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胸腔引流装置是什么

胸腔引流装置是什么

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由引流管、连接管、引流瓶等组成。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应无菌。

注册号 苏药管械(试)字2002第2040279号

产品名称 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标准 Q/320500WJ07-2001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由引流管、连接管、引流瓶等组成。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应无菌。

产品适用范围 供胸腔引流用。[1]

注册号 苏药管械(准)字2004第2660259号

产品名称 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标准 YZB/苏0108-2004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由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瓶组成,引流管由导管和接头组成。引流管按管径不同分五个规格。胸腔引流装置应无菌

产品适用范围 供胸腔引流用

规格型号 F24、F28、F30、F34、F38

注册号 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2662899号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胸腔引流装置由储液器、软质聚氯乙烯材料的引流管、聚乙烯材料的引流管接头、硅橡胶材料的穿刺式补液口和硬质聚氯乙烯材料的移液漏斗组成。其中,储液器由K树脂材料的主体,聚乙烯材料的悬挂装置、调压旋钮、接口封盖,硅橡胶材料的手动负压释放阀和聚苯乙烯材料的底座组成。

产品适用范围 该产品适用于引流胸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注册代理 北京世纪医桥咨询有限公司

售后服务机构 上海苏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产国(中文) 美国

产品名称(中文) 胸腔引流装置

产品名称(英文) ChestDrainageReservoirs

规格型号 NC3311、NC5512

产品标准 进口产品注册标准YZB/ISR2890-2011《胸腔引流装置》

肺癌手术常见症状 术后出血

由于胸部切口较大,胸腔内黏连,大量的毛细血管充血,再加上手术位置接近心脏及大血管和胸腔负压均可造成术后胸腔内渗血较多。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速等休克症状,同时胸腔引流量增多,色深或鲜红。

胎儿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一) 手术治疗

对进行性脑积水病儿,均需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效果较好;晚期大脑皮质已有萎缩及严重功能障碍者,手术效果较差。手术种类繁多,有减少CSF形成的手术;CSF颅内、外分流术;脑室系统梗阻远近端的旁路手术和解除梗阻病因的手术等。应据脑积水的原因、梗阻性质和部位,选择较为合理的手术。对于非交通性脑积水,原则上应明确病因,尽可能地解除梗阻;如为交通性脑积水,可行分流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脑室心房分流术(V-AS)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当脑积水伴有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不交通的蛛网膜囊肿时,应同时作脑室和囊肿分流术;同理,当Dandy-Walker畸形并存导水管狭窄时,应同时作脑室和Dandy-Walker囊肿分流术。

V-AS和V-PS均需13型贮液囊和CSF分流装置。常用的分流装置有国产NJS-4型分流管、Pudenz-Heyer管和Holter-Spitz管。每种分流装置均有一特制的阀门,使液体单向流动,并能保持脑压于正常范围。V-AS与V-PS的近期效果相似。就术后并发症而言,V-AS主要有感染,且多为顽固性败血症和脑膜炎,若发生分流管阻塞,多在脑室端。而V-PS的主要并发症为分流管阻塞,多发生在腹腔端,若发生感染,多为腹腔感染。故多数文献认为V-PS优于V-AS。但George等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分流术后感染与手术方式无明显关系,而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有关,V-AS术后的顽固性败血症,可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和勿将心脏端管插入过深而得以防止;而且V-AS的远期效果较V-PS为好。故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V-AS优于V-PS。不过,在右心衰竭、近期开颅手术或气脑检查后颅内气体尚未完全吸收者,禁作V-AS。已作V-AS的病例不能再作脑气体造影。

(二)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病例,或作为分流术的术前准备,以改善病儿的状况,赢得手术时机。包括中西药利尿剂、脱水剂等。对于继发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积水,还可行多次腰穿治疗。

(三)分流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感染 分流术后总感染率为2.7~22%,小于1岁婴儿的感染率最高。有其他先天性异常的病儿,感染率也较高。分流装置的外部感染,可引起切口部位或分流管通过的皮下部位感染;若分流装置的内面感染,可产生脑室炎、菌血症(在V-AS)和腹膜炎(在V-PS)。有时分流装置功能障碍(见下)为感染的唯一表现。少数感染病例毫无症状,仅在作分流矫正术时,作常规培养,方得以明确。

分流术后一旦明确感染,就应将分流装置去除或更换新的分流装置,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作脑室内和静脉注射,对于去除分流装置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应作脑室外引流。

2.分流装置的功能障碍 最初都不明显,仅在多次CT扫描复查时发现有进行性脑室扩大。进而表现为前囟的持久隆起,头围增长过度;在较大儿童,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处理时,应先判断分流梗阻的具体部位,再酌情作分流矫正术或更换分流术式。判断方法如下:当穿刺贮液囊抽不出CSF或当压瘪阀门后不能再充盈时,表明管的脑室端不通,常为脉络丛或血凝块堵塞所致;若难于压瘪阀门,需虑及阀门本身或远端分流管梗阻,常为血凝块(V-AS时)、大网膜或纤维素块(V-PS时)阻塞所致;若分流装置经过的皮下通道积液时,提示腹腔管端有粘连或假囊肿形成,或因儿童生长,使远端管脱出腹腔。

3.颅内血肿 此类并发症通常见于3岁以上头围大,有显著脑室扩张的患儿,是引流太快的结果。并发硬脑膜下血肿者0.4%,硬脑膜外血肿者罕见。如能在术中少释放CSF,并选用高压的阀门(0.93~1.23kPa),可减少和防止此并发症。

4.分流术后颅缝早闭 少数脑室显著扩张的大头婴儿,如用低压或中等压力阀门作脑室分流术后,会发生颅骨重叠,导致颅缝早闭。选用高压阀门(0.93~1.23kPa),可防止这一并发症。

针对这种胎儿脑积水,人的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没健康的身体,不但影响了你的健康,说不定还影响了你的生育能力哦,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心包积液的治疗

内科治疗

对于治疗方案缺乏统一的意见,大多取决于治疗者的个人经验。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

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病人、高龄病人;但术后心包积液的复发率较高。为减低复发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围。

2、经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本方法引流完全,复发率低。由于切除了较多心包,减少了产生心包积液和产生心包缩窄的根源,因此手术效果确切可靠。但手术损伤较大,可能出现肺部及切口并发症。

3、使用胸腔镜(VATS)的心包切除、胸腔引流。可在较大的范围切除心包,损伤甚小,引流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但麻醉较复杂。

目前认为,上述几种心包切除的范围有明显区别。但在手术的近期效果上未发现有明显区别。如果综合考虑到手术的效果和损伤则胸腔镜手术优于剑突下引流。

总之,对于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病人的整体状况和医师的判断为准。

胸腔积水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胸腔积液的心理护理

尽量满足胸腔积液患者的需求,术中与胸腔积液患者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的胸腔积液患者,予以讲解,并鼓励患者手术顺利、配合很好。指导胸腔积液患者运用正确的呼吸训练和全身肌肉收缩放松训练缓解不适。

二、胸腔积液的一般护理

环境舒适,宽敞、明亮、光线充足,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使胸腔积液患者感到轻松。

三、胸腔引流管护理

全麻清醒后血压、脉搏、呼吸平稳6h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和记录引流量、色。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后引流量通常较多,引流液多者,经胸引管注入顺铂100mg夹管12~24h,必要时重复。待胸水消退,每天少于100ml后拔除引流管。[1]崔英杰等对用滑石粉作胸膜固定术后胸腔引流管的处理是:术后第1天夹管,第2天开始引流。[2]我科初期有5例只行水封瓶引流,但引流时间在72~120h(平均86h)。以后采用负压(-0。78~-0。98kPa)持续吸引,引流时间为48~96h(平均76h),引流时间明显缩短。我们认为,术后负压胸腔引流,能更完全将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尽快使肺膨胀,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紧密相贴,有利于粘连形成,缩短引流时间。

纵隔肿瘤的手术前后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按心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注意有无食管和气管压迫症状,如有气管移位或气管压迫征者,需备好氧气,气管切开用具和吸痰器等。

3、如有上腔静脉压迫征者,不宜在上肢作静脉滴注。

(二)术后护理

1、按一般胸外术后护理常规和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病情稳定后给予半卧位。

3、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勿过饱。

4、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吸氧。

5、有纵隔引流者连接胸腔引流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护理。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必要时可用负压吸引以利引流。

6、作正中切口者,应注意引流通畅,以及有无血肿压迫引起的呼吸困难和颈静脉怒张。

7、鼓励病人尽早活动,预防并发症。

新生儿肺炎怎么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当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肝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时,提示合并心力衰竭,应给予吸氧、控制补液量和速度、使用强心药等。当患儿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加重时,可能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作好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配合医生穿刺,做好胸腔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引流装置的分类

1, 引流袋引流:适用于吸管引流,多用于引流胸腔积液。引流管直接接到一密封地所料引流袋。因没有水封瓶

不能产生负压,因此,不适用肺内仍有漏气的病例 。

2, 水封瓶引流:适用于大部分病例,可排出胸内积气、积液、积血及脓液。

3,水封瓶负压吸引引流:因能加大胸内负压,故适用于胸内肺膨胀不良残腔较大的病例。

脊髓空洞症如何手术治疗

1.后颅窝和上颈椎减压术 分离两侧小脑扁桃体,解除正中孔闭塞,在延髓门部可发现脊馈中央管上口未闭,取一肌肉小球或丝线团将其阻塞。适用ch咖i型畸形并有延髓症状者,病程早期,疗效明显。

2.脊髓空洞腹腔分流术 此方法类似于脑室腹腔分流术,不同之处在于脊朗空洞内所含脑脊液较少,脑脊液流经椎管外分流管的流量也较脑室腹腔分流大为减少,为了维持足够的脑脊液流量,通常选用低压分流装置。脊销切开置管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将分流管置入脊髓空洞内之后,分流管自原硬脊膜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穿出硬脊膜,经椎旁肌照膜下和皮下隧道将分流管引至腹部切口处,送入腹腔内。这一手术的好处在于分流管被蛛网膜粘连阻塞的危险大为减少。即使远端分流管阻塞,也只需开腹而不需打开椎管来矫正分流管。

3.终室切开术 脊髓空洞症患者中央管扩张,回锥可低至腰3水平,因此在扩张的中央管的最低点行引流,可使病人症状得到缓解,即在腰1、2、3处椎板切除,在距圆锥1.5—2cm处切断终丝,然后追寻向上钳夹切除,终室切除后要确定脑督液从中央管流出。

4.脊髓空洞切开及空洞蛛网膜下腔引流 即利用鼠edm脑室分流装置中脑室直管插人2—3cm,打通空洞隔膜,固定导管,将囊液引流至蛛网膜下腔。适用于交通型及创伤性脊髓空洞症.最近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5.带蒂大网膜脊髓移位 置入空洞,可改善紊乱的脊髓血液循环,吸收液体,且有引流作用。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1、气胸最大的危害是张力性气胸,压迫纵隔,造成循环呼吸障碍导致死亡。

2、自发性气胸多见于肺大泡破裂,少部分由于原发病变侵破胸膜。治疗原则就是先行胸腔插管,胸腔闭式引流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再根据情况手术或保守治疗。

3、气胸破损较大时,穿刺管过细,不能及时排除胸内气体,甚至睡眠时关闭引流,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危险。

4、标准气胸插管治疗,是通过闭式引流戳卡,置入外径8mm,内径5mm左右的一次性胸腔引流管,连接水封瓶,见到气体排出后固定。

5、术后透视,必要时调整引流管位置。对于初发气胸多可当时复张。

6、术后无气体排除,无明显残腔、积液7天后,可夹闭引流管24小时,无复发,可拔管。复发或术后持续排气2-3天,伴感染征兆,应选择手术治疗。

肋骨骨折并发症的治疗

(一)气胸

气胸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1.轻度闭合性气胸,游离气体较少,肺压缩不超过30%,可不做特殊处理,让病人卧床休息,胸腔内的空气将会自行吸收。如果进入的气体较多,肺压缩超过30%,为了减轻气体对肺和纵隔的压迫,避免肺萎缩,可自第二肋间隙锁骨中线处行胸腔穿刺抽出积气即可。如反复抽吸不尽胸腔内的气体,则说明仍在继续漏气,应行胸腔引流术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开放性气胸胸腔与外界沟通,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腔,伤侧肺被压缩,纵隔移向健侧,健肺亦不能完全扩张,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大,病人有显著的呼吸困难、发绀甚至休克。急救处理时,应迅速用油纱加厚层消毒敷料密封伤口,而后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吸出胸腔内气体,待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好转,休克纠正后,在气管内正压麻醉下行清创术,并缝合伤口,将开放性气胸转化为闭合性气胸。如有气管、支气管与食管的损伤和破裂,应手术缝合。肺部裂伤多不需手术缝合而自愈。如开放性损伤已超过12小时,或伤口污染严重,清创后只缝合肌层而敞开皮肤与皮下,延期缝合,同时作胸腔引流,以后按闭合性气胸处理。

3.张力性气胸常见于肺或支气管裂伤及与胸腔相通的活瓣状胸壁伤,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腔的量大于呼气时由胸腔排出的量,或伤口有活塞作用,吸气时活塞开放,空气进入胸腔,呼气时活塞关闭,空气不能排出,而使伤侧胸腔内压力愈来愈高,对肺的压迫和对纵隔的推移愈来愈大,造成患者严重缺氧、呼吸困难、发绀和休克。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可在患者第二肋间锁中线处插一针头排气,暂时降低胸腔内的压力。在针尾可用橡皮指套做一简易的阀门,使空气只出不进。如肺的裂口较小,经抽气与安置引流后,呼吸功能可维持者,一般多能自愈。如果肺的裂口较大,或因同时存在气管或支气管破裂,胸腔经抽气后压力依然不断增大,并引起广泛的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者,应紧急做胸腔引流与手术探查,缝合裂伤及其他相应处理。

(二)血胸

骨折片刺破血管,大量的血液流人胸腔内即造成血胸。

1.血胸形成后,出血停止者,称为非进行性血胸。多见于肺损伤只需将胸膜腔内的积血抽出,使肺舒张即可,抽液一般在受伤后24小时内进行,每天一次,抽吸时不宜过快,一次不宜过多,以免纵隔移动过多。如积血多,可分几次抽吸,每次抽吸后应注入青霉素20万U,并予适量的输血。若抽吸困难,可行胸腔引流术。

2.血胸形成后,破裂的血管继续出血,症状逐渐加重者,称为进行性血胸。多见于心脏与大血管(包括主动脉及其分支、腔静脉、肺动静脉)损伤、胸壁血管(包括胸廓内动、静脉和肋间动、静脉)损伤,此类患者,必须在立即输血输液纠正休克的同时,剖胸探查,寻找并结扎出血处,如果裂口在心脏或大血管,更需紧急缝合裂口,术后应安置胸腔引流管作闭式引流。

3.血胸形成后未及时处理,血液凝固不能抽出者,称为凝固性血胸。小量的凝血可自行吸收,若凝血较多,胸腔内阴影超过下三分之一的肺叶时,应行开胸术,清除血块,安置闭式引流。

4.机化性血胸可用手术剥除胸膜外纤维板,使肺再次扩张恢复呼吸功能。

(三)心脏损伤

心包积血经穿刺抽血、补液与止血药的运用,如果心脏受压现象减轻或消失,并且不再反复,病员卧床休息后,多能自行愈合。若抽液后心脏压迫现象再度出现,症状继续加重者,说明有进行性出血,应立即准备剖胸手术,缝扎出血点。其他心脏损伤与主动脉及冠状动脉损伤,亦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处理,抢救生命。

(四)肝损伤

轻度裂伤,不必手术治疗,一般多能自行愈合,较大的损伤经抗休克及输血后,病情继续加重者即应剖腹探查,对症处理。

(五)脾损伤

脾破裂病员,在输血输液和抗休克的同时,应立即进行剖腹手术,对症处理。

(六)肾损伤

肾脏挫伤及肾部分/裂伤,往往通过输血、止痛、适当休息后,一般多可自行愈合,不需手术治疗。如果大量输血后而失血症状继续加重,则说明出血未止,即行剖腹手术处理。

肺脓肿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密切观察病人咳嗽、咳痰、胸痛的性质,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静置后是否分层,是否咯血。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min,同时注意保暖。

3、保持病室清洁,维持室温在18-22℃,湿度在50%-70%.

4、根据病变部位,指导病人采取不同的体位引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日2-3次,每次15-30min,餐前1h进行。对年老体弱者慎用。

5、给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排痰,具体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2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6、遵医嘱给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以保持排痰通畅。

7、嘱病人多饮水,1500-2000ml/d,吸烟者劝其戒烟。

8、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必要时吸痰。

9、病情允许者,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促进排痰。

10、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11、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12、需胸腔穿刺抽脓时,应备好闭式引流装置,术中观察病人反应,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记录每日引流量。

肺大泡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

肺大泡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肺大泡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如下所示:

1、生命体征的观察全麻未醒的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缺氧征象,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同时给予双鼻导管吸氧。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体温在38℃以上的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清醒后半卧位,并详细记录出入量及病情变化。

2、胸腔引流管及出血的观察观察、记录胸腔引流液性质及引流量,保持引流管通畅,每30-60MIN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水封瓶水柱的波动情况,防止其堵塞、折叠和扭曲,对引流液大于100ML/H者要警惕是否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如水封瓶水柱波动不明显,患侧呼吸音低时要及时与主管医师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如双肺呼吸音基本对称,引流液小于50ML/D或24-48H咳嗽时水封瓶水柱有无气体逸出,胸片提示肺膨胀良好的可以拔除引流管,拔管后24H还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变化、呼吸音、气管是否居中、有无皮下气肿等,必要时复查胸片。

3、呼吸道的护理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术后6H内在充分止痛的基础上,每2小时协助患者坐起叩背排痰一次,给予雾化吸入每日4次,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次日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如吹气球、吹瓶等呼吸锻炼。

4、切口的护理胸腔镜术患者一般在胸壁上切开直径为0.5-1.0CM的小切口,故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较少见,但患者出汗多,衣被潮湿,容易感染。因此术后第二天采取切口暴露的方法,每日对切口进行消毒1-2次,这样既保持切口干燥,又有利于对切口的观察。

肺大泡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呢?肺大泡的患者到底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护理,还得看患者的身体素质,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好的话,那么患者在手术之后疾病恢复还是比较快的,但是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不好的话,那么肺大泡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想要康复,需要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相关推荐

自发性气胸的保健护理方法

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 3.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 护理措施 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遵医嘱给止咳剂。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排便措施。 3.胸痛剧烈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4.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5.给予高蛋白,适量粗纤维饮食

少量心包积液应怎么去除

一般来讲,临床上人们身上有心包积液出现的状况属于比较严重的,因此,在面对心包积液存在的时候,患者要尽快进行处理的,而在通常情况下,心包积液的量并不固定的,那么,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少量心包积液存在应该怎么去除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内科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主要的治疗手段。 2.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

贲门癌晚期的五大常见并发症

1、乳糜胸 正常人在食管中、下段位置附近有引流淋巴液的胸导管伴行,手术中在分离食管时有将它损伤的可能,如果贲门癌向周围组织外侵严重,则手术中发生胸导管损伤的可能性更大。胸导管损伤在手术后24小时多能表现出来,胸腔引流引流量多在每天500毫升以上。 2、吻合口瘘 这贲门癌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生率为5%左右。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手术方式、方法有一定关系。颈部吻合口瘘比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食管胃吻合口瘘比食管肠吹合口瘘发生率低。其发生原因主要与手术技术、吻合口有无张力、吻合口有无继发感染、病人手术前的营

胸腔闭式引流的术后护理常规

1 每日更换引流瓶1~2次(根据引流液情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了解肺膨胀的情况。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存在影响气体的引流时,可在引流瓶内加入数滴95%的酒精,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消除泡沫,保证引流通畅。为保持引流管通畅,手术后要经常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1)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15cm,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手的食指、中

食管癌术后护理

1、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 术后24~48h引流出少量血液,应视为正常,如引出大量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胃肠减压管应保留3~5天,以减少吻合口张力,以利愈合。注意胃管连接准确,固定牢靠,防止脱出,引流通畅。 2、观察胸腔引流量及性质 我们通过胸腔引流的时候会有出血以及浑浊的液体出现的时候,这就表面患者的胸腔内有活动性的出血,这时候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了。 3、控制饮食 术后应严格禁食和禁水 食管缺乏浆膜层,故吻合口愈合较慢,术后应严格禁食和禁水。禁食期间,每日由静脉补液。手术后第5日,如病情无特殊变化,可经口

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哪些

张力性气胸指肺气泡破裂或者支气管破裂后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胸腔膜有空气进入,呼吸时空气无法从腔内排出,致腔内压力持续升高,肺被压迫而萎缩,引起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症状。若空气挤入纵膈,会导致胸部皮下水肿,若胸部严重受损,且支气管断裂,应立即急救。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哪些? 1.发病前,病人会烦躁不安、呼吸不畅,进而昏迷、窒息。窒息后,要立刻急救,方法为用一根针刺入第2肋间锁骨中点连线处,把胸腔膜内积聚的大量空气排出。空气排出后,病人临床症状会明显缓解。 2.病人情况比较紧急时,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

灭蚊灯紫光好还蓝光好 紫外线灯能驱蚊子吗

作用不很大。 紫外线灯主要用来消毒杀菌的,而蚊子一种趋光、趋热的生物,所以紫外线灯只能用于干扰蚊子向人体飞去,但并不能用于驱蚊。 如果要想驱蚊的话,那么就必须将紫外线等与灭蚊器搭配使用,利用负压装置或者电流装置来杀灭蚊子,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如何治胸腔积水呢

一、手术 1. 胸膜腔分离术 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分流器行胸腹分流术一个新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此法简单安全,尤适用于有“包裹肺综合征”、肺不能重新扩张患者,分流术虽不能使胸腔积液不再产生,但它能使其保持稳定,从而缓解症状,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 2. 闭式引流 用一次性输液器改制密闭胸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无毒付反应,总有效率90%左右。 二、化疗 1. 胸腔内化疗 有人报道120例恶性胸腔积液,经胸腔内灌注顺铂(DDP)500-1000mg,静脉滴注硫代硫酸钠解救,该方法具有较突出的疗效。 2.

胃肠减压的良好护理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

心包积液中度的治疗

1.内科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主要的治疗手段。 2.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 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患者、高龄患者;