力用到色盲检查图根本没有必要,因为红绿灯只要求对高对比度单一色调的辨别能力,而色盲检查图是要求能辨别在不同亮度下各种不同色调的辨别能力,两者在要求的辨色力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分辨不到色盲检查图并不等于分辨不到红绿单色光。
红绿色盲,为什么是传男不传女
说色盲是“传男不传女”的遗传病,并不代表所有的色盲都是男的,而是男性色盲的几率会更大。色盲的遗传规律:
1、如果父亲色盲,母亲正常,那么他们所生的男孩正常,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2、如果父亲正常,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为基因携带者。如果仅一男一女则可能都正常,也可能男色盲,女为基因携带者。
3、如果父亲正常,母亲色盲,所生男孩全部色盲,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4、如果父亲色盲,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的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是基因携带者。
5、如果父亲、母亲都色盲,所生子女全部色盲。
从上述5种遗传规律来看,女孩只有在父母均为色盲,或者父亲色盲、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时,才可能是色盲;而男孩成为色盲的几率很大,除非父母都不是色盲,甚至不是基因携带者,男孩才可能不是色盲。
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么 绿色盲眼中的世界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红绿色盲的成因是什么
红绿色盲的成因不能分辨红和绿这两种颜色,为一种先天性的色觉障碍病。
红绿色盲的成因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通常用Xb表示,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相应的同源区段而没有控制色盲的基因。
红绿色盲的成因如果一个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一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觉都正常;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如果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都不是色盲,但有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的色盲症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
如果一个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一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有1/2为红绿色盲,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
如果一个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都是红绿色盲;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通过对以上四种婚配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个女儿,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色盲色弱者眼中世界什么样
1792年的圣诞节,26岁的英国学者约翰·道尔顿买了一双适合老年人穿的棕灰色袜子,送给妈妈作为圣诞礼物。谁知母亲接过袜子, 打开包装一看, 竟然笑着说:我这么大年纪啦,怎么能穿樱桃红色的袜子呢?” 道尔顿争辩说:这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嘛!后来他请了许多人帮忙识别,绝大多数人都说这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不解,为什么自己看上去是棕灰色的而别人看到的却是樱桃红色的呢?最后他经过两年多大量搜集实例, 并对许多人的辨色能力进行了细致的鉴别比较, 终于弄清了色盲症这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于1794年发表了《视觉之异常》的论文,为医学诊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色盲者在黑夜眼睛更明亮
色盲色弱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全色盲、蓝黄色盲(色弱)、红绿色盲(色弱)。
然而,上帝总是公平的,色盲色弱患者的眼中虽然缺失了一些色彩,却也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看到了另一个我们所看不到的奇妙世界。
全色盲患者看七彩世界,就像我们看黑白照片一样,充满了细腻的明暗层次。由于他们观察物体不是通过色彩,而是通过敏锐的明暗差异,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特殊情况下被应征入伍,因为他们更擅长在树林里找出穿着伪装色的敌人。
在西太平洋上的平格拉普(Pingelap)小岛,由于近亲结婚,岛上全色盲的发病率特别高。然而岛上的全色盲们是夜间捕鱼的高手,他们在黑夜中拥有比正常人更明亮的眼睛。岛上最精通织毯艺术的也是一位色盲妇女,她织出的毯子在黑暗中美轮美奂,但一旦拿到阳光下,正常人却再也分辨不出这些图案。他们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是正常人从未体验过的。
色盲患者的孩子不一定是色盲
在我们的视网膜里,有两种感光细胞帮助我们看到东西: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敏感性高,主要负责夜间视物,但不能辨别颜色。视锥细胞承担着我们的中心视力及辨色能力。它分为三类细胞,分别识别红、绿、蓝三原色。三原色就像一个调色盘,组合成我们所能看到的13000种不同的颜色。
如果先天带有色盲(色弱)基因,或后天因外伤、疾病引起的损伤,致使视锥细胞功能丧失,或有所降低,则称之为色盲或色弱。
色盲患者的孩子是不是一定是色盲?答案是不一定。而且每种色盲的遗传方式都是不同的。
全色盲:全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的发病率没有差异。只有父母都携带色盲基因,且后代必须同时从父母双方继承两条全色盲基因,他才会成为全色盲。全色盲的父母通常都是色觉正常的隐性基因携带者。
蓝黄色盲(色弱):蓝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蓝色盲患者的父母至少有一人肯定也是蓝色盲,但他的后代也有可能不携带此基因而完全正常。
红绿色盲(色弱):作为最常见的色盲人群,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通常是女性携带,男性发病。所以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得多。
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色盲。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通常的体检也主要是针对红绿色盲的筛查。下面几幅图摘自俞自萍的第五版《色盲检查图》。
全色盲患者出门要随身带墨镜
全色盲患者由于只有视杆细胞工作,而视杆细胞对光线特别敏感,因此暴露在强光下会瞬间暂时性失明,因此出门随身携带一副墨镜是十分必要的。
饮食均衡,避免偏食,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定期眼科体检,是避免后天继发性色盲的主要方法。
色盲患者怀孕期间也可以在产前通过羊水作基因检测,以确定后代是否携带色盲基因及是否患病。而对于正常人群来说,避免近亲结婚是减少色盲后代出生率的最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色盲矫正眼镜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无论是哪一种矫正镜,都应该去正规眼镜店选购,因为色盲的种类不同,程度不同,所需要的镜片种类也不同。它需要检测色盲类型,测定光谱曲线,进行个体化调试。如果同时有近视或远视,还需要在色盲镜的基础上加入近视镜片或远视镜片才能收到比较好的视觉效果。但是无论是配戴哪一种矫正镜,都只能起到辅助弥补的作用,并不能治疗色盲色弱。
小儿色盲的病因会是什么
色盲是属于显性遗传,而且是一种伴性遗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没有带遗传因子的女性与色盲男性结婚,所生的子女男女皆不是色盲。但其女儿会但有色盲遗传因子。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下的子女,儿子全是色盲,女儿则全带有色盲遗传因子。色盲男性与色盲女性结婚,子女全是色盲。
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因而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一个正常女性如与一个色盲男性婚配,父亲的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传给他们的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女儿再把父亲传来的色盲基因传给她的儿子,这种现象称为交叉遗传。因而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有红敏色素、蓝;蓝敏色素和绿敏色素,也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但视蛋白的结构与视杆细胞的不同。如缺少感红光(或绿光)的视锥细胞,则不能分辨红(或绿)色,为红(或绿)色盲。
色盲有几种 全色盲
全色盲属于完全性的视锥细胞功能障碍,患者喜欢昏暗的环境,表现为畏光,在患者的眼里七彩的世界全是一篇灰暗,如同黑白电视一样。除此之外,患者还会表现出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盲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么 色盲的分类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如果缺少红敏色素缺失者为红色盲,绿敏色素缺失者为绿色盲,蓝敏色素缺失者为蓝色盲,如果缺失两种光敏色素则叫全色盲。
色盲会遗传吗 色盲遗传规律
1、男正常,女性携带者:正常男性和女性携带者结婚,他们的女儿有1/2的可能性正常,1/2的可能性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儿子则有1/2的可能性正常,1/2的可能性为色盲。
2、男正常,女色盲:女性色盲和正常男性结婚,儿子都是色盲;女儿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3、男色盲,女正常:男性色盲和正常女子结婚,儿子都正常;女儿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4、男色盲,女色盲。后代无论男女都是色盲。
5、男色盲,女携带者:男性色盲和女性携带者结婚,儿子有1/2的可能性正常,1/2的可能性为色盲;女儿有1/2的可能性为色盲,1/2的可能性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色盲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2、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他是位红色盲患者,误红色为灰色。早年还有过报道,一红色盲患者当了火车司机,因看错了信号而造成火车相撞。
3、绿色盲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一美术训练班上有位画画得很好的小朋友,总是把太阳绘成绿色,树冠、草地绘成棕色,原来他是绿色盲患者。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患者较常见。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4、蓝黄色盲
又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较少见。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色盲的症状,希望通过以上的阅读能帮助您进一步的了解色盲,发现有色盲症状的时候应该及时的予以治疗。最后祝愿所有人身体健康,永远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